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12分)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 某校高二(1)班学生举行了以“走进世博、聚焦山东”为主体的探究活动。同学...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 某校高二(1)班学生举行了以“走进世博、聚焦山东”为主体的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国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现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 山东馆的外形,体现“海岱交融”的自然与文化特色。外观以大海的浪涌为顶,以泰山为主视角,形成“青山连绵不绝,绿水长流不断”的文化意境。在一片层层上涌的流线形海浪中,五岳之泰山拔地而起,形象地诠释“齐鲁青未了”的主题。
(1)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6分)
同学乙:山东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 儒家文化是自己最大的文化资源优势。儒家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中曾担负了代表民族文化主体的责任,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时至今日,它仍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精神世界,成为我们走向未来的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宝库。作为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山东人正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做好文化的嫁接和传承,让儒家文化这一人类文化遗产得以弘扬、延续和发展,增强山东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
(2)根据乙同学的发言,结合传统文化的特点,说明弘扬儒学的意义。(6分)
答案
(1)①悠久的“和谐”思想,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等,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②丰富的中国元素,独特的齐鲁建筑、多样的文化特色等,说明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③各种文化和谐共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6分。每个要点2分,材料和原理各1分。)
(2)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弘扬儒学中的精华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有利于提升中华民族和山东的道德水平。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弘扬儒学中的精华,能够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也提升山东的文化竞争力。(6分。每个要点3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12分)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 某校高二(1)班学生举行了以“走进世博、聚焦山东”为主体的探究活动。同学】;主要考察你对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010年11月12日晚22点19分,最后接过圣火的跳水奥运冠军何冲,在两位小孩子的协助下,用点燃中国爆竹的传统方式,点燃了第16届亚洲运动会的火炬!这种最中国化的点火方式让各国参赛人员深深感受到了中国文化味道,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以上材料表明
①体育运动会也可以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②每个民族由于经济、政治和历史等因素影响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
③中华文化已经在世界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
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每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晚”都有一个民族歌舞大串联的节目,诸如《和谐大家园》《我和草原有个约会》《卓玛》《幸福生活亚克西》等。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黄河流域80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而当时世界上所有文明流域加起来的面积也只是中国的十五分之一。所以,气魄、宏伟的统一文明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由此可见
A.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文明B.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C.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D.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国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宿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李商隐有“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玉暖日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是一种怀旧,徘徊;蒋捷在《虞美人》中吟诵“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诉说的是凄婉;陆游则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则有对山河不能收复的悲愤。可见中国古代文学艺术
A.具有丰富绚丽的风格B.对展示人的精神生活有独特的作用
C.具有相对的稳定性D.是一种凝固的艺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华文明之大,相当一部分取决于它的普及企图和传播力量。暂处衰势时它会隐匿自保、清高自慰,而一旦有兴盛的可能,总是百川连注、众脉俱开、气吞万汇。中华文明能不能在二十一世纪复兴,先要看有多少传播它的通道融化了冰雪,排除了障碍。文化以沟通为胜业,文化以传播为命脉。世上那么多障碍,人间那么多隔阂,就靠文化来排解。这启示我们保持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应
①形成各国人民共有的普世文化
②在传播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
③要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
④加快中国向外移民的步伐,这是扩大中华文化影响的基本途径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