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僧 侠  唐建中初,士人韦生移家汝州,中路逢一僧,因与连镳,言论颇洽。日将夕,僧指路歧曰:“此数里是贫道兰若(寺庙),郎君能垂顾...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困难来源: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僧 侠
  唐建中初,士人韦生移家汝州,中路逢一僧,因与连镳,言论颇洽。日将夕,僧指路歧曰:“此数里是贫道兰若(寺庙),郎君能垂顾乎?”士人许之,因令家口先行。僧即处分从者供帐具食。行十余里,不至。韦生问之,即指一处林烟曰:“此是矣。”及至,又前进。日已昏夜,韦生疑之,素善弹,乃密于靴中取张卸弹,怀铜丸十余,方责僧曰:“弟子有程期,适偶贪上人清论,勉副相邀。今已行二十里不至,何也?”僧但言且行。僧前行百余步,韦生知其盗也,乃弹之僧,正中其脑。僧初若不觉。凡五发中之,僧始扪中处,徐曰:“郎君莫恶作剧。”韦生知无可奈何,亦不复弹。良久,至一庄墅,数十人列火炬出迎。僧延韦生坐一厅中,笑云:“郎君勿忧。”因问左右:“夫人下处如法无?”复曰:“郎君且自慰安之,即就此也。”韦生见妻女别在一处,供帐甚盛,相顾涕泣。即就僧,僧前执韦生手曰:“贫道盗也,本无好意。不知郎君艺若此,非贫道亦不支也。今日固无他,幸不疑耳。适来贫道所中郎君弹悉在。”乃举手搦脑后,五丸坠焉。有顷布筵,具蒸犊,犊上割刀子十余,以齑饼环之。揖韦生就座,复曰:“贫道有义弟数人,欲令谒见。”言已,朱衣巨带者五六辈,列于阶下。僧呼曰:“拜即君!汝等向遇郎君,即咸齑粉矣。”食毕,僧曰:“贫道久为此业,今向迟暮,欲改前非。不幸有一子技过老僧,欲请郎君为老僧断之。”乃呼飞飞出参郎君。飞飞年才十六七,碧衣长袖,皮肉如蜡。僧曰:“向后堂侍郎君。”僧乃授韦一剑及五丸,且曰:“乞郎君尽艺杀之,无为老僧累也。”引韦入一堂中,乃反锁之。堂中四隅,明灯而已。飞飞当堂执一短鞭,韦引弹,意必中。丸已敲落,不觉跃在梁上,循壁虚蹑,捷若猱玃。弹丸尽,不复中。韦乃运剑逐之,飞飞倏忽逗闪,去韦身不尺。韦断其鞭数节,竟不能伤。僧久乃开门,问韦:“与老僧除得害乎?”韦具言之。僧怅然,顾飞飞曰:“郎君证成汝为贼也,知复如何?”僧终夕与韦论剑及弧矢之事。天将晓,僧送韦路口,赠绢百匹,垂泣而别。(选自《太平广记》卷第一百九十四豪侠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与连镳——连镳:同路,一起走
B.有顷布筵,蒸犊——具:完完整整地
C.韦弹,意必中——引:发射
D.飞飞倏忽闪——逗:挑逗,戏耍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僧言且行  ②以刘日薄西山
B.①僧授韦一剑及五丸  ②项王复引兵而东
C.①老僧除得害乎  ②生三人,公之母
D.①赠绢百匹,垂泣别  ②呼中丞之而詈之
3.下列各组句子中,最能体现僧“侠”的特点的一组是|(     )
①因与连镳,言论颇洽。
②(僧)笑云:“郎君勿忧。”
③今日固无他,幸不疑耳。
④今向迟暮,欲改前非。
⑤僧乃授韦一剑及五丸。
⑥问韦:“与老僧除得害乎?”
⑦僧终夕与韦论剑及弧矢之事。
A.④⑤⑥   
B.①②⑦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僧与韦生言谈“本无好意”,只是后来由于韦生技艺高超,僧才改变主意,善待韦生。
B.韦生五次弹射僧,僧却说“郎君莫恶作剧”,说明僧从善之心已定,并没有意识到韦生弹射自己是先下手为强。
C.僧让自己的义弟出来见韦生,既是对韦生的尊重,又可表明自己“欲改前非”的心意。
D.僧不忍杀子除害,寄希望于韦生,然而韦生也敌不过飞飞,僧不由得怅然认命。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弟子有程期,适偶贪上人清论,勉副相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郎君艺若此,非贫道亦不支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乞郎君尽艺杀之,无为老僧累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C
3.A
4.C
5.(1)我的行程是有日期的,方才一时贪恋您清雅的言论,便应邀而来。  
   (2)不知郎君你有这么高的武艺,如果不是我,别人是受不了的。  
   (3)乞求郎君使出所有的武艺来杀掉他,不要让他成为老僧我的累赘。(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僧 侠  唐建中初,士人韦生移家汝州,中路逢一僧,因与连镳,言论颇洽。日将夕,僧指路歧曰:“此数里是贫道兰若(寺庙),郎君能垂顾】;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允则,字垂范。少以材略闻,荫补衙内指挥使,改左班殿直。累迁供备库副使、知潭州。将行,真宗谓曰:“朕在南衙,毕士安尝道卿家世,今以湖南属卿。”湖湘多山田,可以艺粟,而民惰不耕。乃下令月所给马刍,皆输本色,繇是山田悉垦。湖南饥,欲发官廪先赈而后奏,转运使执不可,允则曰:“须报逾月,则饥者无及矣。”明年荐饥,复欲先赈,转运使又执不可,允则请以家资为质,乃得发廪贱粜。因募饥民堪役者隶军籍,得万人。转运使请发所募兵御邵州蛮,允则曰:“今蛮不搅,无名益戍,是长边患也。且兵皆新募,饥瘠未任出戍。”乃奏罢之。陈尧叟安抚湖南,民列允则治状请留,尧叟以闻。召还,连对三日,帝曰:“毕士安不谬知人者。”迁洛苑副使、知沧州。允则巡视州境,浚浮阳湖,葺营垒,官舍间穿井。未几,契丹来攻,老幼皆入保而水不乏,斫冰代炮,契丹遂解去。真宗复召谓曰:“顷有言卿浚井葺屋为劳民者,及契丹至,始见善为备也。”尝宴军中,而甲仗库火。允则作乐行酒不辍,副使请救,不答。少顷火熄,命悉瘗所焚物,密遣吏持檄瀛州,以茗笼运器甲。不浃旬,兵数已完,人无知者。枢密院请劾不救火状,真宗曰:“允则必有谓,姑诘之。”对曰:“兵械所藏,儆火甚严,方宴而焚,必奸人所为。舍宴而救,事或不测。”允则不事威仪,间或步出,遇民可语者,延坐与语,以是洞知人情。讼至,无大小面讯立断。善抚士卒,皆得其用。盗发辄获,人亦莫知所由。身无兼衣,食无重羞,不畜资财。晚年居京师,有自契丹亡归者,皆命舍允则家。允则死,始寓枢密院大程官营。  (选自《宋史卷三百二十四》,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湖湘多山田,可以粟/艺:种植   
B.葺营垒,官舍间穿井/穿:凿通
C.允则必有,姑诘之/谓:缘由,说法
D.讼至,无大小面立断/讯:询问
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允则爱民的一组是 (     )   
①欲发官廪先赈而后奏              
②募饥民堪役者隶军籍
③民列允则治状请留,尧叟以闻      
④老幼皆入保而水不   
⑤遇民可语者,延坐与语            
⑥有自契丹亡归者,皆命舍允则家   
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允则年轻时因材略出名,并靠祖上功德做了官;宋真宗从毕士安那里对允则的家世有所了解,因而将湖南交给他管理,并收到较好的效果。
B.在主政沧州期间,李允则“浚井葺屋”,被有些人称为劳民,直到契丹来攻,斫冰代炮,打退来犯之敌,人们才发现他善于早作准备。     
C.兵器库失火,李允则照样饮酒作乐不停;而后将被火烧的东西掩埋,并补充兵器。在遭到枢密院的弹劾后,允则道出了自己不救火的原因。    
D.李允则不摆官架子,有时徒步出行,故能“洞察人情”,因而在任用官员、审理案情、甚至在抓获小偷、处理上下级关系上都能得心应手。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转运使又执不可,请以家资为质,乃得发廪贱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蛮不搅,无名益戍,是长边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身无兼衣,食无重羞,不畜资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下面的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鸿门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按剑而曰/跽:挺直身子跪着
B.刑人如恐不/胜:尽
C.先破秦入咸阳者之/王:称王
D.为大王不取也/窃:私下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拔剑切啖之②于是荆轲遂就车
B.①还军霸上,待大王来②其无礼于晋
C.①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②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①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②不者,若属皆为虏
3.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粗的词相同的一项是(    )
例:樊哙覆其盾
A.秦伯围郑,以其无礼
B.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
C.良曰:“长臣。”
D.因击沛公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项庄是项羽手下的一个武将,他在接受了趁舞剑时刺杀刘邦的任务后,总是于心不忍。再加上项伯的保护,所以他未能把刘邦刺死。
B.樊哙不仅能吃能喝,还能言善变,口齿伶俐,他居然把项羽说得无言以对。
C.樊哙闯入军营中,只引起了项羽的一点本能的“按剑而跽”的反应,可见项羽的确小看了刘邦及其手下。
D.从樊哙的一番话来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令的。他先指桑骂槐地怒斥一顿,然后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羽,把项羽抬举一番,难怪项羽爱听。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张雄飞,字鹏举,琅琊临沂人。至元二年,廉希宪荐之于世祖,召见,陈当世之务,世祖大说。授同知平阳路转运司事,搜挟蠹弊,悉除之。帝问处士罗英,谁可大用者,对曰:“张雄飞真公辅器。”帝然之,命驿召雄飞至。
  十六年,拜御史中丞,行御史台事。阿合马以子忽辛为中书右丞,行省江淮,恐不为所容,改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使。未行,阿合马死,朝臣皆以罪去。拜参知政事。阿合马用事日久,卖官鬻狱,纪纲大坏,雄飞乃先自降一阶,于是侥幸超躐者皆降之。忽辛有罪,敕中贵人及中书杂问,忽辛历指宰执曰:“汝曾使我家钱物,何得问我!”雄飞曰:“我曾受汝家钱物否?”曰:“惟公独否。”雄飞曰:“如是,则我当问汝矣。”忽辛遂伏辜。二十一年春,上与朝臣议大赦天下,雄飞谏曰:“古人言:无赦之国,其刑必平。故赦者,不平之政也,圣明在上,岂宜数赦!”帝嘉纳之,语雄飞日:“大猎而后见善射,集议而后知能言,汝所言者是。朕今从汝。”遂降轻刑之诏。
  雄飞刚直廉慎,始终不易其节。尝坐省中,诏趣召之,见于便殿,谓雄飞日:“若卿可谓真廉者矣。闻卿贫甚,今特赐卿银二千五百两、钞二千五百贯。”雄飞拜谢,将出,又诏加赐金五十两及金酒器。雄飞受赐,封识藏于家。后阿合马之党以雄飞罢政,诣省乞追夺赐物,裕宗在东宫闻之,命参政温迪罕谕丞相安童曰:“上所以赐张雄飞者,旌其廉也,毋为小人所诈。”塔即古阿散请检核前省钱谷,复用阿合马之党,竞矫诏追夺之。塔即古阿散等俄以罪诛。
  帝虑校核失当,命近臣伯颜阅之。中书左丞耶律老哥劝雄飞诣伯颜自辨,雄飞曰:“上以老臣廉,故赐臣,然臣未尝敢轻用,而封识以俟者,正虞今日耳,又可自辨乎?
   二十一年,卢世荣以言利进用,雄飞与诸执政同日皆罢。二十三年,起为燕南河北道宣慰使,决壅滞,黜奸贪,政化大行。卒于官。   (选自《元史  张雄飞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忽辛遂伏辜/辜:罪    
B.阿合马用事日久,卖官鬻狱/用事:掌权    
C.十六年,御史中丞/拜:拜见    
D.雄飞受赐,封藏于家/识:作标记
2.下列四组中能直接表现张雄飞清廉、能干的一组是(    )    
①搜挟蠹敝,悉除之               
②张雄飞真公辅器    
③惟公独否                       
④雄飞受赐,封识藏于家    
⑤决壅滞,默奸贪                 
⑥汝所言者是,朕今从汝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雄飞受廉希宪推荐,世祖召见他,他陈述了当时国家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世祖很高兴,授予他同知平阳路转运司的职务。    
B.塔即古阿散等人冈犯罪被杀后,皇帝考虑剑阿合马的余党检奄核实有误,命令温迪罕和丞相交童复查,张雄飞没有听从耶律老哥的建议辨白。    
C.忽辛犯罪,世讥卜令中贵人和中书省官员一起审问,忽辛说审问的官员都曾经收受过忽辛家的钱物,只有张雄飞没有收过。    
D.阿合马让自己的儿子忽辛担任中书右丞,巡视管理江淮一带的事务,阿合马担心儿子不被张雄飞容纳,就让儿子改任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使。 
4.将下面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赦者,不平之政也,圣明在上,岂宜数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所以赐张雄飞者,旌其廉也,毋为小人所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然臣未尝敢轻用,而封识以俟者,正虞今日耳,又可自辨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子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升车而去。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岑官至司隶校尉。
  后江夏有剧贼夏喜等寇乱郡境,以宣为江夏太守。到界,移书曰:“朝廷以太守能擒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时降散。外戚阴氏为郡都尉,宣轻慢之,坐免。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①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②董少平” 。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相。(《后汉书·董宣传》)
  【注】:①文叔:光武帝刘秀字文叔  ②枹鼓不鸣:没有人击鼓鸣冤。《汉书·张敞传》“由是枹鼓稀鸣,市无偷盗。”
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府/诣:拜见
B.及当出刑,官属馔送之/具:准备
C.光武驰使驺骑特宣刑/原:赦免
D.大言主之失,叱奴下车/数:数落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能够体现董宣为“强项令”这一性格特点的一组是( )
①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           
②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
③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   
④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⑤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       
⑥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A.①④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董宣多次升迁,官至北海相时,杀死公孙丹父子及其宗族亲党三十余人,原因是公孙丹为迷信武力而滥杀无辜,宗族亲党拿着武器到府衙喊冤闹事。
B.董宣在任江夏太守时先发文书告诫夏喜一伙,促使他们自动“降散”,而不是一味诛杀,他先礼后兵从而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然而他对待外戚很轻慢,遭致免官。
C.董宣对下属有爱护之心,水丘岑因杀宗党身陷囹圄,董宣声言是奉自己的命令,主动担当责任,而不推诿。他曾把得到的三十万赏钱全部分发给部下。
D.文章详略得当,情节波澜起伏,生动地刻画了董宣刚直不阿、公正廉洁的典型形象,文中的董宣对豪强狠,对自己严,对部属宽,形象丰满。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劝  学
荀子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②青,取自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心一也/(用心)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横渡)
C、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用来……的办法)
D、君子学而日参省乎己/(广泛地)
2、下列句中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物也/青,取之于蓝,而青
B、则明而行无过矣/失其所与,不
C、吾尝终日思矣/积善成德,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积土成山,风雨兴用亡郑以陪邻
3、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 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给划线句子正确加注标点。
骐 骥 一 跃 不 能 十 步 驽 马 十 驾 功 在 不 舍 锲 而 舍 之 朽 木 不折 锲 而 不 舍 金 石 可 镂。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