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围绕主体,抓住主线 > 目前,“中国制造”行销世界各地,但没有培育出自己的尖端技术和品牌,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但也成为遭到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必须着力(  ) ①...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目前,“中国制造”行销世界各地,但没有培育出自己的尖端技术和品牌,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但也成为遭到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必须着力(  ) 
①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国际知名企业 
③遵循和利用世贸规则,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④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充分利用国际市场
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没有培育出自己的尖端技术和品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这启示我们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世界知名品牌,故②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在我国企业遭遇到反倾销调查时,我们要学会利用世贸组织的规则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故③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材料没有涉及利用外资问题,故①不符合题意,不能入选;本题强调的是我国应如何面对国际市场的问题,而不是市场经济不完善,④不符合题意,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核心考点
试题【目前,“中国制造”行销世界各地,但没有培育出自己的尖端技术和品牌,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但也成为遭到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必须着力(  ) ①】;主要考察你对围绕主体,抓住主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广东与江苏部分经济数据比较(表1)
表1  2012年广东与江苏经济数据比较(部分)
指标
广东
江苏
GDP总量(万亿元)
5.7
5.4
GDP增长率(%)
8.5
10.1
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2.3
5.1
恩格尔系数(%)
38.4
36.4
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
2.8:1
2.5:1
说明:江苏是近年来东部经济崛起明星;广东在目前的全国经济转型升级中,积极先行先试。
材料二 广东在对外开放中走上了富裕道路,因此有可能陷入经济学家所说的“比较优势陷阱”,即现有外贸有利可图形成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阻碍。有权威人士提出,广东必须继续突出外向型经济的优势,要到海外投资办企业。
材料三 目前,到东盟设厂成为广东乃至全国众多企业的好选择。中国与东盟个别国家在南海岛屿问题上存在一定对立。但是,中国与东盟多数国家彼此互有需要,关系是友好的;彼此同属第三世界,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在经贸方面互利互惠,在农业和环保科技方面有很多双边交流合作,都希望在世界多极化中处于有利态势;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发展与东盟的友好外交关系。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略指出广东经济发展的方向。(4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广东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提措施。(10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简述我国会怎样处理与东盟的关系。(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8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再度邀请经济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座谈把脉中国经济,李***讲话中提出了“合理区间”概念。李***为合理区间设置了上限和下限。“下限”主要是经济增速和就业率,“上限”指的是物价涨幅。这正好暗合了西方经济学中的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如下图所示)。图表中纵轴为通货膨胀率,横轴为失业率。假设a点和b点为通货膨胀率的两个临界点,c点和d点为失业率的两个临界点,A、B、C是菲利普斯曲线PC上的点,依据菲利普斯曲线,下列政策有助于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的是   

①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于a点,可以采取紧缩性的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同时可以降低失业率   
②促使经济从A点向C点变化,可运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用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③促使经济从B点向C点变化,可降低商业银行的贷款基准利率,用提高物价的方法换取较低的失业率 
④如果失业率高于d点,可以采用扩张性政策,降低失业率,但要以提高通货膨胀率为代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近日表示,中国面临滞胀风险,经济已出现滞胀苗头。滞涨阴影开始笼罩全国。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滞涨会导致菲利普斯曲线恶化(如下图所示)。根据图表可以推断出
A.滞涨意味着从M点到N,经济发展偏离深色安全区域,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增强
B.滞涨意味着从M点到L,经济发展回归深色安全区域,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加强
C.滞涨意味着从N点到M,经济发展偏离深色安全区域,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减弱
D.滞涨意味着从M点到N,经济发展偏离深色安全区域,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减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推进“十二五”期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耕地资源有限,要加大耕地保护工作的力度
B.提高森林储积量和覆盖率是“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
C.提高化石能源消费的比重,以降低能耗总值和排放水平
D.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资本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货币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有外国学者甚至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货币强权。日前,中国社会融资总量(TSF)正在不断回落,货币政策开始转向。由此,不可以推断出
A.中国经济放缓,将对许多国家的出口表现有显著影响
B.由于中国是一个主要的商品消费国,中国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全球商品价格下跌
C.中国的货币增长有可能刺激全球投资的新一轮热潮
D.中国货币政策的收缩将减少中国外汇储备的积累,因此将影响诸如新兴市场债券和股票等资产的需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