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水口行舟(宋)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涵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画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
(2)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触景生情”),对比(或“对照”“呼应”)。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止。(或“人生道路总不会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就能达到青山绿树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意思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水口行舟(宋)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1)历代咏风的诗很多,如梁元帝、唐太宗的《咏风》诗,无非是飘香、舞袖、绕梁而已。请简述你对这首诗的立意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具体分析写风的活动采用了怎样的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对《登高》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练的语言,描写了秋天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
B.颔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
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这是《秋兴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各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
A.玉露:秋天的霜露,白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B.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萧森:萧瑟阴森。
C.兼天涌:波浪滔天。塞上:指夔州的山。接地阴:风云盖地。砧:捣衣石。
D.故园,此处当指夔州。催刀尺:指赶裁冬衣。
3.秋天和大江是杜诗中最常见的意象,《秋兴八首》也以此为主体意象。这里所选的第一首即为领起之作,试分析此诗是如何借这两个意象表达情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这首诗于绵丽之中隐含着诗人的悲愤,不可以艳诗视之,诵读时既要有韵致,又不能流于轻浮。请你试分析这首诗的读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善于在叙事诗中塑造人物的形象,这是首什么体裁的诗?它是用怎样的表达方式塑造王昭君这个人物形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本诗中诗人是如何寄托情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3题。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时间氛围。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空山”之“空”,含有宁静之意。
B.颔联描画了幽清明净的自然图景。诗人是心志高洁的人,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C.颈联描画了一幅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浣衣女子结伴归来,竹林中传出一阵喧笑,溪中莲花动荡,那是渔船在沿水下行。
D.《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尾联反用其意,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春暖花开,春意正浓,景色可人,王孙们可随意停歇,自可留在这洁净淳朴的山中。
2.苏轼称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诗有几幅画面,请找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A.描写了六幅秋山晚景图
B.描写了五幅秋山晚景图
C.描写了四幅秋山晚景图
D.描写了三幅秋山晚景图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颈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
B.诗中,“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C.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D.“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先写“竹喧”“莲动”,再写浣女、渔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