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名著阅读(3分)阅读《论语》《孟子》这两部经典,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 ① 战国时期 ② 家的思想学说,比如,孔子认为志士仁人应有***身成仁的勇气;与此相应,孟...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名著阅读(3分)
阅读《论语》《孟子》这两部经典,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 ① 战国时期家的思想学说,比如,孔子认为志士仁人应有***身成仁的勇气;与此相应,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也提出了  ③   的主张,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答案
①春秋 ②儒 ③舍生取义(3分。每空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此处学生了解关于儒家的常识。
核心考点
试题【名著阅读(3分)阅读《论语》《孟子》这两部经典,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 ① 战国时期 ② 家的思想学说,比如,孔子认为志士仁人应有***身成仁的勇气;与此相应,孟】;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活板》(节选),完成后面问题。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之     冒:                  
(2)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         具:                  
小题2:(1)《送东阳马生序》“以衾拥覆”一句中“以”是“用”的意思,《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一句中“以”是“因为”的意思,文中“则以一平板按其面”一句中“以”的意思是                。(1分)
(2)《三峡》“素湍绿潭”一句中“素”是“白色”的意思,《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一句中“素”是“一向,平素”的意思,本文中“有奇字素无备者”一句中“素”的意思是                。(1分)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翻译:                
小题4:根据选文的内容,将下面这段文字补充完整。(前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空用原文回答)(4分)
活板是北宋的毕昇于庆历年间发明的,这一技术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后来沈括在《活板》一文中专门介绍了活板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其中在活板的制作方面重点写了___和__② _两个环节,为了介绍得更清楚,他还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用“___”形容所刻字的厚度,用“____”形容整板字模的平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名著填空(4分) 
“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和①                ;五经包括《易经》《尚书》③       《礼记》《春秋》。这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④        思想的核心载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小题1:解释加点词。(4分)
地利不如人和也                 ②域民不封疆之界         
而去之                       ④而攻之                                                   
小题2:与例句中“之”字用法或意思相同的是(2分)              
例句:三里城    
A.多助之至B.天下顺之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D.环而攻之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
原句: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小题4:本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得出什么结论?(2分)(用原文回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赵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注释】①赵普:北宋初期,声名并非显赫的宰相。②龌龊:过分谨慎,拘于小节。③循默: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
小题1:解释句子中加横线的字。(2分)
奏荐某人为某官(   )       ⑵ 次日临政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小题3:对赵普的举荐,太祖的态度是“不用”、“亦不用”、“卒用”,你从太祖的这种变化中读出了什么?(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后面题目。(14分)
【甲】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河中石兽》)
【乙】
门人邱生言,有一官赴任,舟泊滩河,夜半有数盗执炬露刃入,众皆慑伏。一盗拽其妻起,半跪曰:愿乞夫人一物,夫人勿惊。即割一左耳,敷以药末①,曰:数日勿洗,自结痂愈②也。遂相率呼啸去。怖几失魂,其果不出血,亦不甚痛,旋③即平复。以为仇耶?不***不辱,以为盗耶?未劫一物。既不劫不***不辱矣,而又戕其耳。既戕其耳矣,而又赠以良药,是专为取耳来也?取此耳又何意耶?千思万索,终不得其所以然。天下真有理外事耶?邱生曰:苟得此盗,自必有其所以然。其所以然亦必在理中,但定非我所见之理耳。然则论天下事,可据理以有无哉!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一·滦阳续录三》,有删改)
【注释】①末:粉末。②愈:痊愈,愈合。③旋:不久
小题1: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1分)
夜 半 有 数 盗 执 炬 露 刃 入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转转不                          ⑵知其一                     
⑶其果不出血                     ⑷可据理以有无哉             
小题3:下列几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至石半定非我所见B.如言一盗拽妻起
C.果于数里外不其所以然D.又戕其耳人不知不愠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②愿乞夫人一物,夫人勿惊。
小题5:比较甲文和乙文,用原文句子填空。(2分)
石兽逆流而上这样的事看来不可思议,然而仔细推究,也合情理。因此,针对乙文作者的提问:“天下真有理外事耶?”我们可以引用“                ”(用乙文原文填空)回答,而世人不能准确判断事物的主要原因是“              ”(用甲文原文填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