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赣南采茶戏  江西采茶戏是江西各地采茶、花灯等民间歌舞小戏的统称。 最初为茶农采茶时所唱的采茶歌,后与民间舞蹈相结合,形成了载歌载...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江西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赣南采茶戏
  江西采茶戏是江西各地采茶、花灯等民间歌舞小戏的统称。 最初为茶农采茶时所唱的采茶歌,后与民间舞蹈相结合,形成了载歌载舞的“采茶灯”。每逢灯节或收茶季节,茶农常用这种形式即兴演出以采茶为内容的节目,因以茶篮为道具,亦称“茶篮灯”。后来,内容、唱腔、表演形式不断丰富,逐渐发展成为活跃于广大农村的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形成最早,发源于赣南的安远县九龙山一带,清代中叶已流行于赣南和粤北,约四百年的历史。江西各流派采茶戏的形成都在相当程度上受到赣南采茶戏的影响,可以说,赣南采茶戏是江西采茶剧种的先导。
  赣南自古盛产名茶。据传说,唐明皇时有个宫廷乐师叫雷光华,因犯宫禁流落到安远九龙山种茶为生,农事之余,教农民唱茶歌,玩茶灯,编成了“九龙山摘茶歌”,这就是赣南采茶戏的起源。明代中期,在安远县九龙山一带茶区,采茶歌、采茶灯由于加入故事情节而逐步发展成为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的舞台语言是当地客家方言。它载歌载舞,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融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歌舞、灯彩于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剧目多以喜剧、闹剧为主,很少正剧和悲剧。题材上多以下层群众(尤其是手工业工人)的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其始祖剧目是《九龙山摘茶》,代表剧目有《挖笋》、《拣田螺》、《巧耍香龙》等,经过整理的《采茶歌》、《口妹子》较有影响,《茶童戏主》和现代戏《怎么谈不拢》已摄制成影片。
  赣南采茶戏的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以茶腔和灯腔为主,兼有路腔和杂调,俗称“三腔一调”。伴奏均为民间乐器,主要有勾筒(二胡类)、喷呐、锣、鼓、钹和笛子。人物通常由“二旦一丑”组成,表演时二旦对唱,丑角插科打诨。舞蹈主要运用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及摹拟动物形象。矮子步根据上山曲腿,挑担压肩时的形体而创造的;扇子花是根据摘茶时,一手摘茶一手用扇子不停地扇风,免得茶叶藏热而创造的;单袖筒是根据摘茶时,右手摘茶,左手持巾时而擦汗,时而遮阳,时而作茶篮盛茶而创造的。摹拟动物形象,主要有:猴子撒尿,猴子洗脸,蜻蜓点水,懒猫抓痒,鸡公啄米等。其中矮子步、单袖筒和摹拟动物动作,均为丑角刻画人物所用,它是赣南采茶戏最具特色的地方和精华所在,故有“三角成剧,小丑当家”之称。
  江西采茶戏虽从清乾隆时起屡遭禁演,但它仍以顽强的生命力活跃于广大农村。由于它善于吸收各种民间歌舞和地方戏曲的长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非常迅速,现已成为江西流行最广泛的地方戏曲。2006年5月20日,赣南采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文中学高三语文组收集整理)
1.下列关于赣南采茶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赣南采茶戏的孕育形成,大致经历了采茶歌——采茶灯——采茶戏三个发展阶段。
B.赣南采茶灯区别于采茶歌的地方是加入了民间舞蹈的形式,而赣南采茶戏区别于采茶灯的地方只是加入了故事情节。
C.赣南采茶戏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以茶腔和灯腔为主,兼有路腔和杂调,俗称“三腔一调”。伴奏均为民间乐器,以勾筒(二胡类)、喷呐、锣、鼓、钹和笛子为主。
D.赣南采茶戏的舞台语言是当地客家方言;其剧目多以喜剧、闹剧为主;题材上多取材于下层群众的日常生活。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三角成剧,小丑当家”是赣南采茶戏最具特色的地方和精华所在。
B.赣南采茶戏历史悠久,它萌芽于唐代,形成于明后期,盛行于清中叶。它的起源是唐代宫廷乐师雷光华所编的载歌载舞的“九龙山摘茶歌”。
C.赣南采茶戏舞蹈主要运用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及摹拟动物形象等,这些舞蹈动作均源于劳动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赣南采茶戏形成最早,江西各流派采茶戏的形成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赣南采茶戏的影响,可以说,赣南采茶戏是江西采茶戏的先导。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或推断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三角成剧,小丑当家”是指赣南采茶戏角色通常由“二旦一丑”组成,表演以丑角的矮子步、单袖筒和摹拟动物动作最具特色。
B.赣南采茶戏始祖剧目是《九龙山摘茶》,代表剧目有《挖笋》、《拣田螺》、《巧耍香龙》等。现代戏《怎么谈不拢》已摄制成影片,可见其选材能与时俱进,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赣南采茶戏载歌载舞,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融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歌舞、灯彩于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赣南采茶戏善于吸收各种民间歌舞和地方戏曲的长处,建国后,发展非常迅速,现已成为江西流行最广泛的地方戏曲。因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答案
1.B
2.D
3.D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赣南采茶戏  江西采茶戏是江西各地采茶、花灯等民间歌舞小戏的统称。 最初为茶农采茶时所唱的采茶歌,后与民间舞蹈相结合,形成了载歌载】;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庐山捡石记
佚名
  下着雨,我在庐山,淅淅沥沥的声音,染绿了树,染绿了路旁的草地。烟雨初霁,山光澄练,我在山间行走,弯腰拾起一块石头。
  走近庐山,面对夏禹观洪留胜迹,司马迁至记山名,秦皇汉武皆登过的庐山,我来的时间太短。一条条小径还来不及相识,那是舒展的试卷,我有无数的话想询问这古山,这天地间的灵物,可又从何谈起?
  我难以就这样转身离去,山的气息、山的灵性包围着,使我的脚步踯躅。一直下着雨,有些闷,我在牯岭的灯光下看书,写字,上网,突然觉得天地何其大。我载不动庐山,庐山太重太重。
  我载不动庐山的云,那是古来的云。走在牯岭街上,那云突然不期而至,从遥远的天边翻波逐浪而来,瞬息之间,弥漫四合。动或如烟,静或如练,返照倒映,倏而紫翠,倏而青红。那云长袖善舞,软绵拂面,我上前试抓一把,它却随风飘然而去。
  探头向山下凝望,只见云海滔滔滚滚,蓊蓊蓬蓬,红墙蓝瓦转瞬被云遮盖,几只白鸽跃然飞起,其光如银。回首但见三四老者于街头围石桌而坐,安心对弈,白云缭绕于他们膝间,恍然片刻已是千年。
  我饮不完庐山的水,那清泉飞流直下三千尺,溅玉撒珠,沾湿过李太白的袍袖,“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何等风流倜傥!我本一楚女,能不爱李白?仰望再三,经这俊朗的男子双手捧过的庐山瀑布,如飞电,若白虹,就是天河之水,又能怎的?
  沿着牯岭旁的小河,追寻着它的流动,更想追随太白的足迹,河水淙淙,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问路人这河可有名字?答曰:“美庐河”,流向乌龙潭,流向长江,更远处,便是海了。苍茫间,诗人举头望明月,对影成三人,千古英姿不变。而世事变迁如溪间之水,或涨或落,最终多少荣辱随水流淌,然山依旧水依旧。
  我抱不动这庐山漫山遍野的树,或远或近数不过来的5000多种树木,姿态各异,从全世界不同的角落连根而来,随后将一片相思留在了庐山。我只能仰视它们逐年升起的峨冠,抚摸那些古老或青春的年轮,抱紧它,感受它扎向大地深处的根脉。
  庐山,你能让我带走什么?我只能从这里拾起一块小小的石头。
  我拾起了它,这是无数偶然中的必然,这块豆青色、透露着黑褐花纹的石头,一定是随庐山盈缩造化,吐纳颢气,由天地养育而成。它沉默着,将千万年的秘密,深藏在那一条条细致的纹路之中。我抚摸着它,如同行走在从古至今的路径上。
  这小小的石块会听得陶公荷锄而来,吟诵那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而这庐山石,与江州司马白居易也有过一面之缘,白公显然识得这类石头。那白公头戴笠帽,宽袖临风,相对琵琶女,低眉无言,只听大珠小珠落玉盘,嘈嘈切切如雨声。
  又有豪放的苏东坡站立山巅,叹道:“吾闻太山石,积日穿线溜。况此百雷霆,万世与石斗。”这与天相斗过的小小石头,曾经的轰轰烈烈似不见痕迹。或许于地崩天裂之后,有经历一番暴雨山洪的席卷,随溪水翻滚打磨,最终如当下光滑如玉。
  随后在美庐旁的草地上,见到了一座庐山石的雕像,底座上刻着:“我是贝尔吉斯·奥登瓦尔德山人,我是庐山地质世界公园的友好使者。”庐山石化作了优秀德国诗人席勒高昂的头,他微张着嘴,似乎在吟诵那传遍世界的《欢乐颂》。
  而我,将拾起的庐山石带回家中,陪伴它的,尚有一侧书香,我看见它,便再次走进了庐山,走进那万载风流。(选自《散文选刊》有删节)
1.文章开头就强调“下着雨”,接着又说“一直下着雨”这有何用意?
                                                                                          
2.“我载不动庐山,庐山太重太重”在文中有何作用?
                                                                                           
3.请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1)一条条小径还来不及相识,那是舒展的试卷,我有无数的话想询问这古山。  
                                                                                           
(2)它沉默着,将千万年的秘密,深藏在那一条条细致的纹路之中。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作者借一次庐山偶行,巧妙地选拾一石,将庐山的颇具特色的自然的景观尽收眼底,移步换景,轻灵自由。
B.本文作者巧用联想将古今的庐山联系起来,将庐山接纳过的中外名人名言收诸笔端,形成本文的厚重的特色。
C.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文章卒章显志,简洁有力,构成了本文一大特色。
D.本文行文中调用多种技法,托物言志是其中最突出的一点。
E.本文语言绮丽、典雅。又巧借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不失为一篇美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的题。中国离“发达”尚有大距离
  ①随着中国锐意改革和参与国际合作,我国的国民经济产出已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也有相当提升。世界对此有目共睹,各方朋友对中国发展所取得的进步也都给予善意肯定。
  ②但中国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整体发展水平依然有限,中国,仍旧是发展中国家。从三个方面,可以对此予以认识。首先,以中国的人口规模为背景,我国发展的体量仍相当不足。其次,中国的人均发展指数在整体上尚处世界中下地位。再次,我国内部的区域发展差别较大,经济社会同人文环保发展的错位更为显著。我国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尚需在这些领域做出艰苦努力。
  ③就我国巨量的人口规模而言,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仍然处在发展中国家行列。考察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需要考虑合适的参考系。从纵向看,同我国落后的过去相比,在新中国建立的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确实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横向看,同与我国经济规模类似的日本比,日本以我国1/10不到的人口、1/25不到的陆地面积,其经济产出总量曾长期领先中国。而美国人口数量迄今只有我国的22%,但其经济规模超过我国140%。可见我国的经济水平,不仅远未达到发达行列,而且还差距明显。
  ④在全球范围,我国以世界约20%的人口,所产出的国民财富尚不足世界的1/10。我国人均产出更是不到世界人均的50%。与世界中位水平尚有如此差距,只能说明我国在现阶段仍具相当的发展中国家特征。只有当我国人均产出超过世界均值,我国民众的生活水准才会进入世界中游。此外,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环保生态与经济发展尚不同步,收入分配仍多有失衡,这些也都是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特征。
  ⑤然而,中国由于独特的超大规模,尤其是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所以,在局部发展上可能显得较为耀眼。譬如,经过引进创新,中国的高铁技术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奇葩,甚至因此成为美国自我激励的创新标杆。但中国高铁的发展并未解决我国春运的传统难题,也不可能迅速解决其他经济社会问题。
  ⑥只有认识到中国发展的进步与不足,人们对中国现阶段的国力才会有更为理性的判断。由于开放合作,中国的竞争力确有增强,但我国的人均发展指数仍显著滞后。这种反差,还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伴随我国。由于中国仍属发展中国家,仍常感资源与能力短缺。中国面临着占世界二成人口的大国的人均发展水平仍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事实,我们的发展还面临诸多瓶颈,需要与国际社会继续合作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⑦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的总体能力虽然有限,但它确实在以令西方人惊异的速度增长。我们愿尽己所能,回报国际社会对我国进步所给予的支持,支持与我国同处发展中水平的其他国家。我们相信,通过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中国与世界将更为谐调均衡地向前发展。(文章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1.下列不属于我国离“发达”尚有大距离的具体表现的一项是(  )
A.日本人口不到我国的1/10、陆地面积不到我国的1/25,其经济产出总量曾长期领先中国;美国人口数量迄今只有我国的22%,但其经济规模超过我国140%。
B.在全球范围,我国有占世界约20%的人口,所产出的国民财富尚不足世界的1/10。我国人均产出更是不到世界人均的50%。
C.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环保生态与经济发展尚不同步,资源与能力仍显短缺,收入分配仍多有失衡。
D.随着中国锐意改革和参与国际合作,我国的国民经济产出已进入世界前列,但我们的发展还面临诸多瓶颈,需要与国际社会继续合作。
2.下列关于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的一项是(  )
A.我国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尚需在发展的体量、人均发展指数、内部的区域发展三个领域做出些许努力。
B.就我国巨量的人口规模而言,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已处在发展中国家前列。但我国的经济水平,还远未达到发达行列。
C.美国将中国的高铁技术水平作为自我激励的创新标杆,因为,经过引进创新,中国的高铁技术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奇葩。
D.由于开放合作,中国的竞争力确有增强,但我国的人均发展指数仍显著滞后。这种反差,还将在未来一直与我国的发展相伴随。
3.下列根据原文信息所进行的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
A.随着中国锐意改革和参与国际合作,我国的国民经济产出已进入世界前列,可见,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已进入世界前列。
B.只要当我国人均产出超过世界均值,我国民众的生活水准就会进入世界中游,我国也就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C.中国的经济虽迅速发展,但仍属发展中国家。因此,只有对中国现阶段的国力有更为理性的判断,才会认识到中国发展的进步与不足。
D.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确实在以令西方人惊异的速度发展。我们相信,通过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中国与世界将会更为谐调均衡地向前发展。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五月的北平
张恨水
  能够代表东方建筑美的城市,在世界上,除了北平,恐怕难找第二处了。描写北平的文字,由国文到外国文,由元代到今日,那是太多了,要把这些文字抄写下来,随便也可以出百万言的专书。现在要说北平,那真是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若写北平的人物,就以目前而论,由文艺到科学,由最崇高的学者到雕虫小技的绝世能手,这个城圈子里,也俯拾即是,要一一介绍,也是不可能。北平这个城,特别能吸收有学问、有技巧的人才,宁可在北平为静止得到生活无告的程度,他们不肯离开。不要名,也不要钱,就是这样穷困着下去。
  这实在是件怪事。你又叫我写哪一位才让圈子里的人过瘾呢?
  静的不好写,动的也不好写,现在是五月(旧的历法是四月),我们还是写点五月的眼前景物吧。北平的五月,那是一年里的黄金时代。任何树木,都发生了嫩绿的叶子,处处是绿荫满地。卖芍药花的担子,天天摆在十字街头。洋槐树开着其白如雪的花,在绿叶上一球球地顶着。街,人家院落里,随处可见。柳絮飘着雪花,在冷静的胡同里飞。枣树也开花了;在人家的白粉墙头,送出兰花的香味。北平春季多风,但到五月,风季就过去了(今年春季无风)。市民开始穿起夹衣,在不暖的阳光里走。北平的公园,既多又大。只要你有工夫,花不成其为数目的票价,亦可以在锦天铺地、雕栏玉砌的地方消磨一半天。
  北平的房子,大概都是四合院。这个院子,就可以雄视全国建筑。洋楼带花园,这是最令人羡慕的新式住房。可是在北平人看来,那太不算一回事了。北平所谓大宅门,哪家不是七八上下十个院子?哪个院子里不是花果扶疏?这且不谈,就是中产之家,除了大院一个,总还有一两个小院相配合。这些院子里,除了石榴树、金鱼缸,到了春深,家家由屋里度过寒冬搬出来。而院子里的树木,如丁香、西府海棠、藤萝架、葡萄架、垂柳、洋槐、刺槐、枣树、榆树、山桃、珍珠梅、榆叶梅,也都成人家普通的栽植物,这时,都次第地开过花了。尤其槐树,不分大街小巷,不分何种人家,到处都栽着有。在五月里,你如登景山之巅,对北平作个鸟瞰,你就看到北平市房全参差在绿海里。这绿海大部分就是槐树造成的。
  洋槐传到北平,似乎不出五十年,所以这类树,树木虽也有高到五六丈的,都是树干还不十分粗。刺槐却是北平的土产,树兜可以合抱,而树身高到十丈的,那也很是平常。洋槐是树叶子一绿就开花,正在五月,花是成球的开着,串子不长,远望有些像南方的白绣球。刺槐是七月开花,都是一串串有刺,像藤萝(南方叫紫藤),不过是白色的而已。洋槐香浓,刺槐不大香,所以五月里草绿油油的季节,洋槐开花,最是凑趣。
  在一个中等人家,正院子里可能就有一两株槐树,或者是一两株枣树。尤其是城北,枣树逐家都有,这是“早子”的谐音,取一个吉利。在五月里,下过一回雨,槐叶已在院子里着上一片绿荫。白色的洋槐花在绿枝上堆着雪球,太阳照着,非常的好看。枣子花是看不见的,淡绿色,和小叶的颜色同样,而且它又极小,只比芝麻大些,所以随便看不见。可是它那种兰蕙之香,在风停日午的时候,在月明如昼的时候,把满院子都浸润在幽静淡雅的境界。假使这人家有些盆景(必然有),石榴花开着火星样的红点,夹竹桃开着粉红的桃花瓣,在上下皆绿的环境中,这几点红色,娇艳绝伦。北平人又爱随地种草本的花籽,这时大小花秧全都在院子里拔地而出,一寸到几寸长的不等,全表示了欣欣向荣的样子。北平的屋子,对院子的一方面,照例下层是土墙,高二三尺,中层是大玻璃窗,玻璃大得与百货店的货窗相等,上层才是花格活窗。桌子靠墙,总是在大玻璃窗下。主人翁若是读书伏案写字,一望玻璃窗外的绿色,映人眉宇,那实在是含有诗情画意的。而且这样的点缀,并不花费主人什么钱的。
  北平这个地方,实在适宜于绿树的点缀,而绿树能亭亭如盖的,又莫过于槐树。在东西长安街,故宫的黄瓦红墙,配上那一碧千株的槐林,简直就是一幅彩画。在古老的胡同里,四五株高槐,映带着平正的土路,低矮的粉墙。行人很少,在白天就觉得其意幽深,更无论月下了。在宽平的马路上,如南、北池子,如南、北长街,两边槐树整齐划一,连续不断,有三四里之长,远远望去,简直是一条绿街。在古庙门口,红色的墙,半圆的门,几株大槐树在庙外拥立,把低矮的庙整个罩在绿荫下,那情调是肃穆典雅的。在伟大的公署门口,槐树分立在广场两边,好像排列着伟大的仪仗,又加重了几分雄壮之气。太多了,我不能把她一一介绍出来,有人说五月的北平是碧槐的城市,那却是一点没有夸张。
  当承平之时,北平人所谓“好年头儿”。在这个日子,也正是故都人士最悠闲舒适的日子。在绿荫满街的当儿,卖芍药花的平头车子整车的花蕾推了过去。卖冷食的担子,在幽静的胡同里叮当作响,敲着冰盏儿,这很表示这里一切的安定与闲静。渤海来的海味,如黄花鱼、对虾,放在冰块上卖,已是别有风趣。又如乳油杨梅、蜜饯樱桃、藤萝饼、玫瑰糕,吃起来还带些诗意。公园里绿叶如盖,三海中水碧如油,随处都是令人享受的地方。但是这一些,我不能、也不愿往下写。现在,这里是邻近炮火边沿,对南方人来说这里是第一线了。北方人吃的面粉,三百多万元一袋;南方人吃的米,卖八万多元一斤。穷人固然是朝不保夕,中产之家虽改吃糙粉度日,也不知道这糙粮允许吃多久。街上的槐树虽然还是碧净如前,但已失去了一切悠闲的点缀。人家院子里,虽是不花钱的庭树,还依然送了绿荫来,这绿荫在人家不是幽丽,乃是凄凄惨惨的象征。谁实为之?孰令致之?我们也就无从问人。《阿房宫赋》前段写得那样富丽,后面接着是一叹:“秦人不自哀!”现在的北平人,倒不是不自哀,其如他们哀亦无益何!
  好一座富于东方美的大城市呀,他整个儿在战栗!好一座千年文化的结晶呀,他不断的在枯萎!呼吁于上天,上天无言;呼吁于人类,人类摇头。其奈之何!(选自《百年百篇经典散文》,有删节)
[注]本文写于1948年。
1.从全文看,作者着重写了哪些景物?分析这样写的理由。 
                                                                                                   
2.画线句“但是这一些,我不能、也不愿往下写”在文中的作用。 
                                                                                                   
3.请你说说这篇文章结尾的妙处。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      )     
A.北平“特别能吸收有学问、有技巧的人才”,是因为它物产丰富、生活安适。
B.作者认为北平的五月最美,而郁达夫觉得故都的秋最美,他们是各见其美。
C.文章思路清晰,从久远的元代一直写到“临近炮火边沿”的当下北平。
D.作者用舒缓的笔调将北平五月的“眼前景物”娓娓道来,语言淡雅,别有韵味。
E.本文运用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方式,使读者加深了对故都北平特点的认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世界上最早出现律师行当的地方或许是中国。据《吕氏春秋》一书说,春秋早期,郑国就有个叫邓析的人,专门帮人打官司,小案子要人一件衣服,大案子要人一条裤子作为报酬,教人“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委托人想打赢官司他就有办法让他赢,想让人罪名成立他也有办法使人身败名裂。弄得郑国“是非无度”,郑国的执政大夫子产于是就把邓析***了。
  中国律师出现虽早,可是被禁止的时间也早。儒家以为争讼是件不值得提倡的事,像邓析这样教导人们如何去打官司,为蝇头小利争论不休,是毒化人们的善良天性,必须要予以严惩。后世的统治者继续着这一思路,把这一行当称之为“讼师”,或者叫做“讼棍”,立法严禁。秦汉律严格规定,凡是诉讼活动都必须当事人自行进行诉讼活动,不得有代理人代为办理。除了妇女、老幼、现任或退休官员及士大夫,可以由家人代为出庭应诉,其他人一律都要亲自出庭。
  除了直接替人诉讼外,向人传授诉讼的知识更被视为大罪,南宋绍兴十三年敕规定:凡是聚集生徒教授辞讼文书者,处杖一百。并允许告发。再犯者,不得因大赦减免刑罚,一律要“邻州编管”。从学者,各处杖八十。明清律撰写“构讼之书”者,要比照“淫词小说例,杖一百流三千里”,如果是为人写作诉状没有增减情节,真实反映事实的,才是被允许的。
  尽管法律如此严禁,可是民间诉讼活动总是需要有人帮助,所以这一行当还是禁止不了的,官府的禁令只不过是把这个行当变成了一种“地下行业”而已。在民间从事诉讼指导的讼师,有不少人是正直的人士,尽力为委托人服务,“受人钱财,与人消灾”,为人们提供必要的法律诉讼知识,颇有点近代律师的作用,不能一概都斥为“讼棍”。不过就总体上来说,讼师的素质确实不高。大多数讼师确实是兴风作浪,惟恐天下不乱的无赖。很多人不顾事实、法律,一味翻云覆雨,颠倒黑白。
  由于讼师的名声太臭,到了近代,为了引进西方的法律,在翻译西文中lawyer一词,学者们还是动了脑筋的。日本当初引进西方法律时,把律师翻译为“代言人”,后来又改为“辩护士”。这个译法没有被中国的学者沿用。就想出了“律师”这个词。成书于1879年的薛福成《筹洋刍议》,大概是最早采用“律师”一词的。以后律师一词被普遍接受。民国成立后的不久就公布了第一部律师法律,这样在历史上第一个开业律师被***两千五百多年后,中国才有了正式的律师。——(摘自《豸的投影》,上海三联书店)
1.下列有关“律师”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邓析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专门帮人打官司的专业“律师”。
B.律师是替人们进行诉讼活动的,古代把从事诉讼活动的人称之为“讼师”, 或者叫做“讼棍”。
C.“律师”一词是由西文lawyer一词翻译而来的,翻译时故意避开了“讼师”这个恶名称。
D.薛福成《筹洋刍议》最早采用“律师”一词,以后“律师”一词被普遍使用。
2.下列表述不能说明“讼师”在我们古代遭歧视的原因的一项是(    )
A.邓析这个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从事从事诉讼活动的人,为了获得报酬混淆是非,弄得郑国“是非无度”。
B.由于受儒家的影响,后世的统治者认为争讼只是为了为蝇头小利,毒化了人们的善良天性。
C.讼师的行业是一种“地下行业”,我国古代法律上严令禁止专业性的“讼师”的存在。
D.讼师的素质总体上不高,大多数讼师确实是兴风作浪,惟恐天下不乱的无赖。很多人不顾事实、法律,一味翻云覆雨,颠倒黑白。
3.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秦汉律虽然规定可以让家人为妇女、老幼、现任或退休官员及士大夫代为出庭应诉,但不允许专业讼师代理应诉。
B.明清律虽规定严禁写“构讼之书”,但允许替人写真实反映事实的诉状,说明此时已经允许讼师公开存在。
C.古代民间不少讼师不能一概认定为“讼棍”,他们为了生活,“受人钱财,与人消灾”,帮助不少需要帮助的人。
D.讼师这个行业在我国古代的漫长时期都戴着恶名,到了近代才为其正名,成为一种正式的行业而存在。
题型:辽宁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选做题)大    兵
梁晓声
  天黑了。
  暴风雪呼啸得更加狂怒。一辆客车,已经被困在公路上六七个小时。 
  车上二十几名乘客中,有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她的孩子刚刚两岁多一点儿。还有一个兵,他入伍不久。他那张脸看去怪稚气的,让人觉得似乎还是个少年呐。 
  那时车厢里的温度,由白天的零下三十摄氏度左右,渐渐降至零下四十摄氏度左右了。车窗全被厚厚的雪花一层层“裱”严了。车厢里伸手不见五指。每个人都快冻僵了。那个兵自然也不例外。不知从哪一年起,中国人开始将兵叫做“大兵”。其实,普通的大兵们,实在都是些小战士。 
  那个兵,原本是乘客中穿得最保暖的人:棉袄、棉裤、冻不透的大头鞋,羊剪绒的帽子和里边是羊剪绒的棉手套,还有一件厚厚的羊皮军大衣。
  但此刻,他肯定是最感寒冷的一个人。
  他的大衣让司机穿走了。只有司机知道应该到哪儿去求援。可司机不肯去,怕离开车后,被冻死在路上。于是兵就毫不犹豫地将大衣脱下来了……
  他见一个老汉只戴一顶毡帽,冻得不停地淌清鼻涕,挂了一胡子,样子非常可怜。于是他摘下羊剪绒帽子,给老汉戴了。老汉见兵剃的是平头,不忍接受。兵憨厚地笑笑说:“大爷您戴着吧!我年轻,火力旺,没事儿。”
  人们认为他是兵,他完全应该那么做。他自己当然也这么认为。
  后来他又将他的棉手套送给一个少女戴。
  她接受时对他说:“谢谢。” 
  他说:“不用谢。这有什么可谢的?我是兵嘛,应该的。”
  后来那年轻的母亲哭了。她发现她的孩子已经冻得嘴唇发青。尽管她一直紧紧抱着孩子。
  于是有人叹气……
  于是有人抱怨司机怎么还没找来救援的人们……
  于是有人骂娘,骂天,骂地,骂那年轻的母亲哭得自己心烦心慌……
  于是,兵又默默地脱自己的棉袄,走到那位年轻母亲身边。帮着她,用自己的棉袄,将她的孩子包起来了……
  穿着大衣的几个男人和女人,都用大衣将自己裹得更紧了。仿佛,兵的举动,使他们冷上加冷了……
  再后来,天就黑了。
  伸手不见五指的车厢里忽然有火苗一亮:是那个想出100元买下他棉袄的男人按着了打火机。他接近到兵跟前,一松手指,打火机灭了。车厢里又伸手不见五指了。
  他低声说:“真的,你这兵就是经冻。咱俩商量个事儿,把你的大头鞋卖给我吧,200元!200元啊!”
  兵说:“这不行。我要冻掉了双脚,就没法儿再当兵了。”
  他一再地央求。说哪儿会冻掉你双脚呢!你把大衣、棉袄、帽子和手套都白送给别人穿着戴着了,怎么我买你一双鞋你倒不肯了呢?兵沉默片刻,犹豫地说:“那……如果你愿意用你那半瓶酒和我换的话,我可以考虑……”
  二人互换之际,他又灌了一大口酒。好像如若不然,这种交换,在他那一方面是很吃亏的。
  兵从车厢这一端,摸索着走向那一端,依次推醒人们,让所有的人都饮口酒驱寒。包括那位年轻的母亲,包括那少女。
  酒瓶回到兵的手中时,兵最后将它对着嘴举了起来——只有几滴酒缓缓淌进兵的嘴里。兵感到口中一热,似乎浑身也随之热了一下……
  车是被困在一条山路上的。一侧是悬崖。狂风像一把巨大的扫帚,将下坡的雪一片片扫向悬崖底谷。
  于是车开始悄悄地倒滑了。没有一个乘客感觉到这是一种不祥。
  但兵敏锐地感觉到了,他下车了……
  拂晓,司机引领来了铲雪车和救援的人。乘客们欢呼起来。只有一个人没有欢呼,就是兵。就是那看上去怪稚气的兵,就是那使人觉得还是个少年的兵。
  人们是在车后发现他的——他用肩顶着车后轮,并将自己的一条腿垫在车后轮下。
  他就那么冻僵在那儿,像一具冰雕。
  也许,他没有声张,是怕人们惊慌混乱,使车厢内重量失衡,车向悬崖滑得更快。也许,他发出过警告,但沉睡的人们没有听见。呼啸的狂风完全可能将他的喊声掩盖……
  事后人们知道,他入伍才半年多。他还不满19岁。他是一个多子女的穷困乡村的农家的长子。他的未婚妻是个好姑娘,期待着他复员后做他的贤妻……(选自《小小说精读》,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A.小说围绕着客车被困,“大兵”送出了羊皮军大衣、羊剪绒的帽子、羊剪绒的棉手套、棉袄,换出了冻不透的大头鞋这些情节,歌颂了大兵的牺牲精神。
B.“暴风雪呼啸得更加狂怒”,“已经被困在公路上六七个小时”。“渐渐降至零下四十摄氏度左右了”,这些描写再现了环境的恶劣,为人物活动做了铺垫。
C.“于是有人骂娘、骂天、骂地,骂那年轻的母亲哭得自己心烦心慌……”这些叙述表现出车上的人们除了“大兵”都是些自私自利、缺少互助精神的人。
D.“只有几滴酒缓缓淌进兵的嘴里。兵感到口中一热,似乎浑身也随之热了一下”,表现了“大兵”为有人想着他,留下一些御寒的酒而心里发热、感动。
E.小说在叙事上有一个递进式的推进,即先写主人公把自己的御寒之物都一件件献给了最需要的人,再写为了顶住将要滑下悬崖的汽车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2)小说的最后一个自然节是一个补叙,它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小说较详细地写了一个手拿打火机、要用200元买“大兵”大头鞋的男人和“大兵”的对话,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小说的题目是“大兵”,但作者对这个称呼显然不满意,如果以“战士”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