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20分)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之所长。有谠(正直)言直谏,可以施于政教者,当...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分)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之所长。有谠(正直)言直谏,可以施于政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唐太宗
(1)  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哪些用人思想?(3分)
材料二:       表2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2)表2中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呈现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
材料三:1911年清华学校成立,1928年改建为清华大学。1934年,清华大学发展为包括文、法、理、工四个学院十六个系的综合性大学。文、法、理三院大一不分系,开设共同的必修课 程,意在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和人文方面的通识。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等高校,只设置机械至少、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八个工科系。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逐步恢复和重建了文科院系。(据《清华大学校史稿》等)
(3)根据材料三,概述建国后清华大学的两次院系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4分)图9、图10所示清华校训和格言蕴含着怎样的人才培养理念?(2分)
材料四:“才能优先原则”一直是美国移民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原则。20世 纪30年代,希特勒的文化清洗运动导致犹太难民出现时,罗斯福政府积极实行知识移民政策,给予知识难民优先入境的权利。美国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一些私人基金会创建外国流亡学者紧急救助委员会,努力援救流亡科学家。到1945年,德奥两国驱逐的约12000名文化精英至少有63.3%被美国接纳,约1400名流亡科学家至少有77%被美国接纳,其中包括爱因斯坦等18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在学习欧洲百年之后,美国出乎预料地成了世界科学中心。欧洲的原子物理学派、奥地利精神学派、法兰克福学派等纷纷在美国落户生根。美国利用这一巨大的智力资源以及由他们培养出来的新的科学力量,为美国科技发展服务。今天,美国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已超过200名,显然与这批科学家在美国开拓的新方向和营造的特殊学术氛围紧密相关。(据胡小芬《罗斯福时代的美国欧洲犹太知识移民政策》 等)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罗斯福政府的知识移民政策。(6分)
答案
(20分)
(1)用人思想:扬长避短;虚怀纳谏;知人善任;任人唯贤。(3分)
(2)变化:从曹魏到东晋逐渐下降,其后逐步上升,北宋时达到高峰。(2分)主要原因:魏晋时期门阀制度(九品中正制)盛行,寒门子弟入仕受到限制;隋唐建立科举制,门阀制度渐渐解体;北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录取名额大大增加。(3分)
(3)目的:第一次,1952年,从综合性大学变为单一的工科大学。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2分)第二次,改革开放后,恢复重建文科院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2分)理念:德才兼备、自立自强、注重实践。(2分)
(4)(6分,开放性试题)答题要求:
①答案应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知识移民政策的背景;第二,知识移民政策的内容及其实施;第三,知识移民政策的作用和影响;第四,总体评价。
②评析须史论结合,层次清楚。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20分)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之所长。有谠(正直)言直谏,可以施于政教者,当】;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代政府和汉代不同。若以现在的话来说,汉代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是采用委员制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既然时代已不允许再出个皇帝,则建立民国就必然成为另一时代主题。问题是建立哪一种模式的民国呢?以孙文为理论骨干的革命党人,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当时的“美国模式”。所以辛亥革命以后的民国,便是一个美国模式的民国。……不幸的是,这个生吞活剥的美国模式在中国实行起来却完全走了样。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  黄炎培:“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来跳出这个周期律的支配。”毛泽东:“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毛泽东和黄炎培的谈话(1945年7月)
请回答:
(1)钱穆对唐代政治的评论,其历史依据是什么?近代有学者认为,从唐代中央政治特点来看,中国古代也存在民主成分。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说明理由。(3分)
(2)你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时代已不允许再出个皇帝”这句话?(1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模式的民国”的表现和结果。分析出现该结果的原因。(4分)
(4)材料三中毛泽东认为“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建设的史实说明“新路”的特点(实质)。(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继秦而起的汉皇帝……在开头时,他将封地授予他的儿子们和近亲……它们被散置在由国家官员直接治理的州县之间。"对此说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A.汉初主要分封同姓为王B.汉初实行郡国制
C.汉初地方官员由国家任免,不得世袭D.汉初在地方制度上部分继承了秦朝的郡县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制规定中男(男丁l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封德彝曾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并得到太宗许可。但魏征拒绝签署文件导致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B.兵部C.中书省D.门下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王沔(音miǎn),字楚望,齐州人。……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此段文字中的王沔应该是
A.汉朝人B.唐朝人C.宋朝人D.清朝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