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维新思想 >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百日维新的新政诏书连篇颁发,然而,中央二品以上的大臣,讲新政的只有李端棻一人,地方督抚中只有湖南...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百日维新的新政诏书连篇颁发,然而,中央二品以上的大臣,讲新政的只有李端棻一人,地方督抚中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比较得力。除此之外,各部堂官和各省督抚都观望、延宕、抵制,公开反对,拒不奉诏。
——范士华:《戊戌维新——近代中国的一次改革》
材料二 废除八股文损害了所有毕生准备科举考试的生员的前程……裁撤不必要的机构和三个巡抚的职位与创设十二个新局的建议,在所有现职官员中引发了解职的恐慌;要求任用有实际知识的人而不是按资历擢升现职者,在官场中引起不安全感;军事改革危及满族八旗和汉族绿营的特权,而反腐败的指责终止了太监总管李莲英最热衷的敲诈行为;变寺庙为学校的命令激怒了僧侣。
——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维新变法的效果如何?(3分)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中反对变法的有哪几类人?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7分)
答案
(1)从中央到地方大部分官僚的观望甚至抵制,变法的诏令得不到贯彻,变法的效果不理想。(3分)
(2)主要有儒生、官僚、军官、太监、僧侣和几乎全体满族人;(4分,写出四类即可)
说明:变法措施过激,触犯社会各阶层的利益,遭致他们反对;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忽视了变法的策略性。(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一中“中央二品以上的大臣,讲新政的只有李端棻一人,地方督抚中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比较得力,各省督抚都观望、延宕、抵制,公开反对,拒不奉诏。”信息从中央以及地方官员对待变法的态度去概括作答。第(2)中第一小问分类从材料二中“损害了所有毕生;在所有现职官员中引发了解职的恐慌;军事改革危及满族八旗和汉族绿营的特权,而反腐败的指责终止了太监总管李莲英最热衷的敲诈行为;变寺庙为学校的命令激怒了僧侣”等信息分类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变法触及阶级利益以及维新派变法经验以及策略等角度综合分析作答。
核心考点
试题【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百日维新的新政诏书连篇颁发,然而,中央二品以上的大臣,讲新政的只有李端棻一人,地方督抚中只有湖南】;主要考察你对维新思想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发起的改良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戊戌变法初期,康有为认为“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少变而不全变,举其一而不改其二,连类并败,必至无功。”戊戌政变后,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市民百姓围观(戊戌)六君子,纷纷叫骂:“乱臣贼子,书生狂徒,割了他们的舌头!不好好读圣贤之书,跑出来祸乱人心!”
(1)据材料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6分)
(2)综合上述内容,你能得出怎样的启示?(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现代历史上的中日关系一波三折,曲折复杂。下列有关两国关系的史实,不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签订后,远东国际局势巨变
B.戊戌变法是对日本的全面学习,只不过它没有成功
C.抗战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开启了中日关系新篇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戊戌变法损害了顽固派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阻挠。下列措施直接触犯顽固势力利益的是(  )
①裁撤冗员 ②取消旗人特权 ③废除八股
④裁汰旧军 ⑤设立京师大学堂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⑤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康有为对中国近代政治变革产生的影响是(  )
A.率先提出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B.批判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的腐朽思想
C.提倡西学,否定传统的儒家思想D.反对共和革命,维护清朝专制统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康有为认为,在“公车上书”四项主张中,只有一项是“立国自强之策”。这就是
A.“下诏鼓天下之气”B.“迁都定天下之本”
C.“练兵强天下之势”D.“变法成天下之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