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扬州慢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18 期末题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选自《宋词鉴赏辞典 》)
1、具体赏析词上阕中的对比手法及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全词,说说“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一句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用昔日的“名都”对比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来对比今日的一片荒芜景象――“尽荠麦青青”。在对比中寄托了作者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今日残破荒凉景象的哀思。(意对即可)
2、呼应上阕,赞杜郎的俊赏,旨在表现扬州昔日的繁华。展开想象,设想才华横溢的杜牧故地重游定会惊骇,意在凸显今日名都的残破。词人还有以杜牧自况的意思,杜牧心惊的形象,也是词人“黍离之悲”的形象。(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扬州慢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问题。中夜起望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声。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这首诗的诗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本诗意境,分析“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好事近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书边事
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 长愿向南流。
  注:①唐朝自肃宗以后,河西、陇右一带长期为吐蕃所占。大中十一年,吐蕃将尚延心以河湟降唐,其地又全归唐朝所有。自此,唐代西部边塞地区才又出现一度和平安定的局面。
(1)首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诗看,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 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1)这首诗开头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是怎样运用反衬手法来抒发诗人的情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1、诗题为“秋词”,那么,作者在诗中写了哪些景象?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在构思立意和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