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 题。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 题。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御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 (选自《 孔子家语·颜回》)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固有诬人也                   固:原来
B.是以舜无佚民                     是:此;这
C.然而犹乃求马不已                 求:寻求
D.岂足多哉                         多:称赞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鲁定公问于颜回曰        勾践说于国人曰
B.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善则善矣                进则思赏,退则思刑
D.舜不穷其民力            樊哙侧其盾一撞
9.下列对鲁定公由“不悦”转而为“悦”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颜回的话在政事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
B.颜回能公正地评价东野毕的驭术。
C.颜回详尽地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
D.颜回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B.颜回认为东野毕的驭马技能虽然比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C.颜回认为,不管是驭马,还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D.鲁定公心悦诚服地向孔子转述了颜回的话,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⑴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
译文:                                                                                    
⑵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译文:                                                                                    
⑶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译文:                                                                                    
答案

7.C(要求。)
8.C  
9.A  
10.C
11.⑴鲁定公听说了这件事,离开坐席站起来,派人招颜回来(派人把颜回招来)。
⑵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
⑶从古到今,没有听说使他的臣民穷困而国家没有危险的啊。
解析

7.C  此题考查理解常用文言文词的含义,求:要求
8.C  此题考查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于”“之”“则”“其”都是最常用的几个文言虚词,A项“于”是介词,作“对”“向”讲。B项的“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前一句“则”是连词,表让步关系,相当于“倒是”,后一句“则”作副词,用于加强判断,相当于“乃”“即”。D项两个“其”都是代词,指代“他们”。
9.A  此题考查分析内容的能力。原文写鲁定公心理变化有三个阶段,即由“不悦”到“喜”,由“喜”到“悦”。鲁定公先是不满颜回的预测,后预测变为现实后,颜回分析原因,鲁定公认为说得好,要求“愿少进乎?”,颜回由“御”马讲到“为政”治理国家,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所以鲁定公“悦”。B、C、D三项都不是鲁定公由“不悦”到“悦”的原因。B、C两项是鲁定公认为“善”的原因,D项只是交代情况。
10.C   此题考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改变鲁定公对颜回的看法的不是“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B项与原文不符,颜回是肯定造父御马,东野华与造父不能相提并论,D项“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不当,“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
11.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能力。(1)句“越席而起”“促驾”比较难翻译。(2)句“奚”是疑问代词,当“什么”“怎么”讲。(3)句“穷其下”的“穷”是使动用法,是“使……穷困”的意思。
⑴鲁定公听说了这件事,离开坐席站起来,派人招颜回来(派人把颜回招来)。
⑵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
⑶从古到今,没有听说使他的臣民穷困而国家没有危险的啊。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 题。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夏侯端,寿州寿春人,梁尚书左仆射详孙也。仕隋为大理司直。高祖微时与相友,大业中讨贼河东,表端为副。密语高祖曰:“上①性沈忌,内恶诸李,今金才已诛,次且取公,宜蚤为计。”帝感其言。义师兴,端在河东,吏捕送长安。帝入京师,释囚,引入卧内,擢秘书监。
李密之降,关东地未有所属,端请假节招谕,乃拜大将军,为河南道招慰使。即传檄州县,东薄海,南揵②淮,二十余州遣使顺附。次谯州,会亳、汴二州刺史已降王世充,道塞,无所归,计穷彷徨。麾下二千人粮尽不忍委端去,端乃***马宴大泽中,谓众曰:“我奉王命,义无屈。公等有妻子,徒死无益。吾丐若首,持与贼以取富贵。”众号泣不忍视,端亦泣,欲自刎,争持之,乃止。行五日,饿死十四三。遇贼,众溃,从者才三十余人,遂东走,撷雰豆③以食。端持节卧起,叹曰:“平生不知死地乃在此!”纵其下,令去,毋俱没。会李公逸守杞州,勒兵迎端。时河南地悉入世充,公逸感端之节,亦固守。世充遣人以淮南郡公、尚书少吏部印绶召端,解所服衣以赠。端曰:“吾,天子使,宁污贼官邪!非持首去不可见。”即焚书及衣,因解节毛怀之,间道走宜阳,历崖峭榛莽。比到,其下仅有在者,皆体发癯焦,人不堪视。端入谒,自谢无功,不及危困状。帝闵之,复拜秘书监。出为梓州刺史。散禄禀周孤穷,不为子孙计。贞观元年卒。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忠义》)
注 ①上:指隋炀帝。②揵:连接。③雰豆:豆名,又名野绿豆。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次谯州,会亳、汴二州刺史已降王世充   次:顺着
B.端持节卧起                           节:符节,古代用作凭证
C.会李公逸守杞州,勒兵迎端             勒:统率
D.端入谒,自谢无功,不及危困状         及:言及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今金才已诛,次且取公,宜蚤为计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道塞,无所归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C.平生不知死地乃在此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李密之降,关东地未有所属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9.下列各组句子中,表明夏侯端“体恤麾下”和“不污贼官”的一组是  
A.吾丐若首,持与贼以取富贵       因解节毛怀之
B.遂东走,撷雰豆以食             吾,天子使,宁污贼官邪
C.纵其下,令去,毋俱没           非持首去不可见
D.端亦泣,欲自刎,争持之,乃止   端入谒,自谢无功,不及危困状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侯端是梁朝尚书夏侯详之孙,曾在隋朝为官。高祖未显贵时,和他是朋友。义军兴起,夏侯端被官吏捉住送往长安。高祖攻入长安后,把他释放出来,委以要职。
B.在亳、汴二州刺史降王世充后,夏侯端部走投无路,其麾下二千人粮尽,不忍抛弃夏侯端离去。夏侯端愿把头给他们换取富贵,被制止;又下令让部下离去,以保全他们的性命。
C.夏侯端坚持操守。王世充派人以官职相诱,夏侯端严辞拒绝,怀揣节毛,从小路逃出,历经千辛万苦回到朝廷。
D.夏侯端为官清廉,任梓州刺史时,禀告皇帝,把他的俸禄、口粮拿出救济孤儿和穷人,不为子孙留下财产。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我奉王命,义无屈。公等有妻子,徒死无益。
译文:                                                                                    
(2)公逸感端之节,亦固守。
译文:
(3)比到,其下仅有在者,皆体发癯焦,人不堪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翻译上面文言文中的句子:(9分)
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愿足下更虑之!
                                                                             
③顾计不知所出耳!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13.名句默写及文学常识填空(每空0.5分,共8分)
(***《沁园春•长沙》)
②她是有                ,             ,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戴望舒《雨巷》)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
④又前而为歌曰:“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荆轲刺秦王》
⑤《小狗包弟》一文的作者是      ,他的“激流三部曲”包括《  》《春》《  》,《雾》《雨》《电》合称“          ”。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10题目,共22分。
愚 溪 对
柳宗元
  柳子名愚溪而居。五日,溪之神夜见梦曰:“子何辱予,使予为愚耶?有其实者,名固从之,今予固若是耶?予闻闽有水,生毒雾厉气,中之者,温屯呕泄;藏石走濑,连舻糜解;有鱼焉,锯齿锋尾而兽蹄,是食人,必断而跃之,乃仰噬焉。故其名曰恶溪。西海有水,散涣而无力,不能负芥,投之则委靡垫没,及底而后止,故其名曰弱水。秦有水,掎汩泥淖,挠混沙砾,视之分寸①,眙若睨壁,浅深险易,昧昧不觌,乃合泾渭,以自彰秽迹,故其名曰浊泾。雍之西有水,幽险若漆,不知其所出,故其名曰黑水。夫恶、弱,六极②也;浊、黑,贱名也。彼得之而不辞,穷万世而不变者,有其实也。今予甚清与美,为子所喜,而又功可以及圃畦,力可以载方舟,朝夕者济焉。子幸择而居予,而辱以无实之名以为愚,卒不见德而肆其诬,岂终不可革耶?”
  柳子对曰:“汝诚无其实。然以吾之愚而独好汝,汝恶避是名耶!且汝不见贪泉乎?有饮而南者,见交趾宝货之多,光溢于目,思以两手左右攫而怀之,岂泉之实耶?过而往贪焉犹以为名,今汝独招愚者居焉,久留而不去,虽欲革其名不可得矣。夫明王之时,智者用,愚者伏。用者宜迩,伏者宜远。今汝之托也,远王都三千余里,侧僻回隐,蒸郁③之与曹,螺蚌之与居,唯触罪摈辱、愚陋黜伏者,日侵侵以游汝,闯闯以守汝。汝欲为智乎?胡不呼今之聪明皎厉握天子有司之柄以生育天下者使一经于汝而唯我独处汝既不能得彼而见获于我是则汝之实也。当汝为愚而犹以为诬,宁有说耶?”
  曰:“是则然矣,敢问子之愚何如而可以及我?”
  柳子曰:“汝欲穷我之愚说耶?虽极汝之所往,不足以申吾喙;涸汝之所流,不足以濡吾翰④。姑示子其略:吾茫洋乎无知,冰雪之交,众裘我絺;溽暑之铄,众从之风,而我从之火。吾荡而趋,不知太行之异乎九衢,以败吾车;吾放而游,不知吕梁⑤之异乎安流,以没吾舟。吾足蹈坎井,头抵木石,冲冒榛棘,僵仆虺蜴,而不知怵惕。何丧何得?进不为盈,退不为抑,荒凉昏默,卒不自克。此其大凡者也,愿以是污汝可乎?”
  于是溪神深思而叹曰:“嘻!有余矣,其及我也。”因俯而羞,仰而吁,涕泣交流,举手而辞。一晦一明,觉而莫知所之,遂书其对。
  [注]①分寸:指很近。②六极:疾、忧、贫、恶、弱、凶六种不好的事情。③蒸郁:闷热的雾气。④翰:毛笔。⑤吕梁:水名。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浯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藏石走濑,连舻糜解    濑:湍急的流水
  B.有饮而南者               南:往南方
  C.汝欲穷我之愚说耶         穷:彻底弄清
  D.不足以申吾喙             喙:言论
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且汝不见贪泉乎 ②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B.①汝既不能得彼而见获于我 ②故燕王欲结于君
  C.①是则汝之实也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D.①因俯而羞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作者自嘲为“愚”的一组是(    )(3分)
  ①柳子名愚溪而居
  ②雍之西有水,幽险若漆,不知其所出,故其名曰黑水
  ③汝既不能得彼而见获于我,是则汝之实也
④涸汝之所流,不足以濡吾翰
⑤冰雪之交,众裘我絺
  ⑥吾足蹈坎井,头抵木石,冲冒榛棘,僵仆虺蜴,而不知怵惕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有关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篇与《愚溪诗序》一样,也借溪名为题,假托自述己愚以发泄政治上遭受打击后的
愤懑,对当时善恶颠倒、愚智莫辨的社会现实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猛烈的抨击。
  B.文章采用灵动变化的对话形式,通过一连串生动的比喻,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作者的种种“愚相”,表达了自己虽面对黑暗现实而坚持“不知怵惕”的决心。
  C.溪神自我表白的一段话,正是作者对自己的看法。作者笔下的自我,是一个反常背俗的形象,表面看来是自矜自负,实际上是自嘲自责。文章笔墨恣肆而条理井然,诙谐戏谑而寓意深长。
  D.作者通过对“溪神”的回答,隐晦曲折地说明:愚者是“诚无其实”的,只不过被那些称为“智者”的人看成“愚”罢了。自己被当作罪人贬到“远王都五千余里”的永州,只不过是因为触犯了那些自称“聪明皎厉、握天子有司之柄”的势力而已。
9.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卒不见德而肆其诬,岂终不可革耶?(3分)
 译文:                                                                   
 (2)何丧何得?进不为盈,退不为抑,荒凉昏默,卒不自克。(3分)
 译文:                                                                    
10.给文中一划线处断句:(4分)
胡 不 呼 今 之 聪 明 皎 厉 握 天 子 有 司 之 柄以 生 育 天 下 者 使 一 经于 汝 而 唯 我 独 处 汝既 不 能 得 彼 而 见 获 于 我 是 则 汝 之 实 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青泥何盘盘,                         。(李白《蜀道难》)
(2)佩缤纷其繁饰兮,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
桑之未落,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氓》)
(3)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苏轼《赤壁赋》)
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