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毕训咸《咏史诗》序 张惠言   ①古之为学,非博其闻而已,必有所用之。古之为文,非华其言而已,必有所行之。必其有所用,则二帝三王周孔之道,如...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上海模拟题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毕训咸《咏史诗》序
张惠言
  ①古之为学,非博其闻而已,必有所用之。古之为文,非华其言而已,必有所行之。必其有所用,则二帝三王周孔之道,如工之有矩,不可以意毁也。必其有所行,则发于中而有言,如鼓之有揨(鼓槌),不可外遏也。
  ②呜呼,今之学者,其取于古也略也,其取于己也详矣。六艺之书,仁义礼乐之迹,习之矣,弗求明也;明之矣,弗求通也;通之矣,弗求得也。故曰,其取于古也略。为时文,为辞赋,为诗,以集名者,比屋可数(形容众多)。下者以为名也,上者以求传于后也。就其名而传焉者,不可以论是非,不可以考治乱,而其言也不可止。故曰,其取诸己也则详。
  ③虽然,今之世之所谓达于用者,吾见之矣,必其悍然无忌惮者也。其共笑为迂者,则必稍尝学者焉,笑之甚,则必其学愈甚者焉。今之言之所谓周于行者,吾闻之矣,必其惛然无耻者也。其共怪为谩者,必言之稍文者焉,怪之甚,则必其文愈甚者焉。呜呼,吾不得见古之学矣,吾不得见古之文矣!其有学古之学、为古之文者,将恶乎用之?而恶乎行之?
  ④吾友毕训咸,于古无所不学。志足以立事,才足以致务,而其状悛悛(忠厚)如鄙人,虽与之游者莫能测。不苟为文,唯作《咏史诗》百余首,捊(抨击)讥成败,斟酌道理,皆有条验。呜呼!以训咸之文,求其所学,其有所用而行之也审矣!世方迂训咸,则孰知此诗之非谩乎?(《茗柯文二编》卷上)
1.第②段中的“六艺”,指《易》、《书》、《诗》、《礼》、《乐》、《_____》。
2.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第②段中作者罗列了当时学界的哪些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作者在结尾发出深切感叹的原因是什么?(不要用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全文,简析张惠言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全文,概括本文的写作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春秋
2.读书从古人那里获得的东西很少;写文章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话说得很多。或读书不求明白,明白不求通达,通达了不求有自己的心得;写作用文集命名的很多,下层的人以此想出名,上层的人想以此流传后世,文章内容空洞无用且喜欢长篇大论。
3.那些肆无忌惮的无知之人反而通达被重用;那些有学问有知识的人反而被嘲笑为迂腐;那些周密谨慎的人都是昏庸无耻之人;那些表达文雅的人反而被认为是欺骗。
4.为毕训咸的《咏史诗》作序;抨击当时学界的不良风气;提倡为学要有所用,为文要有所行。
5.首先提出古人为学必有所用、为文必有所行,然后运用生动的比喻来进一步说明这个观点。再罗列当时社会上的虚浮的文风进行抨击;最后指出毕训咸的诗歌是有所用、有所行的。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毕训咸《咏史诗》序 张惠言   ①古之为学,非博其闻而已,必有所用之。古之为文,非华其言而已,必有所行之。必其有所用,则二帝三王周孔之道,如】;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游媚笔泉记
姚鼐
  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崭横若不可径。龙溪曲流,出乎其间。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然。十余里,旁多奇石、惠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泮”也。或曰:“后人求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邀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
  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
  [注]①崭横:山势高峻绵长。②巂(xī):杜鹃鸟。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1)连山数百里( )
(2)有鸣巂( )
(3)山风起( )
(4)游者焉( )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及县治迤平/涵淡澎湃为此也
B.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泮”也/云霞明灭可睹
C.日,姜坞先生与往/方时,予之力尚足以入
D.使鼐之记/身死国灭,天下笑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1)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重点描写沿途的风光而非“媚笔泉”。请对这样的写作思路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属燕。燕王卢绾反,入匈奴,卫满亡命,聚党千馀人,魋结蛮夷服而东走出塞,渡浿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鄣,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故燕、齐亡命者王之,都王险。
  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辽东太守即约满为外臣,保塞外蛮夷,无使盗边;诸蛮夷君长欲入见天子,勿 得禁止。以闻,上许之,以故满得兵威财物侵降其旁小邑,真番、临屯皆来服属,方数千里。
  天子募罪人击朝鲜。其秋,遣楼船将军杨仆从齐浮渤海;兵五万人,左将军荀彘出辽东:讨右渠。右渠发兵距 险。左将军卒正多率辽东兵先纵,败散,多还走,坐法斩。楼船将军将齐兵七千人先至王险。右渠城守,窥知楼船军少,即出城击楼船,楼船军败散走。将军杨仆失其众,遁山中十馀日,稍求收散卒,复聚。左将军击朝鲜浿水西军,未能破自前。 
  天子为两将未有利,乃使卫山因兵威往谕右渠。右渠见使者顿首谢:“原降,恐两将诈***臣;今见信节,请服降。”遣太子入谢,献马五千匹,及馈军粮。人众万馀,持兵,方渡浿水,使者及左将军疑其为变,谓太子已服降,宜命人毋持兵。太子亦疑使者左将军诈***之,遂不渡浿水,复引归。
  左将军素侍中,幸,将燕代卒,悍,乘胜,军多骄。楼船将齐卒,入海,固已多败亡;其先与右渠战,因辱亡卒,卒皆恐,将心惭,其围右渠,常持和节。左将军急击之,朝鲜大臣乃阴间使人私约降楼船,往来言,尚未肯决。左将军数与楼船期战,楼船欲急就其约,不会;左将军亦使人求间郤降下朝鲜,朝鲜不肯,心附楼船:以故两将不相能。左将军心意楼船前有失军罪,今与朝鲜私善而又不降,疑其有反计,未敢发。天子曰将率不能,前使卫山谕降右渠,右渠遣太子,山使不能剸决,与左将军计相误,卒沮约。今两将围城,又乖异,以故久不决。使 济南太守公孙遂往之,有便宜得以从事。遂至,左将军曰:“朝鲜当下久矣,不下者有状。”言楼船数期不会,具以素所意告遂,曰:“今如此不取,恐为大害,非独楼船,又且与朝鲜共灭吾军。”遂亦以为然,而以节召楼船将军入左将军营计事,即命左将军麾下执捕楼船将军,并其军,以报天子。
  左将军已并两军,即急击朝鲜。遂定朝鲜。(选自《史记·朝鲜列传》)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稍役属真番  役属:役使
B、多还走,坐法斩  坐法:犯法被***
C、今见信节,请服降  信节:表示诚信的符节
D、有便宜得以从事  从事:跟从做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汉兴,其远难守  卒相与欢,刎颈之交
B、朝鲜蛮夷及故燕、齐亡命者王  夫晋,何厌
C、今与朝鲜私善又不降  信也,吾兄之盛德夭其嗣乎
D、使者及左将军疑为变  围之不继,吾还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朝建国后,因为朝鲜离得远,难以防守,所以重新修复辽东郡从前的那些关塞,一直到浿水为界,属燕国管辖。后来卫满称王,建都在王险城。 
B、汉朝天子下令分两路攻打朝鲜。楼船将军渡过渤海进攻,左将军荀彘率兵从辽东郡进攻。结果楼船将军的军队失败,杨仆将军攻击驻守浿水西边的朝鲜军队,也未能从前面攻破敌军。 
C、天子因为两将军没能取得军事胜利,就派卫山明谕右渠。右渠就派遣太子去汉朝谢罪,太子怀疑汉朝使者和左将军要欺骗和***害自己,就不再渡河,又回去了。
D、左将军多次约楼船将军进攻朝鲜,楼船将军想与朝鲜达成降约,所以不派兵与左将军会合。公孙遂就用符节召楼船将军来命令捉拿楼船将军,并把他的军队合并到左将军手下,终于平定了朝鲜。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辽东太守即约满为外臣,保塞外蛮夷,无使盗边。
                                                                                              
(2)右渠城守,窥知楼船军少,即出城击楼船,楼船军败散走。
                                                                                               
(3)今如此不取,恐为大害,非独楼船,又且与朝鲜共灭吾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夫人不能生而知,必待学而后知,人不能皆好学,必待教而后学,故作之君,作之师,所以教养之也。自古教养之道,莫备于中华;惜日久废弛,庠序亦仅存其名而已。泰西诸邦崛起于近世,深得三代之遗风,庠序学校遍布国中,人无贵贱皆奋于学。凡天地万物之理,人生日用之事,皆列于学之中,使通国之人,童而习之,各就性质之所近而肆力焉。又各设有专师,津津启导,虽理至幽微,事至奥妙,皆能有法以晓喻之,有器以窥测之。其所学由浅而深,自简及繁,故人之灵明日廓,智慧日积也。质有愚智,非学无以别其才,才有全偏,非学无以成其用,有学校以陶冶之,则智者进焉,愚者止焉,偏才者专焉,全才者普焉。盖贤才之生,或千百里而见一,或千万人而有一,若非随地随人而施教之,则贤才亦以无学而自废,以至于湮没而不彰。泰西人才之众多者,有此教养之道也。
  且人之□□不一,其上焉者,有不徒苟生于世之心,则虽处布衣而以天下为己任,此其人必能发奋为雄,卓异自立,无待乎勉勖也,所谓“豪杰之士不待文王而后兴也”。至中焉者,端赖乎鼓励以方,故泰西之士,虽一才一艺之微,而国家必宠以科名,是故人能为奋,士不虚生。逮至学成名立之余,出而用世,则又有学会以资其博,学报以进其益,萃全国学者之能,日稽考于古人之所已知,推求乎今人之所不逮,翻陈出新,开世人无限之灵机,阐天地无穷之奥理,则士处其间,岂复有孤陋寡闻者哉?又学者倘能穷一新理,创一新器,必邀国家之上赏,则其国之士,岂有不专心致志者哉?此泰西各种学问所以日新月异而岁不同,几于夺造化而疑鬼神者,有此鼓励之方也。——孙文《上李鸿章书》(节选)
1.节选的文字所要表达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文章第一段划线句的理解,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让国人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那些知识),每个人都努力培养自己的天赋气质。
B.让国人从小就开始学习(那些知识),各人根据自己的天赋气质发挥力量。
C.让国人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那些知识),各人都努力靠近自己的天赋气质。
D.让国人从小就开始学习(那些知识),各人向着最接近于自己天赋气质的方向去努力。
3.文章第一段将_________和_________进行对比,作者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二段的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是“才志”还是“才智”?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概括西方的“鼓励之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书二馆人[1]
王世贞
  ①余守比部[2]时,见南来人道任兵宪环[3]馆人事,奇之。
  ②兵宪始丞吴时也,倭暴至,台檄丞以乡兵五百徼之,兵故市人子,仓卒应募,不习战,遇辄鸟散走,而丞方独身从亲信抵射贼。贼中勇敢者奋持长刀逾沟来击,丞馆人挟抱丞上马,丞上马则贼已刃尾之。馆人乃直前手搏贼,连中数枪,手不舍,竟死。丞以间得逸去
  ③余使三辅[4],遇韩户部叔阳[5],亦称其馆人。云始韩以金华令入觐,过淮阴改陆车,辚辚从冰上行也。已,冰薄车破之,韩与馆人俱溺焉,馆人急持韩衣裾不置。会傍有施绳钩下救者,缗[6]且及馆人,号曰:“左被发而泅为令,救令有重赏。”救者乃移缗钩令起,宛转间,竟失馆人,弗及矣。
  ④余闻而悲其事,问二人姓名俱不得,以为恨。於乎,士居平诵说诗书,伸眉目、掀鼻、昂颊、鼓掌、称伏节者何限?一旦事起而抱首鼠窜相接也。恩至则许人以死,过则倍之。非其初许谬也,亦死生之际深矣。夫二馆人,鄙人耳。岂有师友讲义之素?其死亦岂遂以是为名哉!仓卒颠沛之际,达其一念所不容己者而已。夫达其所不容己而其究乃竟有所济,则不为徒死哉!(选自《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七十七)
  [注][1]馆人:管理馆舍、招待宾客的人。[2]比部:即刑部。[3]任兵宪环:指曾任按察佥事的任环。[4]三辅:西汉时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所辖的地区。[5]韩户部叔阳:指曾任户部郎中的韩叔阳。[6]缗:钓丝,绳。
1.写出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⑴馆人急持韩衣裾不______________
⑵缗及馆人______________
⑶其究乃竟有所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丞以间得逸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恩至则许人以死,过则倍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加粗字用法与“见南来人道任兵宪环馆人事,奇之”中“奇”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A.遇辄散走
B.而丞方独身亲信抵射贼
C.丞上马则贼已刃
D.冰薄车
E.余闻而其事
4.第②段的描述中,尤其体现出馆人舍生忘死的细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5.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夫二馆人,鄙人耳”,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写这句话的目的所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语》原序
吕坤[注]

  ***,病声也。***语,病时疾痛语也。病中疾痛,惟病者知,难与他人道,亦惟病时觉,既愈,旋复忘也。
  予小子生而昏弱善病,病时***,辄志所苦以自恨曰:“慎疾,无复病。”已而弗慎,又复病,辄又志之。盖世病备经,不可胜志;一病数经,竟不能惩。语曰“三折肱成良医”,予乃九折臂矣。沉痼年年,***犹昨。嗟嗟!多病无完身,久病无完气,予奄奄视息,而人也哉?
  三十年来,所志***语凡若干卷,携以自药。司农大夫刘景泽摄行缮性,平生无所***,予甚爱之。顷共事雁门,各谈所苦,予出***语视景泽,景泽曰:“吾亦有所***,而未之志也。吾人之病大都相同,子既志之矣,盍以公人?盖三益焉:医病者见子***,起将死病;同病者见子***,医各有病;未病者见子***,谨未然病。是子以一身示惩于天下,而所寿者众也。即子不愈,能以愈人,不既多乎?”予矍然曰:“病语狂,又以其狂者惑人闻听,可乎?”因择其狂而未甚者存之。呜呼!使予视息尚存,当求三年艾,健此余生,何敢以沉痼自弃?景泽,景泽,其尚医予也夫
  [注]吕坤,明代思想家、哲学家。《***语》是他探讨人生哲理的一部著作,反映出他对社会、政治、世情的体验与见解。
1.下列各项中与“而未之志也”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此世所以不传也
B.以为莫己若者
C.臣诚恐见欺于王
D.蚓无爪牙之利
2.作者引“三折肱成良医”一语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
3.解释作者所言之“病”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作者作《***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赏析文章最后一句:“景泽,景泽,其尚医予也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