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柳枝词郑文宝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赠黄鲁直徐积不见故人弥有情,一见故人心眼明...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柳枝词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赠黄鲁直
徐积
不见故人弥有情,一见故人心眼明。
忘却问君船佳处,夜来清梦绕西城。
【注】黄鲁直:即宋代诗人黄庭坚。
小题1:两首诗都表达了别离的主题,但抒发情感的方式不同。请结合诗句分别对两首诗的抒情方式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载将离恨过江南”和“夜来清梦绕西城”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赏折。(4分)
答案

小题1:(4分)郑诗间接抒情,委婉含蓄。诗人与朋友酒兴正酣之时,“画舸”却不识趣地起锚了,作者借埋怨“画舸”来表达不忍与朋友分离的感情。徐诗开门见山,直抒胸臆。“不见故人”和“一见故人”两句对比鲜明,直接表达作者与朋友相见后眉开眼笑的欣喜之情。
小题2:(4分)“载将离恨过江南”用了拟物的修辞方法,用“载”字把无形的离愁搬上了船,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的难分难舍之情。(“拟物”1分,分析1分)“夜来清梦绕西城”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梦”拟人化,写诗人对友人的相思之情,忘了问朋友的船泊于何处,自己的梦魂整夜在西城一带寻找。(拟人1分,分析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文学作品的抒情方式,无外乎两种:一种含蓄委婉的,一种是直抒胸臆。分析这两首诗,不难看出郑诗抒情委婉,借埋怨“画舸”来抒发离情别绪;徐诗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欣喜之情。
小题2:
试题分析:郑诗用用“载”字把无形的离愁搬上了船,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的难分难舍之情。属于拟物的手法;徐诗则是把“梦”拟人化,写诗人对友人的相思之情,属于拟人手法。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柳枝词郑文宝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赠黄鲁直徐积不见故人弥有情,一见故人心眼明】;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苏轼
霜馀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咽。佳人犹唱醉翁词①,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②波底月!
注释:①“醉翁词”是指欧阳修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知颍州到晚年退休居颖州时所作的词。②“西湖”,词中指颍州的西湖。
小题1:词中“空听潺潺清颖咽”一句中哪种用了修辞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小题2:请简要赏析词的最后两句。(4分)
小题3:“佳人犹唱醉翁词”言简而意丰,词美而情深,诸君回顾《醉翁亭记》,细品本词,探究欧公形象。(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南歌子•过严关  
张孝祥
路尽湘江水,人行瘴雾间。昏昏西北度严关。天外一簪初见,岭南山。 
北雁连书断,秋霜点鬓斑。此行休问几时还。唯拟桂林佳处,过春残。
小题1:这首词是如何描写岭南山的特点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3分)
小题2:这首词反映了词人复杂的内心情感,请结合词的下片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 ①秋娘渡与泰娘桥:都是吴江地名。②银字笙:笙上用银作字以表示音色的高低。③心字香:褚人获《坚瓠集》:“按心字香,外国以花酿香,作心字焚之。”
小题1: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春愁”的具体内容。(4分)
小题2:前人评论蒋捷的词“语多创获”,请结合最后三句分析其用语之精妙。(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水村闲望
俞紫芝
画桡两两枕汀沙, 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闲居眠藕叶,  鹭鸶别业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  野旆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真水墨, 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①桡,船桨,指代船。②芜,野草。③赊,语助词。④别业,原意为别墅,此指白鹭栖息的地方。⑤绷,绣出的画面。
小题1:全诗诗眼是哪个词?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此诗是俞紫芝隐逸扬州时所作,试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纵笔三首(其一)
苏轼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注:《回乡偶书》作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贺知章于是年辞官归乡,时已86岁。《纵笔三首》作于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苏轼此时由惠州再贬儋州(今湖南儋县),时年62岁。
(1)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儿童”这一意象在两首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