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昭君怨梅花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1)这是一首咏梅词,...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昭君怨
梅花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这是一首咏梅词,明代杨慎称其“兴比甚佳”。试将上片一、二两句改写成白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主题是“梅花”,上片三、四两句为什么写竹?(即对写梅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片末两句说的“两地”是指哪两地?这两句表现了梅花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说是花么,春天还未到;说是雪呢,却又香得出奇。
(2)以疏竹为衬托,在绿竹掩映之中,一树寒梅,更显胜境超然;以竹节的挺拔烘托梅花的品格,更能突出梅花凌霜傲雪的形象。(关键词:衬托或陪衬、烘托)
(3)指“竹篱茅舍”和“玉堂琼榭”两地;这两句表现了梅花“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情操。(前一问不能回答成“冷落竹篱茅舍”和“富贵玉堂琼榭”;后一问也可答“纯洁而又傲岸”或“不嫌贫爱富”的品质)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昭君怨梅花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1)这是一首咏梅词,】;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注]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撚(niǎn):持取,捻弄。
(1)上片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杏花春雨江南。
B.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月的名称甚多,其中有:①初月②凉月③晓月④明月⑤新月。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寻章摘句老雕虫,_______当帘挂玉弓。
②晴云如擘絮,_______似磨镰。
③_______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④_______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⑤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_______共潮生。
A.③②⑤④①
B.②①③④⑤
C.③⑤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望海潮》,回答问题。
(1)“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中的加粗词语对句意的表达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在题材上有何特点?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雨霖铃》,回答下列问题。
(1)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必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请根据这一说法分析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情与景。(不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全词的结构、词中情感与词的语言特色有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雨霖铃》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柳永在汴京仕途失意,内心充满惆怅,决计离京赴外地。但一想到要与恋人分别,将失去爱的慰藉,便觉凄苦万种,无以名状。
B.全词基调极其低沉。词人又善于借助人物与神态来烘托心情,如“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使低沉的基调更显低沉。
C.词人擅长移情于景,擅长渲染氛围,使人物情感明朗化。像“兰舟催发”就是情化了语言,产生了鲜明的美学价值和诱人的魅力。
D.诗人充分发挥想象,进行了精心的构思:上阕面对秋天的傍晚,写出实事、实景、实情;下阕设想别后情景,无疑为虚写。全词正是运用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塑造了完美意象,提高了艺术品位。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