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对下面诗歌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推窗   袁枚连宵风雨恶,蓬户不轻开。 山似相思久,推窗扑面来。A.这首诗抒写诗人傍晚雨霁风止后推窗一...
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对下面诗歌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
推窗   袁枚
连宵风雨恶,蓬户不轻开。 山似相思久,推窗扑面来。
A.这首诗抒写诗人傍晚雨霁风止后推窗一刹那间的感受。
B.诗人是那样急不可耐,雨止后立即“推窗”,先一睹青山之风采,而青山亦似解人意,好像早在窗前等候,诗人窗才推开,它们便扑面而来。
C.“相思久”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令青山亦起相思之意,则山就更值得诗人眷念了。
D.写山能“扑面来”,又化静为动,更显得山具有灵性,富有生活情趣。最后两句生动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由衷喜爱。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A中应为清晨雨霁风止后推窗一刹那间的感受,而不是傍晚。“连宵”可以看出下了一整夜雨。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诗词的大体的意思,还要善于挖掘隐形的知识点,题支中的每一个地方都要推敲,认真思考,不要陷入了出题人的圈套。
核心考点
试题【对下面诗歌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推窗   袁枚连宵风雨恶,蓬户不轻开。 山似相思久,推窗扑面来。A.这首诗抒写诗人傍晚雨霁风止后推窗一】;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茶陵道中
萧立之
山深迷落日,一径窅无涯。
老屋茅生菌,饥年竹有花。
西来无道路,南去亦尘沙。
独立苍茫外,吾生何处家。
【注】①南宋灭亡后,诗人归隐江西老家,这首诗就写于归家途中。②竹,六十年一花,花后则枯,以为荒年之兆。
小题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首联“迷”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分)
小题2: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小题3: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小题1:诗的第三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4分)
小题2: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8分)
雨过山村
唐 ·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庭中栀子花。
小题1: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前两句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景象?(4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现代诗歌阅读(每题3分,共6分)
双桅船
1979年8月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小题1:对诗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
B.“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一句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
C.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诗人主张为了理想可以暂时舍弃爱情。
D.全诗的目的在于描写一只靠岸的双桅船,同时表现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
小题2:对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
B.“岸”象征着女性渴望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的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编织在一起。
C.“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组成一幅完整的静态的画面,而在它们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心。
D.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含的感情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虚堂   寇准
虚堂寂寂草虫鸣,欹枕难忘是旧情。
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
   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因刚直不阿,两次罢相。
小题1:本诗一、二句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做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本诗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