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漫说姓名文化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这就是姓名文化。汉族的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漫说姓名文化
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这就是姓名文化。汉族的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也辐射至周边地区。
人人都有自己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这个根是民族、国家和省籍、家乡不能替代的。在我们的五千多个姓氏中,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从先秦姓与氏的“别婚姻”“别贵贱”,到秦汉的姓氏合一,再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许多民族纷纷采用汉姓,每个姓就是一部历史。
根的意识曾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根的文字载体就是绵延不断的谱牒,根的终极意义是宗亲归属感。从前,谱牒和宗亲的广博关怀可以让人千里之外也互为依托;现在,宗亲仍可以令个人与家庭在茫茫人海中,在生疏的大千世界里,在冷漠的现代社会内,寻求到一份精神的慰藉。这宗亲早已不是血缘之亲,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横向联系。
在姓氏文化浓浓的熏陶下,不管走在哪里,仰望“四知堂”的匾文,我们知道了主人姓氏的归属;远远看见“陇右名望”,我们也明白了这一村的大姓是什么。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寄身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无形的姓氏文化则保存在有形的匾额和石刻里。
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包涵更为丰富。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再到西汉以后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从新莽禁用双字,到南北朝盛行二字;由唐宋时代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三十个,非但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文学礼仪。人名文化还包括字、号,还有学名、小名、诨名,互补互衬,传递出长辈的期待,自己的志向、性情和旨趣。
我们的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其中,家讳、内讳是家庭之避讳,国讳、宪讳、圣讳,属于社会之避讳。在避讳中,嫌名,即避字音同或字音近之讳,最为普及。避讳的方法可以改字、空字、缺笔、换音,当然也有嫌名不讳、二名不偏讳、已祧不讳、诗书不讳、临文不讳等不予避讳的规则。那个时代,家讳这一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避讳最为顽强。
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传承的载体,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对其兴衰负责。如何传承我们的姓名文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
小题1:下列对“姓名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姓名文化是一种经过数千年积累和演变,蕴含着丰富内容的独特的文化系统。
B.姓名文化历史非常悠久,很讲究避讳,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
C.姓名文化是一笔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对其他民族和我国的周边地区都产生了影响。
D.姓名文化是一种活的传承,我们每个人都应是它的传承者,都应对它的兴衰担负起责任。
小题2: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绵延不断的谱牒上的文字记录的是人们的原始之根、文化之根、它能给人一种宗亲归属感。
B.在我们源于上古的五千多个姓氏中,几乎都存在着自己的起源故事和演变历史。
C.人名文化比姓氏文化历史更悠久,所包含的内容更丰富,它传递着长辈的期待和自己的志向旨趣。
D.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避讳包括家庭避讳和社会避讳,是我国民族伦理精髓的重要体现。
小题3:根据文中信息,以下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是(   )
A.如今,宗亲仍可以让人们在茫茫人海中和生疏世界里获得一份精神的慰藉,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代社会里人们对自己原始之根和文化之根的认同。
B.在古代,“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但这种人名文化现象没有得以最终的延续,如今,避讳传统已在人名文化中逐渐消失。
C.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从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三十个这一现象可以看出,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
D.作者之所以认为姓名文化是我国最大的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化遗产像我们的姓名文化那样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原文是“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
小题2:B项原文相关内容是“在我们的五千多个姓氏中,大多源于上古”;C项原文是“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D项体现“民族伦理精髓”的是“家讳”。
小题3:“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这一推断不正确。
点评:试题对这些能力的考查,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这种客观题来考查的。对文章的阅读,特别是对文章的定点阅读与比对,是做好这类题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阅读理解文章重于解题答题。高考命题的目的是通过试题的设置检验考生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对文章理解的程度直接影响着社科文与科技文的考察。试题一般为客观性选择题,通过对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考查考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重点是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其实,解决这类题并不难,方法一般分三步:初步阅读材料(读)——在阅读材料中找到与选项对应的句段(定位)——将选项与阅读材料中的句、段细梳理出文章的内容结构。因为社会科学类文章仍然属于文章阅读,阅读的思维类型与自然科学类是相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中注意理清文章内容的组成与结构,分清各个内容要素的主次轻重,以及上下从属关系。也就是要求我们要能够准确地拟制出内容提纲,这样才能够在比较宏观的角度去正确解决试题乃至于选择项中的具体问题。
核心考点
试题【漫说姓名文化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这就是姓名文化。汉族的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
周国平
近来,我闲读《论语》这一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这两个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成器,即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说他没有出息,这是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地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确实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之后自嘲说,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吧。
其实,孔子对读书人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的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又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
“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孔子与他的几个学生子路、曾皙(名点)、冉有和公西华一起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余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只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时节,换季的春服穿上了身,约上五六个青年人,六七个少年人,在沂水里洗一洗,在舞雩坛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点想的一样啊!”圣人这一叹,活脱脱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为“圣叹”,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洒脱自在,岂非胜似一切?
学界大抵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于什么是“仁”,众说不一,但都不出伦理道德的范围。孔子重人伦是一个事实,不过他到底是一个聪明的人,而一个人只要足够聪明,就决不会看不透一切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所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这句话竟出自孔子之口,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也就不足怪了。有人把仁归结为忠恕二字,其实孔子决不主张愚忠和滥恕。他总是区别对待“邦有道”和“邦无道”两种情况的。“邦无道”时,能逃就逃,逃不了则少说话为好,会装傻更妙(“愚不可及”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其本义不是形容愚蠢透顶,而是孔子夸奖某人装傻装得高明极顶的话,相当于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他也不像基督那样,当你的左脸挨打时,要你把右脸也送过去。有人问他该不该“以德报怨”,他反问:那么用什么来报德呢?然后说,应该是用公正回报怨仇,用恩德回报恩德。孔子实在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有常识,知分寸,丝毫没有偏执狂。“信”是他亲自规定的“仁”的内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说:“言必信,行必果”,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径。要害是那两个“必”,毫无变通的余地,把这这位老先生惹火了。他还反对遇事过分谨慎。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这句话也出自《论语》,只是孔子并不赞成,他说再思就可以了。
也许孔子还有不够洒脱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有这一面毕竟是令人高兴的,它使我们可以放心承认孔子是一位够格的哲学家了,因为哲学家就是有智慧的人,而有智慧的人怎么会一点不洒脱呢? (本文略有删改)
小题1:依据全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的内涵。(6分)
                                                                         
小题2:文中第五段“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的含义是什么?(2分)
                                                                           
小题3:文中列举的孔子的哪些观点能够说明“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6分)
                                                                           
小题4:文章从“君子不仁”和“君子不器”两个方面来阐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的,你能提供另外的理由来支持或反对作者的看法吗?(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目   光
李汉荣
①据说目光是有重量、有质量的。
②目光的重量,远远大于我们的体重。其实,我们的身体,我们身体里面的那颗心,正是收藏和贮存目光的库房。
③所以,当我们老了,越来越轻的身体里,却感受到越来越多的沉重,那些好的目光,如宝石珍珠,存放在内心最重要的房间,我们经常于静夜抚摸它们,回味它们,被它们再次照拂,同时又为无法再次回到那些眼睛面前,表达谢意和敬意,而感到遗憾和痛心;而那些不友好的目光,恶意的、冷漠的,虽说时间已稀释了它们的分量,然而记忆还是时常被它们袭击,就如同跋涉过水深火热,双腿乃至浑身的骨头,难免被风湿性疼痛折磨。我们的身体和心灵,比我们的理性要精确得多,理性接纳了的,被理性过滤掉的,身体和心灵都悉数收藏,而且原汁原味原质。假如你能勘探你身体内部的江河湖海和崇山峻岭,你将惊异它浩瀚的沉积和收藏,而藏得最深,保鲜保真最好的,正是那一脉脉、一束束、一道道目光。
④我们的体重之外,更多的,也更重的,是身体内部储藏的目光的重量。
人生的质量,除了身体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身体内部储存的目光的质量。
⑥圣人体内,一定存放着高质量的目光。这样的目光,如水,如雪,如虹。如星、如月、如雨、如纯棉,如黑夜的灯,如冬日的炉火,如妩媚的青山,如雨后的草叶,如月光里展开的大海那深邃的沉思和悲悯,如闪电穿透长夜又谦卑地消融于长夜……我读《论语》,读《庄子》,读佛经,读列夫·托尔斯泰,都读到了一束束目光,他们眼睛里的目光,以及他们内心里储存的目光。圣人从目光的丛林中走过,从生灵的泪雨血河里趟过,他们的眼睛望见了苦海的深处,望见了生存莽原上伤痛的背影。同时,他们的眼睛又与长夜远处、星空高处某个神圣的目光对接,于是,一种深达海底又接星辰的伟大心胸展开于他们体内,发自人的内心却蕴藏了宇宙般深广思想和爱意的目光,终于降临世间。
⑦于是,我经常问自己:
⑧你的体内该存放怎样的目光?你渴望收藏的那些好的目光是在陆续凋零,还是在陆续生长?你如何在紫外线等有害射线频频伤害的大地上,捕捉并珍藏那些美好的光线?穿过日渐破败的森林,你怎样寻找种子那暗淡的目光,在长久地与它对视之后,你是否播种它,并祈祷在雨过天晴的早晨,看见一株嫩芽,噙着泪珠,表达着胆怯的希望?
⑨我又该向生活,向历史,向覆盖着坟墓、陨石和青草的土地,投去怎样的目光?我该向那瘦瘦的溪流、细细的泉眼投去怎样的目光?你看,那朵小小的芨芨草花就要开了。仿佛一点粗暴的声音都会让它熄灭,我该怎样以温柔的目光注视它仅有的几分钟的童年?无家可归的燕子,怯怯的降落在我的阳台,以公元前的方言,试探我的心思,试探我对春天的态度,我该用怎样的目光问候它或者冷落它?欢迎它或者拒绝它?我该向那山路上跋涉的身影,投去怎样的目光?我该向雨夜里的灯火,投去怎样的目光?我该向一直在深夜里最高处凝视我的那些神圣的星星,投去怎样的目光?我该向那一天一次大出血、每一天都怀抱爱的火焰而死去的壮美的夕阳,投去怎样的目光?我看见我的不远处安静地站立着的那棵柳树,它的每一根手指都在传递一种古老而单纯的情思,它嫩绿的眼神,那点化过《诗经》、照拂过唐诗、抚慰过宋词的眼神,又投递到僵硬的水泥地板上,投递到被电线缠绕被塑料包装了的生活身上,投递到被商业操纵被数字组装被技术复制的文化身上,投递到落满高分贝尖叫声的我的小小的身体上和心上,那么,我该向它投去怎样感恩的目光?
⑩是的,我收藏着来自历史、来自自然、来自生活、来自人群的各种各样的目光。
11同时,我投去的目光,也将被收藏,被某棵树收藏,被某朵花收藏,被某条河流收藏,被某盏灯收藏,被夜半的某颗星收藏,被近处或远处的某个心灵收藏。
12就这样,我们的目光,改变着白昼的光线,也改变着夜晚的品质,甚至,或多或少地,改变着宇宙的质量……
小题1:怎样理解“人生的质量,除了身体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身体内部储存的目光的质量”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小题2:请概括文章第⑥段的主要内容并分析本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5分)
                                                                                                
                                                                                 
小题3:文章第⑨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各举一例,简要分析。(5分)
                                                                                                
                                                                                 
小题4:从全文看,作者认为我们该 “存放”“投出”什么样的目光?请分点概括。(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公爵花园里,堂吉诃德和桑丘被蒙上眼睛,坐在一只大木马上。公爵叫人抬来几只大风箱,拼命鼓风,让堂吉诃德误以为正在空中飞行和魔法师作战。然后人们点燃木马的尾巴。马肚子里装满了花炮之类,一阵爆炸便把堂吉诃德主仆抛跌在地上。堂吉诃德睁开眼,看到他的长枪插在一张白羊皮纸上。上面写着上天对他功绩的褒扬。公爵夫妇装作十分惊讶,把一场闹剧扮演得像真的一样。(《堂吉诃德》)
B.孙权听从谋臣的建议,谎称国太病危,骗孙夫人携阿斗回吴,让刘备拿荆州来换阿斗。孙夫人携阿斗离去时,被赵云、张飞截下,留下阿斗,只放回了孙夫人。(《三国演义》)
C.贾瑞在园中调戏凤姐后,竟又跑到凤姐住处挑逗。凤姐假意殷勤,让座倒茶,并举止暧昧,约贾瑞晚上在西边穿堂儿等她。贾瑞果信其言,如约前往,在仓皇逃离之时,又被凤姐浇了一身屎尿,冻得冰冷打颤,遂一病不起。(《红楼梦》)
D.高老太爷临终前原谅了觉民的逃婚行为,他让觉慧把觉民找回来,并亲口告诉觉民冯家的亲事不提了,以后好好读书,扬名显亲。(《家》)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国学要对现实有用
我一向认为“知识能用才是力量”,对国学的看法也不例外。
所谓国学,在我看来就是研究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包括传统典籍)的学问。这种学问有什么用?可以先从挖掘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思维经验来说,这种思维经验有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古人总结的某种思维经验,现在已有更为高深、准确的认识乃至理论了,然而古人在对道理的阐释中却有其独特的感悟,今人看了仍能启益心智,这便有用。例如《老子》讲的辩证法是朴素的,当然不及现代的唯物辩证法高深、准确,但《老子》的有些阐述却相当精辟,因此至今看来仍有打动人心的力度。例如他论证“有”与“无”的辩证关系,说“开凿门窗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间的空隙,才有房屋的作用”(《老子》第十一章,用任继愈先生译文)。现在造房子用砖块、预制板之类,这便是“有”;但如果“有”过了度,整个空间都被建筑材料砌满了,请问那房子还有什么用?因此今人分配住房十分重视究竟有多少“使用面积”。当然他也应该知道,倘若没有“建筑面积”,那么“使用面积”也便不存在了。再把这个实例提高到一般来说,《老子》就作出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结论。
又如欧阳修的名作《五代史伶官传序》,其中反对天命论的彻底性不仅比不上后世的唯物论,甚至还比不上某些先秦思想家。文中所讲的“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也很一般化,近似“老生常谈”。但欧阳修在论证这些道理的时候,却用了生动的事例,并以富有感情色彩的笔墨表述了他的深刻体会,于是这篇文章便也能打动人心。“人心”这个东西有时很冥顽不灵,往往需要从各个角度、用各种方式来打动它,方能形成比较牢固的正确认识。正因为如此,所以说“真理是不怕重复的”,只要不是简单的重复就行。
第二个层次是传统文化中有些思维经验,直到现在尚未见有更为高深、准确的理论可以取而代之,这就显然更表现了有中国特色的独创性,因而不但有用,而且大有研究之必要。这种思维经验在中国思想史中是不乏其例的(如儒家学说中有利于调节人际关系的思想),但为了更少疑义而易于论述,不妨以中国艺术史中的思维经验为例。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以“气韵生动”为绘画“六法”之首,从那以后,中国画家无不追求“气韵”,中国有经验的欣赏者也都能从优秀的画作中感知“气韵”,这说明“气韵”作为一种美的表现的确存在,然而至今无人能说清楚它究竟是什么,以及如何能达到“气韵生动”。推而广之来看,像“气韵”这样在中国艺术史上频繁出现的独特概念无虑数十。每一个概念都像一把钥匙,有可能打开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美学体系的宝库,那真是大大有用有益的事情。
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用有益的东西,加以挖掘、筛选、阐释与发扬,便是国学的任务。这个国学的概念,其内涵比旧的以“整理国故”、考校古籍为主的“国学”是大得多了;研究的动机也不完全相同。因为从前研究“国学”有逃避现实的因素在,现在研究国学则是面向现实的。因此新的国学研究必须大大增加对现实有用有益的内容,以利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的建设;国学的发展也必将因此而获得新的强大的生命力。但新的国学研究既然有艰巨的去伪存真、去芜存精的任务,那就必须充分继承和发扬从前“国学”研究中那种求真求实、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也必须充分利用从前“国学”研究中的正确方法与丰富成果。
国学要真正能对现实有用,看来一方面不能对传统文化采取“玩儿”的态度,更不能把它当作“模特”,常常穿了不断变化的“时装”来表演;但另一方面恐怕也不能一味强调“坐冷板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因为任何学问要对现实有用,都必须了解现实,甚至还要转变观念,才能使真才实学与客观实际挂钩对口,从而有的放矢地解决实际问题。
(选自《金开诚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
小题1:对于至今无人能说清楚“气韵”究竟是什么,以及如何能达到“气韵生动”,这一现象中蕴涵的道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文化中有些经验,直到现在尚未见有更为高深、准确的理论可以取而代之。
B.“气韵”和“气韵生动”这些独特概念只可感知,难以具体去表述。
C.中国画家无不追求“气韵”,以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D.“气韵”是一个美的表现,它只能存在于中国特色的美学体系中。
小题2:下列属于新的国学研究必须大大注意的方面是(   )
A.充分继承和发扬从前“国学”研究中那种求实求真的优良学风。
B.充分利用从前“国学”研究中正确方法与丰富成果。
C.必须了解现实,转变观念,有的放矢地解决实际问题。
D.彻底改变旧的国学研究中以“整理国故”、考校古籍为主的研究方式。
小题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国学”的概念有三:整理国故;考校古籍为主;研究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包括传统典籍)。作者持第三种说法。
B.作者认为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思维经验,大多数都是古人的独特感悟,具有独创性,今人理论难以取而代之。
C.作者主张国学研究要对现实有用,因为“知识能用才是力量”。
D.新的国学研究必须了解现实,甚至还要转变观念,才能使真才实学与客观实际挂钩对口,从而有的放矢地解决实际问题。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深夜搭便车的女人
约翰·西曼
20年前,我开出租车为生,这是一种适合我这种不想有一个老板管着的人过的生活。当时我没有意识到,其实那也是一种责任。
我开夜班车,于是我的出租车成了一个流动的忏悔室。那些不知姓名的乘客们坐上车,就在我身后讲述他们的人生。我遭遇过各式各样的乘客,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一个搭我便车的女人。
凌晨2:30,我开车到一座大楼下,大楼一片漆黑,只有一楼的一个窗户射出微弱的灯光。这种情形下,多数司机都是按一两下喇叭便开车离去。但我曾见过许多虚弱无力的人,坐出租是他们唯一能依靠的交通工具。除非我确实感到了危险的气息,否则我都要去敲敲门。我告诉自己,那个乘客可能是需要我帮助的人。
“等一下。”屋里传来一个虚弱、苍老的声音。经过好一阵等待,门开了,一个80多岁的瘦小女人站在我面前,身着一件印花裙,头戴一顶帽子,帽子上别着一层面纱,活像20世纪40年代电影中的人物。
她身旁放着一个很小的尼龙手提箱。
“你能帮我把箱子搬到车里去吗?”她问。我把手提箱放到车上,然后返回去扶那位老人。她挽住我的手,慢慢走向了车子,嘴里一直不停地感谢我肯帮助她。
“这没什么,”我告诉她,“我只是希望别人也能这样对待我的母亲。”
“噢,你真是个好男孩。”她说。
我们坐进车后,她给了我一个地址。然后问道:“你能开车经过市中心那里吗?”
“那不是最近的路线。”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噢,我不介意。”她说,“我不着急,我要去一个养老院。”
我看了看后视镜,她的眼里有什么在闪烁。“我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亲人了,”她继续说道,“医生说我的日子不长了。”
我平静地伸出手,关掉了计价器,问她:“你想走哪条路线?”后面的两个小时里,我们驱车穿过了整个城市。她指给我看一座大楼,她曾经做过那里的电梯管理员。我们经过了一个社区,她和丈夫新婚时就住在那里。她还让我在一个家具仓库前停了会车,那里曾经是个跳舞场,当她还是个女孩子时,曾在那里翩翩起舞。
有时她会叫我在某栋楼房或者某个街角减速,然后只是默默地坐在那里,盯着窗外的一片黑暗。当太阳的第一缕光芒穿过地平线时,她突然说:“我累了,我们走吧。”
我们沉默地驶往她给我的那个地址,那是家养老院。“我应该付给你多少钱?”她一边问,一边伸手掏钱包。
“一分钱都不用付。”我说。
“你也得过日子呀。”
“我还会遇到其他的乘客。”
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我拥抱了她。她也紧紧地抱着我。
“你为一个衰老的女人带来了片刻的欢乐。”她对我说,“谢谢。”
我握了握她的手,走向了那朦胧的黎明阳光。在我身后,门“嘭”的一声关上了。那是一个代表生命结束的声音。
那天我没有再载别的乘客。我漫无目的地行驶在大街上,陷入深深的思索:假如那个女人碰到一个脾气糟糕的司机,或者一个因为夜班即将结束而显得不耐烦的司机呢?如果我拒绝载她,或者当时只是鸣了一次喇叭就扬长而去呢?
我想这一生中还没有发生过比这个夜晚更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习惯于认为,生活的意义在于那些精彩的时刻。但精彩的时刻总是带着旁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外表,不知不觉来到我们的身边……
小题1:小说中的“我”有哪些性格特点?试作简要分析。(6分)
答:                                                                        
                                                                            
                                                                            
                                                                            
小题2:联系上下文,说说画线处的外貌描写表现了“老妇人”什么样的心理。(4分)
答:                                                                         
                                                                            
                                                                            
                                                                             
小题3:在小说结尾处有这样的一句话:“我想这一生中还没有发生过比这个夜晚更有意义的事情。”请结合全文,从三个角度探究故事所蕴涵的意义。(每个角度不少于40字)(7分)
答:                                                                        
                                                                            
                                                                            
                                                                         
小题4:下列对这篇小说理解和分析,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我”是一个出租车司机,小说通过“我”的故事,告诉人们“我”曾经是个不负责任的人。
B.“我的出租车成了一个流动的忏悔室”,“我”常常在出租车里为自己的往事忏悔,也听别人的忏悔。
C.“我平静地伸出手,关掉了计价器”,表明 “我”听到老人身患重病,孤身一人,已决定不收车费。
D.“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我拥抱了她,她也紧紧地抱着我。” “我”拥抱老人,是出自同情,想给孤独的老者一点温暖和慰藉;老人拥抱“我”,是出自内心的感动,表达对“我”的感激之情。
E. “小说中的“老妇人”虽然只是一个普通妇女,但她在进养老院前仍然想回首一下过去。门“嘭”的一声关上了之后,“老妇人”最后对别人绝望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