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环境与环境问题 > 读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关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2000年前人口、资源和环境污染三者之间的关系。(2)人口迅速增长,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造成的后果是①使...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关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2000年前人口、资源和环境污染三者之间的关系。
(2)人口迅速增长,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造成的后果是①使土地_______________;②使森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使水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使矿产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
(3)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000年前,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资源被消耗而锐减,污染日趋严重,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2)①遭受水蚀、风蚀、沙漠化的面积扩大;次生盐碱化、城市工交基本建设和农村住房用地不断扩大,使土地中的耕地面积不断缩小 ②覆盖率降低,木材贮积量减小,森林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③减少,甚至枯竭;水质变坏 ④的某些矿种短缺,甚至开始枯竭;工业污染加剧
(3)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搞好国土整治工作
解析

此题主要表明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以及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的途径。重点考查阅读示意图和用动态的方法分析现象的发生、发展等方面的能力。
本题要通过读图,弄清人口、资源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即2000年前,人口急剧增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而资源却迅速减少。从而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从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方面着手,同时要搞好国土整治工作。
核心考点
试题【读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关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2000年前人口、资源和环境污染三者之间的关系。(2)人口迅速增长,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造成的后果是①使】;主要考察你对环境与环境问题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35分)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在近代,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改革开放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表5反映的是2007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读表回答问题。
 
注:工业新水月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中消耗的新鲜水量。
小题1: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什么特点?(4分)
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分)
小题2:本地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哪些?(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改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对此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呼吁各国“戒除”对碳的“不良嗜好”,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经济”
B.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减缓人类活动对气候造成的不良影响
C.世界各国有共同的义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D.发展中国家应该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承担主要责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呼伦贝尔草原是亚洲最肥美的草原之一,其天然草质达80%以上。近年来,当地牧民纷纷建起了棚圈和网围栏,打了不少机井,变游牧为驻牧,斑点状荒漠化不断发展,呼伦贝尔沙化土地总面积约8000平方千米。
材料二:截止2007年,呼伦贝尔市20个煤盆地已探明煤炭储量1048.48亿吨,32个煤盆地、聚煤区远景资源量1971.19亿吨。其中,新发现煤矿产地26处,红花尔基煤田、呼和诺尔煤田、诺门坎煤田储量均在100亿吨以上。
材料三:内蒙古东部地区图

(1)呼伦贝尔草原因                而得名,分析呼伦贝尔沙地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11分)
(2)简述内蒙古东部地区建设煤炭基地的区位优势。(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某地生态园的生产体系示意图,回答6~7题。

6.该生产体系的主导企业靠近
A.消费市场    B.原料产地     C.动力基地     D.高等院校
7.该生态园
A.实现了生产的完全无污染物排放        B.不利于甘蔗种植的企业化进程
C.摆脱了生产的周期性和地域性          D.实现了生产过程能量和资源的综合利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温家宝在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量和希望所在。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l2月7日(北京时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此次峰会被誉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其中我国政府提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最终国际社会认同这一提法观点。

(1) 图示地区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前景广阔,说明甲地风能密度较大的原因,并简要评价乙地开发太阳能资源的不利条件。
(2)近年来观测资料表明,天山的冰川在不断消退。简述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说明该现象将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