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 > 诗歌鉴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
题目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诗歌鉴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烂柯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怀念故友
   (2)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2.示例一;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示例二:“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示例三:原意是:沉船旁边千帆飞驶而过,病树前头万木峥嵘,春意盎然。新意是:事物在迅速向前发展,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诗歌鉴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主要考察你对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钱塘湖春行》后,按要求答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________起,到________终,以“春”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钱塘湖春行》一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用准确而极富表现力的词句,恰到好处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B.杜甫的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一句诗是诗人从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C.《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
D.《雨说》是诗人借春雨的拟人化形象,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充满“爱心”的倾诉,是诗人心灵唱出的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
题型:天津市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其后问题。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的特点。
2.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2题。
【古诗赏析】
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 甲乙两段古诗所抒发的共同感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两段古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段写“雎鸠”在河中的沙洲上嬉戏、和鸣的情景,此情此景不禁拨动了“君子”的心弦。
B.乙段写“蒹葭”“白露”的清秋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氛围,表达了主人公的喜悦之情。
C.甲段中的“窈窕、淑”直接表现了女子的外表文静美丽和内心的善良,流露出对淑女由衷的赞美。
D.乙段中的“在水一方” “宛在水中央”写出了“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给人朦胧缥缈之感。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的题。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片控诉金兵入侵后的罪行,表达对北方领土和抗金军民的深切怀念;下片则表达词人无可奈何的心情。
B、此词借江水追昔抚今,想象着金人当年的残酷,表达词人收复中原的必胜信心,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C、“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一句,词人用“东流去”的江水喻军民抗敌收复失地之心,它是不可阻挡的,这也是词人的志向。
D、“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一句,词人表露自己心迹,“愁”的是国家破亡,“闻鹧鸪”则表达要像鹧鸪一样但南不北,绝不在北方向金人屈膝投降,坚定自己的报国志向。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