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题目快乐经济学趋乐避苦是人类行为的极终原则,追求快乐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人类所有行为与结果如衣食住行、GDP增长、环境保护等,归根结底...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题目
快乐经济学
趋乐避苦是人类行为的极终原则,追求快乐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人类所有行为与结果如衣食住行、GDP增长、环境保护等,归根结底都是相对于快乐而言才具有价值的。或者说,人类所有的行为与结果均是手段,快乐才是终极目的。由于经济学是分析人类行为的科学,而快乐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因此快乐应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命题。近年来,国际上快乐经济学(Economics of  Happi-ness)的研究方兴未艾,发展迅速。快乐经济学在整体主义价值观与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支持下融合了行为学、社会学、实验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知识,逐渐成为“直面生活现象”的经济学典范。
人类快乐***的产生不是主观随意的,甚至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是以人的相应生理官能存在和这些官能的需要为客观物质基础的。快乐属于在心身一体性基础上的脑物质的机能,人类的苦乐感知最终可通过脑神经元的电、磁、场、波等脑生理反应解读出来。这是快乐产生与感知的“主体客观性”。而人类追求快乐的主体***所指向的对象同样具有客观性质(如大米可以充饥、衣服可以御寒),它们相对于人类的快乐需要而言是客观存在的。
从理论机理上讲,快乐实际是基于心身一体性的人脑中枢神经系统电、磁、场等的物理、化学反应现象,最终可通过如血压计一样的“快乐计”来测度。人的主体客观性、类近似性及满足快乐的对象客观性三者大致可完成对快乐测量的理论机理与测量有效性的证明。但在发明出快乐计之前,快乐测量仍是一个难题。目前,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分别有各自不同的方法:心理学关注对快乐本身测度与追忆的稳定性;社会学主要侧重与主观幸福感测度方法,主要运用一系列关于主体感受的满意度指标来进行主观幸福感测度;经济学中的快乐测度比较注重主客观影响因子的系统性结合,注意一些客观实在性指标的选取,并对心理学、社会学方法有糅合性,但其弱点是对主观快乐测度的稳定性把握不够。如何把几种学科的方法结合起来,形成跨学科研究仍是国内外迄今未解决好的课题。
所谓经济增长与快乐增长悖论是指经济增长与快乐增长的相关性不一致的问题,简称伊斯特林悖论(EasterlinParadox)。西方国家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即开展快乐指数调查,发现经济增长与国民快乐指数(happiness  index)或主观幸福感(SWB,SubjectiveWell-Bing)在一定限度(如人均GDP5000美元)内与快乐增长具有正相关,超过一定限度以后,相关性便显著减弱乃至快乐无增长、负增长。对于这一伊斯特林悖论现象,实际上可运用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所包含的“基于金钱的不同质需要的弱通约、不通约性”原理来解释。即当人们的收入上升到基本需要满足以上层次时,金钱就很难通约其他层次的满足,收入就不再是强相关性的快乐影响因子,而公平与尊重、交往与友谊乃至是自我实现就变得更加重要。这些需要的实现并不要用同等比例的钱来获得,这就是金钱与快乐在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后发生弱相关性的基础原因。当然,环境损害、公平缺失等是其他非金钱原因。然而,尽管需要层次论能够对伊斯特林悖论给以一定的理论解释,但经济增长与快乐增长的相关性演化仍给经济增长提出来一系列的重大课题。如:基于快乐核心价值的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理性限度?经济增长如何持续促进快乐增长?经济社会发展究竟是以快乐、幸福为核心还是以GDP为核心?如果经济有发展而快乐无提高,则经济增长定然无意义。那么,经济增长又如何能够无限化地正相关于人们的快乐?
(全文1340字)(摘自2007年第4期《新华文摘·快乐经济学的理论难点、发展向度与现实价值》,有删改,题目为编者加)
小题1:下列与文中说法不相符合的两项是(4分)
A.追求快乐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作为分析人类行为学科的经济学,理应以“快乐”作为其学科研究的核心命题。
B.所谓快乐的“主客体性”,主要是指人的快乐***不是主观随意产生的,而是要受人的生理官能存在及官能的客观需要影响。
C.人类所有的行为与结果诸如衣食住行、GDP增长、环境保护等,其唯一的目的就是趋乐避苦,其所具有的价值就是体现在对幸福、快乐的追求上。
D.快乐实际上是属于脑物质的一种反应现象,它完全可以通过“快乐计”来测度,而在仪器的实际运用中,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采用的方法会各有不同。
E.人本心理学家马洛斯的需要层次论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增长与快乐增长悖论问题作出了解释,但未能说明解决途径。
小题2:下列对经济增长与快乐增长不一致问题的理解,不恰当的有(4分)
A.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增长与国民快乐指数在一定的限度内并非总是呈正相关的变化。
B.从不同需要满足层次看,人们的收入虽有区别,但金钱往往还是一个影响快乐的主要因素。
C.生活中有的时候,人们的某些需要实现如公平与尊重是不能用同等比例的钱来获得的。
D.金钱与快乐在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后发生弱相关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看重自我实现,环境损害、公平缺失等问题是次要原因。

答案

小题:C  D
小题:B  D
解析

小题:C项“……等所具有的价值就是体现在对幸福快乐的追求上”的说法与原文之意有出入;
D项,不同学科测度快乐的方法各有不同并非是指“仪器的实际运用”而言,况且“快乐计”还未发明出来。
小题:原文表达的意思是“收入上升到基本需要满足以上层次时,金钱很难通约其他层次的满足”,B项说法与其有出入;“基础原因”不等同于“根本原因”,再者,原文并未指明“环境损害、公平缺失等”是“次要原因”。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题目快乐经济学趋乐避苦是人类行为的极终原则,追求快乐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人类所有行为与结果如衣食住行、GDP增长、环境保护等,归根结底】;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作家的“假性影响”
当我们说到某个作家的可持续写作时,前提应该是这个作家曾经写出过有影响的作品。因为写出过有影响的作品,所以具有相当的知名度,至少在文坛上广为人知。在文坛上广为人知后,仍能“继续”有作品问世,仍能“不断”以新作支撑和证明自己的作家身份——这是可持续写作的最基本的含义。
所谓“继续”、所谓“不断”,当然不意味着每月、每季、每年都必定推出新作。“十年磨一剑”也是在可持续写作,甚至还是更值得信赖更值得尊敬的可持续写作。也许有人会说:“十年磨一剑”算是可持续写作,那么,“一生磨一剑”算不算?一个人用一生的时间写出一部优秀之作,难道不是比那种用一生的时间制造大量平庸之作的人更值得称道吗?也许的确有这样的人,他用数十年的时间去经营一部作品。只要这数十年间他的确是处于一种文学性的“经营”状态,就应该认定,这种状态也是一种可持续写作状态。
如果可持续写作可以是一种不考虑质量的写作,那所谓“可持续”,就是一件太容易的事,谈论这样的事情也就毫无意义。因此,当我们谈论作家的可持续写作时,是把平庸和蹩脚的持续写作也作为一种问题来看待的。曾经写出过有影响的作品而至少在文坛上广为人知的作家,人们对之的期待是继续写出有影响的作品。如果很快就销声匿迹,人们对之的反应是遗忘。如果不断写出些平庸和蹩脚的作品,人们对之的反应是失望。
曾经写出过有影响的作品而很快就销声匿迹,或再也写不出有影响的作品,这原因也不止一种。当我们从可持续写作的角度考察这样的作家时,那最初产生影响的作品就会再度进入我们的视野。而并不是所有曾经产生影响的作品都经得起时过境迁后的再度审视的。导致一部作品产生影响的原因,既可能是文学性的,也可能是非文学性的。如果一部作品完全是或主要是因为非文学的原因产生影响的,那这个作家很快就销声匿迹,或再也写不出有影响的作品,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在文学的意义上,当初的影响本就是一种“假性影响”。这部作品并没有显示出这个作家有可持续写作的文学才华,而人们对之寄予的可持续性写作的期待,本就是出于一种错觉。在当代,这种因“假性影响”而让文坛内外人士对其抱有希望而最终又令众人失望者,细数起来,其实是很多很多。
6.下列对作家“假性影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某位作家的最初影响完全是或主要是因其作品中非文学的原因而产生的。
B.某位作家曾写出过有影响的作品,但很快就销声匿迹或再也写不出有影响的作品。
C.某位作家并没有杰出的文学才华,其作品只是因媒体的炒作才产生了影响。
D.某位作家成名后,人们普遍对其产生的一种将来还定能再创作出优秀作品的期待。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作家的可持续写作”的一项是
A.某位作家成名后仍能凭其新作支撑和证明自己的作家身份。
B.某位成名作家每隔一段时间即有力作推出并产生新的影响。
C.某位作家虽未有作品问世但一直处于文学构思之中。
D.某位成名作家“十年磨一剑”或用一生时间完成了一部优秀之作。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家成名后虽也不断有作品推出,但质量不高,这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写作。
B.作为一位成名作家,只有继续写出有影响的作品,才能不被人们遗忘或是不令人失望。
C.对最初产生影响的作品的再度审视是考察某位成名作家昙花一现原因的惟一可靠手段。
D.从当代文坛来看,作家的“假性影响”并不是一个极为个别的现象,而是比较普遍。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科学家发现保存“时间记忆”的脑部细胞
数十年来,神经学科的科学家在理论上推测人类的大脑中有一部分细胞可以在大脑中为我们日常发生的事件打上“时间标签”,这样我们就可以及时回想起过去发生事情的时间。但是,在科学界一直没有找到可以让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这部分帮助我们记忆事件发生时间的脑细胞的存在。
最近,麻省理工大学的安·格雷布耶尔(Ann Graybiel)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在灵长类动物的大脑中有一类神经元细胞可以将时间信息精确地编译储存。安一格雷布耶尔说:“我们的大脑对所有事情都加上时间的标签,这样就使得我们回忆事情显得非常简单。我们回忆事情的时候首先通过过滤这些时间标签,然后通过时间标签将相关的事情从记忆中提取出来。”这种准确的时间记忆对于开车或弹钢琴等日常活动以及对于我们回忆往事极为重要。这个发现发表在《美国科学进程》杂志上。这项研究成果可用于帕金森综合症等导致记忆力丧失疾病的治疗上。
这些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位于脑部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区域一这些区域同时也是人类大脑掌控学习、运动和思维的重要区域。安·格雷布耶尔表示,尽管这次实验主要集中在研究猕猴脑部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区域,但是脑部其他的区域肯定也存在这些可以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
对于这次研究结果的应用,安·格雷布耶尔表示,这次研究的结果可以帮助帕金森综合症患者康复。帕金森综合症的患者正是由于脑部时间记忆功能受损,在寻找和传输时间记忆时总是比正常人要慢。因此帕金森综合症患者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按照正确的时间规律来完成日常行动。根据这次实验的结果,在为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治疗时,可以通过轻轻拍打等外部刺激帮助患者脑部加速寻找关于时间的记忆,这样患者讲话时会显得更加清楚一些。另外,医生还可以通过神经元修复装置或者神经元修复药物(这些药物中含有神经元细胞所需的多巴胺和羟色胺等)来帮助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恢复。
下一步,安·格雷布耶尔将集中研究脑部是怎样制造这些含有“时间记忆标签”的神经元细胞的,并研究这些时间记忆细胞是如何控制人们的行为和学习活动的。为什么脑部在不同环境下对时间的感受会不相同?安·格雷布耶尔说:“我们有时候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有时候却感觉时间过得很慢,所有这些都将可以用带有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来解释说明原因所在。”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神经生物学教授彼得·施特瑞克(Peter Strick)对这次实验结果给予高度的评价,施特瑞克认为这次实验结果是对脑部如何记录和表述时间概念的一次全新阐释。施特瑞克说:“对于光线、声音、触觉、冷热感知、嗅觉等,我们人体有特定的感觉接受器,但是对于时间我们并没有特定的感觉接受器,对于时间的感知和储存是由大脑自己形成并运行的。”
小题1:对安·格雷布耶尔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的“研究”,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以扶往人类大脑中存在时间记忆细胞的推测找到了令人信服的证据。
B.发现了灵长类动物的大脑中存在可以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
C.研究了时间记忆细胞的生成及它们控制人们行为和学习活动的机制。
D.借助于实验研究成果,找到了一些帮助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改善记忆的方法。
小题2: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人体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主要集中在脑部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区域。
B.有了可以制造“时间记忆标签”的神经元细胞,人们的记忆活动就变得非常简单。
C.脑部时间记忆功能受损,寻找和传输时间记忆就慢,也就不能完成正常的日常行动。
D.格雷布耶尔的研究实验,被有关专家视为是对脑部时间记忆机理的全新阐释。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准确的时间记忆对于开车、弹钢琴极为重要,所以,记忆力缺失的人不宜做这些工作。
B.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多而活跃,对往事发生的时间就会印象深刻,记忆准确。
C.人们在时间感觉上觉得过得快还是慢,取决于脑部时间记忆功能的好坏。
D.人体对于光线、声音、触觉、冷热感知、嗅觉等有特定的感觉接受器,无需通过大脑。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凤呜驿记
苏轼
始余丙申岁举进士,过扶风,求舍于馆人,既入,丕互居而出,次于逆旅。其后六年,为府从事。至数日,谒客于馆,视客之所居与其凡所资用,如官府,如庙观,如数世富人之宅。四方之至者,如归其家,皆乐而忘去。将去,既驾,虽马亦顾其皂而嘶。余召馆吏而问焉。吏日:“今太守宋公之所新也。自辛丑八月而公始至,既至逾月而兴功,五十有五日而成。用夫三万六千,木以根计,竹以竿计,瓦甓(pì砖)、坯、钉各以枚计,秸以石计者,二十一万四千七百二一有八。而民未始有知者。”余闻而心善之。
其明年,县令胡允文具石请书其事。余以为有足书者,乃书曰:古之君子不择居而安,安则乐。乐则喜从事,使人而皆喜从事,则天下何足治欤。后之君子,常有所不屑,使之居有所不屑,则躁,否则惰。躁则妄,惰则废,既妄且废,则天下之所以不治者,常出于此,而不足怪。今夫宋公计其所历而累其勤,使无龃龉于世,则今且何为矣,而犹为此官哉。然而未尝有不屑之心。其治扶风也,视其卼臲(wù niè,惶惶不安)者而安植之,求其蒙茸者而疏理之,非特传舍而已,事复有小于传舍者,公未尝不尽心也。尝食刍豢者难于食菜,尝衣锦者难于衣布,尝为其大者不屑为其小,此天下之通患也。《诗》日:“岂弟(和乐平易)君子,民之父母。”所贵乎“岂弟”者,岂非以其不择居而安,安而乐,乐而喜从事欤?夫修传舍,诚无足书者,以传舍之修,而见公之不择居而安,安而乐,乐而喜从事者,则是真足书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求舍于馆人舍:住宿
B.太守宋公之所新也新:重新修缮
C.计其所历而累其勤累:劳累
D.视其卼臲者而安植之植:通“置”,安置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余召馆吏而问焉②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B.①余闻而心善之②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C.①则天下何足治欤②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D.①以传舍之修②舆薪之不见
小题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考取功名后曾几次来到驿站,驿站变化之大,令作者惊叹不已。.作者在拜会客人之后准备离开,车驾准备好了,马却回望着马厩嘶鸣,舍不得离开。
B.文章对扶风郡守宋,充满赞誉,主要是因为他能不择居而安,安而乐,乐而喜从事,更为重要的是他干事而不扰民。
C.文章用驿站前后变化之大、古今君子行事的不同等方面进行对比,突出了郡守宋公的业绩和高尚品德。
D.本文构思独特,名为驿站写记,意却不在驿站本身,实则以小见大,从驿站的变化着笔,落实到为人为官之道。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秋天
李广田
①生活,总是这样散文似地过去了,虽然在那早春时节,有如初恋者的心情一样,也曾经有过所谓“狂飙突起”,但过此以往,船便永浮在了缓流上。夏天是最平常的季候,人看了那绿得黝黑的树林,甚至那红得像再嫁娘的嘴唇似的花朵,不是就要感到了生命之饱满吗?这样饱满无异于“完结”,人不会对它默默地凝视也不会对它有所沉思了。那好像要烤焦了的大地的日光,有如要把人们赶进墙缝里去一般,是比冬天还更使人讨厌。 
②而现在是秋天了,和春天比较起来,春天是走向“生”的路,那个使我感到大大的不安,因为我自己是太弱了,甚至抵抗不过这自然的季候之变化,为什么听了街巷的歌声便停止了工作?为什么听到了雨滴便跑出了门外?一枝幼芽,一朵湿云,为什么就要感到了疯狂?我自恨不能和它鱼水和谐,它鼓作得我太不安定了,我爱它,然而我也恨它,即至到夏天成熟了,这才又对它思念起来,但是到了现在,这秋天,我却不记得对于春天是些什么情场了,只有看见那枝头的黄叶时,也还想:这也像那“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样子,但总是另一种意味了。我不愿意说秋天是走向“死”的路——请恕我这样糊涂安排——宁可以把“死路”加给夏天,而秋天,甚至连那被人骂为黑暗的冬天,又何尝不是走向“生”的路呢,比较起春与夏来,我说它更是走向“生”路的。
③我将说那落叶是为生而落,而且那冰雪之下的枝条里面正在酝酿着生命之液。而它们的沉着的力,它们的为了将来,为了生命而表现出来的这使我感到了什么呢?这样的季候,是我所最爱的了。
④                                  。是的,就是现在,我觉得现在正合了我的歌子的节奏。我几乎说不出秋比冬为什么更好,也许因为那枝头的几片黄叶,或是那篱畔的几朵残花,在那些上边,是比较冬天更显示了生命,不然,是在那些上面,更使我忆起了生命吧,一只黄叶,一片残英,那在联系着过去与将来吧。它们将更使人凝视,更使人沉思,更使人怀想及希冀一些关于生活的事吧。这样,人曾感到了真实的存在。过去,现在,将来,世界是真实的,人生是真实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所有的梦境,所有的幻想,都是无用的了,无用的事物都一幕幕地掣了过去,我们要向着人生静默,祈祷,来打算一些真实的事物了。
⑤我想该这样说:“我愿走在道上,不愿停在途中”。所谓人生,是走在道上的了。前途是有着希望的,而且路是永长的。希望小的人是有福了,因为他们可以早些休息,然而他们也最不幸,因为他们停在途中了,那干脆不如到地下去。而希望大的人的呢,他们也是有福的吗?绝不,他们是更不幸的,然而人间的幸与不幸,却没有什么绝对的意义,谁知道幸的不幸与不幸之幸呢。路是永长的,希望是远大的,然而路上的荆棘呀,手脚的不利呀,这就是所谓人间的苦难了。但是这条路是要走的,因为人就是走在道上啊,真正尝味着人生苦难的人,他才真正能知道人生的快乐,深切地感到了这样苦难与快乐者,是真的意味到了“实在的生存”者。
⑥话,说得有些远了,好在我这篇文章是没有目的的,现在再设法拉它回来,人生是走在道上,希望是道上的灯塔,但是,在背后推着前进,或者说那常常在背后给人以鞭策的是什么呢?于此,让我们来看看这秋天吧!实在的,不知不觉地就来到秋天了,红的花已经变成了紫紫的又变了灰,而灰的这就要飘零了,一只黄叶在枝头摇摆着,你会觉到它即刻就有堕下来的危机,而当你踽踽地踏着地下的枯叶,听到那簌簌的声息,忽而又有一只落叶轻轻地滑过你的肩背飞了下来时,你将感到了什么呢?也许你只会念道,“落了!”等你漫步到旷野,看见那连天衰草的时候,你也许只会念道,“衰了!”然而,朋友们,你也许不曾想到西风会来得这样早,而且,也不该这样凄冷吧,然而你的单薄的衣衫,已经是很难将息的了。“全家都在秋风里,九月衣裳未剪裁”,这在我,年年是赶不上时令,年年是落在了后边的。懑怨时光的无情是无用的,而更可怕的还是人生这件事故吧。到此,人不能不用力的翘起了脚跟,伸长了颈项,去望一望那“道上的灯塔”。
⑦我真不愿看见那一只叶子落了下来,但又知道这叶落是一回“必然”的事,于是对于那一只黄叶就要更加珍惜了,对于秋天,也就更感到了亲切。当人发现了自己的头发是渐渐地脱落时,不也同样地对于头发而感到珍惜吗?同样的,是在这秋天的时候来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春天曾给人以希望,而秋天所给的希望是更悠远些,而且秋天所给与的感应是安定而沉着,它又给了人一支恐怖的鞭子,因为人看了这位秋先生的面容时,也不由得不自已照一照镜子了。
⑧给了人更远的希望,向前的鞭策,意识到了生之实在的,而且给人以“沉着”的力量的,是这正在凋亡着的秋。我爱秋天,我对于这荒凉的秋天有如一位多年的朋友。
(写于一九三0年,有删改)
小题1: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4分)
(1)文章第6段划线处“道上的灯塔”指什么?(1分)
答:                                                                   
(2)文章第3段和第8段都提到了“沉着”,试从字义和情感两个方面加以分析。(3分)
小题2:文章以“秋天”为题,为什么要写夏天和春天?
小题3:结合全文,分条概括作者对秋的感悟。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灾难文学
杨泽文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人类与自然灾难进行不断抗争的历史。而“文学”既然是“人学”,那当然就要关注人的生存问题和生存前景,同时也要关注自然规律与生命伦理,并且尽可能地展现人类与自然灾难进行不屈抗争的感人细节与场景。事实证明,在灾难面前,文学从来都不缺席,它始终是一个在场者。只要打开我们的文学经典就不难发现,绝大部分作品都与灾难和苦难有关。与其说这是一种文学的自觉,不如说这是一种文学的必然。
“灾难文学”作品,虽然都与各种灾难相关,但其目的不是为了记录灾难和渲染灾难,而是透过灾难来努力张扬一种生命尊严与人类精神。“灾难文学”有三重境界:一是展现灾难真实,挖掘灾难背后人祸的因素;二是展现命运压力之下,人们抗争的历程和人类精神的伟大;三是通过灾难探索人类存在的普遍意义,探索人性的真实。与此相对应,“灾难文学”又可分为三类:一是用“寓言描写展现人性善恶斗争”;二是用“灾难场景演绎复杂人生况味”;三是用“科学幻想反思人类文明进程”。
用“寓言描写展现人性善恶斗争”的灾难文学,最典型的是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鼠疫》。这部小说以象征手法描述了上世纪40年代发生在阿尔及尔奥兰城的一场大鼠疫。其寓意了二战时期德国法西斯占领法国后所进行的暴虐统治,法国民众就像欧洲中世纪鼠疫流行时一样,过着在劫难逃的“囚禁”生活。然而小说主人公里厄医生,在瘟疫面前却始终保持镇静、老练和谦恭的态度,拒绝向瘟疫屈服,并且竭尽全力医治创伤人员。虽然瘟疫催生了人的丑恶与贪欲,但同时也澄明了人的良知与责任。也正是蕴含在每个普通人身上的正义和勇气,最终使奥兰城战胜了鼠疫。小说的作者也因“以其重要文学作品透彻认真地阐明了当代人的良心所面临的问题”,而荣获了1957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除了《鼠疫》之外,“寓言描写式”的灾难文学重要作品还有葡萄牙作家若泽•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英国作家理查德•休斯的《牙买加飓风》,以及威廉•戈尔丁的《蝇王》等。
用“灾难场景演绎复杂人生况味”的灾难文学,最典型的是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十日谈》。这部小说现实的背景是:1348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可怕的瘟疫,致使昔日繁华美丽的城市,很快变得横尸遍地,惨不忍睹。为了使这场灾难警醒后人,薄伽丘写下了其传世名著《十日谈》。虽然书中密布着乌云般令人压抑的疫情,但作者仍让笔下的人物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人生态度,并让心中有爱的年轻人彼得拉克去向心爱的人表达爱意与理想。《十日谈》努力传达了“越是面临死亡威胁,就越要珍惜美好生命”这样一个鲜明理念,同时还彰显了一种“可以被打倒但却不可以被打败”的崭新人类精神。除了《十日谈》之外,“灾难场景演绎式”的灾难文学重要作品还有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法国作家让•吉奥诺的《屋顶上的轻骑兵》,以及德国作家克莱斯特的《智利地震》等。
用“科学幻想反思人类文明进程”的灾难文学,最典型的是美国作家詹姆斯•鲍里克的《海变》。这部小说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太平洋西北部海岸,有许多居民相继莫名其妙地死亡。前往调查死因的海洋微生物学家加纳,初步推测为海水中可能含有有毒微生物,随后在艾莉医生的大力协助下终于找到了***人真凶:真核双鞭甲藻。这是冷战时期美国军方研制细菌战武器时的遗留物,在不慎流入海洋之后生成了为害人类的一种繁殖迅速的致命微生物。更为可怕的是,即将到来的超强风暴极有可能将致命微生物吹向更多的沿岸地区,而随风暴游移的毒气甚至会侵入美国内陆。于是,加纳被历史性地推到一场惊天动地的细菌歼灭战的中心,去承担并最终完成了那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而避免了一场毁灭性的大灾难。除了《海变》之外,“科学幻想反思式”的灾难文学重要作品还有英国科幻小说家约翰•温德姆的《三尖树时代》,日本作家小松左京的《日本沉没》等。
灾难文学作品,其开解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看待灾难,如何应对危机,如何尊重生命,如何与环境和谐,以及如何与万物同存共荣等等,从而让人学会在灾难面前保持冷静和镇定,乃至拥有“向死而生”的人生态度,以此提高心灵的自助与自救能力。毕竟人生在世,每一个人都是各种灾难的潜在在场者。当我们正在惬意生活的时候,也许灾难就会不期而至。因此,当我们既有阅读能力又有阅读机会之时,不妨多读一点灾难文学。
(选自《阅读与写作》2008年第11期)
小题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A.在灾难面前,文学始终在场。我们的文学经典都与灾难和苦难有关。
B.“灾难文学”作品都与各种灾难相关,其目的是张扬生命尊严与人类精神。
C.约翰•温德姆的《三尖树时代》主要是利用科学幻想反思人类文明进程。
D.《鼠疫》《十日谈》《日本沉没》分别代表了“灾难文学”的三种类型。
E.如何应对危机,提高心灵的自助与自救能力是灾难文学要开解的主要问题。
小题2:下面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三国演义》、《屋顶上的轻骑兵》都是“灾难文学”。
B.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因为《鼠疫》反映了二战时期德国法西斯占领后所进行的暴虐统治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C.灾难文学作品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拥有“向死而生”的人生态度。
D.作者建议我们多读灾难文学,是因为他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要面对灾难。
小题3:结合全文,请分点概括灾难文学的内涵。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