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  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01 月考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
  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汉王听之。汉五年,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南,止军,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自守。谓张子房曰:“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对曰:“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汉王曰:“善。”于是乃发使者告韩信、彭越曰:“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使者至,韩信、彭越皆报曰:“请今进兵。”韩信乃从齐往,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至垓下。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诣项王。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注]城父、舒、六等为地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引兵而东归——解,涣散,松弛
B.楚兵食尽——罢,通“疲”,疲惫
C.以舒屠六,九江兵——举,“尽”的意思
D.歌数阕,美人之——和,应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诸侯皆附/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
B.至固陵,信、越之兵不会/秦王还柱
C.楚兵破/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D.不能,事未可知也/哙带剑拥盾入军门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张良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
①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②汉王复入壁,深堑而自守
③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
④大司马周殷叛楚
⑤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⑥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祈,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与汉王订立和约后,就带上队伍回去了,但是汉王接受了张良等人的计谋,言而无信,又发动了战争,最终使项羽陷入绝境。
B.张良献计,如果合力击楚,打败楚军之后,从陈县往东至海滨一带地方给彭越,睢阳以北至谷城的地方给韩信,终于使彭越、韩信出兵击楚。
C.霸王别姬时,项羽被围垓下,四面楚歌,军情何等急迫!而司马迁却以舒缓的笔调去写项羽夜起帐饮,慷慨悲歌,表现出项羽英雄末路、深情无奈的侠骨柔肠。
D.本文巧于构思,善于将复杂的事件安排得井然有序。在激烈的军事冲突中,插入情意缠绵的悲歌别姬一段,使情节发展急徐有致,节奏疏密相间成趣。
答案
1.C
2.C
3.D
4.B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  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搢绅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未拜命,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臣之所忧,不独经臣,此途一开,类进者众,国家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翌日,贯等相率前诉,谓国家极治,安得此不详语。卢航奏禾狂妄,谪信州监酒。遇赦,得自便还里。
  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蔡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经臣莅其狱,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或谓其失对,禾曰:“祸福死生,命也,岂可以死易不义耶?愿得分贤者罪。”遂坐瓘党停官。
  遇赦,复起知广德军,移知和州。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王黼新得政,禾曰:“安能出黼门下?”力辞,改汝州。辞益坚,曰:“宁饿死。”黼闻而衔之。禾兄秉时为寿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久之,知舒州,命下而卒,赠中大夫,谥文介。 (节选自《宋史·陈禾传》)
  注 ①辟雍:太学名。 ②宦寺:宦官。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亟之远方——窜:放逐
B.留以直臣——旌:表彰
C.国之重事,黜幽明——陟:提升
D.安得此不语——详:详细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禾刚强正直的一组是[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困难|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①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②未拜命,首抗疏劾贯
③论奏未终,上拂衣起 ④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
⑤辞益坚,曰:“宁饿死。” ⑥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解释文中加粗字词。
嬴而不助五国也(     )
②李牧连之(     )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
2、第一段中的“三国”“刺客”“良将”分别指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1-4题。
瞳 人 语   
  长安士方栋,颇有才名,而佻脱不持仪节。每陌上见游女,辄轻薄尾缀之。清明前一日,偶步郊郭。见一小车,朱茀绣幰,青衣数辈,款段以从。内一婢,乘小驷,容光绝美。稍稍近觇之,见车幔洞开,内坐二八女郎,红妆艳丽,尤生平所未睹。目炫神夺,瞻恋弗舍,或先或后,驰数里。忽闻女郎呼婢近车侧,曰:“为我垂帘下。何处风狂儿郎,频来窥瞻!”婢乃下帘,怒顾生曰:“此芙蓉城七郎子新妇归宁,非同田舍娘子,放教秀才胡觑!”言已,掬辙土扬生。生眯目不可开。才一拭视,而车马已渺。惊疑而返。觉目终不快。倩人启睑拨视,则睛上生小翳;经宿益剧,泪簌簌不得止;翳渐大,数日厚如钱;右睛起旋螺,百药无效。懊闷欲绝,颇思自忏悔。闻光明经能解厄,持一卷,浼人教诵。初犹烦躁,久渐自安。旦晚无事,惟趺坐捻珠。持之一年,万缘俱净。忽闻左目中小语如蝇,曰:“黑漆似,叵耐***人!”右目中应曰:“可同小遨游,出此闷气。”渐觉两鼻中,蠕蠕作痒,似有物出,离孔而去。久之乃返,复自鼻入眶中。又言曰:“许时不窥园亭,珍珠兰遽枯瘠死!”生素喜香兰,园中多种植,日常自灌溉,自失明,久置不问。忽闻此言,遽问妻:“兰花何使憔悴死?”妻诘其所自知。因告之故。妻趋验之,花果槁矣,大异之。静匿房中以俟之,见有小人自生鼻内出,大不及豆,营营然竟出门去。渐远,遂迷所在。俄,连臂归,飞上面,如蜂蚁之投穴者。如此二三日。又闻左言曰:“隧道迂,还往甚非所便,不如自启门。”右应曰:“我壁子厚,大不易。”左曰:“我试辟,得与而俱。”遂觉左眶内隐似抓裂。少顷,开视,豁见几物。喜告妻,妻审之,则脂膜破小窍,黑睛荧荧,才如劈椒。越一宿,幛尽消;细视,竟重瞳也。但右目旋螺如故。乃知两瞳人合居一眶矣。生虽一目眇,而较之双目者,殊更了了。由是益自检束,乡中称盛德焉
  异史氏曰:“乡有士人,偕二友于途,遥见少妇控驴出其前,戏而吟曰:‘有美人兮!’顾二友曰:‘驱之!’相与笑骋,俄追及,乃其子妇,心赧气丧,默不复语。友伪为不知也者,评骘殊亵。士人忸怩,吃吃而言曰:‘此长男妇也。’各隐笑而罢。轻薄者往往自侮,良可笑也。至于眯目失明,又鬼神之惨报矣。芙蓉城主,不知何神,岂菩萨现身耶?然小郎君生辟门户,鬼神虽恶,亦何尝不许人自新哉!”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陌上见游女,辄轻薄尾缀之——尾缀:尾随。
B.目炫神,瞻恋弗舍——夺:丧失。
C.稍稍近之——觇:窥视。
D.友为不知也者——伪:虚伪。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是方栋思过自新表现的一组是(     )
①经宿益剧,泪簌簌不得止
②懊闷欲绝,颇思自忏悔
③久之乃返,复自鼻入眶中
④旦晚无事,惟趺坐捻珠
⑤由是益自检束
⑥乡中称盛德焉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
A、读书人方栋很有才气,但禀性轻浮好色,每次见到路上的女子就有轻薄尾随,意欲调戏。
B、清明节前的一天,方栋在城郊看到一位骑马的女子,于是上前调戏,被该女子下毒手报复,方栋双目被扬进沙土失明,他痛悔不已 。
C、方栋静心思过,早晚无事就诵经修性,一年后万念俱灰,不料在眼中修炼出两个小人来。
D、蒲松龄评论说,那些轻浮之人往往自取其辱,确实可笑,方栋就因此遭鬼神报复。鬼神虽然险恶,但也允许别人改过自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婢乃下帘,怒顾生曰:“此芙蓉城七郎子新妇归宁,非同田舍娘子,放教秀才胡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是益自检束,乡中称盛德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
  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孔子遂行。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五年后)季桓子病,辇而见鲁城,喟然叹曰:“昔此国几兴矣,以吾获罪于孔子,故不兴也。”顾谓其嗣康子曰:“我即死,若必相鲁;相鲁,必召仲尼。”后数日,桓子卒,康子代立。已葬,欲召仲尼。公之鱼曰:“昔吾先君用之不终,终为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终,是再为诸侯笑。”康子曰:“则谁召而可?”曰:“必召冉求。”于是使使召冉求。冉求将行,孔子曰:“鲁人召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是日,孔子曰:“归乎!归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子赣知孔子思归,送冉求,因诫曰“即用,以孔子为招”云。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大司寇行相事——摄:代理
B.羔豚者弗饰贾——粥:通“鬻”,卖
C.季桓子乃语鲁君为道游——周:环绕
D.送冉求,因曰——诫:勉励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孔子坚持儒家治世思想的一组是(     )
①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②齐人闻而惧。
③孔子遂行。
④相鲁,必召仲尼。
⑤归乎!归乎!
⑥即用,以孔子为招。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为政有方,使鲁国上下知礼守序,齐人闻风恐惧。
B.齐人献女乐文马迷惑鲁国君臣,终致孔子离开鲁国。
C.康子没有遵从“必召仲尼”的遗训,舍孔子而改召冉求。
D.门人批评孔子时,他坚决不接受批评,因为他认为自己高贵了,下人也会高贵。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②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③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有子认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事很少见的。
B.“今之孝者,是谓能养”,意思是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就足够了,因此,在孔子看来,赡养父母就是应该给予他们物质上的满足。
C.“色难”指的就是“脸色难”,孔子认为,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长辈和颜悦色。
D.“百善孝为先”,儒家思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孝”,而发展到了孟子,就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人”,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2.根据以上的选段来看,请概括出孔子及其弟子对于“孝”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