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中国区域差异 > 目前,我国政府启动了能源作物培育计划,能源作物主要有:玉米、甘蔗、高粱、油菜、大豆、棉籽等。图10是我国部分能源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10中①...
题目
题型:江苏模拟题难度:来源:
目前,我国政府启动了能源作物培育计划,能源作物主要有:玉米、甘蔗、高粱、油菜、大豆、棉籽等。图10是我国部分能源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10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能源作物依次为[     ]
A.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
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D.大豆、油菜、棉花、甘蔗 2.有关开发与种植能源作物带来的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B.促进能源可再生和综合利用
C.可能引发对森林的乱砍滥伐
D.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答案
1、D
2、D
核心考点
试题【目前,我国政府启动了能源作物培育计划,能源作物主要有:玉米、甘蔗、高粱、油菜、大豆、棉籽等。图10是我国部分能源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10中①】;主要考察你对中国区域差异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图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据此回答1-3题。
甲—成都都江堰 乙—苏州园林  丙—拉萨布达拉宫 丁—长城 1.甲所在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
A.地形崎岖
B.光照较少
C.降水不足
D.积温过高2.资源短缺制约着乙所在工业基地的发展,下列工程中不能缓解上述问题的是[     ]
A.南水北调
B.西气东输
C.西电东送
D.北煤南运 3.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所在地形区燃煤多地形封闭酸雨较严重
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降水多水土流失较严重
题型:上海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图中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回答问题:

1.该地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_为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图中河流流向是____________,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形是____________。
3.为了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该地区农业生产结构最应该做何调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想在该地区村镇的东北部布局石化工业,你认为合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上海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两区域图,回答1—2题。

1.对两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都是我国的大盆地,而且气候都很干旱
B.乙地南面的山地北坡降水较南坡多
C.甲地属亚热带,乙地属暖温带 
D.两区域都是我国的外流区域,水循环活跃2.对图中甲、乙所在地区自然资源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光照、热量丰富;乙地风能资源丰富
B.甲地水能资源丰富;乙地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
C.甲地农业用地中耕地丰富;乙地草场面积广大
D.甲乙两地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题型:四川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1—2题。1.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有明显的界限
B.区域是自然生成的,以自然的山脉和河流为界
C.区域可以有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D.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差异不大2.下列地理区域中,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北方旱作农业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题型:安徽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诗歌民谣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回答1—2题。 1.“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须问,十九布依人。”以上诗句描绘的景观可能出现在:[     ]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云贵高原2.五百年前刘伯温曾预言:“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姑且不谈其预测依据,若将来真的如预言所讲,那么合理的理解是: [     ]
A.江南地势低,被海淹没了
B.江南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
C.云贵的现代文明超过江南地区
D.“云贵万重山”的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
题型:安徽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