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对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A.开头两联赞美李白的诗...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对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A.开头两联赞美李白的诗清新、俊逸,卓异不凡。
B.第三联写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抒发浓重的离情。
C.末联写作者回忆过去与李白把酒论诗的情景。
D.这首五律诗,从赞美诗发端,以“论文”收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转折自然,用语隽永。

答案

C
解析

(不是“回忆过去”,而是希望将来有机会与李白再把酒论诗。)
核心考点
试题【对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A.开头两联赞美李白的诗】;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读下面唐无名氏的《水调歌》(古代乐曲名),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
A.一、二两句写黄昏至星夜军营极目所见。地面辽阔荒远,日落星出,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的静谧。
B.第三句陡转,点出军情。幽深的静夜,突然升起几处报警的烽火。“几处”突现了军情的紧急,给人以突兀、危迫之感。
C.第四句写军营的反应。警报传来,战士们迅速将军营连成一片,擂响鼓鼙,立即出战迎敌。“鼓鼙”二字突现了将士行动之神速,戒备之森严。
D.全诗以纯客观的笔调写景叙事,采用层层渲染烘托的艺术手法,造成环境气氛上的有张有弛,形成起伏跌宕,读来扣人心弦。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对下面这首《渡桑干》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注:咸阳在并州西面,相距数百公里;桑干河在并州北面约二百公里处)
A.第一句写诗人远离家乡咸阳,在并州已经住了整整10年。
B.第二句写10年来,诗人虽然日夜盼望能重返故乡,但始终仅仅盼望而已。
C.最后两句通过“渡河”、“回首”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重返故乡的绝望心情。
D.这首诗的成功在于运用形象、含蓄的表达技巧,抒发了诗人对客居地的热爱情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面唐朝诗僧景云《画松》诗,选出后面分析不确切的一项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忆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A.第一句写见到画松,立即为之打动,觉得完全像一棵真松树。“一似”二字表达出一种惊奇之感。
B.二、三四句写诗人沉思凝想去把握画境。当画境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得到印证时,诗人获得了一种顿悟的极大乐趣。
C.诗人用秀丽奇险的东南名山天台山上的松树与“画松”进行对比,表现画松的苍老遒劲。
D.作为题画诗,本诗独具一格,未对画松作实在的形状描摹,而纯从观者的心理感受生活体验来写,从虚处传画松之神,既写出了欣赏活动中的诗意感受,又表现了画家的艺术造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对下面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A.作者在诗中用一“秋”字,主要是为了交代送别友人的季节。
B.“江南”、“江北”在诗中有照应作用,突出了江水阻隔。“望”字传出思念之神态。
C.第四句写望中所见,给人以孤独、寂寞、空虚的感触。“水悠悠”暗含着无限的思念之情。
D.诗作者把对友人的真挚感情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做到了言尽而意无穷。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兰溪棹歌
戴叙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A.首句使人想象到月挂梢头,光泻兰溪,细绦弄影,溪月相映增辉的情景,“凉月”点明秋雨过后凉爽宜人的气候。
B.次句用“镜”喻溪水,暗示出月光的明洁,溪水的平静和清澈,诗人用“镜中看”三字直接描写夹岸青山的景色。
C.三、四两句写溪上渔人欢乐的捕鱼场面。几天雨后,溪水猛涨,鱼群联翩而来,竞调皮地涌上溪头浅滩,怎不令人高兴?
D.这首诗前面两句写静景,后两句写动景,不见一个“人”字,不写一个“情”字,读来却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情意盎然。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