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文,完成第小题。(19分)望  庄①我是在散步时留意到那个叫望庄的村庄的——一个守候在路边的村庄,普通得像一幅褪了色的挂图。②那天,村里好像在开一个群众大...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第小题。(19分)
望  庄
①我是在散步时留意到那个叫望庄的村庄的——一个守候在路边的村庄,普通得像一幅褪了色的挂图。
②那天,村里好像在开一个群众大会。临时搭起的主席台坐着一排人。我听到扩音器发出的声音在风中颤抖,写着“望庄拆迁动员大会”的红色横幅,在风中呼啦啦地晃来荡去。
③第二天,一群陌生人出现在村里。村头炸油条的老汉说,那是县政府的机关干部,正在进家入户宣传拆迁政策。
④第三天,村里似乎安静下来。我走在村子的街巷中,偶尔看得见狗,却听不到狗叫的声音。那些时常蹲在墙根下晒太阳的人,也见不到了。
⑤第四天,沉默。
⑥第五天,沉默。还是沉默。
⑦第六天,还是沉默。
⑧第七天,村里的广播喇叭开始响起来,不知疲倦地喊着这样几句话:“农村的出路在于城市化,农业的出路在于工业化,农民的出路在于市民化。”广播喇叭像一朵朝着天空绽放的花朵,发出的声音却是向下坠落的,直接击中了整个村子,击中了村里的每一家每一户,击中了正在村里四处游逛的我。我不是村里的人。我只是一个局外人。路边偶尔可见的树木,高高的枯枝擎着零星的喜鹊窝,站在这样的树下,举步和驻足之间,仰望和低首之间,突然就有了一种无所依傍的,更为空旷的感觉,并且从这空旷里生出一种难言的滋味,说不清是寂寞还是落寞。小桥,流水,人家,鸟语,蛙鸣,还有成群结队的萤火虫,这些童年里随处可见的平常物事,如今越来越显得珍贵。它们都躲到哪里去了?阳光是柔软的,乏力的,我看到那些从天空洒落下来的阳光,被风吹得摇曳起来,让人眼花缭乱,渐渐地就生出了幻觉。村子里到处都是制服的影子,西装革履的影子,房屋倒塌的影子,老农步履沉重地走向远方的影子,牛眸的影子,声音的影子,风的影子……村子成了一个影子的世界。影子们交错斑驳,时而真实,时而恍惚,我能够感觉到影子的存在,却无法真实地把握和说出它们。
⑨最先被填平了的,是村头的那方池塘。那些远远近近的蛙鸣,不知藏躲到了哪里。还有牛,那些失去了农田的牛,它们就那样用一双含泪的眼睛看着你,一直看得你想要落泪。
⑩望庄被彻底拆除了。
⑪村里人也说不清楚,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来自何处的力,让村庄倒下去的。一只看不见的手,连同他们自己的手,将村庄拆卸得支离破碎,一座座屋舍倒塌的地方,裸露出古老大地的新鲜伤口。
⑫原来的望庄,很快变成了一个建筑工地。
⑬老槐树最终还是死掉了。在这之前,村庄前方小树林里的空地先被盖上了厂房,然后树木的死亡面积开始逐渐地扩大,终于那片小树林的树木全都死光了,然后厂房也就顺理成章地扩建,直到把那片小树林的面积全都占据下来。据说,那些树木是被厂房里排出的某种物质给毒死的。这样也好,砍伐树木本来需要经过上级的严格审批,树木既然已经“自然死亡”,在空地上建个企业也就顺理成章。接下来就轮到老槐树了。我一直觉得,老槐树是一个隐喻,很多人忽略了对它的解读。站在望庄中央的这棵槐树,据村里最老的人说,在他小的时候,这棵树就已经很老很老了。老槐树默立在村中央,风吹来,树叶哗啦啦地响,像是在对村人追述着什么。有月光的夜晚,老槐树的影子显得坚定,静穆,让人生出几分敬畏。望庄的拆迁,本来是先从老槐树下手的。政府召开拆迁动员大会之后,第一个动作就是安排有关方面去砍伐老槐树,结果谁也不敢去,这个事情就落了空。倒是有个人站出来想试一试,他是方圆十几里出了名的天不怕地不怕,因为打架斗殴被判过刑。就在他驾驶推土机冲向老槐树的时候,推土机突然偏离了方向,陷进路边的水沟里。推土机这么结实的一个庞然大物,怎么莫名其妙就掉进沟里呢?大家于是议论纷纷,有人说推土机是被风刮倒的,因为当时老槐树的叶子突然哗啦啦地响作一片。树叶之所以响动,是因为风。好大的风。让人疑惑的是,那些风究竟来自何处?怎么突然就有风了呢?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敢打老槐树的主意了。三个月后,望庄所有的房屋都被拆除,老槐树孤零零地留存下来。留下来的老槐树,周围很快拔起一栋又一栋的厂房和高楼,被钢筋混凝土围得水泄不通。到了夜晚,倘若有些月光,树影就越发显得憔悴和孤单。再后来,老槐树枯朽了。
⑭我亲见了一棵树的消失。我亲见了一个村庄的消失。然而,我无法完整地说出这个消失。
小题1:第④段“村里似乎安静下来”一句中的“似乎”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2分)
小题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的句子(4分)
小题3:第⑧段“村子成了一个影子的世界”的含义是                            。(2分)
小题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作者说“扩音器发出的声音在风中颤抖”,形象地表现出动员望庄拆迁的人自己也底气不足。
B.第⑤-⑦段,用语简练,给人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C.第⑧段中作者由眼前景象联想到了不少童年随处可见、如今很难见到的平常物事,颇能让人产生共鸣。
D.第⑪段中“一只看不见的手,连同他们自己的手”一句,意在揭示村民们的愚昧。
E.结尾作者说自己“无法完整地说出这个消失”,惋惜中透着无奈和怅惘。
F.对于望庄的消失经过,作者虽称自己只是一个局外人,初看置身事外,但细品情动于衷。
小题5:本文作者的详略安排颇为讲究,请说说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笔墨来写老槐树?(3分)
小题6:请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2分)
答案

小题1:“似乎”不能去掉。因为作者感到望庄平静的背后是人们内心的不安(1分),看似平静实际不平静(1)。
小题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反复的修辞(1分)。把喇叭比作“绽放的花朵”,发出的
声音却向下坠落,又连用三个“击中”,形象地表达出广播里的话听起来虽然很动听,实际
上却是对望庄致命的打击(3分)。
小题1:村子混乱不堪,即将消失。(2分)
小题1:AD(6分)
小题1:】因为老槐树是望庄人的精神寄托,是望庄的象征,老槐树的死亡意味着望庄的彻底消失。(3分)
小题1:本文通过一个普通村庄——望庄的消失,揭示了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表达了深沉的忧虑和思考。(2分)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意”考点,能力层次为B,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查。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意”考点,能力层次为B,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查。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小题1: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第小题。(19分)望  庄①我是在散步时留意到那个叫望庄的村庄的——一个守候在路边的村庄,普通得像一幅褪了色的挂图。②那天,村里好像在开一个群众大】;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从近年出土的印纹陶器看来,我们的祖先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已经懂得了压印的方法,在陶器上面印成几何纹、水波纹、绳纹、席纹等等不同形状的花纹了。到了战国时代,印章开始出现。最初人们在捆扎简牍的绳结上抹一层泥,在泥上加盖印章,作为封口的印记。
印章上的文字,有的是凹下去的“阴文”,有的是凸起来的“阳文”,都是写的反字,印出来就成了正字。印章通常只有三四个字,大约到了东晋时代,曾经有过一种刻着一百二十个字的大木印。印章最初都是印在泥上的,后来逐渐改印在纸上。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有了石刻文字。东汉时代,政府曾经在洛阳把经书刻在四十二块石碑上,作为标准读本。这便是有名的《熹平石经》。起初人们只是照样摹写,后来有人用湿纸贴在碑上,然后再用墨轻轻地拓,纸上便出现了黑纸白字的拓本。这种技术叫做“拓石”。
印章和拓石,是印刷术的先驱,这些方法导致了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通常是用梨木或枣木板,刻出凸起的阳文反字,再把墨涂在文字或图画的线条上,然后铺上纸,用棕刷在纸上刷印,这样便印成了白底黑字的印刷品了。
我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年代,是长期以来中外学者争论不休的问题。现在,一般学者大致同意发明于唐朝,但在具体年代上,还有不同的说法。根据明朝史学家邵经邦《弘简录》上的记载,我国最早的刻本书,是唐太宗所刻印的长孙皇后的遗著《女则》。刻书的年代大约在贞观十年或者稍后一些。当时,著名的玄奘法师也大量印造普贤菩萨像,散施四方。唐朝贞观初年,政治安定,农业生产相当发达,社会经济欣欣向荣,人民的文化生活也随着不断提高。加上中国的汉字自从魏、晋时代改用楷书以后,到了唐朝已经稳定下来。这种楷体字易写易认,刻字工人刻起来困难较少。这些条件都是雕版印刷术出现的有利因素。
小题1:关于印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陶器上面印成几何纹、水波纹、绳纹、席纹等等不同形状的花纹,这是我们祖先用过的压印方法。
B.最早的印章出现在战国时代,最初是作为封口的印记。经历了从印在泥上到印在纸上的发展过程。
C.印章的字数通常很少,大约到了东晋时代,曾经有过一种刻着一百二十个字的大木印,以后就没有再出现过。
D.阴文是印章上凹下去的文字,阳文是印章上凸起来的文字,都是写的反字,印出来就成了正字。
小题2:根据文意,下面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熹平石经》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B.《熹平石经》是东汉时人摹写经书的标准读本。
C.拓石技术拓出来的都是黑纸白字的拓本。D.拓石技术一定要用到湿纸和墨。
小题3:关于雕版印刷术的说法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般学者都同意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只是具体年代说法还不统一,所以还是一个长期以来中外学者争论不休的问题。
B.我国最早的刻本书是唐太宗时刻印的《女则》,它见于史书的记载却是在明朝。
C.雕版印刷术在唐代除刻书外仅用于印造普贤菩萨像,这是玄奘法师用来传播佛法的,同时使得雕版印刷术得以传播。
D.雕版印刷术在借鉴印章和拓石技术的基础上,加上唐代稳定使用易写易认,刻字工人刻起来困难较少的楷体字,导致了雕版印刷术的出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柔  软
暮秋经过这一大片河滩的沙石地,效果比春日好多了。已经通体枯黄的芦苇枝条,头上都顶着一丛丛的银灰色的芦花。时光使每一株芦苇的生命都达到极端,以柔软出现,毛茸、蓬松,还有一种轻如蝉翼的分量。顺从着风力,像敷衍开来的云层,夕阳打在一部分芦花上边,看着有些恍惚,这些全然在自然环境中生生死死的植物,走到生命的终端,可以说已修成正果。再过一些时日,许多芦花将随风飘散,风把他们的子孙携到天崖海角,开始新一轮的生命旅程。
一种毫无人工介入痕迹的植物,要走到这一步,可以想见生存的艰辛。青年时代结束后,我越发喜爱柔软之物,比较松竹梅的坚硬,我更对芦苇有好感。柔软是一切生命际遇中最原始之性,以适应着你。如果这一大片芦苇改插旗杆,美感肯定是另一类。柔软的腹中,显然潜藏着生存的策略;否则,无数次狂风从此处扫过,早已荡然无存。当一个人坚硬的笔尖与这些柔软之物猝然相遇时,的确有一种顺服的美感升起。
有时返回老家,会到离家不远的一个庵里走走。仅仅一墙之隔,把嘈杂的市声隔在另一个世界里。眼前清幽静谧,有袅袅暗香浮动。有一位我少年时的出家妇人在这里度着晚年。当年她住在与我隔壁的邻居家中,静静修行。家中收拾、涮洗一尘不染,从不与街邻有瓜葛,也不高声大嗓。一个人诚心向善,许多言行就简洁而且低调了。那个时节,人性中充满着冲撞、对峙的坚硬,她看起来就越发轻柔了。有的人是不可以改造的,她的柔性就是如此,尽管事佛的仪式没有了。她以一种柔软继续着自己的精神生活,在成群结队的人甩动着有力的臂膀疾行,她的徐缓迟疑一眼可见。她干脆住到庵里,心境环境更为默契。几十年过去了,有不少人如风中树摧折萎地,而更多像她这样柔软的人留存了下来。
不珍惜生命,只能从自身寻找答案。我认识的长者多半以教书为业。这些上一辈的教书先生,此时已垂垂老矣。当年将智慧和知识传递给众门生时,站在讲台上,一副挥洒自如状,善于板书的右手,在黑板上三下两下,文字喷涌而出,静坐下边听讲者,会心对视,充满钦佩。一个场景改变了,肯定是与这个生命的能力相关联-----过度的劳心、劳力,以为青年时期生命透支满不在乎,结果许多疾患都热闹地集合到了人生的晚景。这个最需要安息静养的时日,变得举家不宁。一位师长坐在床里,盖着被子吃鱼,与我断断续续得说话,品咂鱼骨后信手就扔在床下。这个举动,我判断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范围,我的心里难过起来。完全可以追溯到当年的生活目标,把自己当做一匹不知倦返的马,承载生理限度以外的劳作,促使自己成为一名硬汉。当年不按生命科学的规则蛮干,如今疾痛缠身。我们常说人赋有睿智,不会在一块是石头上绊倒两次,实际上我们已经多次被绊倒。淮南王刘安说的痛快:“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而尽其乐”,把两种毫无可比性的生命放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不同的生命过程,不同的生存方式,都能尽其圆满。想来,遵循生之规则者,善莫大焉。
除了对命数的敬畏外,对于自然界外在情绪上显示出的风水、阳光、雨露,我都抱持敬畏之心。我向来在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采取了躲避、顺应的策略——我通常是一位旁观者,站在安全处,看风来风往潮起潮落。我在芦苇丛里欣赏到的随风俯仰舒展自如的美感,这种姿势一直让我迷醉。是否都要像遮挡风沙的木麻黄那般伤痕累累?每个人的答案都是截然不同的,它窥探着我们隐秘的内心。很庆幸的是,我们居住在这个滨海城市,靠山而临水,风气而水涌,周而复始地为我们直接地体验,不能不说是大自然有意的昭示与启迪。
此时,应该看的更清晰了。
小题1:文章开头对对芦苇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4分)
小题2:作者为什么要写“出家的妇人”和“上一辈的教书先生”?(6分)
小题3:根据文意概括出芦苇和木麻黄象征的生活方式。(4分)
小题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芦苇的原始之性指芦苇枝干柔韧,随风俯仰而不会折断;也指芦花毛茸蓬松,种子能够随风远播。
B.作者不关注坚强的事物或事物的坚强,而是另辟蹊径,从芦苇的柔软感悟另外一种生存策略,揭示柔软是对待人生对待自然的一种智慧。
C.通观全文,作者最后说自己在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采取了躲避、顺应的策略的原因就是那些柔软的芦苇。
D.作者的人生策略是做站在安全处的旁观者,不参与世间的一切竞争。
E.文章不仅用芦苇作为文章核心内涵的寄寓物,还用松竹梅木麻黄与之对比,使文章内容更丰富。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共15分
溯源
有一种鲑鱼,幼小时,成群游出河源地带,顺流而下出海,成熟之后,又成群溯流而上还归河源,在那里交配、产卵,力竭而亡。在回溯源流的行程中,不管有多大的阻挠,鲑鱼总是舍命克服。有时溯至断岩,便从水中腾跃入空,直到跃越岩上的河段,继续溯流归源,回到原产地,完成生命之旅,也交代传递了生命的使命。第二代孵出后,幼鱼又重复着同样的出海、溯源和回归。
我从电视上看到有关鲑鱼的报导,真是看得我惊心动魄。到底是什么促使鲑鱼回归呢?我只能想到,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记得古诗上有两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胡马来自北地,不管身在哪里,也能从风里去辨别来处方向。越鸟来自南疆,不管栖于何枝,也能从光热中感任原乡人呢?人又何尝不然?
人类文明中的考古、史学、族谱、传说……不也都是溯源寻根的措举吗? 人的形体,不管在地球上迁徙流离得多远,人的心灵,总要回溯时间长流,让精神归本还原。
人类在精神上的回溯,不能只凭本能上的感受,而须通过历史、艺文、习俗,甚至生活记忆的文化潜流,去汇合命脉中的远源。乡愁是一种文化心灵的寂寞。这种寂寞原也是驱促一个漂泊者反省回顾的基本力量。没有那种驱促的力量,一种文化,一个种族,会很快在浩瀚人世汪洋中消失。
曾经在一个宴会里,听一个朋友高谈她游访俄国,为一位俄国老太太带回一份礼物的情谊。她在俄国买到这份小礼物后,用一张日常俄文旧报包裹起来,回到美国后,送到俄国老太太手中。八十高龄的俄裔老妇人,一眼看到数十年也不曾见到的俄文报页,礼物尚未见到,先哽咽啜泣起来。俄文报对她而言,代表的是乡土信息,冲击着她命脉中的文化根源,封装了数十年的乡愁,一下子崩溃泛滥起来。
我自己也曾经有过那样感情泛滥的经历,那年,在重庆乘船渡三峡去宜昌。汽笛鸣起,船起碇开航了。船速渐紧,但见山城倒驰,青山后移,江风呼啸中,历史山川,浮沉眼底。一时,诗的长江,历史教科书的长江,民族文化的长江,全都在血脉中汇流。那样一种浑浊浩圆的情感,将我淹没。我伏在船栏上,久久哽咽,不能自已。那一刻,我是长江,我是中国,我是那鲑鱼,跃万里河海关山,回溯了本源。
有一个朋友,去大陆旅游,游山玩水,看古迹,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触。他很奇怪自己的冷漠。直到有一天,他在故乡一座花园中,沿一条石径独行,踩着转折处一道月门时,一阵桂花香,隐约扑鼻。忽然间,他双眼含泪。当年,桂子飘香的季节,老祖父,肥蟹一碟,老酒一壶,灯下独酌。幼小的他,站在桌边,,踮起脚,为祖父斟酒,听祖父说些掌故。海外数十年汲汲,他不乏物质上的丰盈,事业上的成绩,就是无法体验什么是满足与宁静。故园小径,一阵桂香,勾起儿时往事,勾起文化的失落感。
海外的侨民,从中国带来宗祠的传统,自身的命脉便和宗亲远源相续,透过文化长流,便超越时空,连系故土,侨乡也就是故乡了。
我们这一代呢?东迁西徙,移居西土,已无宗祠的归属,就像脱离大海的鱼,没有河源可溯了,只有相濡以沫。
我们的下一代呢?
(文章有删改)
小题1:文章用鲑鱼的溯源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人类的归本还源跟鲑鱼的“回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6分)
小题2:概括说明文章第6、7、8自然段写的是人类从哪几个方面寻根溯源。(4分)
小题3:请分别说明以下句子在文中的含义。(5分)
(1)乡愁是一种文化心灵的寂寞。(2分)
(2)诗的长江,历史教科书的长江,民族文化的长江,全都在血脉中汇流. (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现代文文阅读(共17分)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蟑、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乌,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迂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绎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寓慨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据,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
小题1:下列古代咏雁诗(词),属于“侧重抒情”的两项是  (    ) (   )(5分)
A.“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B.“鸿志不汝较,奋翼起高飞”,“但当养羽翮,鸿举必有期”。
C.“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小题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
B.中国占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冥鸿”对“隐豹”、“摩天鸿”对“闹海蛟”,主要体现了古人的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
C.鸿雁列队飞翔时,“人”字形与“一”字形之间不断更替,动荡中呈现出鲜明的回旋往复之美。
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
E. 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托物言志的诗词。
小题3:文章最后一段中提到“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其中“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分别指的是什么?(3分)
小题4:鸿雁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是一个独特的意象,请你结合文章谈谈在古代诗歌中鸿雁能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审美感受?(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古装戏应弘扬主流价值观
古装题材电视剧《甄嬛传》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走高,夺得电视剧收视冠军。为探讨该类题材在历史观与价值观、艺术属性与娱乐功能之间的关系,给古装戏创作提供借鉴,日前光明日报文艺部举办了电视剧《甄嬛传》研讨会。
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丁振海认为,题材本身有大小之分,但却无好坏之别。无论写重大历史事件还是写凡人小事,无论写帝王将相还是写嫔妃宫女,关键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怎么写,有没有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甄嬛传》和其他宫廷剧的区别在于:它无意于表现风流皇帝和俏丽佳人的绯闻艳史,而是以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直面封建帝王生活的腐朽本质,揭示了在罪恶封建制度下人的异化。
“近来,各方人士对荧屏上‘后宫热’中的一些作品提出批评,根本目的不是要取消这类题材,而是要反对这类题材创作中低俗化倾向和违反创作规律的‘一窝蜂式’的跟风做法。”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李准说,那些大家批评的后宫戏要么“无视历史真实的基本要求,随意颠覆、编织重要历史人物的整体定位和相互关系”,要么“完全抛开对社会基本矛盾和当时历史主题的揭示,主要用后宫的情感波澜和权谋较量去揭示历史发展”,要么“无批判甚至以玩赏的态度去展示、美化后宫生活中的争风吃醋和权谋”。《甄嬛传》则完全不同于上述三者,它的主要人物都不是简单的***符号,而是被放在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其变化中把握。对于宫廷生活题材电视剧,从指导思想上讲,成败关键在于:创作者是用历史来解释后宫加权谋,还是用后宫加权谋来解释历史,是用先进文化感染人还是靠感官刺激加庸俗趣味赚取收视率。
中国视协副秘书长张彦民认为,在当前良莠不齐的古装宫廷戏格局中,《甄嬛传》是上乘之作,这不仅在于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细致入微的细节描绘、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更在于其思想内涵的深度和广度。该剧对于宫廷生活的刻画形神兼备,对封建皇权制度的批判鞭辟入里。《甄嬛传》以严谨的创作态度演绎了一个曲直有致的宫廷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其间流露出对腐朽封建帝制的强烈控诉与批判。
在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玉琴看来,《甄嬛传》极力将历史与艺术相协调,尊重历史规律,不走游戏戏说路线,注重对内涵的挖掘,显示出创作者对历史的尊重以及把握历史与艺术关系的能力和胆略。
《甄嬛传》通过对历史细节的锤炼,锻造出良好的美学品质。演员细腻的表演、考究的道具布景以及精良的音乐制作等都承载着创作者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透露出厚重的历史感与雅致的文化品位。
《甄嬛传》在各个频道播出以后,取得了良好的收视率和口碑,在屏幕上一片“宫廷戏”的乱象中,《甄嬛传》以其深刻的批判意义,为该类题材创作提供了借鉴。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小题1:下面不属于专家对“后宫热”中某些作品的批评的一项是(3分)
A.这些作品无视历史真实的基本要求,随意颠覆、编织重要历史人物的整体定位和相互关系。
B.完全抛开对社会基本矛盾和当时历史主题的揭示,主要是用后宫的情感波澜和权谋较量去揭示历史发展。
C.无批判甚至以玩赏的态度去展示、美化后宫生活中的争风吃醋和权谋。
D.剧中主要人物都是简单的***符号,靠感官刺激加庸俗趣味赚取收视率。
小题2:《甄嬛传》博得观众和专家的认可,下面对其成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甄嬛传》的表现重点不是风流皇帝和俏丽佳人的绯闻艳史,而是揭示封建帝王生活的腐朽本质,以及在罪恶封建制度下人的异化。
B.《甄嬛传》用后宫加权谋来解释历史,它的主要人物都不是简单的***符号,而是被放在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其变化中把握。
C.《甄嬛传》拥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细致入微的细节描绘、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更拥有其思想内涵的深度和广度。
D.演员细腻的表演、考究的道具布景以及精良的音乐制作等都承载着创作者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给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与雅致的文化品位。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丁振海认为题材有大小之分,无好坏之别,重大历史事件还是凡人小事,都可以写,关键在于有没有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
B.李准认为人们对“后宫热”提出批评的根本目的是这类题材创作中存在“低俗化倾向和违反创作规律的‘一窝蜂式’的跟风做法”。
C.张彦民认为《甄嬛传》以严谨的创作态度演绎了一个曲直有致的宫廷故事,对宫廷生活的刻画形神兼备,对封建皇权制度的批判鞭辟入里。
D.刘玉琴认为《甄嬛传》将历史与艺术相协调,尊重历史规律,不走游戏戏说路线,注重对内涵的挖掘,显示出创作者把握历史与艺术关系的能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