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一19题。《史记》与中国史学《史记》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通史巨著。司马迁继承了先秦时期的史学成果,对旧史体进行改造,创立了五体合一综合性的...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一19题。
《史记》与中国史学
《史记》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通史巨著。
司马迁继承了先秦时期的史学成果,对旧史体进行改造,创立了五体合一综合性的纪传体史书。五体各自为用,突出重点;又交相配合,相辅相成。由司马迁首创的这种纪传体史例,在广阔的时空范围展开了博极天地、囊括古今的完整历史画卷,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民族、思想、文化、社会风貌和各阶层人物群像全书,标志着我国成熟史体的出现。这样的体例是当时封建君主专制政治制度不断强化巩固在史学表现形式上的投影,包含着司马迁的国家统一意识和封建正统观念。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三千年的历史,当代部分占半数篇幅。秦汉部分也是《史记》中最详尽最精彩的部分。这体现了司马迁通过历史记录重点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精神,可谓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在这类史传中,司马迁善叙事理,有条不紊地组织和叙述杂芜的史事,且气势生动、色彩斑斓。鸿门宴一节,司马迁通过人物言谈举止、举杯投箸,细腻地塑造出刘邦的小心谨慎、圆滑狡诈,项羽的豪爽率直、优柔寡断,樊哙的冲天豪气、粗中有细,范增的足智多谋、无可奈何的形象。
另一方面,在历史纪传中司马迁将自己的见解融会到叙事当中,于叙事中寓论断。既尊重客观事实,又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这些体例和写作特点,使《史记》既为一部信史,又为一部思想深刻的历史著作。
在探讨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时,司马迁最终归结为人类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以为追求物质利益是人的本性。“富者,人之性情,所不学而俱欲者也。”
他认为,人的经济地位决定人的社会地位和思想意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经济状况进而规范着社会的礼义制度和文明程度。因此他要求统治者顺应民众求利的自然之势,制定政策和组织经济活动。在这里司马迁明确把国家兴亡与经济状况联系起来。富国富民之道在于发展经济、藏富于民、合理引导。这些思想体现了司马迁不同凡响的思想特色,是我国真正的最早的经济学论著。
《史记》的另一思想特色是重视人的作用和对下层人民群众的关注。司马迁创立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体例,本身就体现了对人的重视。通过生动的事例,表明成事在人的道理。“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事物成败的关键在人为力量,人才的作用和人心的向背。这一思想使对神意崇敬的先秦史学,变为研究人的学说。
与此同时,《史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具有人民性。此外,这种特点还表现在对上层人物的贬斥和对下层人民的表彰。如将农民起义军首领陈胜列为世家,肯定其推翻暴秦的历史作用。《史记》既为帝王将相作传,也广泛地记录了各阶层人物的活动。如为游侠、日者、龟策、刺客、货殖之人列传,且都当作正面角色。在对历史人物评价时,司马迁往往从下层群众的道德观念出发,以这些人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好坏为标准。如评价蒙恬,认为他在秦初修长城、筑驰道,使百姓怨声载道。认为“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史记》的人民性成为其千古流传,倍受后世史家和读者喜爱的原因之一。
(节选自王炜民《<史记>与中国史学》,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司马迁首创的这种纪传体史例,在广阔的时空范围揭示了当时社会各个层面和各阶层群像,标志着我国成熟史体的出现。
B.《史记》成为一部思想深刻的历史著作,一定意义上是由其叙事中寓论断,既尊重客观事实,又表达了自己的思想的体式决定的。
C.司马迁认为富国富民之道在于发展经济、藏富于民、合理引导,从而把国家兴亡与经济状况联系起来。
D.在对历史人物评价时,司马迁往往从下层群众的道德观念出发,表现了他对封建正统观念的反叛和再认识。
小题2:《史记》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通史巨著,从体例和写作特点的角度来看,它又哪些特色?(6分)
小题3:文章结尾说人民性是史记成功的原因之一,结合全文概括《史记》的人民性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1)创立了五体合一综合性的纪传体史书。在广阔的时空范围展开了完整历史画卷,全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各方面的现实,标志着我国成熟史体的出现。
(2)《史记》重视当代史的创作,充分体现了司马迁通过历史记录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精神,且叙事有条理,形象生动。
(3)司马迁将自己的见解融会到叙事当中,于叙事中寓论断。既尊重客观事实,又表达了自己的思想。
小题3:(1)《史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既为帝王将相作传,也广泛地记录了各阶层人物的活动。
(2)在对历史人物评价时,司马迁往往从下层群众的道德观念出发,以这些人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好坏为标准。
(3)表现在对上层人物的贬斥和对下层人民的表彰。
解析

小题1:从“这样的体例是当时封建君主专制政治制度不断强化巩固在史学表现形式上的投影,包含着司马迁的国家统一意识和封建正统观念。”一句可以看出司马迁是支持封建正统观念的。
小题2: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3:每点2分;未能概括,完全摘抄原文的酌情扣分。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一19题。《史记》与中国史学《史记》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通史巨著。司马迁继承了先秦时期的史学成果,对旧史体进行改造,创立了五体合一综合性的】;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捉 蜘 蛛
①蜘蛛,这里的蜘蛛特别多,也特别的讨厌。我们的这个小楼上,如果有几天不打,让它自然地繁殖起来,让它尽量地布上蜘蛛网,我想,不要几天,就会变成了一个蜘蛛的世界。
②对于蜘蛛,我一向是不大喜欢的;虽然在做小孩子的时候,也曾经喜欢过蜘蛛网,可是,在现在我非但连蜘蛛网都不大喜欢,而且有些讨厌它了。
③因为蜘蛛多,又因为讨厌蜘蛛,所以,我对于蜘蛛,是很不客气的。当我看到一个蜘蛛,神气十足的站在它的网的中央。而用自己的网,撒布在屋角、窗口,或是随便什么地方,在它认为这是一个从黑暗趋向光明的当口,是捕捉那些可怜的昆虫们的最适当的所在,安闲的在等待着那些为了生活,为了一点光明而在到处奔波着的小虫们的落网的时候,我便要用棒去挑破它的网,把它捉到地上来,一脚踏死了它,才觉得快意。
④可是,我虽然时时刻刻在打,但仍旧打它不完。打它不完,又有什么法子;难道让它把蜘蛛丝网住整个的屋子,网住所有的东西,甚至于网住了自己不成?这有什么法子呢?打,总还是要不断地打。
⑤这种蜘蛛之所以打不完的原因,我也是晓得的。这屋子,根本便是一所旧屋子,旧屋子,是最适宜繁殖蜘蛛的,这是一;同时,旧屋子,也早就有了蜘蛛的种子,这是二。你看,一种东西,既然有了它的种子,又有了它的最适于繁殖的环境,这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消灭它的呢? 难道真的为了要消灭蜘蛛,连这屋子都要烧掉不成?
⑥我把竹竿用力的震动,这蜘蛛便从竹竿上跌下,我等着它从半空中爬上,到了相当的地方,我又把它从半空中打落。这个样子,它肚中的蛛丝,几乎抽得没有了。于是,我便一脚踏死了它。
⑦我这种对于蜘蛛所开的玩笑,或者也可说是残忍,但是,我想一想蜘蛛的讨厌,想一想在这个社会上,也有人在对于同类也采取这种方法时,我的心里,倒觉得如同出了一口歪气似的。
⑧我是几乎每日在这样的打着蜘蛛的。
(原载 1934年第1卷《太白》)
小题1:.文章开头说“这里的蜘蛛特别多,也特别的讨厌”,联系后文,回答(1)(2)两题。(6分)
(1)“这里的蜘蛛特别多”,是由于                                            
                                                                                                                                                  
(2)蜘蛛“特别的讨厌”,主要是因为                                       
                                                                                  
小题2:文章第⑤自然段写了蜘蛛打不完的原因,其中蕴含着深意,这深意是(4分) 
小题3:这篇散文多处描写“我”打蜘蛛的情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不超过 20 个字)
小题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我”小时候曾经喜欢蜘蛛网,因为蜘蛛网给儿童以“八卦阵”的美感。
B.看不惯蜘蛛那神气十足的样子,所以“我”对于蜘蛛是不客气的。
C.知道蜘蛛打不完,但总还是要不断地打,这表现了“我”顽强斗争、坚持
不懈的精神。
D.本文的主旨是:表达对蜘蛛的深切厌恶和对可怜的昆虫们的无限同情。
E.文章结尾“我是几乎每日在这样的打着蜘蛛的”,语意双关,含义深长。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文学欣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欣赏是自觉自愿的。我们在阅读一部优秀的作品时,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你会对其中的一些人物产生怜惜、同情,对另一些人物厌恶、憎恨,你哭过了、笑过了才领会到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进而会作出自己的判断。只有在这时,作者的创作心血才没白费。如果把人类的文学活动看作一个完整的过程,那么作家创作出作品,仅仅完成这个过程的一半,另一半是由读者完成的。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运用丰富的想象补充和重塑形象,受到美的熏陶,净化了思想,培养了人格,实现了文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文学欣赏是整个文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没有文学欣赏,作家的创作就没有意义,整个文学活动就难以为继。
欣赏通常从对作品的感受开始。明人马致远有一首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当读者接触到作品,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一幅萧瑟景象。时近深秋,天色黄昏,近处枝叶败落,干叉光秃秃地指向天际,一群乌鸦凄声尖叫着,绕树盘旋;远方是一处村落,炊烟四起,一弯流水静静地掠村而过。词是用语言表达的,生活的原貌已经过了抽象,读者需要在想象中将它复原。仅仅复原还不够,他还会想,作者为什么选取了这些景象?这些景象合在一起有什么意义?作者想告诉人点什么?这促使读者再回过头去仔细阅读作品,很可能他会把自己摆进去,设身处地的体验,也可能他会联想到其他诗词的意境。当读者再三再四地研读作品,欣赏已由感受进入了体验、玩味阶段。词的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原来眼前的一切都是一位天涯游子眼中的景象,是他凄苦忧伤心境的表露。有了这句,孤立的景象便都活了起来,有了内在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也正是从这句中,读者可以明确地了解到作者的心迹,从而形成对作品的整体感受。欣赏进行到这一步,很可能便进入审美判断阶段。读者会在感受和品味的基础上,探求造成游子思绪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评价他的性格和心理,或同情或反感,或肯定或否定,这也就是读者对待作品的审美态度。
欣赏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清人王国维曾说:“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他说的是创作,是说诗人必须深入地观察宇宙人生,但又要有入有出,不为客观的现象所局限。其实,文学欣赏也是如此,不过读者应当“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对象是作品。读者只有全身心地投入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同欢乐,共痛苦,才能深刻理解作品的精髓。投入不是沉溺,沉溺了就没有超越。欣赏要求与作品的认同,但更要求超越,在欣赏中读者不能失去自我。入是为体验玩味,出是为评价判断,由入到出,欣赏便由感性到理性。
(节选自张筱强、吴素玲《文学漫步》,有改动)
小题1: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学欣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欣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B.文学欣赏离不开读者的想象,读者在对形象的补充和重塑中接受美的熏陶,达到净化思想、培养人格的目的。
C.文学欣赏是文学活动的一部分,是文学活动的补充环节,没有文学欣赏的作家创作是没有意义的。
D.文学欣赏通常从对作品的感受开始,在反复研读中进入体验和玩味阶段,最后进入审美判断阶段。
小题2:下列选项中对“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创作者既要深入观察宇宙人生,又不为客观现象所局限。
B.从文学欣赏的角度看,读者既要全身心投入作品,深刻理解作品精髓,又要善于超越,作出理性的评价判断。
C.对文学创作而言,“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对象是人生;对文学欣赏而言,则是文学作品。
D.作为一个文学欣赏者,要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必须始终做一个清醒理智的判断者,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审视作品内涵,不能沉溺于作品中,更不能失去自我。
小题3:下列表述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每次阅读文学作品时,人们总会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会对其中一些人物产生或怜惜或厌恶的情感,进而领会作者思想,作出自己的判断。
B.面对“昏鸦”你会想到“乌鸦在凄声尖叫、绕树盘旋”,面对“人家”你会想到“一处村落、炊烟四起”,这就是文学欣赏中的体验与玩味。
C.文学欣赏进行到审美判断阶段,通常会探求作品形象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评价其性格心理,形成读者对作品的审美态度。
D.本文所说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与作家必须深入生活、又要高出生活的创作要求是一致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16~19题。(18分)
大 鱼
安石榴
  镜湖里有大鱼,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鱼。就是说不是一米两米长的大鱼,而是三四十米长的大鱼。
  镜湖大鱼的事情虽不及喀纳斯湖大鱼影响广泛,但也终于是沸沸扬扬的了。
  这是个噱头吗?抑或是炒作?都不关我的事,我用这样的语气叙述和任何传媒不搭界,只因为……等一下!
  我的伯父住在镜湖边,是个老林业,年轻时在镜湖水运厂,专门把刚砍伐下山的原木放入湖中,排好,原木就顺着湖水的流向被运出山外。我从来没亲眼见过水运原木的壮观场面,它像一种灭绝的动植物永远消失了。我只见过一幅版画,不过我觉得好在只是一幅版画。
  我的伯父安居山中,和伯母养了一头奶牛、两只猪、三箱蜜蜂、一群鸡、一条狗,侍弄一大块园子。
  那一次我到伯父家,正是关于大鱼的传说四处播散的时候,但是从没有人通过任何方式捕捉到它。是的,从来没有。
  我走进院子的时候,伯父和伯母正在八月的秋阳里采集蜂蜜。伯父穿着一件半截袖的老头儿衫,露着两只黝黑的胳膊,一只脚踏着踏板,蜜蜂们“嗡嗡”地围着他转。我看得心惊胆战——伯父稀疏的头发里、伯母的鼻尖上都有蜜蜂爬来爬去。
  我把照相机、摄像机、高倍望远镜等机械,高高架在伯父的院子里,一排枪口一样对着湖面。在这些事情完成之前我没有说一句话,伯父伯母也未理睬我。
  我问伯父:“真的有大鱼吗?镜湖就在您眼前,您见过大鱼吗?”
  伯父沉吟了片刻,说:“你记好了,什么事情都不能让人知道。”伯父把“人”字说得很重,“人要是知道了,就不妙了。要是人不知道这山里有大松树,那些大树就还活着,现在还活着,一千年一万年也是它。人知道了,那些大树就没有了,连它们的子孙也难活。”
  我心里当时充满了探索的欲望,打断大伯,说:“求您说实话,到底有没有大鱼?”
  大伯深深地看了我一眼,不吱声。我突然感到不同寻常的异样。首先是大黄狗,刚才还在我身边蹦跳着撒欢儿,这一刻忽然夹起尾巴、耷拉着耳朵、耸着肩膀一溜烟钻进窗户下面的窝里去了。几只闲逛的鸡抻长了脖子偏着头,一边仔细听,一边高举爪子轻落步,没有任何声息地逃到障子根去了。
  我猛地领悟了伯父的眼神,随即周遭巨大的静谧漫天黑云一样压下来。阳光并不暗淡,依然透明润泽,但是森林里鸟儿们似遇到宵禁,同时噤声,紧接着,平静如镜的湖面涌起一层白雾,顷刻一排排一米多高的水墙,排浪似的一层一层涌来,然后……等一下,你猜对了。
  大鱼出现了!
  大鱼又消失了!
  一切恢复原样。
  我带的几件现代化机器等于一堆废铁。是的,我没来得及操作。我懊恼地坐在地上,看着鸡们重新开始争斗,大黄狗颠儿颠儿地跑出院子站在湖边高声吠,森林里鸟儿们的歌声此起彼伏。我忽然想:其他动物或者植物该是怎样的呢?
  伯父却淡淡地说:“我们活我们的,它们活它们的,互不侵犯。
  又说:“你倒是个有缘的,有时候它几年也不出来一次。”伯母在旁边连连点头。
  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里,我都住在伯父家里。我睡得很少,吃得也很少,基本上不说话,但是心里很静很熨帖。伯父伯母每天仍然愉快地忙碌着,两只猪、一头牛短促的呻吟和悠长的叹息互相唱和,呈现的都是生命的本来面目。
  一天晚上,伯母拿出自酿的山葡萄酒,我和伯父喝着唠着,伯父就给我讲又一个惊人的森林故事。
  野人?外星人?等一下,别猜了,你猜不对。而且,我和伯父一样,不会说出一个字。
打死也不说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9.12)
小题1:伯父为什么说“什么事情都不能让人知道”,而且“把‘人’字说得很重”?(4分)
小题2:从“充满探索的欲望”到“打死也不说”,“我”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6分)
小题3:小说题为“大鱼”,却始终没有出现大鱼的形象,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描述大鱼的。(4分)
小题4:有人说:人是万物的主宰。文中伯父却说:“我们活我们的,它们活它们的,互不侵犯。”你认同哪种观点?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梨花恒美
王本道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似乎是我国中原以南地区的节令,而地处东北医巫闾山麓的辽西走廊一带,却是“清明过后梨花”。正值清明谷雨之交,那盛开着的梨花铺天盖地,横无际涯,如同纷纷扬扬的大雪,填满了山野峡谷,周遭世界浸透着温婉恬静的芬芳。
我们忙不迭投身于充满绚烂而温馨的流变之中。一畦畦方正的梨园,千树万树横陈的枝桠之上,或疏或密,或淡或浓,一色浅素的嫩白,令人心颤的圣洁之美。其实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美丽圣洁的东西与我们近在咫尺,只是由于在城市居久了,加上公私两忙的荒疏,竟然对他们视而不见或是熟视无睹,恰如“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就说眼前这无垠的梨园,与我居住的小城相距不足一小时的车程,况且这些年适逢梨花盛开的时节,也不止一次地在此路过,却只是浮光掠影,未能认真地光顾一次。而那梨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年复一年痴情地等待我的到来。面对这月白风清、水明沙净般的纯粹,我忏悔自己多年来辜负了梨花的这份痴情!一阵清风吹过,淡淡的清香和着泥土的气息扑鼻而来,这朴素、安详的氛围,让我想起上个世纪60年代流行的一首歌曲,“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鲜明的节奏,忧郁且又浪漫的旋律,唱出了一个小伙子跟名字叫喀秋莎姑娘的恋情。遥远的节奏旋律和眼前的梨花不期而遇,心头也禁不住漫上了一阵或浓或淡的馨香。
常听人说:“人比花娇”,其实任何美女面对“花容”都会自觉黯然。清雅高贵的梨花静静地绽放在蓝天和绿草之间,宛若一张张笑脸,笑脸上蕴含着唐诗宋词的古典韵味,这不加修饰的美当然会让美女们自叹弗如了。李清照当年可称得上是淑女加美女了,就连她也担心“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细看梨园中的一棵棵梨树,也是千姿百态,或蓊蓊郁郁、铁干虬枝,或瘦削峭拔,巍然兀立。有的枯槁中却见生出新枝,嫩叶在枝桠间簇拥成团。无论是干渴的沙土还是贫瘠的岩缝,它们都永远安详地守护在那里,借助于清风、蜜蝶传递着彼此间的爱。听当地老乡说,自祖上闯关东流落到此地,老几辈在这里生生息息,是这漫山遍野的梨树,才了却他们的衣食之忧。那众多的梨树中,有的已经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衍进中,抵御着风雪雷霆,见证了民族的兴衰。他们的根深入人生、自然、历史,它们的情感凝聚着人类心灵的信息。纷繁世象,功罪评说,都刻入了他们的年轮。值得深思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在几天之内营造出一座摩天大厦;市场经济的肥水可以须臾改变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但是任何超人都不能高速度造出弹奏生命和弦的天籁,养育出百年古树!
临近中午,透过梨园主人敞开的窗户,参差的梨树之上繁密的花团依旧如流云泉涌般映入眼帘。阵阵花香袭来,飘向人们的鬓发、衣衫,浓浓淡淡,似聚还散。那满眼的梨花,蓦然让我陡生惆怅:落尽梨花春又了。毕竟韶光易逝,转眼就是花落春残。
但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那梨花留给人的美是永恒的,何况梨花落后,还有果实的生长,还有秋天的希望。
(2009年5月2日《人民日报》)
小题1:通观全文,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梨花的恒久之美?请分条列述。
小题2:文章第四段结尾画横线的语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含义?
小题3: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写梨花的美,后两段却一转再转,由美景到惆怅,又由惆怅到释然。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5分)
小题4:文章第二段引用了我国上世纪60年代流行的前苏联民歌《喀秋莎》中的歌词,有什么作用?试从文章内容和结构上分析探究。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温家宝总理再赴灾区,看望复课学生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些学校在地震中受损,无法继续使用。灾区孩子们的上学问题,成为温家宝总理时刻牵挂在心头的一件大事。
22日,温家宝重返四川灾区指导抗震救灾,第二次来到正在清理场地、进行卫生防疫的北川中学。23日上午,温家宝又来到设于四川长虹集团培训中心院子里的北川中学临时学校。
温家宝走上升旗台,充满感情地向同学们说,这是我第三次来北川中学了。让我们记住这场大地震,记住你们生长的北川,记住你们学习的北川中学,这样你们就会懂得生活,懂得生活如同道路一样崎岖不平。
“地震刚刚发生时,我曾经要求大家要镇定,要有信心、勇气和力量。现在,我希望大家要面向光明的未来,昂起倔犟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向前,向光明的未来前进。”
“今天,别人拯救了我们,照顾了我们。将来,我们学好了本领也要帮助别人,报答他们。这种互相帮助就是人世间的爱。我希望老师和同学们把这次地震作为一堂生动的课,铭刻在心,铭刻一生,永不忘记。”温家宝目光注视全场,伸出左手放在胸前。
随后,温家宝走进高三(一)班的临时教室,一位中年教师正在上课:“现在是最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共同渡过这个难关……”温总理亲切地对这位老师说:“我占用你几分钟,给同学们说几句话。”
站在讲台上,温家宝诚恳地和同学们谈起心来:“同学们,你们都是高三学生了。这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你们很快就要参加高考,国家已经考虑到这里的灾情,将四川地震灾区的高考时间往后推迟。我们一定要创造条件,让你们复习功课,准备高考。”
温总理拿起一支白色粉笔,在黑板一侧一笔一划竖着写下四个大字:“多难兴邦”。他说:“我们要记住
这4个字。相信经受过灾难的同学会更加努力。”
“将来会有一个新的北川中学。它将不仅是一种纪念,更是地震灾区人民和全国人民精神的一种象征。”
温总理的话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掌声再次热烈响起。
“同学们,加油!努力!”掌声再次响起……
随后,温家宝来到安置了1000多个孩子的九洲体育馆帐篷学校。10天前,温总理就曾经来到这里看望孩子们。一顶十分宽大的帐篷内,上百名小学生正在上课。黑板上方贴着“自强、自立、自信、自爱”8个大字,中间是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看见可爱的孩子们,温家宝脸上就浮现出了微笑,加快脚步走到他们中间,在一张张小课桌前俯下身去亲切询问孩子们的情况,鼓励他们要坚强。温家宝动情地说:“同学们,我又来了。很高兴,现在你们又有了学习的地方。今后生活的道路还很长,你们必须学好本领,克服困难。相信你们会坚强起来,会成长得更快、更好,更懂得生活,更懂得奋斗。还是那句话,把家乡建设好,把祖国建设好,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温爷爷好!”孩子们齐声喊着。
一个小学生手里拿着一条红领巾走过来,温家宝微笑着低头请他戴上。戴着红领巾的温家宝面向全体同学,神情凝重地说:“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遇难的同胞们行个礼吧。”说完,他将右手举过了头顶,孩子们也齐刷刷地举起了小手……
下午,温家宝来到彭州市小鱼洞镇的一个简易的“帐篷教室”,黑板上写着一个大大的“家”字。温家宝告诉孩子们,家有小家,也有大家,“大家”可以大到整个灾区,还可以大到一个国家。他随即在黑板上写上一个字“爱”,告诉孩子们要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同学之间要互助友爱,在地震面前尤其要有爱心,要顽强不屈,更加努力学习,掌握知识,将来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8年05月24日,有删节 )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通讯往往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本篇通讯虽然重于记叙和描写,但是同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温总理在北川中学、北川中学临时学校、九洲体育馆帐篷学校、小鱼洞镇的一个简易的“帐篷教室”看望复课学生的事实。
C.“温家宝目光注视全场,伸出左手放在胸前”是形体语言,是对他说的“我希望老师和同学们把这次地震作为一堂生动的课,铭刻在心,铭刻一生,永不忘记”的有力补充,能够让听众加深印象。
D.温总理的讲话主题明确,很有气势,坚定的语调、亲切的话语、诚恳的交谈使得他的讲话富有鼓动性和教育意义。
小题2: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温总理对同学们有哪些希望。
小题3: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18日刊登署名文章说, “中国式总理,无法复制,想学也学不来”。你是否认可这种评价?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总理形象的理解。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