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两篇(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峡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
题目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两篇(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峡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采.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成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敷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巨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选自《新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臣之妻臣    私:_____________
(2)皆美于徐公   以:_____________
(3)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___________
(4)卒得国     反:_____________
2.下面句中加粗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邹忌八尺有余  ②外结好孙权,内政理
B.①于是入朝威王  ②徐庶先主,先主器之
C.①时时而进    ②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①内外不闻吾   ②及鲁肃浔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三个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知所以亡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语段分析造成齐威王能够“战胜于朝廷”而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各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意对即可)(1)偏爱(2)认为(3)当面指责(4)通”返“,返回
2.B
3.(重点词语翻译准确,句子翻译通顺即可)
(1)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2)由此看来,大王因受蒙蔽而不明太严重了。或,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严重)了。
(3)我知道国家灭亡的原因了。
4.原因齐威王有邹忌这样善于进谏的大臣,自己也善于纳谏;而宋昭公却一直被谄谀者包围.听不到谏言。启发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方法。或“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虚心听取和接受别人的意见,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两篇(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峡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乙】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
【注释】①薛:靖郭君的封地。②谒(yè):引宾客进见。③言:字。如七言诗就是每句七字的诗。④亡:同“无”。⑤荡:放肆、任性。⑥阴:同“荫”,荫庇。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今齐地方千里地方(   )
(2)一言,臣请烹益(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皆以美于徐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请三言而已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之蔽甚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甲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前人在评论乙文时对“海大鱼”三字连连称“妙”,通读全交,你认为妙在何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文都讲劝谏术,简要说明甲文的邹忌与墨变;的“客”在劝谏方法上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内蒙古自治区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问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
(1)耕于南阳    躬:______________
(2)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____________
(3)由是先主遂亮  诣:______________
(4)此人可见    就: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军宜枉驾顾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甲乙两选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对诸葛亮其人作出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辽宁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王,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既成,召僚属,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坦独俯首不视。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其故,对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是时,帝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选自《纲鉴易知录》)
[注]①王:指益王赵元杰,字明哲。②坦:姚坦,当时在益王府任职。③帝:宋太宗。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含义。
(1)天下之忧而忧   先:________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  归:________________
(3)尝于邸中假山   为:________________
(4)王强使视之     使:________________
2.翻译选文中划线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乙中姚坦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哪句话的真实写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辽宁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   )
(2)出无敌国外患者      则(   )
(3)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然(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概括回答“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是人”指的是哪一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辽宁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晋文公伐原,与士期七日,七日而原不下,命去之。谋士言曰:“原将下矣,师吏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得原失宝,吾不为也。”遂去之。明年复伐之,与士期必得原,然后返,原人闻之,乃下。卫人闻之,以文公之信为至矣,乃归文公。故曰“次原得卫者”,此之谓也。文公非不欲得原也,以不信得原,勿若不得也。必诚信以得之,归之者非独卫也。文公可谓知求欲矣。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非信则百事不满也故信之为功大矣(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原:古国名。②士:兵士。
1.与文中“与士期七日”中“期”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造钦辄尽,期在必醉(《五柳先生传》)
B.爷公等遇雨,皆已失期(《陈涉世家》)
C.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非信则百事不满也故信之为功大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粗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晋文公“攻原得卫”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辽宁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