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化学方程式 > (3分) 向盛有32.9g碳酸钠和氯化钠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逐滴加入CaCl2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C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结束后,A点时溶液...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分) 向盛有32.9g碳酸钠和氯化钠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逐滴加入CaCl2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C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结束后,A点时溶液中氯化钠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已知:Na2CO3+CaCl2=CaCO3↓+2NaCl)请计算:

(1)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原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
答案
(1)64.4% (2)138: 71
解析

试题分析:(1)分析本题中所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钠和氯化钙的反应,氯化钠不反应,同时分析图象可知,当沉淀量不再改变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则A点时的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钠(包括原混合物中的氯化钠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CaCl2,已知A点时溶液中氯化钠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故可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
解:设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00      117
X           

解得,X = 21.2g
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1.2g/32.9g)×100%=64.4%"
(2)原混合物固体中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钠,故其中钠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碳酸钠中的钠元素和氯化钠中的钠元素的质量之和:氯化钠中氯元素的质量
原混合物固体中氯化钠的质量="(32.9-21.2)g" =11.7g
钠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21.2×46/106+11.7×23/58.5)g:(11.7×35.5/58.5)g
= (9.2+4.6)g: 7.1g=13.8g: 7.1g=138:71
答: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64.4%;原混合物固体中钠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38: 71。
点评:本题为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算,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进行计算的基础,规范的书写格式、准确的计算结果则是考试中不失分的关键。
核心考点
试题【(3分) 向盛有32.9g碳酸钠和氯化钠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逐滴加入CaCl2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C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结束后,A点时溶液】;主要考察你对化学方程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3分)高纯的单晶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制备高纯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Cl4 +2H2Si+ 4HCl。请计算要获得14g硅(Si),至少需要氢气多少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分) 化学兴趣小组对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磷和硫等元素。碳在生铁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单质碳(C),另一种是化合碳(如Fe3C);硅、磷、硫存在形式较为复杂;这些物质通常都不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数据】
 
烧杯
烧杯+生铁样品
稀硫酸
烧杯+剩余物质
质量/g
70.4
102.4
247.3
348.7
请计算:(1)该生铁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
(2)经质检部门精确测定,该样品中铁元素的总含量为95.2%(假设没有与硫酸反应的铁都是以Fe3C形式存在),求样品中Fe3C的质量分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硅酸钠(Na2SiO3)是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工产品,工业制备硅酸钠的反应为:2NaOH+ SiO= Na2SiO+ H2O 。现以125t石英砂(SiO2质量分数为96%)为原料,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试计算:
(1)125t石英砂中SiO2的质量。  (2)理论上得到硅酸钠的质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分)为了测定某粉末状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阳阳同学取一定质量的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烧杯中,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9.10
8.45
7.80
7.80
请你计算:
(1)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用36.5%的浓盐酸配制40g上述稀盐酸,需要浓盐酸的质量。
(3)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分)宇宙飞船内,宇航员所呼出的气体要通过盛有氢氧化锂的过滤网,以除去所含的二氧化碳,发生如下化学反应:2LiOH+CO2=Li2CO3+H2O。若过滤网内含有氢氧化锂24 g,最多可吸收多少克二氧化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