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孟子梁惠王下的译文...
题目
孟子梁惠王下的译文

提问时间:2020-10-12

答案
  (一)庄暴见孟子①,曰:“暴见于王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庄暴来见孟子,说:“我被齐王召见,齐王告诉我,他喜爱音乐,我没有话回答他.”庄暴问道:“喜爱音乐怎么样?”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孟子说:“(如果)齐王非常喜爱音乐,齐国恐怕就有希望了!”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后来的某一天,孟子被齐王接见,问(齐王)道:“大王曾对庄暴说喜爱音乐,有这回事吗?”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齐王(不好意思地)变了脸色,说:“我不是喜爱古代先王的音乐,只是喜爱世俗的音乐罢了.”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孟子说:“大王非常喜爱音乐,齐国恐怕就有希望了!现在的音乐如同古代的音乐.”曰:“可得闻与?” 齐王说:“可以把道理讲给我听听吗?”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与别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哪一种更快乐?”曰:“不若与人.” 齐王说:“不如同别人一起欣赏快乐.”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孟子问:“同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同很多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哪一种更快乐?”曰:“不若与众.” 齐王说:“不如同很多人一起欣赏快乐.”“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③,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④:‘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⑤,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孟子说:)“请让我为大王谈谈音乐.假设现在大王在这里奏乐,百姓听了大王钟鼓的声音,箫笛的曲调,全都头脑作痛,眉头紧皱,互相议论说:‘我们君王喜爱音乐,为什么使我们痛苦到这样的极点?父子不能相见,兄弟妻儿离散.’假设现在大王在这里打猎,百姓听到大王车马的声音,看到旗帜的华美,全都头脑作痛,眉头紧皱,互相议论说:‘我们君王喜欢打猎,为什么使我们痛苦到这样的极点?父子不能相见,兄弟妻儿离散.’这没有别的原因,是不和百姓共同快乐的缘故.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假设现在大王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钟鼓的声音,箫笛的曲调,都欢欣鼓舞,喜形于色,互相议论说:‘我们君王大概没什么病吧,不然怎么能奏乐呢?’假设现在大王在这里打猎,百姓听到君王车马的声音,看到旗帜的华美,都欢欣鼓舞,喜形于色,互相议论说:‘我们君王大概没什么病吧,不然怎么能打猎呢?’这没有别的原因,是和百姓共同快乐的缘故.如果大王能和百姓共同快乐,那就能称王于天下了.”
  [注释] ①庄暴:齐国大臣.②王:指齐宣王.③管龠(yuè):古管乐器名.龠,似笛而短小.④蹙頞(cù è):蹙,紧缩;頞,鼻梁.蹙頞,形容愁眉苦脸的样子.⑤羽旄:鸟羽和旄牛尾,古人用作旗帜上的装饰,故可代指旗帜.
  (二)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①,有诸?” 齐宣王问道:“文王的园林有七十里见方,有这事吗?”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孟子答道:“在文献上有这样的记载.”曰:“若是其大乎?” 宣王问:“竟有这么大吗?”曰:“民犹以为小也.” 孟子说:“百姓还觉得小了呢.”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宣王说:“我的园林四十里见方,百姓还觉得大,这是为什么呢?”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孟子说:“文王的园林七十里见方,割草砍柴的可以去,捕鸟猎兽的可以去,是与百姓共同享用的,百姓认为太小,不也是很自然的吗?我初到齐国边境时,问明了齐国重要的禁令,这才敢入境.我听说国都郊区之内有个园林四十里见方,杀了其中的麋鹿,就如同犯了杀人罪;这就像是在国内设下了一个四十里见方的陷阱,百姓认为太大了,不也是应该的吗?”
  [注释] ①囿:古代畜养禽兽的园林.
  (三)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 齐宣王问道:“同邻国交往有什么原则吗?”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①,文王事混夷②.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③,勾践事吴④.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⑤ 孟子答道:“有.只有仁人能以大国的地位侍奉小国,所以商汤曾侍奉葛国,文王曾侍奉混夷.只有聪明的人能以小国的地位侍奉大国,所以周太王曾侍奉獯鬻,勾践曾侍奉吴国.能以大国地位侍奉小国的,是乐于听从天命的人;能以小国地位侍奉大国的,是畏惧天命的人.乐于听从天命的能安定天下,畏惧天命的能保住他的国家.《诗经》上说:‘畏惧上天的威严,才能得到安定.’”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宣王说:“讲得太好了!(不过)我有个毛病,我喜欢勇武.”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⑥,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⑦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⑧一人衡行于天下⑨,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孟子答道:“大王请不要喜欢小勇.按着剑、瞪着眼说:‘他哪敢抵挡我!’这是平常之人的小勇,只能对付一个人罢了.大王请把它扩大开去!《诗经》上说:‘文王勃然发怒,于是整军备武,挡住侵犯莒国的敌人,增我周朝的威福,以此报答天下的期望.’这就是文王的勇武.文王一怒而安定了天下的百姓.《尚书》上说:‘上天降生万民,为他们设君主,立师长,要他们协助上天爱护百姓,天下有罪和无罪的,都有我在(处罚或安抚他们),天下谁敢超越它的本分?’有一个人横行天下,武王就感觉到耻辱.这就是武王的勇武.而武王也是一怒就安定了天下的百姓.如果现在大王也一怒就安定天下的百姓,那么百姓还唯恐大王不喜欢勇武呢!”
  [注释] ①汤事葛:汤,即商朝的创建者成汤.葛,古国名,故城在今河南宁陵县北.“汤事葛”,其事详见本书《滕文公下》第五章.②混夷:即昆夷,殷末周初西戎国名.③大(tài)王:也作“太王”,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周族首领.獯鬻(xūn yù):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周称猃狁(xiǎn yǔn),秦汉时称匈奴.④勾(gōu)践:春秋时越国君主.前494年,越被吴打败,勾践屈辱事吴,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灭掉吴国.⑤以上两句出自《诗经•周颂•我将》.⑥莒:殷末国名(此从赵岐说),非西周分封、前431年为楚所灭的莒国.⑦以上五句出自《诗经•大雅•皇矣》.⑧以上六句为《尚书》逸文,伪古文《尚书》放入《泰誓上》篇.⑨一人:指殷纣王.周武王起兵伐纣灭殷.
  (四)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齐宣王在雪宫接见孟子.宣王问道:“贤人也有这种快乐吗?”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答道:“有.人们得不到这种快乐,就要抱怨他们的君主了.得不到就抱怨他们的君主,是不好的;作为百姓的君主却不与百姓同乐,也是不好的.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