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任延字长孙。更始元年,拜会稽都尉。会稽颇称多士。延到,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任延字长孙。更始元年,拜会稽都尉。会稽颇称多士。延到,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
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吏曰请召之。延曰:“龙丘生躬德履义,有伯夷之节。都尉扫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遂署议曹祭酒。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焉。
建武初,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
视事四年,拜武威太守,帝亲见,戒之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
既之武威,时将兵长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弟子宾客为人暴害。延收绀系之,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数百人,自号将军,夜来攻郡。延即发兵破之。自是威行境内,吏民安息。
又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郡遂有儒雅之士。
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永平二年以为河内太守,视事九年,病卒。
(《后汉书。任延传》)
6.下列对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修书记,致医药               致:送去
B. 遂署议曹祭酒                署:暂任
C.民常告籴交趾                 籴:买卖粮食
D.其子弟宾客为人暴害           暴害:残暴凶恶
7.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都尉扫洒其门,犹惧辱焉     ②郡中贤大夫争往宦焉
B.①辄分奉禄以赈给之           ②九真俗以射猎为业
C.①敬待师友之礼               ②既之武威
D.①延乃令铸作田器             ②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百人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任延就任会稽都尉后,总是聘请那些品行高尚的人,救济家庭贫穷的属官,勉励那些孝敬老人的人,可见任延自己也是个“躬德履义”之人。
B.任延认为龙丘先生有伯夷一般的节操,所以非常尊重他,可是龙丘为官不久就因病去世,任延很气愤,于是连续三天不去上朝。
C.任延到任九真后,发现这里的人们靠打猎为生,常常搞到生活贫困。于是,教他们开荒垦地,终于使当地百姓富足。
D.任延胆敢当面否定皇帝告诫他的要好好侍奉好上级的话,不过皇帝还是肯定了任延的观点。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
译文
(2)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
译文
(3)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
译文
答案
   
6.C
7.D
8.B
9.(9分)
(1)每次视察属县,总是派人慰问勉励孝子,招待他们吃饭。
(2)我听说忠臣不利己,利己不是忠臣。行正奉公,是臣子的节操。
(3)任延后因擅自诛***羌人,事先没有上奏而获罪,降职为召陵令。
解析
   6. 籴,买进粮食。
7. “于是”“就”。 A代词“他”/助词,不译。 B连词,表目的/介词“把”。C结构助词“的”/动词“到”。
8. 任延不是感到气愤,而是表示悲伤与哀悼。
[附参考译文]
任延,字长孙。更始元年,被任命为会稽都尉。会稽以人才众多而著称。任延到任,都聘请品行高尚的人,以对待老师和朋友的礼节尊敬地对待他们。对于贫穷的属官,总是分出自己的俸禄来救济他们。每次视察属县,总是派人慰问勉励孝子,招待他们吃饭。
吴地有位龙丘苌,隐居在太末。王莽时,四辅和三公连续征召他,但他不愿前去。属官汇报建议任延征召他。任延说:“龙丘先生亲身实行道德大义,有伯夷一般的节操。都尉为他洒扫院门,尚且担心让他感到羞辱,征召他是不可以的。”派功曹拿自己的名帖前去拜访,任延写了书牍,派人送去医药,前往的官吏使者在路上连绵不断。一年以后,龙丘苌就乘车到任延的官府拜见,希望在有生之年被录用任职。最终请他暂任议曹祭酒。龙丘苌不久因病去世,任延亲自前去灵前祭祀,三日没有升堂办公。因此郡中贤能的士人都积极入仕了。
建武初年,皇帝下令征召他任九真太守。九真民众习惯以打猎为业,不懂得用牛耕种,民众常常到交趾去买粮,常常导致生活贫困。任延于是下令铸造农具,教他们开垦田地。田地一年年开垦多了,百姓富足。
任延在九真郡任职四年,后被任命为武威太守,皇帝亲自召见,告诫他说:“好好侍奉上级长官,不要失掉好的名声。”任延回答说:“我听说忠臣不利己,利己不是忠臣。行正奉公,是臣子的节操。上级下级人云亦云,对陛下来说不是好事。至于好好侍奉上级长官,臣不敢接受旨意。”皇帝感慨地说:“你的话是对的。”
到武威之后,当时带兵的长史田绀,是郡里的大宗族,他的子侄门客为人凶暴为害。任延将田绀逮捕囚禁,田绀父子与门客被依法处死的有五六人。田绀的小儿子田尚就聚集了流氓几百人,自称为将军,夜里来攻打郡城,任延立即出兵击败了他们,从此威慑境内,官吏民众都很敬畏他。
任延又建立了学校,设立了主管的学官,从属官吏的子孙,都令之上学读书。武威郡才有了有学问的儒生。
任延后因擅自诛***羌人,事先没有上奏而获罪,降职为召陵令。永平二年,任延被任命为河内太守,在郡任职九年,因病而亡。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任延字长孙。更始元年,拜会稽都尉。会稽颇称多士。延到,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不韦字公先。父谦,初为郡邮。时魏郡李暠为美阳令,与中常侍具瑗交通,贪暴为民患,前后监司畏其援,莫敢纠问。及谦至,部案得其臧,论输左校。谦累迁至金城太守,去郡归乡里。汉法,免罢守令,自非诏征,不得妄到京师。而谦后私至洛阳,时暠为司隶校尉,收谦诘掠,死狱中,暠又因刑其尸,以报昔怨。
不韦时年十八,征诣公车,会谦见***,不韦载丧归乡里,瘗而不葬,仰天叹曰:“伍子胥独何人也①!”乃藏母于武都山中,遂变名姓,尽以家财募剑客,邀暠于诸陵间,不克。会暠迁大司农,时右校刍廥②在寺北垣下,不韦与亲从兄弟潜入廥中,夜则凿地,昼则逃伏。如此经月,遂得达暠之寝室,出其床下。值暠在厕,因***其妾并及小儿,留书而去。暠大惊惧,乃布棘于室,以板籍地,一夕九徙,虽家人莫知其处。每出,辄剑戟随身,壮士自卫。不韦知暠有备,乃日夜飞驰,径到魏郡,掘其父阜冢,断取阜头,以祭父坟,又标之于市曰“李君迁父头”。暠匿不敢言,而自上退位,归乡里,私掩塞冢椁。捕求不韦,历岁不能得,愤恚感伤,发病呕血死。
不韦后遇赦还家,乃始改葬,行丧。士大夫多讥其发掘冢墓,归罪枯骨,不合古义,唯任城何休方之伍员。太原郭林宗闻而论之曰:“子胥虽云逃命,而见用强吴,凭阖庐之威,因轻悍之众,雪怨旧郢,而但鞭墓戮尸,以舒其愤,竟无手刃后主之报。岂如苏子单特孑立,靡因靡资,强雠豪援,据位九卿,城阙天阻,宫府幽绝,埃尘所不能过,雾露所不能沾。不韦毁身燋虑,出于百死,冒触严禁,陷族祸门,虽不获逞,为报己深。况复分骸断首,以毒③生者,使暠怀忿结,不得其命,犹假手神灵以毙之也。力唯匹夫,功隆千乘,比之于员,不以优乎?”议者于是贵之。  
[注] ①子胥父伍奢为楚王所***, 子胥复仇,鞭平王之尸。  ②刍廥,堆柴草的房子。③毒,苦也。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及谦至,部案得其臧           案:审理
B.岂如苏子单特孑立,靡因靡资    靡:没有
C.值暠在厕,因***其妾并及小儿   值:逢
D.邀暠于诸陵间,不克。            克:胜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太原郭林宗闻而论之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暠又因刑其尸  
相如因持璧却立
C、断取阜头,以祭父坟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乃日夜飞驰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是描写苏不韦报仇和李暠防备的细节的一组是(   )
A、①遂变名姓,尽以家财募剑客
②会暠迁大司农
B、①夜则凿地,昼则逃伏       
②乃布棘于室,以板籍地
C、①掘其父阜冢,断取阜头,以祭父坟 
②归乡里,私掩塞冢椁
D、①不韦载丧归乡里,瘗而不葬       
②捕求不韦,历岁不能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不韦的父亲苏谦与魏郡人李暠有仇,李暠知道苏谦私返洛阳后,便逮捕了苏谦,严加拷问。苏谦在狱中去世,而李暠仍不解恨,对苏谦的尸体加刑,以报宿仇。
B.苏不韦知道李暠有所防备,无法报仇,于是赶到魏郡,掘开了李暠父亲李阜的坟墓,割下李阜的脑袋,以祭典于父亲的墓前。李暠将此事上奏皇上,请辞回乡,悬重赏追捕苏不韦,但一连几年没抓到。李暠既伤心,又恼怒,导致病发吐血而死。
C.后来,苏不韦遇皇上大赦天下得以回家。除了任城人何休和太原人郭林宗把他比作伍子胥,士大夫始终认为他发掘别人的祖坟,归罪于死人,不符合古义。
D.太原人郭林宗认为苏不韦以匹夫之力,建立了远远超过万人军队的功绩,超过伍子胥,这是值得称颂的,但他毕竟没有手刃仇人,还是令人惋惜的。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南公某文所书皆建昌南城人。曰陈策,尝买骡,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养于野庐,俟其自毙。其子与猾驵计,因经过官人丧马,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既售矣,策闻,自追及,告以不堪。官人疑策爱也,秘之。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有人从策买银器若罗绮者,策不与罗绮。其人曰:“向见君帑有之,今何靳?”策曰:“然,有质钱而没者,岁月已久,丝力麋脆不任用,闻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取所当与银器投炽炭中,曰:“吾恐受质人或得银之非真者,故为公验之。”……曰曾叔卿者,买陶器欲转易于北方,而不果行。有人从之并售者,叔卿与之,已纳价,犹问曰:“今以是何之?”其人对:“欲效公前谋耳。”叔卿曰:“不可。吾缘北方新有灾荒,是故不以行,今岂宜不告以误君乎?”遂不复售。而叔卿家苦贫,妻子饥寒不恤也。
(1)因经过官人丧马,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恐受质人或得银之非真者,故为公验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以是何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张禹字伯达,赵国襄人也。禹性笃厚节俭。父卒,汲吏人赙送前后数百万,悉无所受。又以田宅推与伯父,身自寄止。
永平八年,举孝廉,稍迁;建初中,拜扬州刺史。当过江行部,中土人皆以江有子胥之神,难于济步。禹将度,吏固请不听。禹厉言曰:“子胥如有灵,知吾志在理察枉讼,岂危我哉?”遂鼓楫而过。历行郡邑,深幽之处莫不毕到,亲录囚徒,多所明举。吏民希见使者,人怀喜悦,美德怨恶,莫不自归焉。
元和二年,转兖州剌史,亦有清平称。三年,迁下邳相。徐县北界有蒲阳坡,傍多良田,而堙废莫修。禹为开水门,通引灌溉,遂成孰田数百顷。劝率吏民,假与种粮,亲自勉劳,遂大收谷实。邻郡贫者归之千余户,室庐相属,其下成市。后岁至垦千余顷,民用温给。功曹史戴闰,故太尉掾也,权动郡内。有小谴,禹令自致徐狱,然后正其法。自长史以下,莫不震肃。
永元十五年,南巡祠园庙,禹以太尉兼卫尉留守。闻车驾当进幸江陵,以为不宜冒险远,驿马上谏。诏报曰:“祠谒既讫,当南礼大江,会得君奏,临汉回舆而旋。”及行还,禹特蒙赏赐。
延平元年,迁为太傅,录尚书事。邓太后以殇帝初育,欲令重臣居禁内,乃诏禹舍宫中。给帷帐床褥,太官朝夕进食,五日一归府。每朝见,特赞,与三公绝席。及安帝即位,数上疾乞身。
永初元年,以定策功封安乡侯,食邑千二百户。五年,以阴阳不和策免。七年,卒于家。
《后汉书•张禹传》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傍多良田,而堙废莫修  / 吾所以为此者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邻郡贫者归之千余户  /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
C.禹以太尉兼卫尉留守  / 欲以棺椁之大夫礼葬之
D.乃诏禹舍宫中  / 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9、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禹有政绩的一组是           (  )
①汲吏人赙送前后数百万,悉无所受
②禹为开水门,通引灌溉,遂成孰田数百顷
③劝率吏民,假与种粮,亲自勉劳,遂大收谷实
④后岁至垦千余顷,民用温给
⑤吏民希见使者,人怀喜悦
⑥及行还,禹特蒙赏赐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禹为人忠厚,别人送来的为他父亲办丧事的财物,他一概不收;为了节约,他把田地房屋都给了他的伯父,自己寄居在伯父家里。
B.张禹当官为民,任扬州刺史时,亲自察验,纠正了许多冤案;担任下邳相时,兴修水利,开垦农田,老百姓能温饱自给。
C.永元十五年,皇上要南巡祭祀江陵的园庙,张禹认为皇上不应该冒险到太远的地方去,于是派驿使送去劝谏的奏章,皇上走到半路就回来了。
D.张禹深受邓太后器重,在朝中的地位超过了三公,因制定政策有功,被封为安乡侯,后又因身体不适,被免去了这一爵位。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子胥如有灵,知吾志在理察枉讼,岂危我哉?(3分)
译文:                                                         
②历行郡邑,深幽之处莫不毕到,亲录囚徒,多所明举。(3分)
译文:                                                            
③每朝见,特赞,与三公绝席。(3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能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能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
20.将文中划线句子用“/ ”断句。
天 下 莫 柔 弱 于 水 而 攻 坚 强 者 莫 之 能 先 其 无 以 易 之 柔 之 胜 刚弱 之 胜 强 天 下 莫 不 知 莫能 行。
21.在这则短文中,老子以水的特殊作用来类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目的在于告诫人们为人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①。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②,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③,是为天下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戴进学画
明画手以戴进为第一。进,字文进,钱唐人也。宣宗喜绘事,御制天纵①。一时待诏② 有谢廷循、倪端、石锐、李在,皆有名。进入京,众工妒之。一日,在仁智殿呈画,进进《秋江独钓图》,画人红袍垂钓水次。画惟红不易著,进独行古法入妙。宣宗阅之,廷循从旁跪曰:“进画极佳,但赤是朝廷品服,奈何著此钓鱼!”宣宗颔之,遂麾去余幅不视。故进住京师,颇穷乏。
先是,进,锻工也,为人物花鸟,肖状精奇,直倍常工。进亦自得,以为人且宝贵传之。一日,在市见金者,观之,即进所造,怃然自失。归语人曰:“吾瘁吾心力为此,岂徒得糈③?意将托此不朽吾名耳,今人铄吾所造亡所爱,此技不足为也。将安托吾指④而后可?”人曰:“子巧托诸金,金饰能为俗习玩爱及也、妇人御耳。彼惟煌煌是耽,安知工苦?能徙智于缣素⑤,斯必传矣。”进喜,遂学画,名高一时。
然进数奇,虽得待诏,亦坎坷亡大遇。其画疏而能密,著笔澹远,其画人尤佳,其真亦罕遇云。予钦进,锻工耳,而命意不朽,卒成其名。
(选自清·毛先舒《戴文进传》)
注释:①天纵:上天所放任,上天赋予并任他充分发挥才能。
 ②待诏:官名,地位低微,以一技之长入宫听候皇帝命令使唤。
③糈:粮食。  ④指:这里指手艺。 ⑤缣素:供书画用的白色细绢。
10.对下列语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画惟红不易著,进独得古法入妙     著:着色,上色
B宣宗颔之,遂麾去余幅不视         颔:点头
C今人铄吾所造亡所爱,此技不足为也 足:足够
D金饰能为俗习玩爱及儿、妇人御耳   御:佩带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戴进最终成为著名画家的原因的一组是(  )
①为人物花鸟,肖状精奇,直倍常工 ②进亦自得,以为人且宝贵传之 ③吾瘁吾心力为此,岂徒得糈 ④意将托此不朽吾名耳 ⑤金饰能为俗习玩爱及也、妇人御耳 ⑥能徙智于缣素 ⑦其画疏而能密,著笔澹远 ⑧锻工耳,而命意不朽
A.①③⑥    B.①⑥⑧    C.⑤⑥⑦    D.⑤⑥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戴进原是个出色的金属工艺家,由于人们对这一民间工艺并不重视,他的许多精美的制作竟然被扔进炉子熔化了,戴进见了十分失望、难过。
B.戴进改而学画,艺成之后,名高于同时的画家,却受到皇帝近侍画臣的妒忌、谗毁,而以“穷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作者对这位平民出身的艺术家的坎坷不遇的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C.本文选取了两件事概述戴进荣辱升沉的一生,一是宫殿进图,技高被妒;二是徒智嫌素,名高一时。文章精于剪裁,颇有以小见大、以少总多的效果。
D.文中所写两事,徒斯嫌素发生于前,宫殿进图演绎于后,作者却先写后者。之所以用倒叙式结构,是因为宫殿进图乃戴进一生中重大的转沂,从此画家命运有了转机。作者先叙后事,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倒叙式结构的采用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是,进,锻工也,为人物花鸟,肖状精奇,直倍常工。(3分)
                                                                      
(2)能徙智于缣素,斯必传矣。(3分)
                                                                      
(3)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
樊叔略,陈留人也。父欢,仕魏为南兗州刺史、阿阳侯。属高氏专权,将谋兴复之计,高氏所诛。叔略时在髫龀①,遂腐刑,给使殿省。身长九尺,志气不凡,颇为高氏所忌。内不自安,遂奔关西。
周太祖见器之,引置左右。寻授都督,袭爵为侯。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引为中尉。叔略多计数,晓习时事,护渐信之,兼督内外。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护诛后,齐王宪引为园苑监。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建德五年,从武帝伐齐,叔略部率精锐,每战身先士卒。以功加上开府,进封清乡县公,邑千四百户。拜汴州刺史,号明决。宣帝时,于洛阳营建东京,叔略有巧思,营构监,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功未就帝崩。
尉迥之乱,高祖令叔略镇大梁。迥将宇文威来寇,叔略击走之。以功拜大将军,复为汴州刺史。高祖受禅,加位上大将军,进爵安定郡公。在州数年,甚有声誉。邺都俗薄,号曰难,朝廷叔略所在著称,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上降玺书褒美,赐物三百段,粟五百石,班示天下。百姓为之语曰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征拜司农卿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自为司农凡种植叔略别为条制皆出人意表。朝廷有疑滞,公卿所未能决者,叔略辄为评理。虽无学术,有所依据,然师心独见,暗与理合。甚为上所亲委,高颎、杨素亦遇之。性颇豪侈,每食必方丈,备水陆。
十四年,从祠太山,行至洛阳,上令录囚徒。具状将奏,晨起,至狱门,于马上暴卒,时年五十九。上悼惜久,赠亳州刺史,谥曰襄。                          (《隋书·循吏》)
[注]①髫龀(tiáochèn),儿童时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腐刑,给使殿省        被:遭受    B.以叔略有巧思,营构监    拜:授予官职
C.邺都俗薄,号曰难        化:造化    D.高颗、杨素亦遇之        礼:用礼节来……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周太祖见器之        功未就帝崩
B.高氏所诛            拜汴州刺史,号明决
C.上降玺书褒美        上悼惜久
D.叔略有巧思          朝廷叔略所在著称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樊叔略为官政绩出色的一组是(3分)
①身长九尺,志气不凡       ②叔略部率精悦,每战身先士卒
③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     ④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
⑤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 ⑥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
A.②③⑥    B.③⑤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樊叔略在孩童时就因为父亲的案件被牵累,遭受残酷的刑罚,后被派作官府的杂役,就这样还是被疑忌,只好逃走。
B.樊叔略为人多智,经常为上级出谋划策,从而得到他们的信任和赏识;而且他作战勇敢,多次获得军功,被封高官。
C.樊叔略为官清明果决,奉命营建宫殿,规划设计都出于他的精巧构思,百姓称赞他智慧无穷,品行端正。
D.樊叔略虽然不擅长书本学问,不会引经据典,但是因为能够深入思考,所以得出的独到的见解往往与道理相契合。
9.翻译和断句(10分)
(1)用“/”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分)
百 姓 为 之 语 曰 智 无 穷 清 乡 公 上 下 正 樊 安 定 征 拜 司 农 卿 吏 人 莫 不 流 涕 相 与 立 碑 颂 其 德 政 自 为 司 农 凡 种 植 叔 略 别 为 条 制 皆 出 人 意 表
(2)翻译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6分)
①叔略多计数,晓习时事,护渐信之,兼督内外。(3分)
②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