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憤,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1.下列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而后有定/止:终止。
B.致知在物/格:推究。
C.此谓诚于中,于外/形:表现。
D.故君子必其独也/慎:谨慎。
2.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②其所厚薄,而其所薄者厚
B.①知先后,则近道矣②有好乐,则不得其正
C.①其本乱未治者,否矣②视不见,听而不闻
D.①壹是皆修身为本②桀、纣帅天下
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直接阐述“大学之道”的一项是 (  )
①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②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③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④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⑤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⑥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⑥
4.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  完善的境界。
B.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  万事万物。
C.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否则,就不可能有  好的治理。
D.品德低下的人背地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这说明他们也  要“慎独”。
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A
3.B
4.D
5.(1)古代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2)所看重的反而疏远了,所疏远的却厚待于他,这样的事情是没有的。
  (3)这就是所说的内心真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得道之士,外化而内不化。外化,所以入人也;内不化,所以全其身也。故内有一定之操,而外能诎伸、赢缩、卷舒,与物推移,故万举而不陷。所以贵圣人者,以其能龙变也。今捲捲然守一节,推一行,虽以毁碎灭沉,犹且弗易者,此察于小好,而塞于大道也。
  赵宣孟活饥人于委桑之下,而天下称仁焉;荆饮非犯河中之难,不失其守,而天下称勇焉。是故见小行则可以论大体矣
  田子方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以问其御曰:“此何马也?”其御曰:“此故公家畜也。老罢而不为用,出而鬻之。”田子方曰:“少而贪其力,老而弃其身,仁者弗为也。”束帛以赎之。罢武闻之,知所归心矣。
  齐庄公出猎,有一虫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对曰:“此所谓螳螂者也。其为虫也,知进而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庄公曰:“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回车而避之。勇武闻之,知所尽死矣
  故田子方隐一老马而魏国载之,齐庄公避一螳螂而勇武归之。汤教祝网者,而四十国朝;文王葬死人之骸,而九夷归之;武王荫喝人于樾下,左拥而右扇之,而天下怀其德;越王勾践一决狱无辜,援龙渊而切其股,血流至足,以自罚也,而战武士必其死。故圣人行之于小,则可以覆大矣;审之于近,则可以怀远矣。(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注:①人人:与世人和谐。②捲( quán)捲然:勤苦貌。③做( cì)非:人名。④罢(pí):通“疲”,疲劳,病弱。下同。⑤喝(yè)人:中暑的人。⑥龙渊:宝剑名。
1.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内有一定之操,而外能伸/诎:同“屈”。
B.故田子方隐一老马而魏国之/载:拥戴。
C.武王喝人于樾下/荫:树荫。
D.越王勾践一决无辜/狱:案件。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以毁碎灭沉,犹且弗易②有舟舆,无所乘之
B.①万举而不陷②天下平而无
C.①赢缩、卷舒,物推移②寘诸橐以
D.①此为人而必天下勇武矣②不乃大盗积者也
3.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不失其守,而天下称(之)勇焉
B.罢武闻之,知(田子方)所归心矣
C.(齐庄公)回车而避之
D.汤教祝网者,而四十国朝(焉)
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能具体表现“行小覆大”“审近怀远”的一组是(  )
①捲捲然守一节,推一行,虽以毁碎灭沉,犹且弗易者
②赵宣孟活饥人于委桑之下,而天下称仁焉
③是故见小行则可以论大体矣
④田子方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
⑤齐庄公避一螳螂而勇武归之
⑥武王荫喝人于樾下……而天下怀其德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圣人内有操守,外能与物推移,即使处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也不会陷于失败的境地。
B.田子方用丝绸赎回了病弱的老马,表现了他的怜悯之心,老弱的军人因此归附于他。
C.作者用螳臂当车的故事,表现了齐庄公对“知进而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行为的否定。
D.文王葬死人之骸、勾践自罚等事例表现了圣人慎重对待身边的事,可以使远方的人归附。
6.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见小行则可以论大体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而贪其力,老而弃其身,仁者弗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勇武闻之,知所尽死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之谓性/命:赋予。
B.喜怒哀乐之未/发:发生。
C.天地位焉,万物焉/育:孕育。
D.小人而无忌也/惮:害怕。
2.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
B.中也者,天下大本也
C.君子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D.道不明也,我知之矣
3.下列语句间的关系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B.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C.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D.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
4.下列对原文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认为,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B.孔子认为,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C.孔子总结自己的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是:聪明的人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这种主张。
D.孔子认为,知道了管理人的方法,就知道了修身的方法;知道了修身的方法,就知道了治理天下国家的方法了。
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庐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跄,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节选自《中庸》)
  注:①方:书写用的木板。策:书写用的竹简。②敏:勉力,用力,致力。③蒲庐:即芦苇。芦苇性柔而具有可塑性。④***:减少。⑤齐明盛服: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⑥跆( jia):说话不通畅。
1.下列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武之政,在方策/布:分布。
B.去谗色,贱货而贵德/远:远离。
C.所以大臣也/劝:劝勉。
D.凡事豫则立,不则废/豫:预备。
2.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故政在人②凡天下国家有九经
B.①取人身②治乱持危,朝聘
C.①贱货贵德②嘉善矜不能
D.①尊贤等②所以行者一也
3.下列语句,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的一项是(  )
①夫政也者,蒲庐也
②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
③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
④继绝世,举废国
⑤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
⑥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4.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治理人的途径是勤于政事,就像治理地的途径是多种树木一样。
B.孔子解释说,“仁”就是爱人,“义”就是要适宜地做事,这都是礼的要求。
C.做任何事情,事先预备才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说话做事都是这样。
D.文章在结尾处告诉人们怎样做才能使自己到达真诚,即要明白什么是“善”。
5.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5题。入海取沉水
  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诈言马死
  昔有一人,骑一黑马入阵击贼。以其怖故,不能战斗。便以血污涂其面目,诈现死相,卧死人中。其所乘马为他所夺。军众既去,便欲还家,即截他人白马尾来。既到舍已,有人问言:“汝所乘马,今为所在?何以不乘?”答言:“我马已死,遂持尾来。”傍人语言:“汝马本黑,尾何以白。”默然无对,为人所笑。驼瓮俱失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又不得出。既不得出,以为忧恼。有一老人来语之言:“汝莫愁也,我教汝出。汝用我语,必得速出。汝当斩头,自得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复***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世间所笑。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烧为炭,市卖之    诣:到。   
B.以其故,不能战斗    怖:害怕。   
C.然无对,为人所笑    默:沉默。   
D.既复***驼,而破瓮    复:同样。
2.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即烧为炭,诣市卖 ②汝当斩头,自得出
B.①其怖故,不能战斗 ②其贵故,卒无买者
C.①军众去,便欲还家 ②到舍已,有人问言
D.①汝所乘马,今为在 ②如此痴人,世间
3.下列语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诣市卖之,以其贵故,(沉水)卒无买者。
B.(那人)便以血污涂其面目,诈现死相,卧(在)死人中。
C.(骆驼)既不得出,以(人头瓮中食谷)为忧恼。
D.(那人)即用其语,以刀斩(骆驼)头。
4.下列有关《入海取沉水》一段文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前有位长者的儿子,到海里打捞沉香。经过多年的辛苦,才打捞了一车,他把沉香运回到家里。
B.由于沉香的价格昂贵,一直没有人买。经过了许多天,也不能卖出去。心里感到很厌烦,十分苦恼。
C.他看见别人卖木炭,经常能够很快就卖出去,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想法:不如把沉香烧成木炭,可以很快就卖出去。
D.那人于是就把沉香烧成了木炭,然后再到市场上去卖,结果只卖了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
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傍人语言:“汝马本黑,尾何以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莫愁也,我教汝出。汝用我语,必得速出。汝当斩头,自得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愚人集牛乳
  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拟供设,而作是念:“我今若预于日日中吸取牛乳,牛乳渐多,卒无安处,或复酢败。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临会时,当顿吸取。”作是念已,便捉牛母子,各系异处。却后一月,尔乃设会,迎置宾客,方牵牛来,欲吸取乳,而此牛乳即干无有。时为众宾,或嗔或笑。子死欲停置家中
  昔有愚人,养育七子,一子先死。时此愚人见子既死,便欲停置于其家中,自欲弃去。傍人见已,而语之言:“生死道异,当速庄严,致于远处而殡葬之。云何得留,自欲弃去?”尔时愚人闻此语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当葬者,须更***一子,停担两头,乃可胜致。于是便更***其一子而担负之,远葬林野。时人见之,深生嗤笑,怪未曾有。  认人为兄
  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复多钱财,举世人间无不称叹。时有愚人,见其如此,便言我兄。所以尔者,彼有钱财,须者则用之,是故为兄。见其还债,言非我兄。傍人语言:“汝是愚人,云何须财,名他为兄,及其债时,复言非兄?”愚人答言我以欲得彼之钱财认之为兄实非是兄若其债时则称非兄人闻此语无不笑之。 (摘自《百喻经》)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欲集牛乳,以供设    拟:打算。   
B.牛乳渐多,无安处    卒:最终。   
C.待临会时,当吸取    顿:停留。   
D.生嗤笑,怪未曾有    深:很,十分。
2.下列语句中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卒无安处,复酢败   ②时为众宾,瞋或笑   
B.①却后一月,尔设会   ②停担两头,可胜致   
C.①时众宾,或嗔或笑   ②云何须财,名他兄   
D.①此牛乳即干无有   ②致于远处殡葬之
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是“愚人”被嗤笑的原因的一项是(    )
①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拟供设。
②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临会时,当顿吸取。
③见子既死,便欲停置于其家中,自欲弃去。
④要当葬者,须更***一子,停担两头,乃可胜致。
⑤时有愚人,见其如此,便言我兄。
⑥汝是愚人,云何须财,名他为兄。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⑤⑥    
D.①③④
4.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愚人集牛乳》的故事意在告诉我们,做事要预先准备,但准备的方法要得当,所有的问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B.《子死欲停置家中》的故事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不能采用躲避的方法处理问题,更不能一错再错,使问题严重化。
C.《认人为兄》讽刺了那些唯利是图、见钱眼开之徒。“我以欲得彼之钱财认之为兄实非是兄”一语淋漓尽致地暴露了其心态。
D.《认人为兄》的故事中的“愚人”不同于前两则故事中的“愚人”,在现实生活中,“认人为兄”的故事更容易发生,更带有讽刺性。
5.断句。   
(1)用“/”给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愚人答言我以欲得彼之钱财认之为兄实非是兄若其债时则称非兄人闻此语无不笑之   
(2)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翻译。
①我今若预于日日中吸取牛乳,牛乳渐多,卒无安处,或复酢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死道异,当速庄严,致于远处而殡葬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