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忆秦城 咏桐李清照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忆秦城 咏桐
李清照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注:本词作于南渡之后。
(1)简析叠句“梧桐落”的表现力?(4分)
(2)有人认为“断香残酒情怀恶”是直接写作者“情怀”的,说说你的理解。(4分)
答案

(1)叠句“梧桐落”,强调落叶在词人精神、感情上造成的影响。落叶像无边愁绪,飘落心上;风声像锋利钢针扎在心上。(2分若答“点题,强调秋天的到来”这类表层意思或“作用”给1分)诗人触景伤怀,引出“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国破家亡痛,背井离乡愁,都涌上心头。(2分)
(2)其一:同意这种说法,(1分)理由:该句贯穿和笼罩全篇的感情。(1分)“乱山平野烟光薄”的景色,使词人倍感“情怀恶”,而“情怀恶”更增添了秋日黄昏“梧桐叶落”“心还寂寞”的萧索冷落和不尽苦衷(或道出了词人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2分)其二:不同意,直接“情怀”的是“又还寂寞”。(1分)理由:该句突出表现词人失去亲人和故乡长期积郁的孤独之感、亡国亡家之痛等复杂难言的心情;(1分)这一笔抒情统领全诗之景,皆体现寂寞之心,含蓄而深沉,尤其是“又还”一词是全词境界的概括和升华(使全词意境蕴涵深广)。(2分)(言之成理,答出一个方面即可)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忆秦城 咏桐李清照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下列问题。(8分)
点绛唇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1)首句“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中的“愁”字贯穿全词,请具体赏析。(4分)
(2)明代陆云龙在《词菁》中称道此词是“泪尽个中”,《云韶集》也盛赞此作“情词并胜,神韵悠然”。请从“情、词(炼字、字词等)”两个角度分析说明。(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宋]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技。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①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节。②华胥梦:传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该国社会繁荣祥和。
(1)从对比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本诗。(4分)
(2)这首词第二句中的“惊”字能换成“见”字吗?为什么?(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元曲,然后回答问题。(9分)
天净沙 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清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有人评价说: “一点飞鸿影下”显示了白朴的写作技巧,请简析。(4分)
(2)《天净沙·秋》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作品内容作简要赏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9分)
浪淘沙·云藏鹅湖山 
章谦亨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
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与天一样白漫漫。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
注 ①六丁:道教中的火神。
(1)有人说,“偷”字在词中最为传神,试加以分析。(4分)
(2)作者观赏鹅湖山时的心情怎样?试作简要赏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波媚
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③,应待人来。
注 ①这首词写于陆游四十八岁在南郑(今属陕西)任上时。南郑是当时抗金的前线。高兴亭,在甫郑城的西北,正对当时在金占领区内的长安南山。②烽火;此指报前线无事的平安烽火。③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均为唐代长安的名胜。
(1)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绪?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词。(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