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孤雁二首(其二)崔涂几行归塞尽,念而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注:矰缴,(z...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雁二首(其二)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而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注:矰缴,(zēng zhuó)古代射鸟用的栓着丝绳的箭。
小题1:这首诗题为“孤雁”,“孤”是全诗的关键。可是诗人只在最后一句才点出这个字。你认为诗中除了首联的“独”字以外,还有哪些地方表现出“孤”字?试举两例说明。(4分)
小题2:颈联“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2分)
小题3:尾联“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写出了诗人哪两种心理?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4分)
答案

小题1:“暮雨相呼失”的“失”,意为失群。在傍晚的冷雨中,它长鸣着呼唤伙伴,可是哪里能找得到。
“寒塘欲下迟”的“迟”,它想在一处寒塘歇歇脚,由于身孤影单,胆怯心疑,迟迟不敢下落。
“关月冷相随”的“冷”,它飞越层层关山、重重险塞时,只有冷寂的月光与之为伴,倍感孤独。
小题2:颈联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这两句诗写孤雁穿云随月,振翅奋飞,然而依然是凄凉寂寞。其中的一“低”一“冷”,是用云低月冷来衬托孤雁的形单影只。从而有力地突出了孤雁行程的艰险,心境的凄凉。
小题3:第一句是安慰(安慰孤雁,也安慰自己)第二句是担心(孤飞独行的险恶),从而表现了诗人漂泊异乡、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诗人除了直接描写孤雁之“孤”以外,还加上了自己的想象:暮雨中的相呼而失,寒塘上的欲下而迟,飞行中的云低月冷,都是孤单的结果和表现。共要求答出两点,每答对一点,2分,分析恰当1分。
鉴赏诗歌的语言时,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结构特点:
⑴语序颠倒。诗歌中的倒装也称“倒文”,主要是为了照顾诗句的平仄和押韵,有时是为了照顾对仗。但倒装以后,常常起到强调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换位、定语挪前或移后、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等。
⑵叠词对句。叠词对句的使用能增强诗歌语言的韵律感,起到了强调语意的作用。
⑶特殊结构。古诗词中词语错位、语句跳跃、成分省略,特别是省略动词的句式常常会产生特别的艺术效果。例如连用多个意象名词,省去常规句中的动词,能让描写更像是特写镜头,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其次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
再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的方法,并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
小题2:
试题分析:“表现手法”如答成“烘托”亦可。该题设问具体,切入口较小。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答题规范:
⑴提问方式:①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②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艺术手法、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⑵答题思路: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感情。
⑶表达格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小题3:
试题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评价时,就要着眼于⑴理解诗歌的内容与主旨;⑵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⑶明确诗歌的社会意义(积极意义和局限性);⑷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高雅或是庸俗、奋发还是颓唐等。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孤雁二首(其二)崔涂几行归塞尽,念而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注:矰缴,(z】;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6分)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小题1:词中记述了诗人与参寥的哪些交游活动,请加以概括。下片蕴含了词人什么思想感情?(3分)
                                                                                            
小题2:“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一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九 日
杜 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①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注】①竹叶:竹叶青酒。
小题1: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
                                                                                           
小题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秋日酬王昭仪
汪元量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已,碧玉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
注释:①汪元量:南宋末人,以善琴供奉内廷。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
②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 
③碧玉:“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乐苑》)
④劲气:寒气。
小题1:“愁”是这首诗的诗眼,诗的首联、颔联是如何表现这种浓愁的?(4分)
                                                                                                              
小题2: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元曲,完成后面题目。
晨 起
[元]张养浩
恋枕嫌多梦,开帘曙色迷。鹤寒依户立,猿馁近厨啼。
蹴石泉鸣屋,吞烟树隐堤。村居真可喜,触处是诗题。
[注]元至治元年(1321),张养浩因上《灯山疏》批评皇帝奢侈而触怒了元英宗,为避祸辞去参议中书省事职务,归隐故乡。
小题1:请简要分析诗人晨起前后不同的心情。(4分)
                                                                                                               
小题2:请简要赏析颔联和颈联景物描写的手法。(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①长安:这里借指被金人占据的北宋故都汴京。②鹧鸪:传说鹧鸪飞必往南,而不北往。
小题1:这首词写了哪些“愁余”的景象?(3分)
小题2:“青山遮不住”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3分)
小题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