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子贡向孔子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加在别人身上。”  孔子对曾参...
题目
题型:湖南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子贡向孔子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加在别人身上。”
  孔子对曾参说:“曾参啊!我讲的道,可以用一个道理把它贯穿起来。”曾参说:“我明白了。”曾子的师兄弟等孔子走后过来问:“这是什么意思呢?”曾子就告诉他们,“老师说,他讲的东西都可以用忠恕之道来概括。”
  子贡说:“我不愿意别人把事情强加在我身上,我也不愿把它强加在别人身上。”孔子说:“赐啊,这可不是你能做到的。”
⑴以上文字对“恕”进行了阐释,请从文中找出最能体现“恕”的内涵的一句话。
答:                                                                          
⑵请阐述在现代社会中该如何运用孔子的“忠恕”观进行人际交往。   
答:                                                                                             
答案
⑴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加在别人身上。
⑵答案要点:孔子的“忠恕”观 ,意味着人际交往需要理解和沟通,要对他人关心友好、仁爱和善、以宽厚善良的心灵和包容开放的胸襟接纳对方,对需要帮助的人尽心竭力。(答案必须是从材料中得出的启示,分析只要切合材料言之成理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子贡向孔子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加在别人身上。”  孔子对曾参】;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的题。
  给诗下定义是很难的,如果一定下一个的话,就是诗是心灵的产物。诗难写就难在这儿了。为什么说诗是属于年轻人的?因为年轻人涉世未深,还保留着“赤子之心”,王国维在谈到古代诗人李煜时,特别强调这个“赤子之心”。也许,对一个诗人的基本判断就是他是否还保留着“赤子之心”。
  诗歌具有的恰恰是其它文学形式没有的。比如,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诗歌诗歌,所谓歌就是音乐。最初的诗歌是唱给人听的,所以决定了它的语言必须是简洁的,音乐性还体现在押韵上,但一篇故事怎么能一直押韵呢?随着书面阅读的发达,音乐性逐渐弱化了,诗与歌分离了。还有其它叙事艺术的出现,诗歌的叙事功能也退化了,因为叙事从来不是诗歌的长处。
  但是不管它怎么变,诗歌最古老的元素还在,诗这种分行的形式就是节奏,就是音乐和旋律,所以不能小看诗歌的分行。
  诗在它的演变过程中,弱化了叙事,也就相对和现实生活拉开了距离,因为它不注重描述了;诗的音乐性弱了,它的理性色彩变得浓了,变得复杂化了,之前因为有押韵等等限制,不可能写得太复杂;继而增强的是,诗歌转向了诗人内部,它更像是心灵的产物,更注重于抒情,甚至是幻觉、是梦;同时也改变了创作者观察生活、理解生活的眼光。
  一个小说家看待事物、观察世界,即使没有看到世界的隐喻层面,仍然可以不失为一个好的叙事作家。但是诗人如果只看到生活的表层,而对它的隐喻层面无所察觉的话,那他就不可能写出好诗来。这也造成诗人和小说家表达上的不同。诗歌最终依赖的是语言,如果语言出了问题,一切都将无以表达。诗歌的语言很多人有误解,以为应该是华丽的、优美的,其实不是。诗歌并没有创造出自己独有的文字和语言,它和非诗语言的不同在于它的组合,所谓组合就是音韵和节奏感,这是诗歌最古老的元素,它使日常化的语言得到了提升。
  现代诗歌对中国诗歌而言指的是“五四”以后的白话诗,对西方而言指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端于欧洲的诗歌流派,传统诗歌我们一般指的是古典诗词。作为体现时代精神的诗歌,它们在时间上的差距那么大,当然诗歌的精神迥然而异了。至于形式上的不同,不用我说,谁都看得到的。那是诗歌自然演变的结果,这个演变的真正导演说到底还是时间。有人爱拿古典诗词和现在的诗比较,说现代诗就是不如古典诗词好。怎么说呢?我觉得这两者很难比较,尤其孰优孰劣更不好说了。就像李白不会玩电脑,你就说李白不如现代人聪明,不是一回事嘛。内行人的做法应该是,不去做那种无益的比较,而是认真学习古典诗词的精髓,摸索到它与现代诗歌传承的路径,这才是对传统真正尊重的态度。
  我是写现代诗的,一开始就喜欢上这种形式,写了几十年,越来越体会到写好太不容易了。用什么形式写、写什么,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写作者可以没有权利、金钱 ,但必须给他自由。(选自《山西日报》)
1.下列关于“诗是最先锋的也是最古老的”一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自从产生以来,虽然它的音乐性逐渐弱化了,诗与歌也分离了,但诗歌的最古老的元素却依然还在。
B.年轻人虽然经验不足,但他们涉世未深,还保留着“赤子之心”,从这一点来说,诗是最先锋的,是属于年轻人的。
C.诗歌创造的语言富有音韵和节奏感,它使日常化的语言得到了提升,这是诗歌最古老的元素。
D.诗在它的演变过程中,不仅改变了创作者观察生活、理解生活的眼光,同时它也转向了诗人内部,更像是心灵的产物。
2.下列关于诗的叙事性,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伴随着其他叙事艺术的出现,诗歌的叙事功能也退化了,它更注重于抒情,甚至是幻觉、是梦。
B.叙事从来不是诗歌的长处,因此诗歌在其演变过程中,也就自然地和现实生活拉开了差距,最终脱离了现实生活。
C.诗歌在其产生初期注重描述,是有叙事功能的,但因为诗歌有押韵等等限制,又不可能写得太复杂。
D.诗人和小说家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诗人如果只看到生活的表层而不察觉隐喻层面的话,那他就写不出好诗来。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对现代诗情有独钟,写了几十年,已有自己独到的体会,认为写现代诗比写传统诗要容易一些。
B.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是诗歌的一大特征,而这一特征是其他文学形式所没有的。
C.传统诗歌我们一般指的是古典诗词,这种诗歌与现代诗歌相比,孰优孰劣是无法比较的。
D.传统诗歌与现代诗歌形式上的不同,是诗歌自然演变的结果,这个演变的导演是时间。
题型:湖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的题。品  秋
葛玉琴
  最爱秋天。也许是因为秋天的明朗,阳光很通透,原野一片暖色调的斑斓,让我感觉很舒服。
  这个秋天是我从未曾有过的闲适。生病后的休养,让我有了大把的时间可以去细细品味秋天。
  天气晴好的傍晚,我穿戴暖暖地出去散步。在大街小巷缓缓地走,看匆匆的人流,看人们脸上的笑容,都带着夕阳的金黄灿烂。这个时候,我喜欢。①
  风和日丽的上午,我常常去附近的公园走走。天空澄明,秋阳温暖。走在公园树林中,阳光在金黄的银杏叶,红色的枫叶上闪烁,小路上铺满了彩叶。轻轻地漫步小路,尤如走进了秋天的盛典。这个时候,我喜欢。②
  这样的时候,让我感觉很踏实很温暖。我知道,这样金碧辉煌的秋天盛典只是秋的谢幕方式,短暂的美丽,一转眼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漫长的萧瑟的冬。但我不去想这些。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没到来,我现在能够做的,就是享受当下的秋天。
  此时此刻,我走在秋天的盛典,这样美丽的时节,我没有错过。生命从这里收获,又将从这里启程……我倚着一棵披着华丽叶子的枫树,仿佛成为了秋的孩子。是的,我是秋的孩子,从秋天吸取生命的精华,然后走向一个又一个春天。
  我的肢体接受秋风的爱抚,像一片经过酷暑薰烤、秋霜摧打的叶子,正绽放着最后的美丽,散发着独有的芳香。或许一会儿在风的催促下,会自然坠落。但在落入大地之前,亦将如蝶一般在这个世界进行最后的旅行,以最绚烂的姿势,归于泥土
  脚下那些刚失去生命的彩叶,在阳光的蒸腾下,散发着清香。细看上去,每一片叶子都不尽相同,但都是温润而美丽,似乎还可以感觉到他们的呼吸。他们是否还有感知世界的能力?但如果有风,叶子们还可以随风翩跹起舞。或许,他们还在唱歌,阳光下那些金黄旋律,此刻正伴随着我的左右。不会起舞的,只是非叶子的我。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但愿我的坠落,也能如叶子这般从容这般快乐。
  天空很深远,水很清澈。深秋的玉渊潭并没有瘦去,柳却还在忙着,弯着粗壮笨拙的腰,一下子把许多枝条都垂到水中。他想钓什么?不就是一潭秋吗?
  慢慢地走着,就到了野鸭岛。春天那群跟在鸭妈妈后面的毛绒绒的小鸭,已经长成和他们的父母一样了。经历一个春秋,他们就长大了。又想起露易丝·海书中所说:“生活永不停滞,每一个时刻都是新生的、新鲜的。”树木春天萌生新叶,固然给予世界一片生机;秋天的坠落,却并不让我感觉萧瑟,他们的金黄璀璨温暖着所有的生命,更换来了大树新一轮生命历程。
  树木如此,小野鸭如此,我们人类更是如此。每一个时刻,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今天的言行,创造着自己的明天。
  丢弃了过去,才能够开始新的生活,才能够做到真正地爱自己。是啊,已经过去的人和事,丢弃何仿?已是深秋,雪已经在到来的路上。我们不是鸟儿,没有一双寻找温暖世界的翅膀,但是我们都需要一颗安详的心来完成季节的迁徙。
  让我们给自己一个机会,不用远行就能够走进秋天的深处;给秋天一个适宜的高度,让自己不用仰望就能握在手中;给自己一个拥抱,让久违的微笑,伴随属于自己的每一个日子。
  然后,在每一个或者温暖或者寒冷的早晨,告诉自己:“你真棒!”“我爱你!”那么,所有的日子都将会美丽着自己的人生。
1.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品秋”,请你仔细阅读全文,说说作者从文中品到了什么?(请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2.文章第三段和第四段的最后一句,两次出现“这个时候,我喜欢”,请你说出这两句中的“这个时候”分别指的是什么时候? 
                                                                                                   
3.面对一转眼就会消失的秋天,取而代之的将是漫长而萧瑟的冬天,作者为什么不去想这些? 
                                                                                                   
4.仔细品读文中第七段中划线的句子,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什么生命的真谛?
                                                                                                   
题型:湖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庸”辨义
  “中庸”是儒家伦理学说的一个核心思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被误解、误用,颇有辨析的必要。    
  在有的人看来,所谓“中庸”,就是做人要圆融,善于“和稀泥”、当“老好人”,搞折衷主义、模棱两可;做事要平庸,不出头、不冒尖、守“本分”,满足于随大溜、跟着走。但这种观点不仅违背了儒家关于“中庸”的原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   
  大多教人将“中庸”误解,是出于对“中”“庸”二字的望文生义:将“中”理解为“走中间路线”,将“庸”理解为“平庸”。这种理解并不符合儒家尤其是先秦儒家的本意。我  们来看看相关文献中的解释。在《中庸》一书中,“中”与“和”是放在一起表述的,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由此可以看出,“中”在这里是一个时间概念而非距离概念,是所谓“时中”,即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表达合适的情感,而不是折中调和或不分场合地率性而为。对此,《中庸》进一步解释道:“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关于“庸”,汉代学者郑玄的注释是:“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也就是说,儒家所谓“庸”,就是人伦日用;所谓“中庸”,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和”的理念,追求言行在时机、氛围等方面的恰如其分,不失礼、不失态、不偏激。用俗话说,“中庸”则大致相当于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或“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中庸”或“中和”的理念还可以超越人伦的领域,运用到人与自然关系上:人们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生长与四时变化规律的领悟和顺应, 能够“赞天地之化育”,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就是《中庸》中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儒家认为,在人伦日 用中做到“中庸”,即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是一个极高的境界,  需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一一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运行规律、运行法则有深刻的体验和把握。这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因而孔子才感慨:“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在孔子看来,行“中庸之道”至少需要做到四点,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破除种种思维定势和主观成见,通权达变、相时而动。为此,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关于什么是“仁”、什么是“义”、什么是“礼”、什么是“孝”等基本伦理问题时,总是避免给出概念化、程式化的答案,而是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从教育学的角度说,这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从伦理学的视野观照,这就是他引导弟子追求“中庸”境界的具体实践。黑格尔曾因《论语》中缺乏概念和范畴的思辩而给予这部经典以至孔子本人相当消极的评价,其实,这恰恰体现了儒家伦理智慧的特色所在。 
1.下列选项中对“中庸”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庸”是儒家伦理学说中的一个核心思想,它要求将“中和”的理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B.“中庸”就是追求日常言行在时机、氛围等方面的恰如其分,做到不失礼、不失态、不偏激。
C.“中庸”是人们做事要“走中问路线”,不出头、不冒尖、守“本分”,随大溜、跟着走。
D.“中庸”是在人伦日用中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是一个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极高境界。
2.下列不属于能使人达到“中庸”境界的条件的一项是(     )    
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B.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运行规律、运行法则有深刻的体验和把握。
C.破除思维定势和主观成见,通权达变、相时而动。
D.根据个人气质禀赋等去理解“仁、义、礼、孝”等伦理问题。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发生错误的根源就是对“中庸”原意的误解。
B.对“中”和“庸”二字的望文生义,是大多数人误解、误用“中庸”的根本原因。
C.孔子认为“中庸”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所以他对达到“中庸"境界感到绝望。
D.黑格尔对《论语》及孔子都不够认同的原因是,《论语》缺乏概念、范畴和思辩。
题型:陕西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选做题) 老夫老妻
冯骥才
  他俩又吵架了。年近七十岁的老夫老妻,相依为命地生活了四十多年。大大小小的架,谁也记不得吵了多少次。但是不管吵得如何热闹,最多不过两小时就能和好。他俩仿佛倒在一起的两杯水,吵架就像在这水面上划道儿,无论划得多深,转眼连条痕迹也不会留下。
  可是今天的架吵得空前厉害,起因却很平常,不过是老婆子把晚饭烧好了,老头儿还趴在桌上通烟嘴,弄得纸片呀,碎布条呀,粘着烟油子的纸捻子呀,满桌都是。老婆子催他收拾桌子,老头儿偏偏不肯动。老婆子便像一般老太太们那样叨叨起来。老婆子们的叨叨是通向老头儿们肝脏里的导火线,不一会儿就把老头儿的肝火引着了。两人互相顶嘴,翻起许多陈年老账,话愈说愈狠。老婆儿气得上来一把夺去烟嘴塞在自己的衣兜里,惹得老头儿一怒之下,把烟盒扔在地上,还嫌不解气,手一撩,又将烟灰缸打落在地上。老婆子更不肯罢休,用那嘶哑、干巴巴的声音喊: “你摔呀!把茶壶也摔了才算有本事呢!”     老头儿听了,竞像海豚那样从座椅上直窜起来,还真的抓起桌上沏满热茶的大瓷壶,用力“啪”地摔在地上,老婆子吓得一声尖叫,看着满地碎瓷片和溅在四处的水渍,直气得她冲着老头大叫: “离婚吗上离婚!”   
  同样的怒火也在老头儿的心里翻腾着。只见他一边像火车喷气那样从嘴里不断发出声音。一边急速而无目的地在屋子中间转着圈。他转了两圈,站住,转过身又反方向地转了两圈,然后冲到门 口,猛地拉开门跑出去,还使劲带上门,好似从此一去就再不回来了。    屋子里只剩下了老婆子一个人。过了很长时间, 墙上的挂钟当当响起来,已经八点钟了,正好过了两个小时。不知为什么,他们每次吵架过后两小时,她的心情就非常准时地发生变化。 
  “离婚!马上离婚!”她忽然觉得这话又荒唐又可笑。哪有快七十的老夫老妻还闹离婚的?她不禁“噗哧”一下笑出声来:这一笑,她心里一点褶皱也没了,之前的怒意、埋怨和委屈也都没了。像刚才那点儿小事还值得吵闹吗?——她每次吵过架冷静下来时都要想到这句话。可是……老头儿也应该回来了。但现在已经两个小时了仍没回来。外面正下大雪,老头没吃晚饭,没戴帽子、没围围巾就跑出去了,地又滑,瞧他临出门时气冲冲的样子,不会一不留神滑倒摔坏了吧?想到这儿,她竞在屋里待不住了,用手背揉揉泪水干后皱巴巴的眼皮,起身穿上外衣,从门后的挂衣钩儿上摘下老头儿的围巾、棉帽,走出了房子。
  她在雪地里走了一个多小时,大概快十点钟了,街上已没什么人了,老头儿仍不见,雪却稀稀落落下小了。她的两脚在雪地里冻得生疼,膝盖更疼,步子都迈不动了,只有先回去,看看老头儿是否已经回家了。
  她往家里走。快到家时,她远远看见自己家的灯亮着,有两块橘黄色的窗形的光投在屋外的雪地上。她的心怦地一跳: “是不是老头儿回来了?”
  她又想,是她刚才临出家门时慌慌张张忘记关灯了,还是老头儿回家后打开的灯?    走到家门口,她发现有一串清晰的脚印从西边而来,一直拐向她家楼前的台阶前。这是老头儿的吧?
  她走到这脚印前弯下腰仔细地看,却怎么也辨认不出那是不是老头儿的脚印。
  “天呀!”她想,  “我真糊涂,跟他生活一辈子,怎么连他的脚印都认不出来呢?”    她摇摇头,走上台阶打开楼门。当将要推开屋门时,她心里默默念叨着: “愿我的老头儿就在屋里!”这心情只有在他们五十年前约会时才有过。(选自《读者》,2011年第6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作者将二人比作倒在一起的两杯水,将吵架比作在水面划道,道儿即使再深,痕迹也不会留下,这写出了二人的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的生活状态。
B.文中结尾部分着重刻画老婆子的心理,如“怎么连他的脚印都认不出来呢”等,这一细节说明老婆子在反思自己现在是不是还爱着老头儿。
C.文中第四、五  段有关雪的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了恶劣的环境,天气寒冷,老婆子在雪地里找的时间越长,越能体现出她对老头儿担心。
D.作者综合运用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多种描写手法的使用,既交代了二人吵架的缘由,又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老婆子与老头儿吵架的场面。
E.老婆子一厢情愿地出去找老头儿,当再次回到家时,发现灯亮了,情节到此戛然而止,老头到底在不在屋里没有交代,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2)小说第五段中交代老夫妻每次吵架,老头跑出去一个多小时就会回来,有何作用?   
答:                                                                                                  
(3)从情节中,简要概括老婆子的心理变化过程。
答:                                                                                                  
(4)请就文中两种主要描写手法作简要赏析。
答:                                                                                                   
题型:陕西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选做题) 星斗其人蔡元培
  在蔡元培身上,有着学者的风度、君子的雅量和“好好先生”的恬淡平易。平素,他总是表情凝重而和善,举止迂缓而沉毅,语调不高,却透出清朗和睿智。蔡元培兼有东西方两大文化之长。“一是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一是法兰西革命中标揭的自由平等博爱之理想”。他对西方理性精神的执著追求和对中国读书人刻意修身养性 传统的诚心恪守,是造就其高尚人格的基本元素。
  蔡元培的许多朋友和学生用“无所不容”来说明他兼容并包的思想和仁人君子的雅量。
  在主政北大期间,蔡元培聘任了新文化运动的干将,又选贤任能地留任守旧派学问大家。
  在社会活动中,蔡元培恬淡为怀,胸襟阔这。“五四”前夕,他与林纾论战。林用刻毒的语言攻击新文化,诋毁北京大学和蔡本人,而蔡在答复林的公开信中,却是平情论理。两相比较,其境界之高低不言自明。围绕《石头记索隐》,蔡元培曾与胡适展开学术争论,这是一场“君子之争”,但年轻气盛的胡适对包括蔡著《石头记索隐》在内的旧红学放言贬损,谓为“猜笨谜”“大笨伯”,词气颇为尖刻。蔡不同意胡适的观点,撰文反驳,但仅仅申述己意,未尝有为此作气之意。蔡元培作为晚清翰林,在书法方面却不甚讲求,这使得一些学界后辈疑惑不解。在北京大学的一次宴会上,率直的钱玄同几杯酒落肚,忽然向蔡校长提出了这个问题:“你的字写得这么蹩脚,为什么可以点中翰林?”此话出口,席间同人颇感此举未免太使蔡校长难堪。岂料,蔡不以为忤,反而笑答道:“因为那年主考官最喜欢黄庭坚的字,我少年时刚巧学过黄体,所以能中试。”本来可能出现的尴尬场面竟在不经意的舒言缓语中化解了,蔡的性格和涵养于此可见一 斑。处世恬淡,待人平易,非有超脱的气质和博爱的胸怀,是不易做到的。  
  大概因为这平易淡然,蔡元培作为“好好先生”的形象不知不觉中被放大了。有人以  为他接物待人“太滥 ’,有人觉得他临事无可无不可,有人甚至说他参政理事易受别人影响和操纵等等。但是,蔡元培“一遇大事,则刚强之性立见”。这一特点较集中地表现于他主持北京大学那一时期。北京大学实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当时社会上守旧势力与军阀政客集团联手,诋毁北大和蔡的办学方向,一时间“黑云压城”。曾经为蔡改革北大出谋划策的汤尔和等人转而力劝他解聘陈独秀、制约胡适,以缓和外界压力。蔡长时间沉默着,听着汤等人的劝解,最后他站起来决然说道:“北京大学一切的事,都在我蔡元培一人身上,与这些人毫不相干!”他后来发表《洪水与猛兽》一文痛斥军阀,再次表现了 “临大节凛然不可犯的风骨。“五四”前后的北京大学,倘没有蔡元培的如此“担当”,恐怕  早为守旧势力摧垮也未可知。有人概论他的这种性格为“内和外介,守正不阿”,确是颇为  切合的。 
  无论是从事教育还是参与政治,蔡元培始终不失书生本色。人们注意到,蔡一生中的  辞职次数非常之多,其中引动社会反响的“辞职事件”就有数起。他抱着“合则留,不合  则引去”的自由信条,合与不合的尺度是他所信守的价值观,至于高官厚禄则并不足惜。每次辞职后,他便重操旧业,以老学生身份向欧洲的大学注册入学,进行自己心爱的学术  研究。他自述的“一生难进易退,性近于学术而不宜于政治”,正是其书生本色的最好体现。  
  在蔡元培看来,学人参政,应力谋为公众做事,而不可以权谋私。他鄙薄那些利欲熏心的官吏,虽曾置身官场,却清廉奉公,洁身自好。每当见到那些做大官的人购田置产常不胜叹息,以为与其留给子孙金钱华屋良田,莫如策励晚辈求得真才实学,在人世间有所作为。 
  本此观念,它一生两袖清风,生活俭朴,直至晚年仍赁屋居住,以至引来他的学生和朋友“赠屋祝寿”的那段佳话。为了他认定的人生价值,蔡几十年如一日 ,毫不苟且。  
  蔡元培的人格修养在其一生的主要社会活动中自然地流露和表现出来,构成其复杂文  化品性的最为基本的部分。(摘编自张晓唯《蔡元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本文突破了传统传记的写法,从表情、举止、语调、事迹、精神诸多方面生动地刻  画出大教育家蔡元培的形象。 
B.中国传统修身养性的思想与法兰西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深刻影响了蔡元培,造就  了他的学者风度、君子雅量和恬淡平易的性格特点。
C.宴会上,率直的钱玄同借酒发问,当众使作为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难堪,蔡元培  巧用心思,机智作答,化解了尴尬场面。
D.既临事时常常无可无不可,又在关键时敢于担当;既兼有东西方文化之长,又在书  法方面只学黄体,这些体现出蔡元培复杂的文化品格。
E.本文通过对蔡元培相关事迹的叙述,表现了一位传统知识分子平易恬淡、心胸豁达、  不畏强权、廉洁自律、坚持操守的崇高品格。    
(2)文章是怎样表现蔡元培“仁人君子的雅量”的?请结合文本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答:                                                                                        
(3)蔡元培“书生本色”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答:                                                                                         
(4)有人认为蔡元培是“好好先生”,有人认为蔡元培“守正不阿”,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                                                                                         
题型:陕西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