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城市与地理环境 > “钟摆族”指工作在城里,生活在郊县或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交通指示标识,对其行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的车道.读下图,...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钟摆族”指工作在城里,生活在郊县或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交通指示标识,对其行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的车道.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钟摆族”的说法,最可信的是  
A.“钟摆族”多居住在高级住宅区B.“钟摆族”购房主要考虑环境质量
C.“钟摆族”大多自己驾车上下班D.“钟摆族”的形成与城市化有关
小题2:设置“潮汐车道”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B.美化城市道路景观
C.优化配置道路资源 D.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材料,“钟摆族”指工作在城里,生活在郊县或其他城市的人群,不可能居住城市的高级住宅区,A错。“钟摆族”购房主要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对环境质量要求不高,大部分是迫于就业或住房压力做此选择,B错。 “钟摆族”大多乘座公交车或火车上下班,C错。 “钟摆族”的形成与城市化有关,是城市化发展的产物,D对。
小题2:“钟摆族”的出现,导致上班、下班时,上行、下行车流量的差异巨大,设置“潮汐车道”,主要是可能优化配置道路资源,使交通更通畅,C对。这种适时调整的车道,不能加强城市交通管理,A错。没有美化城市道路景观,B错。可能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但不是主要目的,D错。
核心考点
试题【“钟摆族”指工作在城里,生活在郊县或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交通指示标识,对其行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的车道.读下图,】;主要考察你对城市与地理环境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  )。
A.10%B.20%C.30%D.40%
小题2: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  )。
A.60年代初期B.70年代中期
C.80年代中期D.90年代后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图是中国和日本的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变化曲线。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①-日本工业化率B.②-中国工业化率
C.③-日本城市化率D.④-中国城市化率
小题2:关于中、日两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快于日本
B.日本工业生产总值呈现下降趋势
C.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相适应
D.日本工业化水平高于中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8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0.5》显示,中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达到了51.27%;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结合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回答小题。
时间(年)
城市人口数量(亿)
城市人口比重(%)
1978
1.72
17.9
1989
2.95
25.7
2001
4.80
37.66
2011
6.91
51.27
小题1: 有关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1978年处于初期阶段B.1989年处于中期阶段
C.2001年处于后期阶段D.2011年处于逆城市化阶段
小题2:通过上面数据可以判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人口的数量     (   )。
A.一直在增加B.一直在减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
小题3:我国城市和乡村人口数量的变化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A.城乡人口的出生率不同B.城乡人口的死亡率不同
C.城乡直接的经济联系D.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说出图中“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的主要分布特点(4分)
(2)简述我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的主要意义。(10分)
(3)在我国城市化战略中,生态城市建设是主要方向。试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1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图甲、图乙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图乙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
A.南高北低
B.南北低,中部高
C.东高西低
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小题2: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  )
A.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
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
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
D.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