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25分)材料一:黄梅戏《天龙仙配》中有这样的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25分)
材料一:黄梅戏《天龙仙配》中有这样的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材料二:(文帝)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汉书•文帝纪》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缺)而不录。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产经营方式?结合材料概括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9分)
(2)材料二反映出古代中国的一种什么思想?(4分)
(3)材料三图片中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文明哪几个方面。(12分)
答案

(1)生产方式:自然经济(小农经济)
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家庭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2)重农抑商(农为本业,商业为末业);
(3)种植水稻、铁犁牛耕、养蚕缫丝、兴修水利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生产方式依据材料一中“你耕田来我织布”“秋获冬藏”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课概括出小农经济;第二小问特点依据小农经济的含义: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来归纳即可。
(2)依据材料二中“农,天下之大本也”“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故商贾之事,阙(缺)而不录”的信息可概括出重农抑商的思想。结合二战的影响以及二战后初期的史实来分析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因素即可。如西欧和日本的衰落,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大增,战后初期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等。
(3)直接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归纳即可,图一中“河姆渡遗址稻种”可得出当时已种植水稻;图二说明商代已经出现了养蚕缫丝,图三汉代铁铧说明铁力牛耕得到了发展,图四“都江堰”说明水利工程得到发展。
核心考点
试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25分)材料一:黄梅戏《天龙仙配》中有这样的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主要考察你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史书记载:“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采集经济的出现B.畜牧经济的出现
C.渔猎经济的出现D.种植经济的出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溉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工具应为
A.翻车B.木耒
C.曲辕犁D.筒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秦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
A.小农经济极其稳定的特征B.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C.小农经济完全依赖自然D.小农经济受火灾的危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
A.中国重视塞防忽视海防B.中国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D.中国大力发展陆路交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金宝庐舍,转瞬灰炽,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核.推原》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土地制度。(2分)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瓦解的原因。(4分)
(2)指出材料二中“富者连阡陌”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8分)
(3)概括材料三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