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4题。  为 学(节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4题。  为 学(节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的字词。
(1)贫者于富者曰      语:___________ 
(2)越明年              明年:___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A、蜀之鄙/有二僧
B、子/何恃而往
C、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文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告诉,对……说;(2)第二年
2、C
3、(1)多年来我想雇一条船顺流而下,尚且(还)没能做到。
   (2)人立志,难道还不如蜀地边境的和尚吗?
4、要点:为学的条件是”志”与”为”,做学问要立志更要努力行动;行事不一定要等待客观条件的成熟;聪敏不可依靠,昏庸也并非不可改变。
(意思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4题。  为 学(节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董行成
  怀州河内县董行成能策贼。有一人从河阳长店,盗行人驴一头并皮袋,天欲晓,至怀州。行成至街中,见之,叱曰:“个贼住,即下驴来!”遂承伏。人问何以知之。行成曰:“此驴行急而汗,非长行也。见人则引缰远过,怯也。以此知之。”捉送县有顷驴主寻踪至皆如其言。(选自《太平广记》)
1、根据故事情节,请你给董行成起一个恰当的绰号: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董行成这次“策贼”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    
捉送县有顷驴主寻踪至皆如其言。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1——5题。两小儿辩日
《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下列加粗词。
其日中如探汤 (    )   
为汝多知乎(     )  
2、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①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文中加线句子的朗读停顿。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5、结合文章内容,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分别说明两个小孩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的依据和结论。  
一个小孩说:“因为________,所以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个小孩说:“因为____________,所以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7题。                   
  楚人隐形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同“否”)?”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dài,哄骗)云“不见”。嘿(同“默”)然大喜,赍(jī,携带)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1、下列加粗字注音及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螳螂执叶蝉(sì,等待)    于树下仰取叶(zhú,就)
B、扫取斗归(shǔ,好几)     汝见我(fǒu,同“否”)?
C、乃厌倦不(kān,能忍受)   妻始时答言“见”(héng,总是)
D、吏遂缚诣县(fù,绑)    (zhǐ,到……去)
2、写出下列“以”字的含义。
①螳螂伺蝉自障叶,可隐形:_____________                   
②螳螂执叶伺蝉,摘之:_______________                       
③一儿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_____________               
3、翻译语句。
①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面取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楚人”真的能够自隐其形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原文回答:“楚人”的妻子是在什么情况下说不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嘿然大喜”表现“楚人”怎样的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本则选文的内容: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刷:① 铛臼:烹茶的工具。 ② 伏谒:拜见。 
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线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然所茶有数等。  蓄:含蓄
B、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 恭:通“躬”
C、僧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  惑:迷惑不解
D、贵官执盏一拱曰:“甚。”  热:热情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手自烹进,冀得称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揣摩一下僧人听了贵官的话后会是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本段文字讽刺了哪一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塞翁失马》,完成后面题目。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解释加粗字词。
(1)人皆之________________
(2)丁壮者弦而战________________
(3)近塞之人,死者十九________________
(4)其马胡骏马而归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何遽不为福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加粗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①人不知不愠  ②马无故亡入胡
B.①此独跛之故  ②定神细视,丛草为林
C.①马无亡而入胡  ②又名“鬼市”云
D.①马将胡骏马而归  ②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4.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两个与这则寓言故事寓意相关的成语、俗语或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通常认为:在学习中多提问题是个好习惯。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再来讨论这个观点,你认为对于爱提问题的现象该怎样理解才更全面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