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 《荀子·富国》记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在这里强调的是A.要重视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技术的提高B.要及时播种、除草、灌溉C...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荀子·富国》记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在这里强调的是
A.要重视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技术的提高
B.要及时播种、除草、灌溉
C.要多种植五谷,才能获得丰收
D.要年年种植五谷,改良土壤

答案
A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荀子·富国》记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在这里强调的是A.要重视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技术的提高B.要及时播种、除草、灌溉C】;主要考察你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再涝地熟,旱亦保泽”。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少,蒸发量大,严重影响了播种和农作物生长。为解决这一难题,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了
A.水稻育秧移栽技术B.耕耙耱技术C.代田法D.筒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诸侯国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主要是为了(   )
A.发展长途贸易B.运送军粮C.发展小农经济D.加强中央集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变”,下列与之相符的表现有(   )
①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增强,农业经济结构变迁,从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②工商业城镇兴起,劳动力市场出现;③从实物和力役向货币税转变;④从人身依附关系向经济关系转变;⑤从重农抑商向工商皆本转变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C.①②⑤D.③④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2011年1月29日,新华社全文播发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水利出现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发展高潮。这一时期兴建的水利工程大致可分为灌溉、运河、堤防这三类。大型灌溉工程的修建始于春秋末,到战国最为兴盛。下图为战国时期修建的水利工程图。

材料二 田纳西河流域在综合开发前是美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多数居民没有电用,年均收入仅为全国平均值的45%。1933年5月美国国会成立了公共工程署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其中最宏伟的工程是田纳西流域的水利工程。1933年成立的田纳西流域工程管理局,利用美国政府提供的投资,招募失业工人,兴建水坝、水电站,发展航运,结果建成了大型的水电站和完整的航运系统,促进了这一地区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包括7个州的广大地区受益,平均收入在工程发挥效益手增长4倍,美国制造第一颗原子弹所耗的电力也是靠田纳西工程提供的。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兴建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时,主要是靠苏联的水利专家和技术,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苏联专家撤走以后,我国水利技术人员“丢掉洋拐棍”,依靠自己的力量快速成长起来。60年来,水利科技进步一直是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强大推动力,在我国水利兴建中,投资体制由单一的财政预算内拨款,逐渐转变为财政拨款、国债、水利建设基金、政策性贷款、社会融资、外资等多种形式,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新格局。
——引自新华网
(1)根据图例分别指出图中①②两处的水利工程名称,试从政治角度分析这两处工程的兴修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末期至战国,我国大规模水利工程得以修建的原因。(8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田纳西水利工程兴建所产生的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事业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这些趋势反映什么本质问题?(4分)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水“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这一观点的理解。(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所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
A.私田开垦的增加B.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C.国君承认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D.生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