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常见题型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个逗号的删减本是一件小事,但是最近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修改共和国宪法的过程中,为了删除一个小小的逗号,大会主席团向代表们提交了长达...
题目
题型:写作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逗号的删减本是一件小事,但是最近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修改共和国宪法的过程中,为了删除一个小小的逗号,大会主席团向代表们提交了长达450余字的解释和说明。删除这个可能引起歧义而导致人民权利受损的逗号,证明了今天中国社会对宪法的遵守、崇尚和信仰,这是中国社会的一大进步。
请就“小事与大事”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答案

【优秀习作一】
事事认真,无事不成
身在崇尚士大夫气节的国度,耳濡目染的总是些非凡的抱负。人们崇拜宗悫的“乘长风破万里浪”,敬佩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称赞楚霸王的“大丈夫生当如此”。这些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让许多热血男儿振奋,就连行伍出身的陈涉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激励了许多普通人。
中国人太注重丰功伟绩了!大事看得太重,就瞧不起小事。“大行不顾细节,大礼不辞小让”,便是中国人的信条。可是中国人不爱看的小事真得小吗?
英王查理十三世的歌谣听过么?“少了一颗铁钉,坏了一个马掌;坏了一个马掌,毁了一辆战车;毁了一辆战车,失了一场战役;失了一场战役,亡了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灭亡缘起于一颗铁钉,英王的教训不值得反思吗?
美国一百货公司在晚上检查时发现,白天卖出的一台留声机没安机芯。这个公司,一晚上打了35个紧急电话,联系了大半个地球,寻求那位顾客。当找到那位顾客后,董事长亲自登门换货并道歉。这就是美国商业的一段佳话——35个紧急电话,这35个电话是美国人对小事的认真,因为他们懂得“小事”中蕴涵着大道理,该公司名列世界50强之中,他们认为商场没小事,小事不小,一不留意,你将因小失大而一败涂地。美国的近邻加拿大,对居住者收取购物税,但对收入较低的人会在年终退税。有位华侨回国半年后居然会收到地球另一面送来的120元退款。钱不在多少,但那却代表着一个政府的信誉。这两个发达国家之所以经济高速增长,难道与这些“小事”没有关系吗?
胸中有大事的中国人,看一看那些小事吧!少了一层隔热板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耗掉了七位宇航员的生命;一盒米尺刻度上的小错误导致南水北调损失几十万元;少磨了几毫米的哈博望远镜浪费了美国几亿美元……高科技发达的今天没有小事!
我们知道卫星速度偏差一点将不知道飞向什么地方。巴西的一只蝴蝶扇扇翅膀美国的加州刮起了龙卷风。一个逗号是小事,但当它关系到全国人民的利益时已不是小事。中华民族要昌盛,就必须从小事做起,懂得小事不小,做到事事认真,才能无事不成。
【模拟批阅】
本文抓住“大事”和“小事”的关系,阐明了“大”和“小”的内在联系——“小事”有时不“小”,“小事”中包含着“大道理”。并进一步指出,只有把小事做好,才能成就大事。本文既注重关系,又突出重点,使用典型事例,先破后立,有理有据;紧扣题意,把理论论述和事例论述相结合,强化了主题;排比结合反问,使语势增强,铿锵有力。发展等级上,作者旁征博引,贯通古今中外,可见知识之广博,思维之清晰。总分为18+18+17。
【优秀习作二】
小事?大事!
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可见“扫屋”这件小事对“扫天下”是如何重要;古人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由此得知,“积跬步”“积小流”这些普普通通的小事可以汇集成“致千里”和“成江海”的大事。
人们常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那么,那些“区区小事”真的“不足挂齿”吗?苹果落地,再简单平凡不过的小事,牛顿受到它的启发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猫随光线而转移睡觉的地点,极其常见的小事,塞昂司博士却因此发明了日光浴。很大程度上,对小事的重视程度决定了我们的成就,真正的智者不会放过任何一件有价值的小事。善于利用小事,你将踏上通往成功的通衢;对小事不屑一顾,你将与你追求的理想背道而驰。
“祸患常积于忽微。”平常毫不起眼的一件小事,可能在关键时刻决定你的成败。在沙漠举行的一次竞走比赛中,一位具有不俗实力的选手,在第一天的比赛中表现出色,遥遥领先;第二天一粒砂子进入了鞋中,但他并没在意。在离目标还有几里路时,他还是第一,但此时他的脚疼痛难忍,而其它对手离他又不远,但就在离终点还有十几米处,他疼痛难支倒地不起。多了一粒砂子而少了一个冠军。小事中蕴藏的力量多么巨大!
在庄重的政治生活中,小事也极为重要。最近,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修改共和国宪法的过程中,为了删除一个小小的逗号,大会主席团向代表们提交了长达450余字的解释和说明,删除了这个可能引起歧义而导致人民权利受损的逗号,可见,小事可以反映大问题。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施小善者如雷锋,成就的是永恒的光芒;累小恶者如贪官,到头来只会身败名裂。我们很平凡,但我们生活在不平凡的小事之中,因为每一件小事都有可能促使我们去创造不平凡。这就是小事不“小”之处。
【模拟批阅】
本文作者开篇入题,紧紧围绕“重视小事是成就大事的基础”进行论述。并选择典型事例加以证明,紧接着又从反面列举事例来论述“不重视小事,必将大事难成”。最后又从正反两方面扣题总结。正反结合,举例得当,使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说服力强。表达上看,语言简洁,论证有力,善于引用,过渡自然,使行文如潺潺流过的小溪,虽不波澜壮阔,但娓娓道来,倒能够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不禁点头。发展等级上,对作者清醒的头脑,严密的逻辑,应加以肯定。总分为17+17+16。
解析

这则话题作文的背景材料可谓大事,要我们写作的话题是“小事”,那么,大和小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要写好本文,需要在“大”和“小”之间找到契合点。
删除一个小小的逗号,本来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情,可是当这个小小的逗号可能引起歧义而导致人民权利受损时,已不再是“小事”。可见“小事”有时不“小”;“小事”中包含着“大道理”。
面对删除一个逗号这样一个很小的事情,我们应持什么态度呢?是因其小而轻视它,还是不因其小而高度重视?材料很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修改共和国宪法时对“小事”的态度给我们做出了表率。它告诉我们,在生活或工作中,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重视小事,只有把小事做好,才能做好“大事”。
在选材时,要选择那些表面上看似小事,其实包含大道理的小事,意义重大的小事,有深远影响的小事。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个逗号的删减本是一件小事,但是最近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修改共和国宪法的过程中,为了删除一个小小的逗号,大会主席团向代表们提交了长达】;主要考察你对常见题型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完整呈现所命制的作文题干。
世界上有许多的门,大的、小的,有形的、无形的……人们每天从门里进出,串成了社会、历史、文学,串成了宇宙、生命、生活,串成了时间、空间、自然……从中截取一个片段或者情节,便引发人们无限的思考。
请以 “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题型:写作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日在上看一则这样的消息:张先生前日遭“飞来横手”,放在车中的包被贼人偷走,郁闷非常。不料次日此贼将他的重要证件及手机SIM卡快递寄回单位,并附言纸条表示“不好意思”。张先生心情大好,盛赞此贼“人性化服务”。
对于这样的消息,你有何感想。请以“人性化服务”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题型:写作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请你以“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题型:写作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在一节美术课上,老师拿出一管白色的颜料,问大家:“看到白色,你们会想到些什么?”
有的同学说:白色,如雪,如玉,干净,圣洁。
有的同学说:白色,适合做底色,任何颜色在它的衬托下都更加醒目。
有的同学说:白色,很脆弱,一旦染上其它颜色,很难洗干净。
有的同学说:白色,具有诱惑力,一看到它就让人禁不住想补写或补画点儿什么。
有的同学说:白色,是事物最初的颜色,花花绿绿都是由白色生成的。
有的同学说:白色,是事物最终的颜色,很多东西洗到最后就发白了。
有的同学说:白色,很神奇,曾经大红大紫的都可能变得苍白,唯有白色永不过时。
也有的同学说:白色,并不一定符合今天的审美标准。
……
老师又问:“你们说的这些,能找到生活依据吗?”
课堂上再度热闹起来。
读了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白色”的感悟。要求:⑴角度自选;⑵立意自定;⑶标题自拟;⑷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⑸不少于800字。
题型:写作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林肯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幼年的一段经历:
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为如此,父亲才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它。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着我们在农场劳动。母亲说: “让我们把这些本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时,就把它们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像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头,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在你的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或见闻吗?请以“石头与山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支题,全文不少于800字。
题型:写作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