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节选)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节选)
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中国古代的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性。《诗经》里就有“作庙翼翼”之句,说明三千年前的诗人就已经在诗中歌颂祖庙舒展如翼的屋顶。到了汉朝,后世的五种基本屋顶式样就已经具备了。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宋代以后,又大量采用琉璃瓦,为屋顶加上颜色和光泽,再加上后来又陆续出现其它许多屋顶式样,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使中国古代建筑在运用屋顶形式创造建筑的艺术形象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特征之一。
2、衬托性建筑的应用
衬托性建筑的应用,是中国古代宫殿、寺庙等高级建筑常用的艺术处理手法。它的作用是衬托主体建筑。最早应用的并且很有艺术特色的衬托性建筑便是从春秋时代就已开始的建于宫殿正门前的“阙”。到了汉代,除宫殿与陵墓外,祠庙和大中型坟墓也都使用。现存的四川雅安高颐墓阙,形制和雕刻十分精美,是汉代墓阙的典型作品。汉代以后的雕刻、壁画中常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阙,到了明清两代,阙就演变成现在故宫的午门。其它常见的富有艺术性的衬托性建筑还有宫殿正门前的华表、牌坊、照壁、石狮等。
3、色彩的运用
中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接,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富有装饰性的屋顶”的分析和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性,中国古代的匠师可能很早就发现了。
B.据各种资料研究证明,后世的五种基本屋顶式样大概在汉朝就已经具备了。
C.能够创造出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是因为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了木结构本身所具有的特点。
D.大量采用琉璃瓦,为屋顶加上颜色和光泽,并又陆续出现其它许多屋顶式样,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的具体时代不好确定,但唐朝就已经采用了。
小题2:下列各项中对“衬托性建筑的应用”和“色彩的运用”的分析和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代墓阙的典型作品现存的有四川雅安高颐墓阙,形制和雕刻十分精美。
B.衬托性建筑的应用,是中国古代宫殿、寺庙等高级建筑不常用的艺术处理手法。
C.宫殿正门前的华表、牌坊、照壁、石狮等是属于常见的富有艺术性的衬托性建筑。
D.中国建筑很早就知道为了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接,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方法。
小题3:下列各项中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分析和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仅是一种艺术,而非技术科学。
B.“富有装饰性的屋顶”“衬托性建筑的应用”和“色彩的运用”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极为突出的三个方面的特点。
C.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色彩的运用”的同时,努力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
D.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消化,吸收“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的基础上,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节选)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收藏积雪   熊召政
①雪是一篇读不厌的童话。我一直这样认为,所以一到冬季,我就盼望雪的降临。在莽莽苍苍的天地一白中,品享寒冷中的温馨,旷达里的宁静,那该是何等惬意的。
②2005年的圣诞节之前,我从难得一见雪花的武汉来到了加拿大,开始了在心中发酵多年的冰雪之旅。圣诞节的夜晚,我和太太、儿子一家三口在魁北克市的一家法国餐厅里,一边享受烤龙虾、烹蜗牛等法式大菜,喝着加冰的枫露酒,一边欣赏窗外的豪情四溢的簌簌大雪。
③我们是早晨从多伦多出发,驱车九百公里来到这里的。我曾戏言魁北克是一座“离春天很远,离北极却很近”的城市。两百多年前,法国人的海船从大西洋驶入圣劳伦斯河,然后逆流而上,找到第一个当地土著印第安人的村庄。法国人舍船登岸,并最终用高卢人的浪漫写出这片土地的史诗。那个挂满了印第安人用来抗拒严寒的皮草的村庄,就是今天的魁北克市。
④我从多伦多的零下10℃起程,历经千岛、蒙特利尔等一个又一个冬天的驿站,在车灯切割夜色的时候,来到零下30℃的这个魁北克的圣诞夜。一天中,我们经历了碎雪、飞雪、大雪而最终与暴雪相拥。如同一场音乐会,从如花似梦的弦歌进入排山倒海的交响。雪的火山喷涌般的激情,一再烧灼着我们的心扉。
⑤夜晚9时,当我带着异域的微醺走出餐厅,大街上虽然到处彩灯闪烁,但寂静无人。偶尔有扫雪车通过,但密聚的雪片稀释了它的噪音。这是一条由各色小幢的别墅连缀而成的街道,家家灯光透亮,但门窗却都关得严严实实。餐厅的隔壁,是一座三层的哥特式小楼。记得我们来时,还见到了通往这小楼门厅的台阶,可是现在,它已完全被大雪掩盖,连门口的圣诞树,也被掩去了一半。太太看到这般情景,非常兴奋,她说:“我在这里照张相。”言犹未了,她的脚已踩向积雪,接着一声惊叫,只见她的膝盖已陷了进去。她人还在倾斜,积雪还没有踩到底呢。我连忙伸手将她拔出雪的陷阱。从被掩的圣诞树来推测,这栋别墅门口的积雪已将近一米之深——这可是两个多小时内,上帝送给我们的如此深厚的圣诞礼物啊!
⑥面对这些高及腰部的积雪,我忽然想到,应该找来一个盆子,把这些雪装进去融化成水,带回国研墨写字。可是,街上所有的商店都已关门,我找不到装雪的器皿,只好作罢。
⑦几天后,即2005年最后一个夜晚,我在多伦多又遭遇了大雪。午夜,离新年只差半个多小时了,我对太太说:“我们出去采雪吧,在魁北克没有了却的心愿,在这里完成。”太太含笑随我下楼。我们下榻的寓所后面,是一片森林。此时万籁俱寂,雪落在树枝上,发出很轻的柔音。我们在一棵古树的底下,铲了一盆雪花,欣喜地端回到温暖的房间。几十分钟后,雪水融化,那是一汪何等晶亮的雪水啊,清莹澈底,了无渣滓。我将它装入矿泉水瓶中,带回国来,并向朋友展示,这是在加拿大采聚的2005年最后时刻的雪花。并由此断定,世界上最纯净的水,应该是天上的雪。
⑧从多伦多回国的第二天,时差还没有倒过来,我又应邀飞赴遥远的东北,参加第22届哈尔滨冰雪节。当我从一个冰雪世界来到另一个冰雪世界,我抱有同样的欢乐,同样的期待。并由衷感到,冰雪节的创意真好。洛阳牡丹节的概念是芬芳,那么,哈尔滨冰雪节的概念应该是纯洁。让所有的游人来共同欢庆纯洁,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事情。
⑨到哈尔滨的翌日,我乘车前往近郊阿城市参观大金国都城的遗址。当我看到八百多年前宫殿巍峨的都城早已夷为一片废墟,不禁心生感慨。幸亏一层厚厚的积雪,让我看不到瓦砾中的历史,而只能体会天地间的苍茫。面对这一方少有人迹的雪原,我又产生了采雪的冲动。如果我的冰柜中,同时收藏了多伦多与哈尔滨的积雪,那么我等于是用纯洁的方式,收藏了东方与西方。
⑩我请司机找来两个矿泉水瓶,小心翼翼地在积雪最深的地方采聚雪花,两小时后,瓶中的雪化了。令我惊讶的是,这雪水不仅略显浑浊,而且瓶底还沉有少许的细微的煤灰。
⑾回到武汉,我把分别采自多伦多与哈尔滨的两瓶雪水放在一起比较:一瓶洁净,一瓶浑浊。为什么同样的雪花,融化后会有如此的不同呢?我对两地的雪,其欣赏与景仰的程度是一样的,可是结果却迥然相异,令我沮丧。古人讲见微知著,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从这两瓶雪水中,我深深地认识到:纯洁不仅仅是表面的存在、感观的认同;它更应该是潜质的晶莹,心灵的默化。
⑿这两瓶雪水,将永在我的冰柜中收藏。
小题1:众所周知,熊召政先生的文笔很老练,可为何文章不开篇直接讲“收藏积雪”,而要从一次意外的经历开始呢?这样的写法,对全篇的结构有何作用?请联系文本作出你的阐释。(4分)
小题2:第九段作者讲自己站在大金国都城的遗址上感慨万分。设想一下,如果是你,面对眼前的“一片废墟”,你会想到一些什么?请把它有条理地写下来。(4分)
小题3:文章第十一段写道:“从这两瓶雪水中,我深深地认识到:纯洁不仅仅是表面的存在、感观的认同;它更应该是潜质的晶莹,心灵的默化。”对此,你有怎么样的认识,请联系文本和你自己的生活体验有条理地谈一谈。(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5分,每空1分)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系列形象鲜明、个性突出的人物,有仁爱诚义、三顾茅庐的君主    (1)  ,有义勇傲慢、大意失荆州的战将     (2)     ,有刚愎自用、失守街亭的     (3)       
美国作家海明威曾写过一部小说表现渔夫桑提亚哥战胜凶猛的大马林鱼和凶恶的鲨鱼的故事,该小说的名称是《   (4)   》。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   (5)    》描写了丹麦王子为父报仇,***死叔父,并最终在宫廷决战中中毒剑身亡的故事。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门 孔
余秋雨
直到今天,谢晋的小儿子阿四,还不知道“死亡”是什么。
大家觉得,这次该让他知道了。但是,不管怎么解释,他诚实的眼神告诉你,他还是不知道。
十几年前,同样弱智的阿三走了,阿四不知道这位小哥到哪里去了,爸爸对大家说,别给阿四解释死亡;两个月前,阿四的大哥谢衍走了,阿四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爸爸对大家说,别给阿四解释死亡;现在,爸爸自己走了,阿四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家里只剩下了他和八十三岁的妈妈,阿四已经不想听解释。谁解释,就是谁把小哥、大哥、爸爸弄走了。他就一定跟着走,去找。
阿三还在的时候,谢晋对我说:“你看他的眉毛,稀稀落落,是整天趴在门孔上磨的。只要我出门,他就离不开门了,分分秒秒等我回来。”
谢晋说的门孔,俗称“猫眼”,对阿三来说,这个闪着亮光的玻璃小孔,是一种永远的等待。他不允许自己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因为爸爸每时每刻都可能会在那里出现,他不能漏掉第一时间。除了睡觉、吃饭,他都在那里看。双脚麻木了,脖子酸痛了,眼睛迷糊了,眉毛脱落了,他都没有撤退。
有一次,谢晋与我长谈,说起在封闭的时代要在电影中加入一点人性的光亮是多么不容易。我突然产生联想,说:“谢导,你就是阿三!你的门孔,也成了全国观众的门孔。不管什么时节,一个玻璃亮眼,大家从那里看到了很多风景,很多人性。你的优点也与阿三一样,那就是无休无止地坚持。”
谢晋在六十岁的时候对我说:“现在,我总算和全国人民一起成熟了!”“文革”以后的他,不再在时代话语的缝隙中捕捉人性,而是反过来,以人性的标准来拷问时代了。“成熟”后的谢晋让全国观众眼睛一亮。他成了万人瞩目的思想者,思考着如何用镜头震撼全民族的心灵。没有他,那些文学描写只在一角流传;有了他,一座座通向亿万观众的桥梁搭了起来。于是,由于他,整个民族在电影院的黑暗空间里经历了一个艰难而美丽的苏醒过程,就像罗丹雕塑《青铜时代》传达的那种象征气氛。
那些年的谢晋,大作品一部接着一部,部部深入人心,真可谓手挥五弦,目送归鸿,云蒸霞蔚。
他在中国创建了一个独立而庞大的艺术世界,但回到家,却是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天地。
他与夫人生了四个小孩,脑子正常的只有一个。每天傍晚,他那高大而疲惫的身影一步步走回家门的图像,不能不让人一次次落泪。落泪,不是出于一种同情,而是为了一种伟大。
一个错乱的精神漩涡,能够生发出伟大的精神力量吗?谢晋亲手把错乱的精神漩涡,筑成了人道主义的圣殿。无论什么人到他家,他总是介绍自己两个儿子的特殊情况,然后隆重请出。这种毫不掩饰的坦荡,让人百脉俱开。在客人面前,弱智儿子的每一个笑容和动作,在谢晋看来就是人类最本原的可爱造型,因此满眼是欣赏的光彩。他把这种光彩,带给了整个门庭,也带给了所有的客人。
他有时也会带着儿子出行。有一次去浙江衢州,坐了一辆面包车,路上要好几个小时,阿四同行。坐在前排的谢晋过一会儿就要回过头来问:“阿四累不累?”“阿四好吗?”“阿四要不要睡一会儿?”每次回头,那神情,能把雪山消融。
此刻,他上海的家,只剩下了阿四。他的夫人因心脏问题,住进了医院。
阿四不像阿三那样成天在门孔里观看。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任务是为爸爸拿包、拿鞋。每天早晨爸爸出门了,他把包递给爸爸,并把爸爸换下的拖鞋放好。晚上爸爸回来,他接过包,再递上拖鞋。
好几天,爸爸的包和鞋都在,人到哪里去了?他不知道。他有点奇怪,却在耐心等待。突然来了很多人,在家里摆了一排排白色的花。
白色的花越来越多,家里放满了。他从门孔里往外一看,还有人送来。阿四穿行在白花间,突然发现,白花把爸爸的拖鞋遮住了。他弯下腰去,拿出爸爸的拖鞋,小心放在门边。
这个白花的世界,今天就是他一个人,还有一双鞋。
(节选自余秋雨同名散文,有删改)
小题1:文章开头三段反复强调阿四“不知道……”,这样表达表达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2:作者说“谢晋亲手把错乱的精神漩涡,筑成了人道主义的圣殿”,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6分)
                                                                       
小题3:文章最后两段在艺术表现上有何特色,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5分)
                                                                      
小题4:请探究“门孔”有哪几层含义,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5~17题。
网络文化将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动力(节选)
薛  潮
反智主义主宰社会固然不好,但一个没有反智主义的社会,也同样成问题。有人说中国历代的专制皇权,实际上非常“主智”,并不“反智”。查诸历史,中国的一个个王朝,都是靠读书人来支持。这种权力和知识的伙伴关系,通过科举给制度化了。被统治者则缺乏基本的文化资源。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把“反智主义”变成一个中性词,并强调其正面意义的原因。因为被士大夫主宰了至少两千年的中国文化,太强调读书人的权力,一般老百姓没有表述自己的利益和意见的渠道。到了近代也是如此。鲁迅的《阿Q正传》就是一个例子。鲁迅对中国农民并没有太多深入的了解。他年纪轻轻就进了洋学堂读书,甲午战争后不久留日,正好赶上战后日本狂热的战争宣传的余波。甲午一战,突然使日本人觉得经过了西化的日本比作为亚洲传统文化中心的中国要优越。于是媒体上把中国人描述成麻木、愚昧的群体。这种对农民的蔑视,被完全没有做农民的经验的知识分子如此强烈地表达出来,成为现代中国意识的一部分。农民的“精神麻木”和“愚昧无知”,也成了中国种种问题的根源。我们长期以来对农民的歧视,与这种知识分子的优越意识当然也有深刻的联系。
阿Q这种由知识分子创造的农民的形象之所以不受挑战地主宰了中国人的现代意识这么久,一大原因就是老百姓没有任何文化资源和权力对之反击。而一个有反智主义传统的社会就完全不同了。美国便是一例。美国的建国之父,多是社会精英,但是他们继承的传统,则源于古典的希腊罗马,反智的成分很强。比如,雅典人对知识分子就强烈地不信任,认为老百姓集体的智慧高于精英的个人智慧。美国建国时代的自耕农,也可以被像鲁迅那样的人描述为不开化的蠢货。但正是杰佛逊这种古典修养最好的人,出来强调自耕农的道德优越,反对工商精英的操纵。同时,当时的宗教传统,也给小民百姓的文化自立提供了条件。大家会去教堂寻求灵魂拯救,并不要听你知识分子唠叨。每个灵魂在上帝面前平等。这样的信条强化了农民的尊严。
这些传统,我们是没有的。老百姓只能指望知识分子为他们说话;知识分子也乘机把自己打扮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知、圣人。其实,世上并无超级人类,大家是同样的俗人。很多知识分子声称为老百姓讲话,多少是为自己捞政治资本,夹带了不少私货也未可知。互联网的出现,则开始打破这样的格局。老百姓终于可以直接为自身的利益说话了。比如主流经济学家,过去一直还觉得自己代表着全民的利益。现在老百姓则出来说:你们不过是出卖了我们,替利益集团说话而已!知识分子表达自己的理念而不受下层社会挑战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摘录自薛潮的《网络文化将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动力》,有删改)
小题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反智”比“主智”更加优越。
B.封建专制时代是主智时代,互联网时代则是反智主义主宰社会的时代。
C.互联网实现了社会各阶层的沟通,医治了知识精英自视过高、歧视平民百姓的痼疾。
D.互联网使老百姓更容易获取文化资源,从而可以直接为自身利益说话。
小题2:作者为什么反对“主智主义”? (6分)
                                                                        
小题3:互联网出现的优点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政权旁落谁之过?
关于明朝的政治体制,中央的最高权力在皇帝,内阁的作用只是顾问,六部的权力也比较弱。但是这只是明太祖创立这套体制的初衷,并只在洪武和永乐两个朝代执行过。
事实上,整个明朝,就只有洪武和永乐两朝的政治体制非常接近于后来的满清。到了仁宣之后,因为当时明朝文官治国的思想开始逐渐浓厚,具体的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皇帝的行政权开始逐渐萎缩。必须承认这样的演变不是皇帝的初衷,但是,这是符合一个国家在稳定之后的官员的诉求的。并不是什么皇帝昏庸才导致的。明朝的仁宣二帝会比清朝的大部分皇帝昏庸?相反,在满清即便皇帝昏庸,官员也不敢有这样的诉求,这个朝廷的官员都把自己当奴才,又怎么敢和皇帝逐步地索要行政权?
这种转移景泰和天顺两朝基本完成,这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明朝的官员敢于直谏皇帝,敢于用礼仪道德束缚皇帝,对皇帝形成了掣肘,所以他们能争取到越来越多的权力。而皇帝不可能一个人就能管理全国的政务,所以需要依赖内阁和六部大臣来帮助自己具体地执行行政权力。这也不是什么皇帝昏庸造成的,而是皇帝实事求是地需要依赖大臣们给自己做参谋。清朝皇帝的能力不会高到足以一个人处理所有国家事务,只是他们死守着他的权力不信任大臣尤其是汉族大臣而已。而清朝朝廷里想争取权力的也就只有汉人大臣而已。所以明朝大臣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如在景泰时,景泰皇帝依赖于谦;天顺时,英宗依赖李贤。
到了弘治以后,情况就已经是明朝皇帝没有办法控制的了。皇帝已经变成了权力的来源和象征,但他们做任何事情都已经没有办法自由了。比如正德皇帝要南巡,权力意识大增的大臣们全体反对;嘉靖的大礼仪事件;万历的国本之争。此时,明朝的皇帝们已经变成了退居幕后的国家最高统治者,但是行政权几乎已经完全地落在了内阁和六部的手里。这也不是皇帝昏庸和懒惰造成的。明朝中期的很多皇帝都因为要权力和大臣们进行过殊死的斗争。皇帝是权力的来源,他可以给人权力也可以剥夺权力,并且掌握人的生死。这是他唯一可以威胁大臣的地方。但是偏偏明朝的大臣不怕死。而皇帝撤换了一个大臣,会有更多的大臣站出来维护这个集体的权力。所以皇帝也苦于要不回自己作为统治者的行政权力,只能逐渐地退居深宫,做最高的“决议人”。而所谓廷议这种事情已经不太需要皇帝的参加了。就如同美国人在国会开会,基本上是不需要总统出席的。总统的任务只是决定是否同意国会开会所达成的意见而已。
这是明朝中期以后政治体制不同于封建社会任何时期的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特色。可惜的是我们的许多研究者只把目光集中在皇帝上朝多少次的比较上,以此来判断这个皇帝素质的高低,甚至只会研究皇帝的私生活来给这个皇帝做判断,而一句“皇帝昏庸”似乎成了解释明朝所有政治问题的“万应锭”。       
(文章有删改,题目是编者加的)
小题1:文中多次将明清两朝进行对比,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除洪武和永乐两朝外,明朝行政权逐渐由内阁和六部掌握;而清朝则是中央的最高权力在皇帝,内阁的作用只是顾问,六部的权力也比较弱。
B.明朝的官员敢于直谏皇帝,敢于争取自己的权力;而清朝的臣子多安于做奴隶,只有汉人大臣想争取权力而已。
C.明朝皇帝实事求是地需要依赖大臣们给自己做参谋;而清朝皇帝的能力高,足以一个人处理所有国家事务。
D.明朝皇帝比较信任依赖大臣,如在景泰时,景泰皇帝依赖于谦,天顺时,英宗依赖李贤;而清朝皇帝比较不信任大臣,尤其对于汉人大臣。
小题2:一句“皇帝昏庸”似乎成了一些学者解释明朝所有政治问题的“万应锭”,对他们的这种解释作者进行了否定,下列不属于作者进行否定的依据的一项是(3分)
A.明仁宣之后, 是官员的诉求而不是皇帝的昏庸才导致具体的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因为当时明朝文官治国的思想开始逐渐浓厚。
B.明朝的仁宣二帝不见得比清朝的大部分皇帝昏庸,可是,在满清朝廷的官员都把自己当奴才, 即便皇帝昏庸,也不敢向皇帝逐步地索要行政权。
C.景泰天顺两朝,官员为自己争取权利和皇帝在具体地执行行政权力时对大臣的依赖使明朝的行政权转移基本完成。这也不是什么皇帝昏庸造成的。
D.弘治以后,大臣们的权利意识大增,皇帝们已经变成了退居幕后的国家最高统治者,但是行政权几乎完全地落在了内阁和六部的手里。这也不是皇帝昏庸和懒惰造成的。
小题3:下列关于文章的推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正德皇帝要南巡,权力意识大增的大臣们全体反对,这类事可以看出,皇帝已经变成了权力的来源和象征,但他们做任何事情都已经没有办法自由了。
B.明朝皇帝唯一可以威胁大臣的地方是掌握他们的生死,但是偏偏明朝的大臣不怕死,所以皇帝也只能逐渐地退居深宫,做最高的“决议人”。
C.如同美国人在国会开会,总统的任务只是决定是否同意国会开会所达成的意见一样,明朝中后期所谓廷议这种事情,皇帝也就只有行使他最高“决议人”的权利了。
D.学界对明朝中期以后政治体制的特色研究不多,是因为我们的研究者们都只把目光集中在皇帝上朝多少次的比较上,甚至只会研究皇帝的私生活。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