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与狐谋皮周人有爱裘而好珍羞者,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为少牢[注]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与狐谋皮
周人有爱裘而好珍羞者,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为少牢[注]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一牢。何者,周人之谋失之矣。                                       (选自《太平御览·符子》)
[注]牢:这里指宴席上的羊肉。
小题1:解释句中划线词。(2分)
①言未 卒:                    ②与羊谋其 羞:            
小题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 译文:                                           
小题3: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2分)
答案

小题1:①完毕 ②同“馐”,美食,这里指羊肉。  18.  19  20. 21.
小题1:(他)想做一件价值千金的狐皮大衣 ,就去同狐狸商量用它们的皮来做。
小题1:寓意:做任何事情都要切合实际,不能损人利己,否则一事无成。
解析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核心考点
试题【与狐谋皮周人有爱裘而好珍羞者,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为少牢[注]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学而时习之,不亦乎(说话)
B.人不知而不(生气,发怒)
C.不知为不知,知也(此,这)
D.士不可以不弘毅(刚强,勇毅)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焉。
小题3: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已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四字成语。(3分)
小题4:选出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与思的辨证关系。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说明了新旧知识的关系。
C.“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告诉我们应该有良好的修养和宽广的胸怀。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明人不必虚心求教,博取众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冬雨
⑴清晨,拉开门迈入楼道,就听到楼顶的木制盖板上“沙沙”“吧嗒”“乒乓”的声音。
⑵北国的冬天不本是下雪的季节吗?在这“大雪”的节令,在一场瑞雪之后,竟然下了一场小雨!听惯了西北风的呼啸,忽然听到这雨声,让人觉得严冬已过去,又置身于春风春雨中了。那雨声不禁使我联想起广东音乐,“沙沙”声宛然《沉醉东风》中轻缓细切弹拨乐,“吧嗒”“乒乓”的大雨点儿声,多像《雨打芭蕉》演奏到一处小高潮之际那美妙的韵律。
⑶楼外,雨小,雾大。雨,淅淅沥沥,如丝如缕,东飘西洒,悄无声息,要不是偶有几个大雨点,你就看不见它。冬雨虽然似乎来错了季节,却也有情,落在你的脸上、脖子里,并不给你寒意,也不让你产生淋漓之苦,只是凉丝丝的,你会顿生一种特殊的轻柔、清新和亲切感。
⑷冬雨会躲进雾里,跟你捉迷藏,神秘兮兮的。雾蒙蒙,隐住村镇,裹住树,笼着一个神秘的世界。近处,雾中房屋、树木、电杆,朦朦胧胧,影影绰绰,似海上若隐若现的山岛,又如烟波中耸着桅杆的船舰。雾也有情,好似跟你逗戏,给你“画”个“圈”,你往前,她就后退,你退回来,她又悄悄地追过来,你喝喊,声音似落进大海里,杳无回音。
⑸雾缓缓消退,树木从雾的纱幔里走出来。杨树虽已落尽了叶子,然而,那擎在树头的绛褐色的苞头,经雨水润泽,有些鼓胀,像初春欲放的苞蕾。远眺小溪旁那一排排一丛丛年轻的柳树,尚存几许绿色或淡黄的叶子,乍一看还真有几分柳枝鹅黄泛青、“依旧烟笼十里堤”的韵味呢。
⑹雨更小了,人们立在雨中谈笑,小孩子们蹲在如镜的小水洼边,和自己的影子相视而笑,指点着,戏逗着。不少人打了伞,红的、黄的、草绿的、天蓝的……饰着各种图案,远看,仿佛翩翩的彩蝶。此时此景,在许多人的眼中、心中,花伞已远非遮雨的工具,而是艺术品,是生活的装点,是美的一部分,似乎也寄寓了对春的渴望。
⑺应该说,在北国,冬雨总该是不正常的,而这“不正常”却也令我别有情愫,启发了我的新思维,让我体味到造物主的“不拘一格”、变化无穷。冬雨不是老皇历,老皇历有些页码念不得了。不是吗,这几年,在不少发愤图强、追求高远境界的人们的心里,严寒的冬在缩短着,温暖的春提前着,炎热的夏和灿烂的秋似乎在延长着。
⑻一位诗人说过,冬天已经来临,春还会远吗?
⑼冬雨,你该是春的急先锋、春的精灵,你勾起我对春的向往和呼唤,让我早早地盼春来。你牵着我的思绪超越了一个严寒而没有绿叶和鲜花的季节,让我似乎看到一个个万紫千红的季节已经早早来临。
小题1:下列对本文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⑴⑵⑶段依次从听觉、触觉、视觉写冬雨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受。
B.第⑷⑸⑹段分别写雨中的雾、树木和人,充满了诗情画意。
C.第⑺段“冬雨不是老皇历,老皇历有些页码念不得了”中的“老皇历”是指北国的冬天本是下雪的季节。
D.“老皇历有些页码念不得了”的特殊含义是陈旧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生活实际了。
小题2:第⑵段“在一场瑞雪之后,竟然下了一场小雨”中的“竟然”二字是针对文中哪句话而言的?(3分)
小题3:第⑷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描写雨中的雾?请各举一例说明。(4分)
小题4:本文和《济南的冬天》都是描绘我国北方冬天景色的,一是写冬天的雨,一是写冬天的雪。但二者所表达的感情又有所不同。请指出其不同之处。(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小石潭记》一文,完成小题。(15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甚,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3分)
(1)潭中鱼可百头(       )       (2)折蛇行,明灭可见(        )
(3)傲尔远(       )
小题2:下列四组划线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潭中鱼百许头   不久居
②皆空游无所依   有作奸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其境过清       钱覆其口(《卖油翁》)
④乃记而去       君将哀而生乎(《捕蛇者说》)
A.①②③④四组全都不同B.④相同,①②③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④相同,②③不同
小题3:翻译句子。(5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题4:文中哪三个句子最能直接体现小石潭的主要特征?从发现小石潭到离开,作者对于小石潭有哪几种独特感受?(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17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①?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①时日害(hé)丧:这太阳什么时候毁灭呢?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⑴杂然而前   ⑵太守   ⑶鸿雁麋鹿   ⑷予及偕亡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字与“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不知人之乐”中加点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往来不绝者B.溪深鱼肥C.贤者后乐此D.民欢乐之
小题3: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颓然乎其/间者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C.不贤者/虽有此D.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⑵贤者亦乐此乎?
小题5:简答题。(5分)
⑴请找出【乙】文中能体现【甲】文“太守之乐”的真正原因的句子。   (2分)
⑵【甲】文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7分)
石 油
鄜、延①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②,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③而出,土人以雉尾挹④之,乃采入缶⑤中。颇似淳⑥漆,然之如麻⑦,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⑧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⑨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盖石油之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造煤人盖知石烟之利也。石炭烟亦大,墨人衣。余戏为《延州诗》云:“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鄜、延:鄜州、延州,在今陕西延安一带。②水际:水边。③惘惘:涌流缓慢的样子。④土人以雉尾挹之:土人,即当地人;雉,野鸡;挹,原指舀水,此处指沾取。全句即当地人用野鸡尾沾取它。⑤缶:陶瓷罐子。⑥淳:同“纯”。⑦麻:此处指麻杆。⑧松墨:我国名墨之一,用松烟制成,故称“松烟墨”。⑨识文:标上名称。
小题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此 物 必 大 行 于 世
(2)盖 石 油 之 多
小题2: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 之如麻:_______________       (2) 试扫其煤以为墨:_______________
(3) 不若松木有时而:___________    (4) 人衣: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此物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小题4:这段记载说明了石油的哪些用途?(2分)
小题5:沈括认为石油作为资源有什么优越性?你赞成他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