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特别是人类发明并使用氟里昂(主要用...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特别是人类发明并使用氟里昂(主要用作致冷剂)若干年后,科学家发现氟里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分解出氯原子破坏臭氧层,其破坏臭氧的循环示意图如下:
魔方格

材料 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菌和消毒.
(1)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______;
(2)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①物理性质:______
②化学性质:______
③用途:______
(3)请从分子构成的角度,指出氧气和臭氧的不同点:______,
(4)材料1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______;经过①②③的反应过程后,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是否发生变化?______(答:“是”或“否”).
答案
(1)臭氧的化学式为:O3
(2)根据题干叙述可知,臭氧是一种淡蓝色的气体,具有强氧化性,能用于***菌和消毒,故填:
①物理性质为:淡蓝色气体.
②化学性质为:强氧化性.
③用途为:***菌消毒;
(3)从分子构成上看,1个臭氧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而1个氧气分子中只含有2个氧原子,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故填:1个臭氧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而1个氧气分子中只含有2个氧原子,性质;性质;
(4)②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故填:②;否.
核心考点
试题【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特别是人类发明并使用氟里昂(主要用】;主要考察你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006年6月份,在我省南平浦城县有一辆载有近30吨苯酚的槽罐车侧翻,约有10吨的苯酚泄漏,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酸臭气味.现场10米之外就南浦溪,溪的下游有许多的饮用水的取水口,情况紧急….苯酚的化学式是C6H6O,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苯酚属于______(单质或化合物或氧化物);
(2)苯酚含有______种元素,其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现场的救护人员应佩戴好呼吸器,穿好防化服的原因是______;
(4)你认为下列对事故的处理方法合理的是______
A、用水进行冲洗或用泥土填埋
B、挖隔离沟、铺膜防止扩散并回收泄漏的苯酚
C、随时监测附近水源、土壤中的苯酚的含量
(5)用木屑吸附残余的苯酚,然后点火燃烧除去.写出苯酚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碳纳米管(如图所示)是一种由六角网状的石墨烯片卷成的具有螺旋周期管状结构,虽然与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相似,但其结构却比高分子材料稳定得多,具有极强的抗拉强度、弹性和弯曲刚性.它还有望作为分子导线、纳米半导体材料、催化剂载体、分子吸收剂和近场发射材料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碳纳米管属于单质
B.碳纳米管与C60是同一种物质
C.碳纳米管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D.碳纳米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和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多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单质的物理性质有差异,是因为______.
(2)下列结构图中,依次表示石墨、金刚石、C60的是(填序号)______.

魔方格

(3)下列物质中,主要用石墨制取的是(填序号)______.
①铅笔芯②玻璃刀③钻石④干电池电极⑤钻探机的钻头⑥固体润滑剂
(4)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能保存至今,是因为______.
(5)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金刚石,该变化属于______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单质分子由(  )
A.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构成
B.同一种元素组成
C.同一种分子构成
D.同一种元素的两个原子构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某纯净物质不是单质就是化合物
B.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红磷、白磷都是由磷元素组成的,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D.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