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仕为河南尉,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召坦立堂下,曰:“某家子与恶人游,***,盍察之?”坦曰:“凡居官廉,...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陕西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仕为河南尉,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召坦立堂下,曰:“某家子与恶人游,***,盍察之?”坦曰:“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畜,其能积财者,必剥下以致之。如子孙善守,是天富不道之家,不若恣其不道,以归于人。”黄裳惊其言,自是遇加厚。
  李复为郑滑节度使,表为判官。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复问坦,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累迁,乃及尊职。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诸将闻而惭,遽出就坦谢。复卒,乃以复丧归东都,为寿安令。河南赋限已穷,县人诉机织未就,坦诣府中请申十日,不听。坦谕县人弟输,勿顾限,违之不过罚令俸尔。由是知名。
  累迁刑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赤县尉为台所审,京兆尹密救,帝遣中人就释之。坦白中丞请中覆,中人走以闻,帝曰:“吾固宜先命有司。”遂下诏,乃释。数月迁中丞。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帝谕坦曰:“二人所献皆家财,朕已许原,不可失信。”坦曰:“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帝曰:“朕既受之,奈何?”坦曰:“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帝纳之。《后汉书·卢坦传》
注释:①弟:只,只管。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察之/盍:通“盖”,大概
B.不若其不道/恣:放纵
C.大将久在军,积劳累迁,及尊职/乃:才
D.坦府中请申十日,不听/诣:到,到……去
2.以下六句话能直接表现卢坦敢于直言劝谏的一组是(    )
①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 
②吾固宜先命有司。
③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
④坦谕县人弟输,勿顾限。
⑤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
⑥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⑤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监军薛盈珍干预政事,卢坦据理拒绝。大将向李复请求让一位擅长吹笛子的人担任重要官职,并问卢坦怎么办,卢坦说这样做是不合理的,大将听到他的话后很惭愧。
B.赤县县尉被官署审查,皇帝派宦官去释放县尉,卢坦提出审察核实手续,皇帝后来下诏令,才释放这个县令。
C.皇帝认为官员进献家财就应宽恕他们,不能失信,卢坦劝谏皇帝不能因小信用而忽视大信用。
D.卢坦任河南县尉,当时的河南尹杜黄裳让他调查某家因儿子与恶人交往而***的事,卢坦认为当官应廉洁,积聚大量钱财的官一定是搜刮下民而得到钱财,这样的家***,钱财归于百姓,倒是好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坦谕县人弟输,勿顾限,违之不过罚令俸尔。
译文:                                                                                     
(2)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
译文:                                                                                     
答案
1.A 
2.B
3.A
4.(1)卢坦告诉县里百姓只管缴纳织品,不要考虑期限,违背期限不过是罚县令俸禄而已。[注意:谕(告诉)、顾(顾及、考虑)、输(缴纳)三字的考察。]
   (2)用来公布大信用的是赦令。现在这两个大臣违反诏令,陛下怎么能因小信用失去大信用呢![注意:所以(用来……的)、布(公布)、以(因)、信(信用)四字的落实。]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仕为河南尉,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召坦立堂下,曰:“某家子与恶人游,***,盍察之?”坦曰:“凡居官廉,】;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韩镛,字伯高,济南人。延祐五年中进士第,授将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寻迁集贤都事。泰定四年,转国子博士,俄拜监察御史。当时由进士入官者仅百之一,由吏致位显要者常十之九。帝乃欲以中书参议傅岩起为吏部尚书,镛上言:“吏部掌天下铨衡,岩起从吏入官,乌足尽知天下贤才。况尚书秩三品,岩起累官四品耳,于法亦不得升。”制可其奏。    
  天历元年,除佥浙西廉访司事,击奸暴,黜贪墨,而特举乌程县尹干文传治行为诸县最,所至郡县,为之肃然。二年,转江浙财赋副总管。至顺元年,除国子司业,寻迁南行台治书侍御史。顺帝初,历佥宣徽及枢密院事。至正二年,除翰林侍讲学士,既而拜侍御史,以刚介为时所忌,言事者诬劾其赃私,乃罢去。五年,台臣辨其诬,遂复起参议中书省事。    
  七年,朝廷慎选守令,参知政事魏中立言于帝:“当今必欲得贤守令,无加镛者。”帝乃特署镛姓名,授饶州路总管。饶之为俗尚鬼,有觉山庙者,自昔为妖以祸福人,为盗贼者事之尤至,将为盗,必卜之。镛至,即撤其祠宇,沉土偶人于江。凡境内淫祠有不合祀典者,皆毁之。人初大骇,已而皆叹服。镛知民可教,俾俊秀入学宫,求宿儒学行俱尊者,列为《五经》师,旦望必幅巾深衣以谒先圣,月必考订课试,以示劝励。每治政之暇,必延见其师生,与之讲讨经义,由是人人自力于学,而饶之以科第进者,视他郡为多。镛居官廨,自奉淡泊,僚属亦皆化之。先是,朝使至外郡者,官府奉之甚侈,一不厌其所欲,即衔之,往往腾谤于朝,其出使于饶者,镛延见郡舍中,供以粝饭,退皆无有后言。其后有旨以织币脆薄,遣使笞行省臣及诸郡长吏。独镛无预。镛治政,虽细事,其详密多类此。 
  十年,拜中书参知政事。十一年,丞相脱脱在位,而龚伯璲辈方用事,朝廷悉议更张,镛有言,不见听。人或以镛优于治郡,而执政非其所长,遂出为甘肃行省参知政事。及脱脱罢,用事者悉诛,而镛又独免祸。乃迁西行台中丞,殁于官。(选自《元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吏部掌天下衡/ 铨:选拔官吏
B. 无镛者/加:超过
C. 俊秀入学宫/俾:强迫
D. 月必考订课试,以示励/劝:勉励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韩镛优于治郡的一项是(    )
①所至郡县,为之肃然
②既而拜侍御史,以刚介为时所忌
③当今必欲得贤守令,无加镛者。
④镛至,即撤其祠宇,沉土偶人于江
⑤俾俊秀入学宫,求宿儒学行俱尊者,列为《五经》师
⑥一不厌其所欲,即衔之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元朝时,显要官职往往是由吏职出身的人来担任,很少有人能从进士做官,韩镛就是从进士做官的。
B.韩镛在担任侍御史时,因为刚正不阿被当时的官员们忌恨,议论政事的人诬告他贪赃肥私,于是他被罢免了官职。
C.饶州地区民俗崇尚鬼神,就连做贼的人准备抢劫时,也必定到觉山庙中占卜吉凶,韩镛到任后,就拆毁了庙宇,将泥塑偶像沉入江中。
D.朝廷外派的使臣,朝廷供奉本来就多,各地方州县都很讨厌他们,他们到了饶州,韩镛只供给他们粗米饭,他们也不敢有什么议论。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岩起从吏入官,乌足尽知天下贤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是人人自力于学,而饶之以科第进者,视他郡为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龚伯璲辈方用事,朝廷悉议更张,镛有言,不见听。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龙渊义塾记
(明)宋濂
  龙渊即龙泉,避唐讳更以今名。相传其地即欧冶子铸剑处,至今有水号剑溪焉。山深而川阻,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乡闾之子弟无所于学。章君之先世尝以为病,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以无恒产,未几而皆废。章君深忧之,与诸子计曰:“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遂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其妻党陈京兄弟闻之,以曾大父适斋先生所遗二百三十亩有奇来为之助。章君曰:“吾事济矣!”乃卜地官山之阴,创燕居以奉先圣,而先师为之配,春与秋行舍菜之礼。后敞正义堂,月旦、十五日鸣鼓,集多士,以申饬五伦之教。前建大门,榜之曰“龙渊义塾”,甓其修途,以达于东西。灌木嘉篁,前后蔽荫,盖郁然云。
  岁聘经行修明之士以为讲师。诸生业进者,月有赏;才颖家单不能裹粮者,资之使成;其不帅教者,罚及之。田赋之出入,主塾事者司焉。日用有籍,月考盈亏,岁二会其数,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石华、象溪二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此其大凡也。
  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闻而嘉之,檄本郡免其科徭,俾无有所与。章君既列条教,序而刻诸石,复惧来者不能保其终也,使者来,请濂记之。
  惟古者之建学也,虽其为制有小大之殊,而所以导民衷、扶世防者则一也。章君有见于斯,不效于时俗封殖吝固以为肥家之计,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其立志甚弘,而为功甚溥。陈京兄弟乐善好义,以助 其成,自非适斋涵濡之泽,亦岂能至于是哉?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己以自私,毋蠹蘖其间以启争端,毋植朋党而互相低昂,庶几不负章君之意。果如是,章君之塾可相传于无穷。(选自《文宪集》,有删改)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卜地官山之阴/卜地:选择地点
B.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受业:传授学业
C.无有所与/俾:使
D.毋朋党而互相低昂/植:培植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表述章君办学之义举的一组是(  )
①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
②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 
③遂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
④才颖家单不能裹粮者,资之使成 
⑤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
⑥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章君秉承先辈遗志,设法筹资,在陈京兄弟的帮助下创办了龙渊义塾。
B.章君订立了义塾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并有专人负责财务,一年结算两次。
C.章君担心来义塾读书的人不能坚持到底,因此派使者请宋濂作这篇记。
D.章君的办学举动得到了官府的支持,本文作者也希望义塾能一直办下去。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
译文:                                                                                         
⑵石华、象溪二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   
译文:                                                                                       
⑶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己以自私。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高祖八年,从东垣过赵,赵王献之美人,厉王母得幸焉,有身。赵王敖弗敢内宫,为筑外宫而舍之。及贯高等谋反柏人事发觉,并逮治王,尽收捕王母兄弟美人,系之河内。厉王母亦系,告吏曰:“得幸上,有身。”吏以闻上,上方怒赵王,未理厉王母。厉王母弟赵兼因辟阳侯言吕后,吕后妒,弗肯白,辟阳侯不强争。及厉王母已生厉王,恚,即自***。吏奉厉王诣上,上悔,令吕后母之,而葬厉王母真定。
  高祖十一年,淮南王黥布反,立子长为淮南王,王黥布故地,凡四郡。上自将兵击灭布,厉王遂即位。厉王早失母,常附吕后,孝惠、吕后时以故得幸无患害,而常心怨辟阳侯,弗敢发。及孝文帝初即位,淮南王自以为最亲,骄蹇,数不奉法。上以亲故,常宽赦之。三年,入朝,甚横。从上入苑囿猎,与上同车,常谓上“大兄”。厉王有材力,力能扛鼎,乃往请辟阳侯。辟阳侯出见之,即自袖铁椎椎辟阳侯,令从者魏敬刭之。厉王乃驰走阙下,肉袒谢曰:“臣母不当坐赵事,其时辟阳侯力能得之吕后,弗争,罪一也。赵王如意子母无罪,吕后***之,辟阳侯弗争,罪二也。吕后王诸吕,欲以危刘氏,辟阳侯弗争,罪三也。臣谨为天下诛贼臣辟阳侯,报母之仇,谨伏阙下请罪。”孝文伤其志,为亲故,弗治,赦厉王。当是时,薄太后及太子诸大臣皆惮厉王,厉王以此归国益骄恣,不用汉法,出入称警跸,称制,自为法令,拟于天子。
  六年,令男子但等七十人与棘蒲侯柴武太子奇谋,以辇车四十乘反谷口,令人使闽越、匈奴。事觉,治之,使使召淮南王。淮南王至长安。
  尽诛所与谋者。于是乃遣淮南王,载以辎车,令县以次传。是时袁盎谏上曰:“上素骄淮南王,弗为置严傅相,以故至此。且淮南王为人刚,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雾露病死,陛下为有***弟之名,奈何!”上曰:“吾特苦之耳,今复之。”县传淮南王者皆不敢发车封。淮南王乃谓侍者曰:“谁谓乃公勇者?吾安能勇!吾以骄故不闻吾过至此。人生一世间,安能邑邑如此!”乃不食死。至雍,雍令发封,以死闻。上哭甚悲,谓袁盎曰:“吾不听公言,卒亡淮南王。”盎曰:“不可奈何,愿陛下自宽。”上曰:“为之奈何?”盎曰:“独斩丞相、御史以谢天下乃可。”上即令丞相、御史逮考诸县传送淮南王不发封馈侍者,皆弃市。乃以列侯葬淮南王于雍,守冢三十户。(节选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1.下列各项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筑外宫而之/舍:舍弃,放弃
B.臣母不当赵事/坐:因…而判罪
C.于天子/拟:比照
D.独斩丞相、御史以天下乃可/谢:谢罪
2.下列各项中,加粗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吏闻上/作《师说》贻之
B.厉王母弟赵兼辟阳侯言吕后/击沛公于坐
C.弗置严傅相/父母之爱子,则之计深远
D.以列侯葬淮南王于雍/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淮南王刘长的母亲原为赵王的美人,母亲自***后,刘邦很后悔,便让吕后抚养他,他才得以长大成人。
B.淮南王依仗与孝文帝关系亲密,日益骄横,不仅擅自***掉辟阳侯,连薄太后和太子及诸大臣都害怕他。
C.骄横之极的淮南王后来竟联系外部势力参与谋反,孝文帝再也无法袒护他,他直到被饿死前才感到悔恨。
D.袁盎提醒孝文帝,孝文帝对刘长负有一定责任。孝文帝没有立即赦免刘长,刘长死后,孝文帝感到后悔。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辟阳侯出见之,即自袖铁椎椎辟阳侯,令从者魏敬刭之。
译文:                                                                                           
(2) 上即令丞相、御史逮考诸县传送淮南王不发封馈侍者,皆弃市。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的题。谏   论
苏洵
  夫臣能谏,不能使君必纳谏,非真能谏之臣;君能纳谏,不能使臣必谏,非真能纳谏之君。欲君必纳乎?向之论备矣。欲臣必谏乎?吾其言之。
  夫君之大,天也;其尊,神也;其威,雷霆也。人之不能抗天、触神、忤雷霆,亦明矣。圣人知其然,故立赏以劝之。传曰“兴王赏谏臣”,是也。犹惧其選耎阿谀,使一日不得闻其过,故制刑以威之。《书》曰“臣下不正,其刑墨”,是也。人之情,非病风丧心,未有避赏而就刑者,何苦而不谏哉?赏与刑不设,则人之情又何苦而抗天、触神、忤雷霆哉?自非性忠义,不悦赏,不畏罪,谁欲以言博死者?人君又安能尽得性忠义者而任之?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与千金,不然则否。”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在以势驱之耳。君之难犯,犹渊谷之难越也。所谓性忠义、不悦赏、不畏罪者,勇者也,故无不谏焉;悦赏者,勇怯半者也,故赏而后谏焉;畏罪者,怯者也,故刑而后谏焉。
  先王知勇者不可常得,故以赏为千金,以刑为猛虎,使其前有所趋,后有所避,其势不得不极言规失。此三代所以兴也。末世不然,迁其赏于不谏,迁其刑于谏。宜乎臣之噤口卷舌,而乱亡随之也!间或贤君欲闻其过,亦不过赏之而已。呜呼!不有猛虎,彼怯者肯越渊谷乎?此无他,墨刑之废耳。三代之后,如霍光诛昌邑不谏之臣者,不亦鲜哉!
  今之谏赏,时或有之;不谏之刑,缺然无矣。苟增其所有,有其所无,则谀者直,佞者忠,况忠直者乎?诚如是,欲闻谠言而不获,吾不信也。
【注】①選耎:xùn ruǎn柔弱,惧怕。②谠言:dǎnɡ yán正直之言,慷慨之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圣人知其然,故立赏以之/劝:勉励
B.《书》曰“臣下不正,其刑墨”,也/是:这样
C.谁欲以言死者/博:搏斗
D.如是,欲闻谠言而不获/诚:果真
2.下列句子中加粗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尊,神也②以故后名之曰“褒禅”
B.①故立赏劝之②问征夫前路
C.①人君又安得忠义者而任二虫又何知
D.①欲闻谠言不获②且举世誉之不加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三段运用三个人跨越深渊的例子,形象地表明了刑罚、赏赐对臣下进谏的积极作用,运用的是喻证法。
B.作者认为,如果不设置明确的奖赏与刑罚措施,所有的臣子是绝不会冒着触犯君王的危险而去进谏的。
C.文章一开头就提出论点“君能纳谏,不能使臣必谏,非真能纳谏之君”,强调纳谏之君要使臣子必谏。下文由此生发,展开论述。
D.文章从君王的角度立论,具体而生动地探讨了君王如何才能使臣子踊跃进谏的问题。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在以势驱之耳。
                                                                                              
②宜乎臣之噤口卷舌,而乱亡随之也!
                                                                                              
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而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荆轲刺秦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贞元初,擢进士第,除监察御史,论权嬖梗切,出为河南功曹参军。
  久之,进御史中丞。宣徽五坊小使秋时阅鹰狗,所过挠官事,厚得饷谢乃去。下邽令裴寰,才吏也,不为礼,因构寰出丑言,送诏狱,当大不恭。宰相武元衡婉辞诤,帝怒未置。度见延英殿,言寰无辜,帝恚曰:“寰诚无罪,杖小使;小使无罪,且杖寰。”度曰:“责若此固宜,第寰为令,惜陛下百姓,安可罪?”帝色霁,乃释寰。
  元和十年,上谕急讨吴元济,王承宗、李师道谋缓蔡兵,乃伏盗京师,刺用事大臣,已害宰相元衡,又击度,度坠沟,贼意已死,因亡去。议者欲罢度,安二镇反侧,帝怒曰:“度得全,天也!若罢之,是贼计适行。吾倚度,足破三贼矣!”
  于时,讨蔡数不利,群臣争请罢兵,唯度请身督战,帝独目度留,曰:“果为朕行乎?”度俯伏流涕曰:“臣誓不与贼偕存。”即拜门下侍郎、彰义军节度、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度屯郾城,劳诸军,宣朝廷厚意,士奋于勇。是时,诸道兵悉中官③统监,自处进退。度奏罢之,使将得专制,号令一,战气倍。
  未几,李愬夜入蔡州,缚吴元济以报。度遣马总先入蔡,明日,统洄曲降卒万人持节徐进,抚定其人。度视事,下令唯盗贼、斗死抵法,余一蠲除。往来不限昼夜,民始知有生之乐。度以蔡牙卒侍帐下,或谓:“反侧未安,不可去备。”度笑曰:“吾为彰义节度,元恶已擒,人皆吾人也!”众感泣。
  开成三年,以病丐还东都,年七十六而薨。(取材于《新唐书》)
注:①宣徽五坊:唐宪宗时,内廷宣徽院设有鹰、狗、雕、鹤、鹊五坊,其头目多由宦官担任。②吴元济:淮西藩镇节度使,其治所位于蔡州,此时已起兵叛乱。王承宗、李师道暗怀反心,与之暗中勾结。③中官:官名,这里指宦官。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过官司,厚得饷谢乃去/挠:***扰,打扰
B.王承宗、李师道谋蔡兵/缓:缓解,减缓
C.帝独度留/目:使眼色示意
D.反侧未安,不可去/备:装备,武器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伏盗京师,刺用事大臣/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B.度坠沟,贼意已死,亡去/人之力而敝之
C.果朕行乎/既自以心形役
D.抚定人/孰能讥之乎
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县令裴寰因拒绝给小使送礼并痛骂其丑恶行径而被捕下狱,经裴度委婉开导,皇帝改变了主意,裴寰得以无罪释放。
B.宰相武元衡被刺客***死,裴度也险些蒙难,但裴度以国家为重,不计个人安危,坚持讨伐反叛的节度使,以正朝纲。
C.收复失地后,裴度处理政务态度宽宏,依法惩处盗贼及致人死命者,其余不问,往来不限昼夜,用人不疑,深得民心。
D.裴度为官刚正,曾因严辞奏论皇帝宠信的权臣被外放为官;他才干卓越,亲自带兵平定叛乱,是一位难得的国家重臣。
4.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选自《资治通鉴》)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