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无机综合与推断 > I.A~J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且已知G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A、B、C、D、E、F六种...
题目
题型:兖州市三模难度:来源:
I.A~J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且已知G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A、B、C、D、E、F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元素.请填写下列空白:

魔方格

(1)A、B、C、D、E、F六种物质中含有的同一种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______,
(2)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若向气体K的水溶液中加入盐酸,使其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pH______7(填“>”、“<”或“=”),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
II.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保持污水的pH在5.0~6.0之间,通过电解生成Fe(OH)3沉淀.Fe(OH)3有吸附性,可吸附污物而沉积下来,具有净化水的作用.阴极产生的气泡把污水中悬浮物带到水面形成浮渣层,刮去(或撇掉)浮渣层,即起到了浮选净化的作用.某科研小组用电浮选凝聚法处理污水,设计装置如图2所示.
(1)电解池阳极的电极反应分别是①______; ②4OH--4e-=2H2O+O2↑.
(2)熔融盐燃料电池是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以CH4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已知负极的电极反应是:CH4+4
CO2-3
-8e-=5CO2+2H2O
①正极的电极反应是______.
②为了使该燃料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电池的电解质组成应保持稳定.为此电池工作时必须有部分A物质参加循环.则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
(3)实验过程中,若在阴极产生了44.8L(标准状况)气体,则熔融盐燃料电池消耗CH4(标准状况)______ L.
答案
I.G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在电解条件下生成I和H,能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G为Al2O3,与NaOH反应生成NaAlO2,而I也能与NaOH反应生成NaAlO2,则I为Al,H为O2,C和碱反应生成E、F,D和气体K反应也生成E、F,则说明E、F都为氢氧化物,E能转化为F,应为Fe(OH)2→Fe(OH)3的转化,所以E为Fe(OH)2,F为Fe(OH)3,则C为FeCl2,D为FeCl3,K为NH3,B为Fe3O4,与Al在高温条件下发生铝热反应生成A,即Fe,则各物质分别为:A、Fe;B、Fe3O4;C、FeCl2;D、FeCl3;E、Fe(OH)2;F、Fe(OH)3;G、Al2O3;H、O2;I、Al;K、NH3
(1)A、B、C、D、E、F六种物质中的含有同一种元素铁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位于周期表第4周期、第Ⅷ族,
故答案为:第4周期、第Ⅷ族;
(2)反应④是金属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3)气体K的水溶液为一水合氨溶液,加入盐酸,使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水,氯化铵在水溶液中水解显酸性,所以PH<7;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2O⇌NH3•H2O+H+
故答案为:<; NH4++H2O⇌NH3•H2O+H+
II.(1))活泼金属电极做电解池的阳极,通甲烷的一端是原电池的正极,连接的铁做电解池的阳极,所以铁电极本身放电;,电极反应为:Fe-2e-=Fe2+;故答案为:Fe-2e-=Fe2+
(2)①燃料电池中,正极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气得电子的过程,该电池的电解质环境是熔融碳酸盐,所以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 (或2O2+4CO2+8e-=4CO32-),故答案为:O2+2CO2+4e-=2CO32- (或2O2+4CO2+8e-=4CO32-); 
 ②电池是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只有二氧化碳(CO2),故答案为:CO2
(3)阴极的电极反应为:2H++2e-=H2↑,阴极产生了44.8L(标准状况)即2mol的氢气产生,所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根据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是CH4+4CO32--8e-=5CO2+2H2O,当转移0.1mol电子时,消耗CH4(标准状况)的体积V=nVm=0.5mol×22.4L/mol=11.2L,故答案为:11.2.
核心考点
试题【I.A~J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且已知G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A、B、C、D、E、F六种】;主要考察你对无机综合与推断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如图为一些常见无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已知X是-种盐,H是金属单质,F、I是常见非金属单质,E、G都是工业上重要的碱性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关系.试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______.在反应①中,每生成2.24L(标准状况下)气体F,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②______.
(3)X在医药上用作解酸剂,与盐酸作用时,生成B的物质的量与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8,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X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魔方格
题型:双流县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A、B、C分别是元素甲、乙、丙的单质,它们都是常见的金属或非金属,D、E、F是常见的三种氧化物,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E中一定都含有甲元素
B.单质B肯定是氧化剂
C.A、B、C中一定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单质
D.若A是非金属,则B一定为金属
魔方格
题型:江西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一)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阴离子与Y的内层电子数相等,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Z、L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二种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L的元素名称为______;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______.
(2)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1:3和2:4构成分子A和B,用电子式表示A的形成过程______,B的结构式______.
(3)硒(Se)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与L同一主族,Se原子比L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Se的原子序数为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______.该族2~5周期元素单质分别与H2反应生成1mol气态氢化物的反应热如下,表示生成1mol硒化氢反应热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a.+99.7kJ•mol-1  b.+29.7kJ•mol-1c.-20.6kJ•mol-1 d.-241.8kJ•mol-1
(4)一定条件下,M与TiO2、C(石墨)反应只生成乙和碳化钛(TiC),二者均为某些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已知.该反应生成lmol乙时放出536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二)已知A、B、C、D分别是由短周期元素原子组成的四种微粒,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变关系,且A是种含有18电子的微粒,C是一种含有10电子的微粒.请完成下列各题:
(1)若A、D分别是两种气态单质分子,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若B、D属同主族的单质分子,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
(3)若B是一种含四核l8电子的分子,如果D是一种气态单质分子,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4)若A、B均是含2个原子核的微粒,其中B中含有10个电子,D中含有18个电子,则A、B之间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5)若D是一种含有22电子的分子,则符合如图关系的A的物质有______(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如果是有机物则写相应的结构简式).魔方格
题型:江西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物质M由同一短周期的X、Y两种元素组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Y元素最高正价与它的负价代数和为6.M与其他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产物已略去):

魔方格

(1)若A是与X、Y同周期的一种常见金属,则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周期______族,写出A与B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若A是某元素的一种常见酸性氧化物,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则该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写出E与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B的电子式为______,其中的化学键为______.用电子式表示M的形成过程______.
(4)工业上用电解物质M的产物之一氧化有毒含氰(CN-)碱性废水,得到无毒的N2、CO2等.写出此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
题型:天津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A~J分别代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单质或化合物,其转化关系如图.
魔方格

已知C、D、G、I为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D、G、I常温下为气态,且G 为黄绿色;形成D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B在焰色反应中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K为红棕色粉末.
请回答:
(1)I在G中燃烧时的现象为______.
(2)L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用碳棒作阳极,L作阴极,写出电解E水溶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C与K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引发该反应的操作为______.
(4)J与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若在上述转化关系中每一步反应均为恰好反应,且不考虑C+K→A+L的变化时,为了最终得到J,则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