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酸的化学性质 > 氧化铜矿石含有CuO、Cu2(OH)2CO3和Fe2O3,还含有一些不溶于水、不溶于酸的其他杂质。铜、铁是畜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某饲料厂联合生产硫酸铜和硫酸铁工...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氧化铜矿石含有CuO、Cu2(OH)2CO3和Fe2O3,还含有一些不溶于水、不溶于酸的其他杂质。铜、铁是畜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某饲料厂联合生产硫酸铜和硫酸铁工艺流程如下:(提示:溶液中当pH=3.8时硫酸铁全部转化为Fe(OH)3沉淀,pH=6.4时硫酸铜全部转化为Cu(OH)2沉淀)

(1)氧化铜矿石粉碎的目的是____   
(2)写出“酸浸”中Cu2(OH) 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中和/过滤”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   
(4)上述工艺流程中多处涉及“过滤”,实验室中过滤操作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5)Fe(OH)3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烘干粉碎”的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表中,m为CuSO4·5H2O晶体的质量,x为干燥后所得晶体中结晶水的个数。据此可确定由CuSO4·5H2O脱水得流程中所示产品的适宜工艺条件分别为      (分别指出温度和时间)。
答案
(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 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3)适当降低溶液的酸性,是Fe(OH)3形成沉淀,而硫酸铜不形成沉淀而分离;
(4)烧杯、玻璃棒、漏斗;
(5)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2Fe(OH)3==Fe2(SO4)3+6H2O;
(6)160℃,3h。
解析

试题分析:(1)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充分,故氧化铜矿石粉碎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生成物是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3)该实验的目的是联合生产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硫酸铜通过滤液蒸发结晶,烘干粉碎可以制取,因此硫酸亚铁由另一条线获得,经“中和/过滤”所得滤渣应该是含铁的沉淀——Fe(OH)3,由于前一步只加入KMnO4,目的是将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e3+,根据题目所给条件“中和/过滤”,很容易想到用CaCO3中和过量的硫酸,降低了溶液的酸性, 促进Fe3+形成沉淀Fe(OH)3而除出;
(4)过滤操作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5)Fe(OH)3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故反应生成的是硫酸铁和水;
(6)根据表可知,由CuSO4·5H2O脱水制CuSO4·H2O,那么X应该是1,温度应选160℃,时间选3h。
核心考点
试题【氧化铜矿石含有CuO、Cu2(OH)2CO3和Fe2O3,还含有一些不溶于水、不溶于酸的其他杂质。铜、铁是畜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某饲料厂联合生产硫酸铜和硫酸铁工】;主要考察你对酸的化学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列4个图象分别代表对应的4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
A.分别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与高锰酸钾,反应过程中生成氧气的质量变化
B.向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变化
C.向盛有10g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水配成100g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化
D.将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稀释至10%,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写物质名称)。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小林的猜想正确。
                        
小云的猜想正确。
③没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小红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它的水溶液称为氨水,显碱性。氨气在化学工业中用途很广泛,例如制化肥、制纯碱等。近年来,氨气还用于环境治理。
(1)“候氏制碱法”的两步主要反应原理可表示为:① NH3+CO2 +H2O+NaCl =  NaHCO3↓+NH4Cl,
② 2NaHCO3 Na2CO3+ H2O + CO2↑。其中,NaHCO3属于      (“酸”、“碱”或“盐”),反应②属于            反应,Na2CO3的俗名叫               
(2)在细菌作用下,用氨处理含甲醇的工业废水,使其变为无毒的N2和CO2,从而清除对环境的污染,有关的反应为:6NH3 + 5CH3OH + 12B = 3N2↑+ 5CO2↑+ 19H2O,其中B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
(3)氨气可以被硫酸吸收,生成可以用作氮肥的硫酸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H2SO4 = (NH4)2SO4。若用盐酸吸收氨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7分)实验室可以用草酸(H2C2O4)在浓硫酸的作用下来制取一氧化碳,反应原理为:
H2C2O4CO↑+ CO2↑+ H2O
小明同学设计下图所示装置来制取一氧化碳,并验证一氧化碳的性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长颈漏斗a的漏斗颈没入液面下的目  
的是                       
(2)B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3)C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4)通过什么现象可以判断CO能与CuO反应?                                               
(5)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随着人们对酒驾危害认识的加深,司法机关对于酒驾、醉驾的处罚将日趋加重。醉酒的原因是酒中含有的乙醇对人的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交警对呼气酒精检验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溶液遇乙醇会迅速变成蓝绿色。
白酒是乙醇的水溶液,酒中的乙醇在微生物作用下能被氧化成乙酸。小刚家有一瓶密封存放的白酒,他想知道该白酒的组成情况,于是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该白酒中的溶质主要有哪些?
【查阅资料】材料一:乙醇(C2H5OH),俗称酒精,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在加热条件下,可以把氧化铜还原为单质铜。
材料二:乙酸(CH3COOH),又名醋酸,易溶于水,具有酸的通性。
【提出猜想】猜想1:只有乙醇
猜想2:只有乙酸
猜想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白酒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橙色的K2Cr2O7酸性溶液
 
猜想3成立

 
【实验反思】操作①能否改为“将加热后的表面有黑色氧化铜的铜丝插入盛有白酒的试管中”?        ,理由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