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理解。(60分)(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片段,完成文后8—12题。(15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片段,完成文后8—12题。(15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止,上哂(shěn讥笑)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逼迫)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太平),路不拾遗,外户(大门)不闭,商旅野宿焉。  
(节选 司马光《资治通鉴》)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4分)
(1)予求古仁人之心  尝    ▲  (2)微斯人。吾谁与? 归   ▲  
(3)请重法以禁止。  或    ▲  (4)朕当奢省费。     去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安用重法邪!
小题3:【甲】文中表达了作者“                        ”的政治抱负。(2分)
小题4:【乙】文中唐太宗认为“止盗”应采取什么措施?(3分) ▲   ▲  ▲ 
小题5: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             
(用甲文中的语句填空)(2分)
答案

小题1:(1)曾经;(2)归依(3)有人(4)去除
小题1:(2)怎么要用严厉的刑法呢!
小题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小题1: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
小题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小题3: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通读全文,把握表明自己心机关键语句。
小题4: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总结能力,注意把握唐太宗的语言,,用原文回答最好。
小题5: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横向间的联系。仔细分析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理解。(60分)(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片段,完成文后8—12题。(15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文章《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习题。(10分)
⑴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⑵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A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B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小题1:.第⑵段的描写对象是          ,其特征是                  。(2分)
小题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此句中的“卧”字用得极妙,理由是。(2分)
小题3:.划线句A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水写得灵气、多情。句中“绿的精神”指的是:                                                   。(2分)
小题4:.划线句B是一个比喻句,其本体是                  ,喻体是               。你能否从语段中再找出其他的比喻句?(至少一例)(2分)
如: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济南冬天                的特点。(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习题。(10分)
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数年恒不一见(恒:         ) (2)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依稀: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⑴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⑵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小题3:.用课文原句回答:“山市”从开始到最后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
小题4:.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为“鬼市”?
小题5:. 课文如删掉“始悟为山市”一句,并不影响文中对“山市”描写的连贯性,为什么不能删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习题。(10分)
秋日私语
我喜欢秋天。
当空气中夏的浮躁气息渐渐弥散,街上女人色彩艳丽的衣服变成驼黄色系时――我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秋的来临。秋和春不一样,她几乎是一下子就翩然而至的,让人们猝不及防地在棉麻的夏衣上罩上一层秋衫。
秋的到来,或许就是一阵不期而来的凉风,甚至是地上一片微微泛黄的树叶。
秋天的天空是可以直接从颜料管中撤出的钴蓝,抹在画布上,再添上几笔错落有致的芦苇,倒影的河水,就是自然的风景画。晚秋是最适合画山水的时候,当华美的叶子差不多落尽,露出生命清晰的脉络,于是用枯笔稍稍勾勒出她的生长方向,秋意也随之在笔尖流淌。
秋天还有一样很入画的东西――菊花。她开得蓬勃而大气,涌动着无穷的生命力,充满丰盈之美。野菊花更别有一番风致,雪白的花瓣托着金黄色的花芯,一簇簇迎风飘摇着。山里人家会收好野菊花,焙干制成菊花茶。于是就有了玻璃杯里上下漂浮的菊花茶,泡开的花瓣近乎透明,花香缓缓升腾起,萦绕着,布满了整个小屋。这时抿一小口,再吐一口气,你会觉得边呼吸都染着菊花香了。
秋天的声音是需要谛听的,它是一首温情的和弦。乡间的音乐在旷远的田野上萦绕,蛙儿的鸣叫声此起彼伏,谷粒一颗颗饱满地坠落在土地上,泛起金色的涟漪。秋风起来了,沙沙地在吟唱,温柔地拂过。等到了秋雨敲打芭蕉的黄昏,点一盏橘黄的小灯,再摊上一叠素纸,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是秋日里难寻的浪漫。
秋天里还可以剥蟹煮酒呢。十月的螃蟹最鲜美。煮上一锅刚从河里捉来的蟹,在细细斩好姜末,制成姜米醋,家人就围坐在一起,蘸醋吃蟹,日子过得舒缓而惬意。灵巧的主妇还会做蟹黄汤包,蟹粉狮子头,蟹粉豆腐羹,让走出水乡的女儿都比别处的润泽许多。
喜欢秋天的理由还有许多。在云淡风清的日子里,我可以松松垮垮套上一件粗线毛衣,感受着织物摩擦传给身体的温暖气息。再背上微微泛白的牛仔挎包,行走在秋天的白桦林。阳光像钢琴明亮的音色洒在林间裸露的大地上,用它中性的调子铺上和谐而又高贵的色泽。收获过的秋天宛如刚生过婴儿的母亲,静谧安详地舒展着,漾起甜美的微笑。年少时青涩的梦和遥远的童年都和这暮秋一起去之遥远了,只剩下洗尽铅华的脱俗之美……
小题1:.第二段中说秋天往往“一下子就翩然而至”,“让人猝不及防”,这和春的来临不一样。那么春天来临具有怎样的特点?又有哪些标志?(2分)
小题2:.“我”喜欢秋天的理由是什么?(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回答,不少于4点(2分)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
小题3:.赏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妙处。(3分)
这时抿一小口,再吐一口气,你会觉得边呼吸都染着菊花香了。
小题4:.末段中说:“收获过的秋天宛如刚生过婴儿的母亲,静谧安详地舒展着,漾起甜美的微笑。”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1)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3分)
(1)猛浪若    ▲ (2)生寒树  ▲   (3)互相轩邈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小题3: 本文作者善于抓住自然景物的特征来写。第(1)段中“   ▲      ▲   。”总括了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特点,而“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出江水    ▲  特征,“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出了江水的   ▲   特征。(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执泥绘像》,完成小题。
歙①俗多贾②,有士人父壮时贾秦陇③间,去三十余载矣,独影堂画像存焉。一日父归,其子疑之,潜以画像比拟无一肖,拒曰:“吾父像肥皙,今瘠黧;像寡须,今髯多鬓皤④,乃至冠裳履綦⑤,一何殊也!”母出亦曰:“嘻!果远矣。”已而,其父与其母亟⑥话畴昔⑦,及当时画史姓名,绘像颠末⑧,乃惬然阿⑨曰:“是吾夫也!”子于是乎礼而父焉。
                                                            (选自《贤奕编·警喻》)  
【注释】①歙(shè):地名,今安徽歙县一带。②贾:指经商或商人③秦陇:秦州、陇州。 ④皤(pó):白。⑤綦(qí):鞋上的装饰。⑥亟(qì):多次。⑦畴昔:往昔。⑧颠末:始末。⑨阿:惊讶声。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3分)
(1)三十余载矣   ▲     (2) 潜以画像比拟无一肖  ▲       (3)吾夫也   ▲            
小题2:选出与“潜以画像比拟无一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B.咨臣以当世之事
C.属予作文以记之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小题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母出亦曰:“嘻!果远矣。”
小题4:本文讽刺了那些       ▲     的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