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南乡子·送述古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南乡子·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小题1:“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一句意蕴深厚,试做赏析。(5分)
小题2:词的下片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

小题1:运用拟人和衬托的手法,(1分)以客观无知之塔,来衬托词人主观之情。“谁似”二字,既意喻词人不像亭亭耸立的塔一样,能够目送友人远去而深感遗憾;(2分)又反映了词人不像塔那样无动于衷地迎客西来复送客远去,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离去的无限伤感。(2分)
小题2:晚风凄清,枕上初寒,残灯斜照,微光闪烁,(2分)这些意象的组接,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烘托了作者的凄凉孤寂心境。(2分)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2分)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起首两句写词人对陈襄的离去特别恋恋不舍,一送再送,直到回头不见城中的人影,而那临平山上亭亭伫立的高塔似乎翘首西望,不忍郡守的调离。这种从眼前实景落笔而展衍开去与由景入情的写法,不仅使人感到亲切,而且增加了作品的深度。接下来三句写临平山上的塔,仍就眼前景物落笔,实则是以客观的无知之物,衬托词人主观之情。“谁似”二字,既意喻词人不像亭亭耸立的塔,能目送友人远去而深感遗憾,又反映了词人不像塔那样无动于衷地迎客西来复送客远去,而为友人的离去陷入深深的哀伤之中;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迎友人来杭又送友人离去的实际。
点评:鉴赏诗歌的语言,要将诗歌的语言散文化,涉及到表现手法的要点出来,这些表现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也要说清楚。
小题2:试题分析:下片写词人归途中因思念友人而夜不成眠。晚风凄清,枕上初寒,残灯斜照,微光闪烁,这些意象的组接,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烘托了作者的凄凉孤寂心境。末句“秋雨晴时泪不晴”,用两个“晴”字把雨和泪联系起来,比喻贴切而新颖,加强了作者思念之苦的表现,读来叩人心扉,令人叹婉不已。
点评:鉴赏诗歌的意境,其实就是将诗文中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意象一一找出来,然后看这些意象组成了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南乡子·送述古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小题。(11分)
凤凰台次李太白韵 
【北宋】郭祥正
高台不见凤凰游,浩浩长江入海流。
舞罢青蛾①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
风摇落日催行棹,潮卷新沙换故洲。
结绮临春②无处觅,年年荒草向人愁。
【注释】①青蛾:指南朝陈后主宫廷里的年轻歌妓。②结绮临春:指陈后主营造的结绮阁、临春阁。
小题1:诗中的“凤凰台”位于今日的       (古称金陵)。标题中“次……韵”是古人作应和诗歌的一种格式,请仔细观察这首诗的形式特点并调动你的阅读积累,理解“次韵”特点。
                                                                       
                                                (4分) 
小题2:选出对作品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 (3分)
A.首联以“浩浩”“入海”的眼前景来突出长江的气势和不朽,与下联衰败的人事形成鲜明对照。
B.颔联写当年宫中歌妓随陈后主一起被掳离故国,而战争留下的累累白骨依旧埋在江边古墓中。
C.尾联写陈后主华美坚固的楼阁已无迹可寻,人们只能年年在楼阁故址向荒草诉说不尽的愁意。
D.从韵脚和“现实—怀古—现实”的思路看,作品既符合“次韵”的要求,又融入诗人的独特感受。
小题3: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潮卷新沙换故洲”一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南海旅次
曹 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小题1:从前两联看,诗人的归思为什么“不易裁”?  (3分)
小题2:颈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
小题3:请赏析尾联的妙处。(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韵次石湖书扇
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
张谓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小题1: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试结合内容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根据课本所选的《氓》这首诗,完成小题。
小题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和注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匪我期(yǎn)女也不(过失,差错。)
B.子无怒(qiāng)以我贿迁(贿赂。)
C.淇水汤(tāng)体无言(怪罪。)
D.车帷裳(jiān)自我尔(到,往。)
小题2:下列各项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C.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D.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小题3:下列各项对《氓》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氓》描写一个被遗弃的妇女的不幸遭遇和她对负心人的强烈怨恨,反映了夫权桎梏下妇女的悲惨命运。诗中女主人是个敢爱敢恨、果断坚强的妇女。
B.《氓》第三章写女主人公对惑于爱情而不能自持的悔恨,运用了《诗经》六义中“赋”的手法,自然、贴切而又形象地表达了女主人公对少女的告诫。
C.《氓》的男主人公是一个卑鄙、无信的伪君子形象,他趁着卖布的机会,诱骗对她一见钟情的女主人公与之约定婚期,后又无情地把她抛弃。
D.《氓》这首诗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蕴含着强烈的感情,是带有自叙传性质的抒情长诗,也是我国浪漫主义抒情诗歌的源头。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