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绝妙好辞(12分)魏武①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②”八字。魏武谓修曰:“卿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绝妙好辞(12分)
魏武①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②”八字。魏武谓修曰:“卿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辤”;所谓“绝妙好辤”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节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语》)
【注释】①魏武:指曹操。②齑(jī)臼(jiù):捣粉末的器具。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2分)
(1)尝(   ▲    )曹娥碑下  (2)卿解( ▲    )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3分 )
A.魏武(曾经)过曹娥碑下B.杨修(跟从)
C.魏武(才)曰D.女子(女人,与男人相对 )也
小题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 分)
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小题4:杨修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4分)
答案

小题1:( l )经过 (2 )同“否”  (评分标准:共2分,每小题1 分,意思基本对也给分)
小题1:D   评分标准:共3分
小题1:我的才能比不上你,竟然觉得和你比相差三十里。
评分标准:共3分,意思正确,语句通顺即可。
小题1:杨修是个才高八斗,绝顶聪明的人。(2分,意对即可)从杨修能解密碑文和文末曹操感叹自己的才能不如杨修可以看出。(2分,意对即可)
解析
小题1: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这里“丕”为通假字现象小题1:D中“女子”应是“女儿的儿女”。小题1:这是对文言文语句的理解与翻译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注意重点词语和古代句式,这里注意“觉”的理解。小题1:这里考查的是对人物的评价。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也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根据文本内容理解,杨修是个聪明又有才学的人。
核心考点
试题【绝妙好辞(12分)魏武①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②”八字。魏武谓修曰:“卿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注]澈,又作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  (3)窥谷忘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小题3: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小题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爱莲说》,完成下面题目(28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下列各组画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陶渊明爱菊 无有偶       B香远清 精求精
C陶后有闻 屡见不         D乎众矣 因地制
小题2:解释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水陆草木花 (             )     ②可远观不可亵玩 (            )
③可爱者甚 (              )     ④清涟而不妖 (               )
小题3:翻译句子。(6分)
①莲,花之君子者也。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小题4:理解填空。(3分)
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                            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                          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             
                         的生活态度。
小题5:你喜欢哪种花?请简要说明喜欢的原因。(6分)
小题6:联系已学过的文言文,说说下面句子中“之”的含义。(6分)
(1)水陆草木之花:                   (2)渔人甚异之:            
(3)闻之,欣然规往:                 (4)吾欲之南海: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孔子云:何陋之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题目。  (23分)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义。  (4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             )     (2)谈笑有鸿儒(                )
(3)可以素琴,阅金经(           )     (4)无丝竹之乱耳(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小题3: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小题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5分)
小题5:“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功颂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激励鞭策自己。请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一则有关学习方面的“座右铭”。(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济南的冬天》(节选),完成文后下面题目。(10分)
设若单单只有阳光,那么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小题1:品味“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一句中用“慈善”修饰“冬天”的妙处。(4分)
小题2:结合节选文段内容,说说文中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小题3:作者说“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如果将这句话改成“这是个理想的境界”,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沈屯子多忧》一文,完成下面题目。(14 分)
沈屯子入市,听唱书,至杨文广被围柳城,内乏粮,外阻救,蹙然兴叹不已。友拽之归,日夜忧念不置,曰:“文广围困至此,何由得解?”自此悒悒成疾。家人因劝出游,以纾其意。忽见负竹入市者,则又念曰:“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归忧益重。家人为之请巫。巫曰:“稽冥籍,若来世当轮回作女人。所适夫麻哈回也,貌甚陋。”沈忧病转剧。亲友来省者慰曰:“善自宽,病乃愈耳。”沈曰:“若欲吾宽,须杨文广围解,负竹者归家,麻哈回作休书见付乃得也。”                                 (选自明代刘元卿《贤奕编》)
【注】①杨文广:北宋名将②悒悒yì:闷闷不乐 ③纾:解除 ④冥籍:阴间的书簿
⑤适:侍奉,这里是“嫁”的意思。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蹙然兴叹不(       )          ②忽见竹入市者(       )    
③归忧益重    (       )         ④则又曰      (       )    
小题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以纾
A.如土石何B.公问C.欲穷D.苦心志
小题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2 分)
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 若欲吾宽,须杨文广围解,负竹者归家。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小题5:你如何看待沈屯子的“多忧”,是杞人忧天,还是居安思危?为什么?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