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夫人不能生而知,必待学而后知,人不能皆好学,必待教而后学,故作之君,作之师,所以教养之也。自古教养之道,莫备于中华;惜日久废弛,庠...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上海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夫人不能生而知,必待学而后知,人不能皆好学,必待教而后学,故作之君,作之师,所以教养之也。自古教养之道,莫备于中华;惜日久废弛,庠序亦仅存其名而已。泰西诸邦崛起于近世,深得三代之遗风,庠序学校遍布国中,人无贵贱皆奋于学。凡天地万物之理,人生日用之事,皆列于学之中,使通国之人,童而习之,各就性质之所近而肆力焉。又各设有专师,津津启导,虽理至幽微,事至奥妙,皆能有法以晓喻之,有器以窥测之。其所学由浅而深,自简及繁,故人之灵明日廓,智慧日积也。质有愚智,非学无以别其才,才有全偏,非学无以成其用,有学校以陶冶之,则智者进焉,愚者止焉,偏才者专焉,全才者普焉。盖贤才之生,或千百里而见一,或千万人而有一,若非随地随人而施教之,则贤才亦以无学而自废,以至于湮没而不彰。泰西人才之众多者,有此教养之道也。
  且人之□□不一,其上焉者,有不徒苟生于世之心,则虽处布衣而以天下为己任,此其人必能发奋为雄,卓异自立,无待乎勉勖也,所谓“豪杰之士不待文王而后兴也”。至中焉者,端赖乎鼓励以方,故泰西之士,虽一才一艺之微,而国家必宠以科名,是故人能为奋,士不虚生。逮至学成名立之余,出而用世,则又有学会以资其博,学报以进其益,萃全国学者之能,日稽考于古人之所已知,推求乎今人之所不逮,翻陈出新,开世人无限之灵机,阐天地无穷之奥理,则士处其间,岂复有孤陋寡闻者哉?又学者倘能穷一新理,创一新器,必邀国家之上赏,则其国之士,岂有不专心致志者哉?此泰西各种学问所以日新月异而岁不同,几于夺造化而疑鬼神者,有此鼓励之方也。——孙文《上李鸿章书》(节选)
1.节选的文字所要表达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文章第一段划线句的理解,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让国人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那些知识),每个人都努力培养自己的天赋气质。
B.让国人从小就开始学习(那些知识),各人根据自己的天赋气质发挥力量。
C.让国人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那些知识),各人都努力靠近自己的天赋气质。
D.让国人从小就开始学习(那些知识),各人向着最接近于自己天赋气质的方向去努力。
3.文章第一段将_________和_________进行对比,作者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二段的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是“才志”还是“才智”?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概括西方的“鼓励之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国民需要良好的教养之道和鼓励之方。
2.D
3.中华教养之道、西方教养之道;建议国家效法西方,普及教育,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4.才志。这段主要谈实施国策鼓励国人立志求学的重要性,紧连的下文依据是否有主动发奋之心将人们分成“上焉者”和“中焉者”,因此,作者强调的人之“不一”之处应该是“才志”。
5.细分学科。给有专项才艺的人以声望;用“学会”、“学报”等机构媒体来开阔视野,促进研讨;重奖有贡献的研究者创造者。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夫人不能生而知,必待学而后知,人不能皆好学,必待教而后学,故作之君,作之师,所以教养之也。自古教养之道,莫备于中华;惜日久废弛,庠】;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书二馆人[1]
王世贞
  ①余守比部[2]时,见南来人道任兵宪环[3]馆人事,奇之。
  ②兵宪始丞吴时也,倭暴至,台檄丞以乡兵五百徼之,兵故市人子,仓卒应募,不习战,遇辄鸟散走,而丞方独身从亲信抵射贼。贼中勇敢者奋持长刀逾沟来击,丞馆人挟抱丞上马,丞上马则贼已刃尾之。馆人乃直前手搏贼,连中数枪,手不舍,竟死。丞以间得逸去
  ③余使三辅[4],遇韩户部叔阳[5],亦称其馆人。云始韩以金华令入觐,过淮阴改陆车,辚辚从冰上行也。已,冰薄车破之,韩与馆人俱溺焉,馆人急持韩衣裾不置。会傍有施绳钩下救者,缗[6]且及馆人,号曰:“左被发而泅为令,救令有重赏。”救者乃移缗钩令起,宛转间,竟失馆人,弗及矣。
  ④余闻而悲其事,问二人姓名俱不得,以为恨。於乎,士居平诵说诗书,伸眉目、掀鼻、昂颊、鼓掌、称伏节者何限?一旦事起而抱首鼠窜相接也。恩至则许人以死,过则倍之。非其初许谬也,亦死生之际深矣。夫二馆人,鄙人耳。岂有师友讲义之素?其死亦岂遂以是为名哉!仓卒颠沛之际,达其一念所不容己者而已。夫达其所不容己而其究乃竟有所济,则不为徒死哉!(选自《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七十七)
  [注][1]馆人:管理馆舍、招待宾客的人。[2]比部:即刑部。[3]任兵宪环:指曾任按察佥事的任环。[4]三辅:西汉时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所辖的地区。[5]韩户部叔阳:指曾任户部郎中的韩叔阳。[6]缗:钓丝,绳。
1.写出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⑴馆人急持韩衣裾不______________
⑵缗及馆人______________
⑶其究乃竟有所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丞以间得逸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恩至则许人以死,过则倍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加粗字用法与“见南来人道任兵宪环馆人事,奇之”中“奇”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A.遇辄散走
B.而丞方独身亲信抵射贼
C.丞上马则贼已刃
D.冰薄车
E.余闻而其事
4.第②段的描述中,尤其体现出馆人舍生忘死的细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5.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夫二馆人,鄙人耳”,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写这句话的目的所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语》原序
吕坤[注]

  ***,病声也。***语,病时疾痛语也。病中疾痛,惟病者知,难与他人道,亦惟病时觉,既愈,旋复忘也。
  予小子生而昏弱善病,病时***,辄志所苦以自恨曰:“慎疾,无复病。”已而弗慎,又复病,辄又志之。盖世病备经,不可胜志;一病数经,竟不能惩。语曰“三折肱成良医”,予乃九折臂矣。沉痼年年,***犹昨。嗟嗟!多病无完身,久病无完气,予奄奄视息,而人也哉?
  三十年来,所志***语凡若干卷,携以自药。司农大夫刘景泽摄行缮性,平生无所***,予甚爱之。顷共事雁门,各谈所苦,予出***语视景泽,景泽曰:“吾亦有所***,而未之志也。吾人之病大都相同,子既志之矣,盍以公人?盖三益焉:医病者见子***,起将死病;同病者见子***,医各有病;未病者见子***,谨未然病。是子以一身示惩于天下,而所寿者众也。即子不愈,能以愈人,不既多乎?”予矍然曰:“病语狂,又以其狂者惑人闻听,可乎?”因择其狂而未甚者存之。呜呼!使予视息尚存,当求三年艾,健此余生,何敢以沉痼自弃?景泽,景泽,其尚医予也夫
  [注]吕坤,明代思想家、哲学家。《***语》是他探讨人生哲理的一部著作,反映出他对社会、政治、世情的体验与见解。
1.下列各项中与“而未之志也”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此世所以不传也
B.以为莫己若者
C.臣诚恐见欺于王
D.蚓无爪牙之利
2.作者引“三折肱成良医”一语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
3.解释作者所言之“病”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作者作《***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赏析文章最后一句:“景泽,景泽,其尚医予也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陈文龙,字君贲,福州兴化人。能文章,负气节。丞相贾似道爱其文,雅礼重之。拜监察御史,皆出似道力。然十数年,似道所置台谏皆阘茸,凡有所建白,皆呈稿似道始行。至文龙为之,独不呈稿,已忤似道。
  知临安府洪起畏请行类田。似道主其说,文龙上疏以为不可,似道怒,寝其疏。襄阳久被围,似道日恣淫乐,不少加意。时阳请督师,而阴使其党留己,竟失襄阳。文龙上疏极言其失。
  范文虎总师无功,似道庇之,以知安庆,又除赵溍知建康,黄万石知临安,文龙言:“文虎失襄阳.今反见擢用.是当罚而赏也。溍乳臭小子,何以任大阃之寄?万石政事怠荒,以为京尹,何以能治?请皆罢之。”似道大怒,黜文龙知抚州,旋又使台臣李可劾罢之。未几,吕文焕导大军东下,范文虎首迎降,与文焕俱东。似道兵溃鲁港,溍最先遁,以故列城从之皆遁,始悔不用文龙之言。
  时边事甚急,文龙上疏曰:“《书》言:三后协心,同底于道。北兵今日取某城,明日筑某堡,而我以文相逊,以迹相疑,譬犹拯溺救焚,而为安步徐行之仪也。请诏大臣,同心图治,无滋虚议。”
  降将王世强导大军入广,建宁、泉、福皆降。知福州王刚中遣使徇兴化,文龙斩之而纵其副以还,使持书责世强、刚中负国。遂发民兵自守,城中兵不满千,大兵来攻不克。使其姻家持书招降之,文龙焚书斩其使。有风其纳款者,文龙曰:“诸君特畏死耳,未知此生能不死乎?”乃使其将林华侦伺境上。华即降,且导兵至城下。通判曹澄孙开门降,执文龙与其家人至军中,欲降之,不屈,左右凌挫之,文龙指其腹曰:“此皆节义文章也,其可相逼邪?”强之,卒不屈,乃械系送杭州。文龙去兴化即不食,至杭饿死。其母系福州尼寺中病甚无医药左右视之泣下母曰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亦死众叹曰有斯母宜有是儿为收葬之
[注]①阘茸:无能。②大阃:大城,大郡。(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忠义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雅礼之  重:器重          
B.似道怒,其疏  寝:搁置
C.又除赵溍建康  知:知府          
D.又使台臣李可劾罢之  旋:随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似道主说/文龙斩之而纵副以还                  
B.  似道庇/使其姻家持书招降
C.  文龙上疏为不可/为京尹            
D.是当罚赏也/为安步徐行之仪也
3.下列各句组,都能表现陈文龙“负 气节”的一组是(  )
①似道主其说,文龙上疏以为不可   
②旋又使台臣李可劾罢之   
③而我以文相逊,以迹相疑   
④使持书责世强、刚中负国   
⑤文龙焚书斩其使   
⑥文龙去兴化即不食,至杭饿死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前的御史台谏官,有什么建议就先将奏章稿呈送贾似道,待他同意后才上呈,陈文龙任监察御史没有这样做,因而冒犯了贾似道。
B.陈文龙认为范文虎统军却丢失城池,赵溍乳臭未干,而 黄万石又不勤于政事,这几个贾似道提拔的人不能担当大任,都应该免职。
C.当边关紧急时,陈文龙向朝廷进言,认为朝廷大臣应当同心图治,不要只发表空洞的议论。后来贾似道后悔没听取他的建议。
D.林华投降引元兵攻城,曹澄孙又打开城门迎敌,陈文龙被捕至元军中,但无论元兵劝降还是动刑,甚至再三强迫,他都宁死不屈。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其母系福州尼寺中病甚无医药左右视之泣下母曰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亦死众叹曰有斯母宜有是儿为收葬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时阳请督师,而阴使其党留己,竟失襄阳。
                                                                                       
②文龙指其腹曰:“此皆节义文章也,其可相逼邪?”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苏武,字少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望。匈奴留汉使,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使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拏射***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阴:暗中
B.私胜曰——候:拜访
C.蒙其赏赐——幸:幸运
D.恐前语——发:泄露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汉亦留之相当/作《师说》贻之
B.厚赂单于/我欲之梦吴越  
C.常能汉伏拏射***之/公我献之
D.数通使窥望/君臣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第二、三段写由于苏武副使张胜的唆使,匈奴产生内讧,从而也累及苏武。  
B.第四段写苏武为了保持气节,宁死不受辱,写张胜投降匈奴,更烘托了苏武的气节。 
C.从文章内容看,卫律原是汉朝官员,后投降匈奴,但一直有归汉之心。
D.本文主要叙述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的经过,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刻画苏武的浩然正气。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小题。     
  杨善会,字敬仁,弘农华阴人也。父初,官至毗陵太守。善会大业中为鄃令,以清正闻。
  俄而山东饥馑,百姓相聚为盗,善会以左右数百人逐捕之,皆克捷。其后贼帅张金称众数万,屯于县界,屠城剽邑,郡县莫能御。善会率励所领,与贼搏战,或日有数合,每挫其锋。炀帝遣将军段达来讨金称,善会进计达,达不能用,军竟败焉。达深谢善会。后复与贼战,进止一以谋之,于是大克。
  金称复引渤海贼孙宣雅、高士达等众数十万,破黎阳而还,军锋甚盛。善会以劲兵千人邀击,破之,擢拜朝请大夫、清河郡丞。金称稍更屯聚,以轻兵掠冠氏。善会与平原通守杨元弘步骑数万众,袭其本营。武贲郎将王辩军亦至,金称释冠氏来援,因与辩战,不利,善会选精锐五百赴之,所当皆靡,辩军复振。贼退守本营,诸军各还。
  于时山东思乱,从盗如市,郡县微弱,陷没相继。能抗贼者,唯善会而已。前后七百余阵,未尝负败,每恨众寡悬殊,未能灭贼。会太仆杨义臣讨金称,复为贼所败,退保临清。取善会之策,频与决战,贼乃退走。乘胜遂破其营,尽俘其众。金称将数百人遁逃,后归漳南,招集余党。善会追捕斩之,传首行在所。帝赐以尚方甲槊弓剑,进拜清河通守。其年,从杨义臣斩漳南贼帅高士达,传首江都宫,帝下诏褒扬之。
  士达所部将窦建德,自号长乐王,来攻信都。临清贼王安拥兵数千,与建德相影响。善会袭安斩之。建德既下信都,复扰清河,善会逆拒之,反为所败,婴城固守。贼围之四旬,城陷,为贼所执。建德释而礼之,用为贝州刺史。善会骂曰老贼何敢拟议国士恨吾力劣不能擒汝等 我岂是汝屠酤儿辈敢欲更相吏邪临之以兵辞气不挠凛然有节。建德犹欲活之,为其部下所请,又知终不为己用,于是害之。清河士庶莫不伤痛焉。——选自《隋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众寡悬殊,未能灭贼        遗憾
B.拜朝请大夫、清河郡丞        提升,提拔
C.复扰清河,善会拒之            抵触,不顺从
D.反为所败,城固守                绕,围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乘胜遂破营,尽俘其众/年,从杨义臣斩漳南贼帅高士达
B.善会大业中鄃令/复贼所败,退保临清
C.破黎阳还,军锋甚盛/建德释礼之,用为贝州刺史
D.善会率励领,与贼搏战/当皆靡,辩军复振
3.下列句子中,省略成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会进计(于)达,达不能用        
B.金称释冠氏来援,因与辩战,(金称)不利
C.取善会之策,频与(金称)决战
D.善会逆拒之,反为(建德)所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段达讨伐金称,善会进献计谋,未予采纳,段达失败。后来的战斗中,段达采纳了善会的谋略,大败了金称。
B.那时崤山以东地区时局混乱,百姓纷从盗贼,官府势力微弱,很多郡县被盗贼攻陷。当时能够抵抗强盗的人,只有善会。
C.善会英勇善战,斩***了金称,将金称的首级送到了皇帝所在的地方;跟从杨义臣斩***了士达,将士达的首级送到江都宫。
D.建德打败了善会后,因为部下的请求,想让善会存活下来,但又考虑到善会终究不能为自己所用,最终还是***害了善会。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善 会 骂 曰 老 贼 何 敢 拟 议 国 士 恨 吾 力 劣 不 能 擒 汝 等 我 岂 是 
汝 屠 酤 儿 辈 敢 欲 更 相 吏 邪 临 之 以 兵 辞 气 不 挠 凛 然 有 节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善会以左右数百人逐捕之,皆克捷。
                                                                                                
②贼围之四旬,城陷,为贼所执。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