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上,一直存在着两个传统,它们共同构成了科学的历史渊源。科学一开始就有两个来源。首先是好奇心,以及获得一个整体世界观的内在要...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上,一直存在着两个传统,它们共同构成了科学的历史渊源。科学一开始就有两个来源。首先是好奇心,以及获得一个整体世界观的内在要求。人类永远需要为自己的心灵创造一个家园,一个不会因为千变万化的眼前现象而经常改变的理解框架,一种系统地理解世界的方式。这种内在的要求构成科学史上的哲学传统;第二个来源是,为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人类必须提高自己制造、使用和改进工具的技艺和能力,这形成了技术和工艺的进步,同时也构成了科学史上的工匠传统。
  在很长一段时期,人们对工匠传统是不重视的,一提到科学史,往往会想到伟大的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想到科学理论如何在卓越天才的头脑中被创造出来。这当然是科学史的重要部分,但不是全部。科学的进步在某些时候是被科学仪器的发明所推动的,而科学仪器一开始往往是由工匠造出来的。比如,近代天文学的进步肯定应该归功于望远镜的发明,而生物学和医学则应归功于显微镜的发明,这两样东西都是工匠而不是科学家发明的。如果没有望远镜和显微镜,近代实验科学的很大一部分都是不可想象的。
  在诸种科学神话中,关于科学家的神话也许是流传得最广的。很长时间以来,科学家被看作某一方面的天才,掌握了与自然界进行对话的神秘钥匙,但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是低能儿,而且表现得离奇古怪。人们广泛传颂着诸如牛顿煮鸡蛋结果把手表煮了进去,爱因斯坦走路时头撞着一棵树还连声说对不起之类的故事。这些有趣的故事也许是真的,但不可把这看做科学家的本质特征。人们由于专注于某件事情而忘了周围的一切,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并非只有科学家如此。
  科学家特别是伟大的科学家,他们身上往往有一些特别动人的地方,真正体现着“科学的精神”,比如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比如牛顿的名言“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比如爱因斯坦的名言“宇宙间最不可理解的事情就是它是可理解的”。真正的科学家不仅增长人类的自然知识,而且传播一种在思想上独立思考、有条理地怀疑的科学精神,传播一种在人类生活中相当宝贵的协作、友爱和宽容精神,是最富有人性的。真实的人性的科学家形象只有在科学史中才能得到恢复,因为在学习科学理论时,我们可能完全不知道该理论的创造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1.本文作者认为科学的渊源有两个,下面概括最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是人类有一个心灵的家园,一是人类在不断提高自己制造、使用和改进工具的技艺和能力。
 B.一是人类对整个世界的理解不会因为眼前的事物千变万化而改变,一是人类有着科学史上的工匠传统。
 C.一是人类要求理解整个世界的好奇心,一是人类需要满足自己物质生活的需求。
 D.一是人类的好奇心,一是技术和工艺的进步。
2.对作者说文段末尾画线的这句话的目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为了说明科学理论著作阐述的是科学道理,这些道理是严谨的、科学的,也是客观的,完全不能体现人性。
 B.是为了说明科学家也是有人性的,那些关于科学家的离奇古怪的传说都是不可信的。
 C.是为了说明亚里士多德、牛顿、爱因斯坦的那些名言都是在传播一种人类生活中相当宝贵的精神,不读科学史就难以了解并接受这些精神。
 D.是在强调学习科学史的意义,强调学习科学史可以进一步了解科学家的人格。
3.下边是从文中筛选出来的信息,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认识和理解整体世界是人类固有的内在要求。
 B.不断提高自己制造、使用和改进工具的技艺和能力的目的,在于人类要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需要。
 C.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奠定了实验科学的基础。
 D.真正的科学家体现着“科学精神”,这是最富有人性的。
4.本文作者阐述了研究科学史的意义,下列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研究科学史可以认识到工匠传统是科学的历史根源,关于科学家的天才只是一些流传的神话。
 B.研究科学史可以认识到人类文明史上的两个传统,共同构成了科学的历史渊源。
 C.研究科学史可以认识到失推动科学发展不仅要有科学家的天才发明和创造,还要有制作科学仪器的工匠们的天才发明。
 D.研究科学史可以认识到真正的科学家不仅增长人类的自然知识,而且传播一种独立思考、有条理地怀疑的科学精神和协作、友爱、宽容的精神。
答案

1.C
2.D
3.C
4.A
解析

1.(“提高技艺”等都是出于“满足需要”这一点的)。
2.(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强调学习科学史的意义,结尾段尤其强调学习科学史可以进一步了解科学家的人格和含义。)。
3.(文章并没有二者“奠定了近代实验科学的基础”。)。
4.(作者是在一般人只看到科学家的贡献的情况下提出“工匠传统”这个概念的,并没有否定哪一方的意思。)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上,一直存在着两个传统,它们共同构成了科学的历史渊源。科学一开始就有两个来源。首先是好奇心,以及获得一个整体世界观的内在要】;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鲜花与火山  
杨守松
我没见过火山,活的死的都没见过。火山跟死亡连在一起,火山和地震一样令人恐惧,可是,当我从东京乘坐新干线到了轻井泽,然后又坐了半小时的汽车之后,突然就有一个名叫“鬼押山”的火山遗址出现在眼前了。偏偏又被叫做“公园”。公园是流水淙淙绿树成荫的地方,“鬼押山”却是火山毁灭的一所村庄,是无数鬼魂聚集的坟场,“鬼”们又能“押”出什么?
我是怀着悼念无辜冤魂的心情走进“公园”大门的,我不清楚这一片乡村在火山爆发时有多少人瞬间化为焦碳,这惨痛的一幕已经过去了二百多年了。但是眼前的景象依然让人感觉得到火山的威烈与残酷。满眼都是枯炭般的巨石,阴森而阴沉,岩浆的奔突在烈焰的挟持下把地心的巨石冲向了地面。乱石一定是红的,红的发白,炽热火焰烧毁了一切生命,但是石头却坚强地活了下来。尽管被烧红了烧焦了碎裂了,大石头依然还是石头。有生命的死了,没有生命的却活着,这是在宣告魔鬼的胜利还是在宣布死亡的永恒?
鬼押山,一座死山,一片坟场,一个阴气逼人的“鬼”们的公园!
蓦地,眼前跃出一撮鲜花。是的,只有“一小撮”,但却是鲜红的。我先是惊疑,待确证了没有看花眼便惊骇起来:枯寂的石头世界里长出鲜花,就如死人堆里听见了活人的鬼叫一样恐怖!可是,稍稍舒缓了以下心情,再认真去思想时,我由惊骇而惊喜了:死而复生,毁灭,然后重新闪亮——,须知这是火山造就的墓地。火山爆发后一定是寸草不生了。何况这里乱石成堆,也不容一寸泥土生存。可是枯竭的石头世界里居然长出了鲜花。我不知这花是不是山杜鹃,只是开得很艳,很耀眼。而且路边的指示牌还告诉我,除了这花,还有那花,一年四季,鬼押山都有鲜花盛开!
鲜花让我从残废中看到了生命。即便如火山移石般充满了阴森恐怖的地方也是会有生命再生的。伴有鲜花的还有劲松。松树也多在石缝里长出,这显然不是人为种植而是飞鸟洒落的种子。松树矮壮苍劲,绝不冗繁招摇。稍远了看,松树的颜色几乎和黑石礁一样,叫人分不清哪是石头哪是松树。松树的挺拔和鲜花的美艳柔韧相济浑然天成,这是一曲生命永恒的赞歌。
生命永恒战胜了死亡永恒。
“鬼押山”出彩了。“鬼押山”的每一条石头缝里都长出了生命。“鬼押山”如有神助至少是如有神示:不幸的人们,灾难可以夺取你们的血肉之躯,而你们的生命却会延续。物质不灭生命也不灭。火山、地震还有洪水猛兽战争瘟疫等等,都只是魔鬼的发疯,但归根结底,这世界还是要如鲜花苍松般灿烂起来的。
太阳西下,山风徐来。蜜蜂在花丛里恋爱,乌鸦在松影里放歌。山上有“神水”,上书“洗心”二字,我捧起神水洗手洗脸也洗心。再往前走,岩洞里有玉观音端坐,不知谁献了两束鲜花给观音。我倒是想参拜鬼押山的每一块石头。石头见证了火山爆发也经验了死亡和复活。石头是山神,石头是山的精灵。远远又见有鬼押山“博物馆”,可惜时间很急,我只能远远的注目凝望。我真佩服日本人的唯物又唯心的“精神”。对于灾难和死亡,他们有一种“如归如许”的平静。据说遭灾罹难后,日本人不哭不悲,他们对死者三跪三拜而后转身就去创造新的家业,这是一种可怕也可敬的“精神”。
鬼押山真是一个公园,而且是比任何一般意义上的公园更加令人珍惜生命也崇拜英雄的公园。无论是石头还是劲松和鲜花,都让人想到英雄。让生命永恒的才是真正的英雄。
鬼押山公园位于长野县浅涧山脚下,五月的浅涧山头上还是一片积雪。日本一位画家因为画浅涧山而出了名,可我想,要是把鬼押山画好了,会更出名的。
1.(4分)第八段中“我捧起神水洗手洗脸也洗心”的“洗心”含义是什么?
 洗心:                                                   。(不超过35个字)
2.(4分)解释第八段中“可怕也可敬的精神”一句的含义。
 可怕也可敬的精神:                                                    
3.(6分)文章第一段“偏偏又叫做‘公园’”,第九段“鬼押山真是一个公园”同一地方为什么有两种叫法?
 答:                                                                    。
4.(4分)对这篇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写“鬼押山”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园。
B.“我”不想参拜玉观音,“到是想参拜鬼押山的每块石头”,是因为石头见证了火山的爆发。
C.文中作者对火山的认识经历了“好奇——压抑——惊喜——崇敬”的情感变化过程,这也是作者行文的技巧。
D.“要是把鬼押山画好了”那位画家会更出名的,因为这是一处火山遗址,是火山毁灭的一所村庄。
E.火山、地震、洪水、猛兽、战争、瘟疫等都无法最终毁灭生命,生命永恒总会战胜死亡永恒。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清涧的石板   
贾平凹
我们终于来到陕北清涧,旁人建议到城外乡村里走走。
到了乡村,几乎就要惊呼不已了,觉得到了一个神话的世界。那一切建筑,似乎从来没有砖和瓦的概念:墙是石板砌的,顶是石板盖的,门框是石板拱的,窗台是石板压的,那厕所,那台阶,那院地,那篱笆,全是石板的。走进任何一家去,炕面是石板的,灶台是石板的,桌子是石板的,凳子是石板的,柜子是石板的,锅盖是石板的,炕围是石板的,色也多彩,青、黄、绿、蓝、紫。主人都极诚恳,忙招呼在门前的树下,那树下就有一张支起的石板,用一桶凉水泼了,坐上去,透心的凉快。主妇就又抱出西瓜来,刀在石板磨石上磨了,嚓地切开,籽是黑籽,瓤是沙瓤。正吃着,便见孩子们从学校回来了,个个背一个书包,书包上系一片小薄石板,那是他们写字的黑板。一见有了生人,忽地跑开,兀自去一边玩起乒乓球。球案纯是一张石板,抽、***、推、挡,球起球落,声声如珠落入玉盘。
终于在一所石板房里,遇见了一个石匠老人已经六十二岁了,留半头白发,向后梳着,戴一幅硬脚圆片镜,正眯了眼在那里刻一面石碑。碑面光腻,字迹凝重,每刻一刀,眉眼一凑,皱纹就爬满了鼻梁。我们攀谈起来,老人话短而气硬。他说,天下的石板,要数清涧,早年这个村里,地缺土贵,十家养不起一头牛,一家却出几个好石匠,打石板为生,卖石板吃饭,亏得这石板一层一层揭不尽,养活了一代一代清涧人。为了纪念这石板的功劳,他们祖传下来的待客的油旋,也就仿制成石板的榜样,那么一层一层的,好吃耐看。他说,当年陕北闹红,这个村的石匠都当红军,出没在石板沟,用石板做石雷,用石板烙面饼,硬是没被敌人消灭,却沉重地打击了敌人。他说,他的叔父,一个游击队的政委,不幸被敌人抓去,受尽了酷刑,不肯屈服,被敌人***了头,挂在县城的石板城门上。他们又连夜攻城,取下头颅,以石匠最体面的葬礼,做了一合石板棺材掩埋了。结果,游击队并没有垮掉,反倒又一批石匠参加了游击队……
老人说着,慷慨而激奋,末了就又低头刻起碑文了,那一笔一划,入石板三分,旅人都哑然了,觉得老人的话,像碑文一样刻在心上,他们不再是一种入了奇境的好奇,而是如走进佛殿一般的虔诚,读哲学大典一般的庄重,静静地作各人的思索了,问起这里的生活,问起这里的风俗,末了,最感兴趣的是这里的人。
“到山上走走吧,你们会得到答案的。”老人指着河对面的山上说。
走到山上,什么也没有,却是一片墓地。每一个墓前不论大小新旧,出奇地都立着一块石板--一面刻字的石碑,形成一片石板林。近前看看,有死于战争时期的,有死于建设岁月的,每一块碑上,都有着生平。旅人们面对着这一面面碑的石板,慢慢领悟了老人的话:是的,清涧的人,民性就是强硬,他们活着的时候,是一面朴实无华的石板,锤錾下去,会冒出一束火花,他们死去了,石板却又要在墓前竖起来。他们或许是个将领,或许是个士兵,或许是个农民,或许是个村孺,但他们的碑子却冲地而起,直指天空,那是性格的象征,力量的象征,不屈的象征。(原文有删改)
1. (4分)在第二段中,作者说清涧的乡村是“神话的世界”。请根据该段内容,简要概括这个“神话世界”的主要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分)第五段中老人让“我们”到山上寻找“答案”
(1)寻找什么问题的答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6分)综合全文,简要分析“石板”这一意象在本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4分)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写“那一切建筑,似乎从来没有砖和瓦的概念”,既表现了清涧的建筑特色,也暗示了这里的封闭落后。
B.文章较为详细地写了一位老石匠,他身上比较突出地体现了清涧人的性格,是清涧人的代表。
C.从文中老石匠的话里可以知道,清涧人之所以多用石板是“为了纪念这石板的功劳”。
D.文章写旅人觉得老人的话“像碑文一样刻在心上”,比喻新颖贴切,又十分切合当时的环境。
E. 本文集优美的自然风光、奇特的人文景观与深邃的思想内涵为一体,堪称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的佳作。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西湖胜迹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扬眉吐气的,是白堤和苏堤。两位大诗人、大文豪,不是为了风雅,甚至不是为了文化上的目的,纯粹为了解除当地人民的疾苦,兴修水利,浚湖筑堤,终于在西湖中留下了两条长长的生命堤坝。但是,就白居易、苏东坡的整体情怀而言,这两道物化了的长堤还是太狭小的存在。他们有他们比较完整的天下意识、宇宙感悟,他们有他们的比较硬朗的主体精神、理性思考,在文化品位上,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峰巅和精英。他们本该在更大的意义上统领一代民族精神,但却仅仅因辞章而入选为一架僵硬机体中的零件,被随处装上拆下,东奔西颠,极偶然地调配到这个湖边,搞了一下别人也能搞的水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历代文化良心所能作的社会实绩的极致。尽管美丽,也就是这么两条长堤而已。
  也许正是对这类结果的大彻大悟,西湖边又悠悠然站出来一个林和靖。他似乎把什么都看透了,隐居孤山20年,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远避官场与市嚣。他的诗写得着实高明,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来咏梅,几乎成为千古绝唱。中国古代隐士多的是,而林和靖凭着梅花、白鹤与诗句,把隐士真正做道地、做漂亮了。在后世文人眼中,白居易、苏东坡固然值得羡慕,却是难以追随的;能够偏偏到杭州西湖来做一任太守,更是一种极偶然、极奇罕的机遇。然而,要追随林和靖却不难,不管有没有他的才份。梅妻鹤子有点烦难,其实也很宽松,林和靖本人也是有妻子和小孩的。哪儿找不到几丛花树、几只飞禽?在现实社会碰了壁、受了阻,急流勇退,扮作半个林和靖是最容易不过的。
  这种自卫和自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机智,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狡黠。不能把志向实现于社会,便躲进一个自然小天地自娱自耗。他们消除了志向,渐渐又把这种消除当做了志向。安贫、乐道的达观修养,成了中国文化人格结构中的一个宽大的地窖,尽管有浓重的霉味,却是安全而宁静。于是,十年寒窗,博览文史,走到了民族文化的高坡前,与社会交手不了几个回合,便把一切沉埋进一座座孤山。
  结果,群体性的文化人格日趋黯淡。春去秋来,梅凋鹤老,文化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浪费,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向了总体上的不道德。文明的突进,也因此被取消,剩下一堆梅瓣、鹤羽,像书签一般,夹在民族精神的史册上。
1. (4分) 作者认为,“西湖胜迹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扬眉吐气的,是白堤和苏堤”,其原因是什么?请分两点作答。
 答:
2. (4分)为什么作者说白居易、苏东坡“是难以追随的”,“然而,要追随林和靖却不难”。结合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
3. (4分)第二段,作者举林和靖的例子,用意是什么?
 答:
4. (2分)第四段中,“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和“总体上的不道德”分别指什么?
 答:
5. (4分)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
A.这篇散文缘景而议,借白堤和苏堤赞扬了白居易、苏东坡为代表的中国文人的人品和文品,否定了林和靖式的中国文人。
B.安贫乐道的人生修养、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埋藏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人格,使之日趋黯淡而走向不道德。
C.白堤和苏堤还不足以体现白居易和苏东坡的整体情怀,作者对此深感惋惜。
D.第五段末“走到了民族文化的高坡前,与社会交手不了几个回合,便把一切沉埋进一座座孤山”一句,形象地写出了旧社会对知识分子的迫害。
 E.因为白堤和苏堤是“西湖间特别显得自然的景物”,因此被作者称为“两条长长的生命堤坝”。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走山访水与读山吟水
走山访水,亦人生一大快事。在现代社会紧张的竞争之隙,暂入自然怀抱,让幽谷清涧,静一静被困扰的神经,引清风名月,涤一涤被污染的心灵。尽管我们现代的“鸢飞戾天者”,不会“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也不会“窥谷忘返”。然而却可从中得到一些必要的轻松、超脱,及至反思与启悟,岂非大有益耶?更何况,旅游活动还被现代人当作开拓视野,了解一地、一国、一民族之历史文化的重要渠道呢。
不过,经验又常常这样启示我们:走山访水,欲臻山水妙境,得到最佳的效果,最好先之以读山吟水,即读一读那些描写山水名胜的诗文。因为,山水名胜诗文,乃作者经心灵感受,用文学描绘的山水,是艺术创造的第二自然。那里面有作者的性灵、心态、热情、才华的流动,也有民族的历史文化的沉积。它实在是一位很好的审美的导游。当你面对奇山异水惊诧莫名的时候,它能够很快沟通你和自然间的“灵犀”,帮你机敏地捉住景物的独特的美质和神韵;当你在古堡废墟面前茫然寻思的时候,它将为你打开那厚重的历史帷幕,让你窥见其中的奥秘。总之,它将帮助你真正读懂大自然。
中国有无数的佳山秀水、名园胜迹,从塞北至岭南,从鱼米之乡至丝绸之路,到处有令人梦思神往的胜境。中国更是一纪游文学特殊发达的国度。“性耽山水”、“情系田园”的中国文人,几乎个个都是描山画水的能手。他们以山水为知己,为情侣,闲暇时游赏之,失意时隐匿之;山屋著述,古寺谈禅,从事人生的反思与总结。中国文人的这种独特的文化心态,使其同庄严静穆、清远幽秘的大自然达到非凡的融合。他们给大自然以情感与生命,大自然给他们以灵感与启悟。人之性灵与山水之秀灵,合同而化。于是,人生况味,自然风采,宗教气氛,一起揉和成中国山水名胜诗文所特有的清幽、空灵之美。展读中国的山水名胜诗文,你仿佛置身于深山古寺,伴着那幽谷鸟鸣,云外钟声,聆听作者的清谈妙论、感慨隐忧。
就这样,中国文人,凭着他们那特殊的对山水自然的感受力,以其特有的审美趣味与高超的艺术才华,为中国的山水名胜,塑造出像画一样精美,如梦一般空灵的形象,为中国山水名胜提供了无比丰富的文学背景。
走山访水,固为人生一大快事。然而欲真正享其快意,最好先行读山吟水。这倒用得上中国一句老话:“先读为快!”
1.(4分)“走山访水”有什么意义?
答:(1)                                                           
(2)                                                           
2.(4分)(1)第一段“被污染的心灵”在文中是指:
答:                                                                   
 (2)第三段的“山水之秀灵”指什么?
答:                                                
3.(6分)作者是怎样评价“山水名胜诗文”的特点和作用的?
答:(1)                                                           
(2)                                                           
(3)                                                           
4.(4分)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A.文章从阐述走山访水的意义起笔,引出读山吟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得出“先读为快”的结论,娓娓道来,浑然一体。
B.作者认为走山访水是人生乐事,但必须先读山水名胜诗文,否则就不能真正享其乐趣。
C.排比句、对偶句的运用,使文中语言铿锵有力、气势酣畅,让人读后,走山访水之情油然而生。
D.“让幽谷清涧,静一静被困扰的神经,引清风明月,涤一涤被污染的心灵。”这犹如对联的文字,句式整齐,语言精辟,富有哲理。
E.文章首尾都说走山访水是人生一大快事,但前者用“亦”,后者用“固”,显示了作者根据行文需要而准确选词的写作功底。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4题。
《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节选)
(1935年8月11日) 朱自清
十五年四月一日,北京《晨报·诗镌》出世。这是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刘梦苇、于赓虞诸氏主办的。
《诗镌》里闻一多氏影响最大。徐志摩氏虽在努力于“体制的输入与试验”,却只顾了自家,没有想到用理论来武装别人。闻氏才是“最有兴味探讨诗的理论和艺术的”;徐氏说他们几个写诗的朋友都受到《死水》作者的影响。《死水》前还有《红烛》,讲究用比喻,又喜欢用别的诗人用不到的中国典故,最为繁丽,真教人有艺术至上之感。《死水》转向幽玄,更为严谨;他作诗有点像李贺的雕锼而出,是靠理智的控制比情感的驱遣多些。但他的诗不失其为情诗。另一面他又是爱国诗人,而且几乎可以说是惟一的爱国诗人。
但作为诗人论,徐低更为世所知。他没有闻氏那样精密,但也没有他那样冷静。他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他尝试的体制最多,也译诗;最讲究用比喻——他让你觉着世上一切都是活泼的,鲜明的。陈西滢氏评他的诗,所谓不是平常的欧化,按说就是这个。又说他的诗音调多近羯鼓饶钹,很少提琴洞箫等抑制缠绵的风趣,那正是他老在跳着溅着的缘故。他的情诗,为爱情而咏爱情;不一定是现实生活的表现,只是想象着自己保举自己作情人,如西方诗家一样。但这完全是新的东西,历史的根基太浅,成就自然不大——一般读者看起来也不容易顺眼。闻氏作情诗,态度也相同;他们都深受英国影响,不但在试验英国诗体,艺术上也大半模仿近代英国诗。梁实秋氏说他们要试验的是用中文来创造外国诗的格律,装进外国式的诗意。这也许不是他们的本心,他们是要创造中国的新诗,但不知不觉写西洋诗了。这种情形直到现在,似乎还免不了。他也写人道主义的诗。
(据《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散文精品》,略有删改)
1.朱自清认为,闻一多诗歌风格的特点是 __________ 的。
2.在朱自清看来,徐志摩诗歌风格的特点是                          _________的。
3.闻一多和徐志摩在诗歌创作上既有相同处,又有相异处。相异处的主要之点是:闻一多作诗 __________;徐志摩作诗 __________ 。
4.下列对闻一多,徐志摩的比较分析,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   )
A.闻一多、徐志摩都有志于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新诗,然而都不能摆脱西洋诗歌的影响。
B.闻一多、徐志摩都凭借想象写作情诗,然而成就都不大。
C.闻一多、徐志摩写诗,在技法上都考究运用比喻,给人的感觉都是活泼的、鲜明的。
D.闻一多重视新诗理论的探索,徐志摩重视新诗体制的尝试,在当时都有一定的影响。
E.闻一多几乎可以说是当时中国惟一的爱国诗人,而徐志摩是一名吟咏爱情的爱情诗人。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