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氯及其化合物 > 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氯的单质分子是双原子分子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氯单质为气态B.在标准状况下,71 g 氯气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C.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和...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氯的单质分子是双原子分子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氯单质为气态
B.在标准状况下,71 g 氯气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C.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和阳极分别逸出气体的体积大致相等
D.含0.2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与2.24L(标准状况下)氯气反应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A、物质的组成原子个数与物质的状态无关系,因此在标准状况下,氯单质为气态不能说明氯的单质分子是双原子分子,A正确;B、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5,所以在标准状况下,71 g 氯气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说明氯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1,因此能说明氯的单质分子是双原子分子,B不正确;C、解饱和食盐水,阴极和阳极分别逸出的气体是氢气和氯气,由于氢气是双原子分子,所以根据二者的体积大致相等可以说明氯的单质分子是双原子分子,C不正确;D、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是0.1mol,能与0.2mol氢氧化钠反应,能说明氯的单质分子是双原子分子,D不正确,答案选A。
核心考点
试题【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氯的单质分子是双原子分子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氯单质为气态B.在标准状况下,71 g 氯气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C.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和】;主要考察你对氯及其化合物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将足量的S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K、SiO32-、Cl、NO3-
B.H、NH4+、Al3、SO42-
C.Na、Cl、MnO4-、SO42-
D.Na、CO32-、CH3COO、HCO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化学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

(1)若装置A中的固体药品为KClO3,则写出离子方程式             
(2)装置B既能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还能检测实验过程中装置C是否发生堵塞。若C中发生堵塞,B中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3)装置C的作用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l处是湿润的有色布条,则Ⅱ、Ⅲ处应加入的物质分别是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请简述能说明氯、溴、碘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夹持装置略去)制备Cl2并探究氯气的相关性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某些气体的制备、性质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有省略)。请按要求填空:

Ⅰ探究氯气与氨气的反应
(1)为制取干燥氨气,可将装置C与       (填装置编号)连接;装置C中的烧瓶内固体宜选用                        
a.碱石灰   b.氯化钙   c.五氧化二磷  d.生石灰
(2)装置A、E、E连接可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则两个E装置内的药品依次是                     
(3)装置F可用于探究氯气与氨气(已知氯气与氨气可发生反应:3Cl2+2NH3=N2+6HCl)的反应。实验时打开弹簧夹1、3,关闭2,先向烧瓶中通入               ,然后关闭1、3,打开2,向烧瓶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另一种气体。实验一段时间后烧瓶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中的阳离子                                                        
Ⅱ探究某些物质的性质
(4)利用装置A、E,可设计实验比较Cl和Br的还原性强弱,能证明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5)若利用装置A、E进行乙烯与溴水反应的实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将装置B、C分别与F相连后,进行H2S与SO2反应的实验。F的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的烧杯所起的作用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气体甲(中学常见)通入溶液乙中,随着甲的通入,溶液乙的颜色逐渐褪去,加热褪色后的溶液不再恢复原来的颜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甲一定不是SO2B.气体甲一定是Cl2
C.气体甲一定不是发生了化合反应D.气体甲一定被溶液乙氧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化学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并进行相关探究。
(1)已知发生装置如图所示。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           (填序号)

A.往烧瓶中加入MnO2粉末
B.加热
C.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
(2)该小组关于实验中可制得氯气体积(标准状况)的讨论正确的是             
A.若提供0.4 mol HCl,MnO2不足量,则可制得氯气2.24 L
B.若提供0.4 mol HCl,MnO2过量,则可制得氯气2.24 L
C.若有0.4 mol HCl参与反应,则可制得氯气2.24 L
D.若有0.4 mol HCl被氧化,则可制得氯气2.24 L
(3)将Cl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氯粒子有________      (填微粒符号)
(4)下列收集Cl2的正确装置是________。
 
  A     B      C        D
(5)该小组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Cl2进行尾气处理。
①请完成吸收初期的化学方程式:Cl2+Na2SO3+2 NaOH= ________________             
②吸收一段时间后,某同学取出2mL吸收后的溶液(强碱性)于试管中,充分振荡后向其中滴加3~4滴淀粉-KI溶液,发现溶液先变蓝,随即又褪去。溶液先变蓝,说明吸收后的溶液中存在        (填微粒符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蓝色褪去的可能原因: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