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
题目
题型:山东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文言文阅读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
1.下列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交错通达)/如外人(全,都)
B.其丈夫担粪灌园(正,正在)/自不如远甚也(遗憾)
C.选贤能(“与”通“举”,选拔)/货其弃于地也(低劣)
D.外户而不闭(所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类)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的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
C.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
D.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
(1)甲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中概括旦子岗人情风俗的一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文表现了大同社会人们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丙】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D
3.(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3)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4.(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处处可以听到。
  (2)男女老幼一起在田间耕耘种作。
  (3)既嫌恶有能力不肯使出来,但也不一定为自己出力才算效劳。
5.三文都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核心考点
试题【文言文阅读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问题。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北京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河北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福建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司马光救友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问题。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拔:____________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陟罚臧否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裨补阙漏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两个标准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精读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写出语段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并按顺序写出在山市中出现的八种景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原文句子填空。  
①山市景观美丽而又奇特,说明山市独特的语句是哪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指出山市见之不易的语句是哪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市”在文中指的是什么?文中将“山市”称为“鬼市”,对此,你怎样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所描写的“山市”即“海市蜃楼”的景象,它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    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B.本文所描写的“山市”是某个有禅院、有宫殿、有街市的都市景象的折射。  
C.这种“奂山八景”之一的“山市”是孙禹年和他的朋友们一起饮酒时看到的。  
D.由于作者不能理解这种自然现象,所以,把孙禹年告诉他的事情,看作了“鬼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龟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大破荆军。
  【注】①果:果断。②顿舍:停止。③为:惟。
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
(1)少而兵 好:____
(2)于是兵而西 引: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吾欲攻取荆,予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怎样看待王翦由“谢病”而重新“将兵”大破“荆军”的举动?试结合上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惠遣争者出,顾州纲纪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①藉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②惠:李惠,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③州纲纪:州府的主簿。
1.下列加粗词与“ 人有负盐负薪者”的“负”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箧曵履行深山巨谷中   
B.至于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C.势竟上,互相轩邈     
D.命夸娥氏二子二山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同释重担,息于树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顾州纲纪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故事给了我们哪两点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