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三衢道中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①泛,乘船(1)这首绝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03 期中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①泛,乘船
(1)这首绝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这种心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评价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读来却耐人寻味”。试以“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为例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山行时的愉悦欢快的心情。诗人是通过景物描写和自己的活动来表现出这种心情的。先说写景,首先是“睛”宇,在黄梅雨季能有“日日晴”岂不喜出望外?其次是一路的“绿阴”。日日晴则必然骄阳当空,有了绿阴就凉爽得多,走起路来也轻松得多,此二可喜也。三是“黄鹂四五声”,“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更使诗人感到高兴。诗人的“泛尽却山行”这一活动不但打破了一味写景的单调。还表现出诗人欢快的心情。(意对即可)
(2)“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两句,描写了旅途中的新鲜感受:山路上,夹道绿阴,似乎和不久来时所见没有什么两样,但绿阴丛中。时而传来几声黄鹂的鸣啭,却是来时路上未曾听到过的。这“不减”与“添得”的对照,既暗示了往返期间季节的推移变化-一-已经从春天进入初夏。也细微地表达出旅人归途中的喜悦。本来。在山路上看到的绿阴繁翳。听见黄鹂鸣啭,可以说是极平常的事。如果单就这一点着笔,几乎没有什么动人的诗意美,但一旦在联想中织进了对“来时路”的回想和由此引起的对比映照,就为本来平常的景物平添了诗趣。(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三衢道中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①泛,乘船(1)这首绝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张籍《酬朱庆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近试上张水部
(唐)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 朱 庆 余
(唐)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床余平日深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1、从两诗的内容上看,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他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田黄雀行
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削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泉下谢少年。
1.这首诗抒写了一则寓言故事,请简要概述故事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叙说寓言故事之前。为什么要写“利剑不在掌”一句?你怎样理解前四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退隐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依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
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1)此曲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有人说用得好,请说说好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问题。 寒食中寄郑起侍郎
[宋]杨徽之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注:写于宋太祖代周称帝之初,同在周朝任职的杨徽之与郑起都被贬到边远地方做小官。
1、纪昀称这首诗“情韵并佳”,诗歌的颔联由于画面别具一格颇受世人赞赏。颔联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此中寄寓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说“地迥楼高易断魂”,“断魂”形容极度伤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人“断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勘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